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今天试了一下“螺孔摆法” [复制链接]

查看: 8951|回复: 51
1#
中午一个人在家,试了一下刘汉盛前辈推荐的摆位八法的“螺孔摆法”。听音室长6米,宽3.8, 高前部5.1米,后部2.4米。TAD TSM 300喇叭放在离后墙2.4米, 距侧墙0.5米,两音箱高音间距离2.7米。将喇叭大幅度内拗,角度大约45度。听音位距两喇叭交叉点约1米。

由于TAD 300仔为哑铃式号角设计,高音指向型较强,如果采用近音场听法,优点是能听到最多的录音细节,而缺点是高音易过亮不耐听,连带中频厚度不够。

采用“螺孔摆法”后,简单地听下来感觉音场的深度增加了,虽然牺牲了一些细节,但声音变得柔和耐听了,《民歌蔡琴》中《渡口》的鼓声带来的冲击力及量感增加,而《恰似你的温柔》中的吉他弹拨清脆依旧,但没有了以前的刺耳声。

图中沙发位置为“螺孔摆法”的听音位,而茶几前面的小凳则是近音场(即正三角型)听法的听音位,小凳与两只喇叭成正三角型。

有兴趣的朋友也可以试一下。
[upload=jpg]Upload/2005931485637302.jpg[/upload]
分享 转发
TOP
2#

wxs 在 2005-9-3 16:26:06 发表的内容
吴兄:可根据房间情况和听的结果再作适当调整,内拗角度调小点试试,因为图中并非完全的螺孔摆位,真正的螺孔摆位须音箱紧贴侧墙。

winkll 的线解析度蛮高的。


王兄,千万不要称“兄”,折煞小弟也!

小弟摆位是的考虑是客厅的宽度较大,有大约3.8米,按照刘主编的推荐,如果房间很宽则不需要紧靠侧墙,因此留了约50CM。我会按你的推荐再调整一下摆位的。

其实今天尝试螺孔摆位也是源于兄台昨晚上针对小弟的系统做的指导,想试一试实际的效果。

WINKLL线烦请王兄多褒煲,也许褒熟后在高解析度的基础上又有一番新景象。多谢了!
TOP
3#

小弟实际听来,确实不同的内拗角度对结像力,分析力,音场的深度都有影响。希望能通过慢慢调整找到一个最佳的角度。真可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TOP
4#

qy123 在 2005-9-3 19:24:48 发表的内容
胡敏强 在 2005-9-3 15:46:12 发表的内容
qy123 在 2005-9-3 15:41:17 发表的内容
[quote]胡敏强 在 2005-9-3 15:28:43 发表的内容
我两喇叭的距离大概只有1.6米。



距离是否小了一点,放大一点试试呢?





距离过长时,放钢琴的近场录音,钢琴和钢琴手的手臂都好长。



好,我也要试一下。

[/quote]

希望杨兄将调整后的心得发上来,大家交流交流。
TOP
5#

胡敏强 在 2005-9-3 15:28:43 发表的内容
我两喇叭的距离大概只有1.6米。


敏强兄的空间尺寸是怎么样的?
TOP
6#

胡敏强 在 2005-9-5 14:11:09 发表的内容
wm711130 在 2005-9-4 9:40:09 发表的内容
胡敏强 在 2005-9-3 15:28:43 发表的内容
我两喇叭的距离大概只有1.6米。


敏强兄的空间尺寸是怎么样的?


大概3.9m*8.4m,30平方左右。所以喇叭离开墙壁的距离比较大些。


哈哈,宽度和我的差不多,长度可是比我好得多了(我是6米),8.4米找一对大口径低音单元的落地箱可以听到真正的20赫兹低频了!

上午也试了“三三一”比例法,即音箱间距1.3米,稍稍内倾,感觉音场深度可观,但规模变小。又将音箱调整回原来的正三角形法,间距2.5米,内倾45度,感觉此处细节最多,低频紧凑而不臃肿,高音灿烂,是经一轮摆位实验下来最迎合我听音取向的一种。

个人认为对于听音空间比例比较合理,面积在25平方以上的系统摆位,正三角形法是最为合适的,如能同时拉大音箱间距及加大内倾角度,将会得到最多的细节,很好的定位以及宽深的音场。

而螺孔摆法效果不尽理想,因听音距离拉大后细节减少很多,感觉音场的距离过远,“只可远观”了。

一家之言,欢迎指正。
TOP
7#


正三角摆法也是我现在使用的摆位法。因为我目前的听音空间是在客厅,不是专门为听音乐而设计的听音间,正三角摆法的好处是受房间的声学特性影响相对较小,直达声比较多,声音的细节比较丰富完整,是一种比较HIFI的摆法。可能和现场听音的和融感,距离感有所不同,但发烧友往往也并不以剧场听音效果为唯一或最主要的校声标准。音响欣赏也有它独到的乐趣和特色,是现场诸多条件限制下无法感受到的。


[/quote]

JOHNLEEH兄,与我心有戚戚焉!
好象安德森兄的TAD 300仔也是这种摆法。看来正三角摆法在发烧友中还是颇受青睐的。
据说这也是VENTURE(威卓)老板扬和光最喜欢的摆法。
TOP
8#

[
螺孔摆法时,有否试过把小凳子再往前摆听听呢? 这是螺孔摆法结合长边的方式,“只可远观”估计就不存在了。可能有惊喜呢。[/quote]

刘汉盛前辈所定义的螺孔摆法要求听音位在两箱投射交叉点之后的0.5-1米之间。如果把把小凳子再往前摆听听,严格说就不是螺孔摆法, 而是接近正三角摆法,即近音场听法了。

具体内容可参考《高保真音响》2003.5期刘汉盛的《音箱摆位大法》。
TOP
9#

认同敏强兄关于低音的看法。TAD 300单薄的箱体易导致箱声确实是一直以来另我头痛的一大问题。TAD 300的灵敏度为88DB,并不算高。号角的效率原本很高,但为了与双6寸的低音单元取得一致,TAD浪费了很多功率。因此有玩家认为小功率单端胆机不易推好此箱,因为很难控制好双6寸低音单元。因此也有用家建议采用低频收得紧、下潜深、控制力好的晶体管后级以便减少单薄箱体的先天不足,前提是也许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尽情将推动TAD 300的音量加大,充分享受TAD 300“爆到七彩”的表现了。
当然了,这样的晶体管功放或后级必须同时有精致的声音,否则控制力好了,但音色却可能过于直白,抢耳。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