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13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号角的诱惑——黑胶,数码,声色茶 [复制链接]

查看: 280286|回复: 279
1#
2008北京奥运年,在下组建了一个温文尔雅的小系统——黑胶+全频+单端胆机(http://bbs.hifi168.com/showtopic-151646.aspx),一种温暖、柔美、流畅的音乐呈现给我带来了无数聆听之乐,尽管她并不全面并不高贵,却容易让人投入到音乐中去。。。
也许是巧合,四年后的伦敦奥运年,我开始想换一下口味,换一种玩法,组建另一套系统。于是,四年后的同一天,在168再发一个分享帖,记录个人发烧路上的另一段轨迹。。。

全频+小功率单端胆机这种玩法在发烧圈应该有着很大的一群拥护者,因为这种方式能够很好地诠释小音量音响美学,那种毫无阻隔的声音刻画,让人声、弦乐及小编制音乐等得以自然流畅、悠扬生动地呈现,容易抓人耳朵,温暖人心,比较适合在小空间内泡泡茶,听听小曲儿,俺就是这么过了几年的日子。。。但随着PCHIFI的加入,数字音频已经在小小的听音室里占据了半壁江山,让黑胶的地位大为削弱了。尤其是当今24bit高清音频的大量涌现,硬盘里的音乐资源越来越丰富,各种类型的免费精品让人大开眼界大呼过瘾,因此也越来越觉得现有的器材有点力不从心了,毕竟作为一名发烧友,不应该老是听听人声弦乐小编制啥的,不应该老是沉浸于靡靡之音,这些听多了有时也会腻人,人类音乐史上如此浩瀚的精华大作是不应该错过的,比如贝多芬、马勒的交响乐,比如红衫仔白头佬,比如天方夜谭布兰诗歌。。。这些大编制大动态音乐,全频小系统是应付不来的。俺的听音范围比较广泛,各种类型的音乐都会收集,只要好听,来者不拒,为了进一步拓展听音眼界,为了能够更广泛地享受到人类音乐的精品,我想是时候换换系统了,可别浪费了手上这么多的好资源以及渐渐远去的逝水年华。。。

这次要推倒重来,应该换怎么样的系统呢?相对全面的系统可不便宜,加上在下比较喜欢玩个性一点的东东,觉得这样才有折腾的乐趣,因此一时间找不着方向。。。后来想到在发烧圈流行着这样一种说法——音响史上有三大古董:黑胶、胆机和号角。前两样都玩了,还剩下号角,干脆就玩玩这个吧。。。


最后编辑mylp 最后编辑于 2013-01-16 17:27:57
本主题由 版主 eric 于 2012/12/27 0:26:15 执行 设置精华/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黑胶 • 摄影 • 茶——听觉、视觉、味觉盛宴
TOP
2#

其实玩号角是俺多年前的一个心愿了,因为在不少场合听过很多号角的声音,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那种宽松、动态、细节、密度、质感、能量感,绝对是一种莫大的诱惑。不过限于两大原因,一直没有机会玩耍一下,一是空间小,通常号角箱体积都比较大,而且不大适合近场聆听,在自己15平方的小空间内怕耍不开;二是价钱贵,无论是古董还是现代的号角箱都不是省钱的主,哪怕是入门级的都有点吓人,因此尽管深受号角毒害,但也只能默默忍受了。。。

人类自发明了录音和储存之时,声音就是以号角的形式来重放的,那就是古老的留声机。粗壮的钢针拾取唱片坑纹信息后,通过振膜再经由一只金属大号筒将声音放大,人们得以欣赏到这种以物理方式传送出来的音乐,这可谓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伟大发明之一。这也说明号角具有聚集及提升声音能量之功效。。。

最后编辑mylp 最后编辑于 2012-12-26 17:36:57
黑胶 • 摄影 • 茶——听觉、视觉、味觉盛宴
TOP
3#

承蒙各位DX的捧场,不一一言谢,容小弟边写边发,慢慢道来,初玩号角,木有经验,希望过程中能得到大家的指导,逐渐完善。。
最后编辑mylp 最后编辑于 2012-12-26 17:48:07
黑胶 • 摄影 • 茶——听觉、视觉、味觉盛宴
TOP
4#

