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黑胶党】谈谈黑胶播放的源头—唱头究竟是怎么回事? [复制链接]

1#

近年来, 黑胶市场似乎有"文艺复兴"的现象。  对发烧友来说, LP vsCD是一个永远吵不完的问题。  而对黑胶烧友来说, MCvs MM(或其他非MC类的设计)也是一个争论不休的议题。  到底是MC还是MM比较好?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 高价的MC唱头比比皆是, 但MM/MI, 除少数的例外, 价格都还是可亲的。  也似乎因为"一分钱一分货", 多数人也就"一面倒"的认为MC唱头是比较优秀的设计。




德国Clearaudio 的旗舰MC唱头 Goldfinger Statement,俗称“金手指”外壳采用14K金,但内部绕线24K金线,12个磁铁引擎则采「环状排列」,比旧款减少30%的绕线大幅减少质量但是达到更强的输出电平


为何我在此想谈论这个敏感的话题?  因为伴随着黑胶市场的再兴起,唱头的选择是想听黑胶唱片的人的一个无可避免的问题!  所以我想谈谈我的观点: 以一个拾取震动再转为电能的传感器的角度来看, 也就是唱头的效率以及失真来看。  MC唱头真的比较有优势?


一般人认为MC唱头设计的优势在于其震动系统的质量(针尖/针杆/线圈)比其他类型设计有绝对的优势。  所以能够分解更细微的唱片沟槽里的讯号, 以及高频响应。  基本上, 这是对的。  但在震动系统质量的部分, 事实上, MI(动铁式唱头)的设计也不遑多让。  却有比MC唱头更高的输出。

动铁式唱头(MI,Moving-IronCartridge)

由固定磁铁与线圈组成,以针杆带动铁芯从而改变磁力线的分布量,借此输出电平信号;这种唱头以美国的GRADO为主要生产代表厂商。


Soundsmith The Voice

任何唱头都难免有失真的存在。  这其实也就是罐头音乐与音响的先天限制。  为什么?  因为这其中永远无法避免的就是麦克风, 唱头, 以及最后将电能转为声波的喇叭的纯存在。  从这个角度来看, 难免对现代High-end音响的趋势啼笑皆非; 因为鲜少看到对唱头的灵敏度, 失真以及反应速度上的真正突破。  由此也可以看到一些所谓MC唱头的"假象"  许多高级材料的导入不能说是坏事, 像是最尖端的磁性材料, 线材, 针杆/针尖/唱头body共振的控制等, 先撇开商业上的题材来看, 这些高贵材料的导入其实几乎一样都可以用在MM/MI型的设计之中, 最主要的差别或许就在于做出一个这样的"高级"MM/MI唱头是否能被市场买单接受。


而另一个常常被提及的MC唱头的优点是高频的延伸以及分辨率。。。。发烧友所谓的延伸以及分辨率通常都有太多的主观判定在。  以技术规格来看, 即使是一般的MM唱头, 频率响应通常上到25KHz是没有问题的,高级的MM/MI设计, 突破40K Hz也不是太意外的规格。  但话又说回来, 听黑胶的唱头真的需要超过25k/30kHz的频率响应来对应?  我们回到刻片源头的cuttinghead来看, Neumann SX68/74, 一个到16k Hz, 一个到20k Hz正负1dB。。。。所以你需要怎样的规格的唱头? 热心的黑胶烧友有兴趣可以再查一下,您手上贵贵的ED1或是早期LP版本是用什么样的刻片头刻片的?  真的是ED1会比较好?

RIAA equalization curve


另一个常常听到对MC/MM的定位说法是, MM的中低音比较好听, 相对高音没有MC那么漂亮。  我先强调一下, 唱头的比较是非常困难的, 因为你很难切开其它因素的干扰。  像是正规的MC头通常都先要有一级的MC放大, 除此之外, 对更小讯号的传导与干扰隔离,又是一个critical的问题。  所以以上对MC/MM唱头"一般性"的描述来说, 并非是一定如此的。  但这输出大小的先天差异, 也的确造成使用上的难易度,甚至音质平衡表现上的取向。  甚至从RIAA等化曲线来看, 当初为了刻片, 无可避免的必须将低频讯号先行衰减, 所以黑胶回放必须再经过一个等化的线路将被衰减的低频讯号修正回来;  从RIAA等化曲线来看, 30Hz在刻片时被衰减了约19dB,50Hz约17。5dB, 100Hz约7。5dB。  所以使用低输出MC唱头要"正确"回放低频的讯号的难度是很高的。  因为来自于唱盘的rumble,系统的回授, 头臂盘共振的处理都必须小心排除, 否则它们就随着音乐的讯号一起在RIAA等化里被放大5~20dB!!  所以这些来自系统的低频干扰与染色上, 相对高输出的MM/MI会比较有优势, 因为这些"干扰与染色"会少了一级MC放大的倍数。  当然这对使用超高级盘/臂/MC唱头系统的发烧友来说, 或许不是问题, 但相对的, 也很少人会有在如此高级的盘/臂系统里使用一颗相对低价的MM/MI唱头去比较MC/MM/MI的差异。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一下Audio16的这一篇文章。


