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调声必懂 [复制链接]

1#
重放音效中名词解释;场宽. 场深. 结像感. 层次感.下潜.  薄. 厚. 松. 紧. 干.润. 硬. 冷.暖.亮.白.冲. 磁性.泛音.------,以上是对重放声音的描述,希有经验的烧友为初烧者详解,提高调音技巧。
本主题由 版主 eric 于 2016/2/7 12:38:26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我希望有经验的烧友以实践过程中,对以上名词的‘形成’原因,做一详细分析。以各位有经验烧友在调声过程中的感悟.心得,来作为初烧及他人的参考依据。   66岁了,从‘松下饭盒’玩起,‘动手派’。不要和我谈‘杂志.文章’,无线电.电子世界.电子报.实用电子文摘------每期必有。玩音响要有一定的电子知识与天赋。     当我维修‘松下饭盒’时,已有人用四喇叭立体声收录机在听京剧,现在应然有这种‘大烧’。  看到的.听到的不一定都是‘真’的,‘正确’的  。要懂得‘论证’,要相信自己,有用的是专业知识。   我写的东西对任何人有益无害。
TOP
3#

我以‘抛砖引玉’的想法,来对重放音效中的‘音色’一词,做一解释,不一定正确;音色的形成是器材中‘阻容’元器件的材质与工艺决定的。逆向思维,既然更换线材可以改变‘音色’,那么器材中的‘阻容’元器件也会有这种作用。10年前我在实际‘摩机’过程中就体验到了。  说的不一定正确,防止误导他人,请有实际经验的烧友给予更正,谢了。
TOP
4#

这个话题是属于纯实践.基础技术范畴,对爱倒腾的穷烧有用。对有钱的器材派大烧不一定感兴趣。不是每个烧友对多方面‘摩机’,有兴趣与能力。   所谓的摩机就是从换保险丝.换滤波电容.换阻容元件.换功率管.提升集成块的档次.加厚线路板铜箔-------。每走一步都要验证一下对声音的影响,玩音响如同’活期‘存款,-----。最终银行’倒闭‘。
TOP
5#

以交响乐与歌曲人声为例,听音者以听到的声音加上对该‘软件’的理解,在头脑中勾画出软件所要描绘的信息{场景},首先它要求系统必须有‘场景’再现的能力,从而使你情感产生变化,不断变化的情感加上听到不断变化的‘乐声’,在你的头脑里勾画出整个乐曲想要表达的故事。‘场宽’‘速度’‘爆棚’,为主。   ‘ 歌曲人声’是以歌者的嗓音吸引人的。以‘结像度’‘音色’‘速度’为主。
TOP
6#

回复 14# 至高蒲 的帖子

有了我的‘听’,才能达到大脑勾画,才能有你讲的下一步。因为声音是看不到的,我讲的主要是区分交响乐与歌曲人声在聆听时或调音时的注意事项。没有大脑对‘场景’的勾画,你的镜像.三维立体从何而来。
TOP
7#

至高蒲老弟,如我写的词语有引起你误会的地方,我表示道歉,我不是有意的。  ‘难者不会,会者不难’,你的评述中有‘会者不难’的成分。你是以‘会者’身份从理论角度来讲述,起点是一套放音较为完美的系统。  我所讲的是针对‘难者不会’而言,使他们从‘不会’到‘会’,从‘会’到‘精’,是调整好‘场宽与场深’的比例及方法,是实用性的。‘歌曲人声’是‘摆位’首选软件,适度的‘场深’,深度不可超过场宽3/4,。交响乐以中心没有凹陷感,‘场’越宽越好。
TOP
8#

交响与歌曲两者的听音重点不同,前者是‘倒三角’型,如相机的‘广角’。后者如‘凸’型,声场相对前者要‘窄’。这是经过实际验证过的。音箱摆位是没有全‘兼容’的,有的是个人‘听感’上的‘包容’。如果你用两分频听歌曲,我保证人声.舒适度好过三分频。
TOP
9#

3种滤波电容对低频影响。日本‘伊莱娜’70V1万UF,‘红宝石’60V1万UF,‘松下金字’60V1万UF。实验机型‘艺术家’6.6,原配滤波红宝石60V1万UF,低频‘轮廓. 松软度‘适中,力量稍嫌不足,‘速度’慢,‘解析力’低,有‘背噪’,‘情感’表现好。  替换‘伊莱娜’,低频‘量足. 不冲’,‘速度’稍快,解析力好,无背噪,适合听节奏鲜明歌曲及交响乐。  替换‘松下金字 ’‘速度. 解析力. 背噪’都很好,但‘低频过松’有‘收不住’的现象。--------。
TOP
10#