有了玩号角的想法后,便开始在网上寻找目标了,很遗憾,看来看去并没找到合适的箱子,基本上是远离大众的东东,这也不奇怪,本来号角是独具个性而非大众化的玩意,生产厂家本来就不多,基本都冲着高端烧友去了,我等蜗居屌丝只有望箱兴叹的份。另外对于那些流传下来的古董号角,一来不容易得到,二来有一定风险,不识货不会玩的还是少碰为妙了。另外我发现,生产号角箱的基本是国外的品牌,国产的比较鲜见,除了所知的欧博、奥高等极少数厂家在做之外,似乎可供选择的很少很少,是技术原因、市场原因还是别的呢?






最后编辑mylp 最后编辑于 2012-12-29 14:13:11
黑胶 • 摄影 • 茶——听觉、视觉、味觉盛宴
TOP
5#

正迷惘之中,一次与前来听歌的朋友闲聊后,认识了一位本地的民间高手——薛岩老师。其实在好几年前就知道这号人物了,只是未打过交道而已,据闻是一位出道很早的制作音箱很有一腿的前辈,当年一款叫“小辣椒”的音箱风头很猛。(说来真是巧,今天看到杨维中老师的置顶帖中也介绍了薛工。)当我跟朋友前往位于高盈的薛氏音响店跟薛工聊天并听了他的作品,最后感受是:人很不错,箱子很不错。自从玩了老曹的全频后,我对这些有技术有修为,认真做事而低调立世的民间高手特别感兴趣。于是又约薛工过来我的听音室坐坐,聊聊我的听音取向和要求等,因为薛工的强项是望闻问切,对症下药,可以根据各人的喜好和要求来定制喇叭和箱子。最后结果是:下单,等待。。。



所谓慢工出细活吧,经过几个月的等待,本月初东方音响展后,我的箱子才终于可以进驻这小小的茅屋里。。。


图中所见为箱子下方的一块小铭牌,这是薛氏音响的LOGO,“RM”据薛工解释是取其名字而得,大意是岩石(Rock)音乐(Music)。。。






音箱后面,也有一块大铭牌,配CMC喇叭座:







最后编辑mylp 最后编辑于 2012-12-27 00:52:49
黑胶 • 摄影 • 茶——听觉、视觉、味觉盛宴
TOP
6#

我们常说的号角箱,其实是中高音单元采用号角形式,低音单元还是配合传统的锥形纸盆,因为全号的箱子,其低音部分需要巨大的号筒才能出效果,一般家庭可玩不转。号角+大口径纸盆,这也是大多数烧友所玩的一种形式。。。






黑胶 • 摄影 • 茶——听觉、视觉、味觉盛宴
TOP
7#

不过,由于号角的特性,能量感和指向性强,一般不大适合在小空间近场聆听,这也是一直让我下不定决心的原因,但又看到小鬼子都是这么玩的,国内也有众多的老烧大烧小烧都很迷恋这玩意,可想而知其魅力难挡啊,因此没作多想就决定赌一把,玩死拉倒。。


号角+大口径,对于小房间来说,是一个大挑战。。。




黑胶 • 摄影 • 茶——听觉、视觉、味觉盛宴
TOP
8#

原帖由 windcamp273 于 2012-12-26 23:45:00 发表
上面这个箱子就是广州音展时ARCE展厅试音的那个吧?

兄弟眼明,正是那一款。
黑胶 • 摄影 • 茶——听觉、视觉、味觉盛宴
TOP
9#

原帖由 calvin 于 2012-12-26 22:22:00 发表
大师进入发烧的另一境界,实属本年度压轴巨献,担噔仔扒头位先得。

扭大师早就进入另一境界了,我只是跟在大师的身后。。
黑胶 • 摄影 • 茶——听觉、视觉、味觉盛宴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