First Ortofon MC AB (from SoundFountain)


再回到唱头的灵敏度, 反应速度的角度; 最早期stereo唱头的开发, 或许由于没有现代这么高级的材料可以使用, 但可以看出它们希望得到最高的灵敏度以及反应速度上的努力。  从1948年Ortofon的第一颗mono MC唱头, 到立体声初期诞生的NeumannDST, Decca FFSS都可以看到: 极短针杆, 尽可以将发电结构靠近唱片表面(振动源)的设计!  这时候我们再来欣赏近代的Ikeda9, Lumiere DST, 甚至vdH Colibri的设计, 就会发现其实它们是有共通的设计源头的。  当然, 我无意说除了以上列出的唱头外的品牌都不好。  只是这些唱头强调某些transducer的基本特点比较明显。  也就不会讶异其实世界上有极少数的一群人在拼死以求Neumann DST唱头。


Ortofon AB structure (from SoundFountain)▲



Neumann DST▲





Lumiere DST▲



Decca Mk IV▲



Ikeda 9▲



vdH Colibri▲


所以到底是MC还是MM/MI比较好?  其实它们只是不同的transducer设计。  我个人认为并没有先天就比其他种类设计还要强的道理。  但以现实环境来看, 要玩好低输出MC唱头的难度与代价的确高出许多。  即使玩到尽头, 我也不觉得真的会一面倒击败优秀的MM/MI唱头(不过, 我必须承认我自己玩过最高级的MC唱头是Supex SDX1100D;  其实高级的唱头除针杆材质讲究外, 另外一个特色都是短)。  甚至从表现音乐的平衡上来说,我个人觉得MM/MI有MC难以取代的优点。


其实, 老黑胶烧友对MC/MM之论心中早有定见, 自不待我多言。 我写了这些其实是希望告诉近来才开始接触黑胶的朋友, 其实MM/MI不见得会比MC差, 市面上只要是存活了几十年的MM/MI唱头厂商其实都不是省油的灯。


Decca London Jubilee 1k Hz square wave (byStereophile)▲


类似的唱头测试数据, 很奇怪的是只有找到这一张由Stereophile针对London Jubilee所做的1kHz的squarewave!  所以真要比较各家唱头(transducer)设计的先天优劣, 还真的很难比较!  也或许这里头的变数太多,Stereophile后来好像也没有再针对任何唱头发表类似的测试资料; 因为光是唱头是没法直接测试square wave, 首先要用刻片头刻下测试音轨, 然后唱头要正常循轨得要有工作搭配正常的唱臂, 然后唱头的输出需要经过RIAA等化后, 才有了这样的数据。  如果是MC, 恐怕要要经过一段MC放大。。。。所以这张squarewave其实有了许多的"变量"(失真)参杂其中, 似乎很难找到一个比较优劣的参考点。

先排开刻片时就留在唱片沟槽里的失真(比较母带), 其实黑胶烧友无时不刻在面对的就是如何不去干扰唱头发电系统对沟槽数据(震动)的拾取, 以及对产生的微弱电流, 小心翼翼的由唱头输出, 经过唱臂, 讯号线, phono stage (RIAA), 最后到与CD输入对等的line preamplifier。

那我们来一张Philips LHH1000的1kHz square wave来比较一下吧。



Philips LHH1000 CD的1k Hz squarewave (by Stereophile)▲


我无意用这样的量测数据来做什么样的结论, 因为电子学并非我的专业。  但从量测结果, 以失真的角度来看, LP似乎不会比CD高明!


回到刚才提到唱头拾取与讯号产生的过程, 第一个部分就是机械结构在主宰; 如果以唱片沟槽里刻下的震动数据为原音, 任何来自于外部(唱臂, 唱盘, 唱头共振, 甚至环境回授等)干扰到针尖与唱头发电机构拾取沟槽讯号的部分就是音染与失真!  所以大家就不要奇怪, 同一个唱头在不同的搭配与环境里可以有截然不同平衡表现。  但要排除这些干扰又是何其的困难!  因为黑胶烧友很难找到一个参考点, 再加上五花八门, 各出奇招的唱臂唱盘设计, 到底哪一种是正确的?  而且黑胶烧友最后听到的都是前面一大串干扰失真(或多或少)后的结果!


