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欢起落人静默----巴伯的弦乐柔板
弦乐以线条见长。像悬挂在梁上的蛛丝,枝蔓盘旋,丝缕蜿蜒,微微颤动,更多的时候它拖曳着长长的不知所终的细丝,孤魂般冥冥升起,冥冥飘落,暗夜中有尘埃舞蹈,那是它微弱的和声,它们一起在角落起伏,赋予虚空以生命;也像深海之底游弋的硕大水母,漫不经心指给我们洋流的方向,缱绻,舒卷,顺便完成了它捕食的欲望。
它们一直在舞蹈。川端康成在说他偶然看到午夜4点的水仙开放,他觉得悲伤:自然的美是无限的,人类无论怎样饕餮,怎样热爱,终究只能品尝到很少的一部分,而大自然却一直在舞蹈:尘未眠,海未眠,花未眠,乐未眠,我们却在沉睡,只有音乐记录了万物的悲欢起落。
我害怕听弦乐,会觉得有根细丝从心脏往外慢慢抽,沾了血似的,那根细丝原来也可以割裂人心。以前看人切嫩豆腐,不是用刀子,而是用一根细线,轻轻按下去,豆腐就整整齐齐躺倒了----这景象使我对线的力量有了充分的认识,某些时候它比刀子还要锋利。
比如巴伯的弦乐柔板,我才知道这丝丝缕缕织就的大网这是他弦乐四重奏当中的慢板乐章改编的弦乐作品,旋律从细幼小苗开始发芽,缓慢的坚韧的成长,蔓延之处布满无尽哀思,最终穿越旷野直抵天际,但它依然匍匐在地,一再缠住我的脚步划破我的肌肤,好象在提醒我:看看吧!你一直站在这满目疮痍的大地上。
《野战排》里,这段柔板的悲悯情怀与情节的铺排更是共振到无以复加:美军机枪横扫越南村庄,音乐伴随着慢镜头摇过,人群呼号奔跑逃散倒地死亡,另一群人狞笑杀戮追逐乘胜追击,上帝俯身目无表情,任由这场死亡的盛宴继续,继续……直到山河失色,天地无光。这段旋律悲悯得像古诺的圣母颂,平静得像马勒的九交,弦乐发展到高峰,小提琴的乐音绵长悲戚,但却是一束弹力十足的齐整的线条,震撼心灵!然后,曲子又回复到开头那低沉深厚的弦乐与哀思之中,重新开始生长与死亡的轮回。整段柔板长达将近10分钟,往昔风华不再,似水流年难追,听得我直想为这样的音乐下跪。
这首哀愁的曲子创作于巴伯一生中幸福的阶段,他和梅诺蒂徜徉在爱情和音乐的殿堂中,他的事业和声誉都如日中天,但爱情和死亡又何尝不是紧密相连呢?爱如死般坚强,爱如死般绝望,正如人们对这首曲子所说的“演奏好的话,让你撕肝裂肺”。
演奏:马里纳指挥圣马丁乐团 编号:Argo 417 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