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心血来潮,遂拿出几张翻唱邓丽君的人声发烧碟认真的听了一下午并作了个对比。
先说刘罡的《君再来》,整张唱片给我的感觉就是白开水,唱得很平淡,不管是欢快的《山茶花》还是深沉的《初次尝到寂寞》都是一个调一种感情,要高音没高音要低音没低音,用音响术语来说就是两端延伸不好中频还过于直白。
再说黄红英的《初次尝到寂寞》。黄的唱工扎实,音色中性高音上得去,演唱过程也注入了几分感情,听出了几分怨妇的味道,但感情还是不免单一,变化不多。听《山茶花》一曲还是找不到听邓丽君演唱时那种让人翩翩起舞的感觉。听多了一样觉得没意思,只能说她比刘罡好一点。
到杨小琳了,唱工不错声线细腻,那种爵士唱法给人带来了一种新鲜感,听她在《亲爱的杨小琳》里所唱的《夜来香》,既有爵士的迷离色彩又有小调情歌的温柔甜蜜;而在《千言万语》里那副缓慢哀怨的唱腔倒也符合歌曲本身的基调,从感情的演绎来看,杨小琳要比前两者做得好。不过杨的爵士唱法听多了会令人昏昏欲睡。
当然不能不提陈洁丽。第一次听到她的歌声,我呆住了,这是邓丽君还是陈洁丽?太像邓丽君的的声音了,一样的甜美一样的娇滴。不过几曲过后还是慢慢找出了她俩声线和唱工的差异。很明显,陈姑娘的中气有点不足,唱到高音处音色稍微暗淡不及君姐那般通透飘逸,这是气息不足高音竖不起来的原因,声底也不如君姐那么清澈,用音响术语来说,就是陈姑娘声音的层次感和解析力还有欠缺。至于在感情的演绎方面,虽然也是免不了有点单一,然而听《相见在明天》一曲多多少少找到了一丝羞涩中蕴含着甜蜜的感觉。可能陈姑娘是众多发烧歌手中比较接近邓丽君的一位吧,所以觉得她那张《一水隔天涯》还算耐听。
此外还有杨曼莉、马小倩等,由于之前买的几张人声发烧碟觉得不甚理想,没信心再买这两位姑娘的唱片了,不便评价。
总的来说,发烧歌手都具备一定的唱工和良好的声线,然而演唱中感情的诠释不够准确或过于单一,而感情的变化则是通过音色明暗的过度、音量强弱的对比和演唱技巧的变换而实现的,音色音量技巧的单调必然会导致感情的呆滞。另外一个缺点是演唱音域偏窄,可能是出于录音方面的考虑,大多歌手都在中音处徘徊,较少高音和低音的延伸,这是不是动态范围不够?
像这一类的发烧歌手,想玩甜美玩不过邓丽君,想玩深沉又玩不过蔡琴,她们的唱片作为试音之用很不错,但要真正欣赏音乐我宁愿听10块钱一张的君姐的老翻。大多数的人声发烧碟正如10几年前那张万宝路的世界一样,初听刺激,再听乏味,三听没味。一句话,录音素质的高低是唱片好坏的评判标准,而唱片内容有没有感染力则是唱片耐不耐听的最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