USD 35k的Vertere唱臂▲


那如何知道怎样的设计的唱盘或是唱臂是比较正确的?  这个问题很难有答案, 因为就好像问有没有最好的扩大机一样; 要有答案还是必须先回到它的规格与功能来探讨。  最近在这一期的音响论坛(2013,11月)看到一篇前Roksan老板TM谈到他新的唱臂设计的理念。  他提到第一个让我讶异的观点是, 他认为唱片内圈听起来比较差, 并非是唱臂循轨失真所造成, 而是由于唱片内圈讯号(震动)的密度高于外圈, 一般唱臂在这里无法提供唱头一个稳定的基础所以造成失真。  第二个他谈到唱臂对于不同频率应该要有不同的行为, 他认为在音频讯号范围里(16Hz以上; 其实这已经是一般系统无法回放的领域了), 在唱头针尖拾取振动时, 唱臂应该要全然"不动", 让唱头拾取机构尽情的拾取沟槽讯号; 而在16Hz以下, 唱臂应该是要唱头移动, 以排除16Hz以下的讯号进入到唱头的发电系统。  这听起来有点矛盾!  但这也的确是唱臂设计的难处所在!  所以唱臂愈灵敏愈好?  这也似乎说明了为何许多唱臂都选择了加入阻尼系统。  有经验的胶友大概都会有调整适度的阻尼, 甚至加重唱臂的惯性质量可以增加中低频的份量。  而超级灵敏的气浮唱臂为何又画蛇添足的加入油槽阻尼的用意也就不言而喻了。  但真要像TM所说, 用被动的机械的方式能够精准的控制16Hz以上以及以下有截然不同的反应, 这恐怕也难以做到(或许他的超贵新唱臂真的做到也不一定)。  以避免干扰唱头讯号拾取的观点来看, 唱盘的rumble就必须愈低愈好。  这个部分以现今机械加工的水平来看应该问题不大。  一台相对低价的Project唱盘大概都可以做到-80dB。  用老唱盘的朋友就必须小心点。。。像我的TD124,有没有设定30Hz cut off就有非常大的差异。  当然还有就是唱臂/唱盘对外来震动的免疫力以及自我排除振动的能力。  所以不难理解对唱臂/唱盘系统不同的机构, 或是避震处理都会有很大的变化。  但相对必须小心的是其实你或许是带入不同的音染。  而愈敏感的transducer对这些变化就愈critical。


有多少人真的能够完全释放Ikeda 9?▲


真空吸附唱片以克服弯曲唱片对唱针拾取讯号的干扰▲


所以相对于唱头的transducer在拾取音频讯号时, 唱臂与唱盘理论上是必须相对的"静止不动"的!  如此唱针拾取到的震动才是刻片头刻入唱片沟槽的原始讯号。  正确的唱盘/唱臂设计, 我相信最终极的目标都是想达到如此的境界。


而第二部分就是将唱头transducer产生的微弱电流传输到前级。  以这个观点来看, 这个传输路径中, 应该是阻抗愈低愈好, 以免造成讯号的损失。  我个人因为尝试过唱臂线直焊唱头所带来的巨大音质差异。  所以这个路径上, 接点是愈少愈好, 导体材质要更讲究, 讯号线也不适合拉得太长。  这也是我不太喜欢用旧式独立唱头盖的设计。  多了一个唱头盖, 前后增加了多少的接点, 有兴趣的人可以算算。  而在这个路径上拔除一个接点, 或是换用正确更好的导体, 甚至是降低接点之间的阻抗或是Eddie current, 对音质的逼真度以及能量释放速度的改善真的是太大了。


LINN的MC唱头Kandid,这款号称LINN史上最高音质的限量版唱头就是减少接点损失的设计的例子▲


我个人的经验是, 当你愈来愈能够避免这些外来因素对唱头拾取的干扰时, 你会觉得愈来愈多的唱片都很好听, 而且我相信不论你用的是MC或是MM或是MI...都会如此。



文章图片因数量太多无法正常上传,烧友可移步此链接打开了解更多【黑胶党】谈谈黑胶播放的源头—唱头究竟是怎么回事?

文章改编自River Yu的博客

最后编辑泽森音响 最后编辑于 2018-02-26 16:27:49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