同意。  扬声器箱在重放时,低音频率到达或超下限发挥的态势俗称为‘下潜’。8寸以下扬声器根本提不到‘下潜’之说。10寸以上才有谈论‘下潜’的资格。松+力量+润基本等于厚,调教声底的‘厚’度是以系统重放时所选用‘软件’为基础的。它与个人听音{曲目类型}偏好有关联,‘厚’肯定好过‘薄’,但要看自己对‘软件’类型的偏好以什么为主,人声歌曲还是弦乐。  以我自己曾有的A24+6.6+唯美1调整到听;人声歌曲和交响乐都有不错的音效,但听‘小提琴’发现轮廓有点大,有‘中提琴’的感受,------。
TOP
11#

拥有‘书架’箱的烧友大多数都是‘偏爱’人声歌曲及流行音乐为主,‘兼’听交响乐。前者实属‘大众’文化,而后者则需要在‘音乐’上有一定的‘知识与功力’,否则跟我一样,听交响只是为了做样子及做它用。  对书架箱的选购上,除了‘音色’以外,还要以‘交响乐CD’试听,要‘流畅. 完整’播放。‘音色+流畅播放交响’才是购买‘书架’时的首选测试条件。
TOP
12#

当它还叫‘器材’时,制造指标就是选购它的参考条件 ,当组建成‘系统’时,‘听感’是考量器材搭配是否‘合理’的唯一手段。我以前讲过;HI--FI一词只局限于理论上,现实中是不可能实现的。现场的声音是‘空气’传播,而系统发出的是经过‘电声技术’处理发出的。 对听音者而言,你听的是曲目内容,而不是为了‘研究’两者声音之间的‘差异’。如果你的‘听音水平’永远高于你的‘经济实力’,那么你永远找不到心中的‘HI--FI ’。-------
TOP
13#

做音响器材与用音响器材,两者谁更有话语权?
TOP
14#

理论与实践。发烧友需要的是由器材搭建为系统到重放音效中的问题的原因及 解决办法,对器材制造上或设计上的问题不是发烧友所能了解或干预的。在本论坛中每个烧友都是以自己的系统或听他人系统重放音效作为蓝本来解释或描述。器材制造上的原理与技术工艺不是发烧友轻易弄懂得,不同的器材搭建成不同的系统,再由不同地域的.不同 听音水平的听音者,用文字交流以期达到共识,发烧友中身份职业不尽相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的。增长见识才能免被‘忽悠’。
制约{       }向前发展的除了‘理念’上的陈旧,还有‘思维’方式上的顽固。
TOP
15#

在音响界,无论是器材制造商或是资深发烧友,都在饱受高保真理论的‘左右’,无论是几千元的系统还是百万元的系统都以自己系统重放效果音来分析. 解高保真一词,实际上高保真是音响业界发展的方向,是理论,是口号,它没有具体的指标与实践方法。唯一能做到高保真的方法;使扬声器的个数囊括全频带,这只不过是说说而已,根本做不到。坛内之所以有那么多人在写,在说,在讨论器材,系统如何,如何------。玩音响最主要是头脑要清醒,不要盲从,经验都是由失败中得来的。系统搭建之时要考虑到‘速度. 音色’必须符合自己的听音爱好。-------。
TOP
16#

回复 61# znd06 的帖子

高保真一词是‘系统’重放效果音还原现场音效的形容词。‘失真’是‘输出不百分之百等于输入,一般用在器材测试上,不知你的电声失真测试标准或‘输入’是什么,怎样理解。
TOP
17#

回复 66# znd06 的帖子

你是用理论上的‘高保真’来验证现实当中的音响系统,再以你从‘高保真’理论中学来的知识分析. 解释音响系统达不到‘高保真’的原因,-----不要跟自己过不去。当还是单体器材时‘设计指标’是‘它’是否可以成为‘商品’的检测标准。当‘它们’组成系统时,‘单体’的检验结果即失效,‘系统’重放效果‘好坏’是由系统拥有者来决定,请不要忽视‘权力’的作用。    当你找到了解决办法【你以上所描述】,而经过了实践验证,那才是一篇‘完整’ 的-------。今后烧友们会以你的‘成果’来作为搭建系统的参考标准。
TOP
18#

回复 72# znd06 的帖子

你真能扯,HI--FI怎样解释你都不懂,你认为在HI---FI前面加个‘真’字,就能百分之百还原‘现场’,现场音效即为‘原版’,电声音效则为‘复制’,两者的‘声’传输途径不一样,‘本质’不一样,-------讲了,写了那么多无非就是要告诉大家你的商品比别家的商品好,而已。
TOP
19#

回复 79# znd06 的帖子

我在59楼说过,使扬声器的个数囊括全频带,也就是把全频带分割成N段,从拾音到重放由N个扬声器担当,即基本还原现场,理论上成立,实际上是不可能的。老兄,是你看贴不用心。‘失真’是现实制造技术与工艺中出现的问题的名词,高保真是音响系统重放音效最大程度还原现场音效理论上的‘概念词’。你要讲‘理论’那么就讲全,‘原因’你都没讲全,‘拾音’那部分你不管,------。要讲实际,那么就拿出消除‘原因’的方案来,-------。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