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数位讯源之迷:Andreas Koch 大师专访纪实 [复制链接]

1#
Andreas Koch,何许人也?
DSD标准制定者,全球首台DSD专业录音机(Sonoma Workstation)开发者,Playback Designs现任总裁。



About Andreas Koch
Andreas Koch has been involved in the creation of SACD from the beginning while working at Sony. He was leading a team of engineers designing the world's first multichannel DSD recorder and editor for professional recording (Sonoma workstation), world's first multichannel DSD converters (ADC and DAC) and participated in various standardization committees world-wide for SACD. Later he went on as a consultant to design a number of proprietary DSD processing algorithms for converting PCM to DSD and DSD to PCM, and other technologies for D/A conversion and clock jitter control in DACs. In 2008 he co-founded Playback Designs to bring to market his exceptional experience and know-how in DSD in form of D/A converters and CD/SACD players. Earlier he was part of an engineering team at Studer in Switzerland designing one of the world's first digital tape recorders, then lead a team of engineers working on a multichannel hard disk recorder, anda 3-year stint at Dolby as the company's first digital design engineer gave him a well rounded foundation of audio know-how and experience.
From www.positive-feedback.com

Koch的搭档,在SONY SACD开发团队共事的另一位数码奇才,Ed Meitner,EMMLabs掌门人:



左起:Andreas Koch, Zan Muzyka, Ed Meitner。Muzyka日本人?呵阿,反正都老头当道啊!
最后编辑Artt 最后编辑于 2013-11-19 10:50:23
分享 转发
TOP
2#

Andreas Koch的说法可能会颠覆过往的概念,令人耳目一新。

Koch 观点浓缩:

A. Jitter有好坏之分
B. 时基误差有助重播
C. 超精密原子时钟有用也没用
D. 线路设计越简单,发出好声的机会越高
E. USB是最佳数位流传输介面
F. 以耳聆听先于仪器测试
G. 大多CD机光驱品质与一般电脑的DVD没两样

以下全文转摘台媒(普洛)的采访报道。
TOP
3#

文摘
---------------------------------------------------------------------------------------------------------------------

放眼当今Hi End数位讯源产业,有哪位设计师堪称真正的大师?

我想Playback Design总裁Andreas Koch绝对够资格列入大师之林,有关他的经历事迹,许多文章都已经报导过。

Andreas的身材高挑,态度非常温和谦虚,一点也不摆架子,即使媒体专访像马拉松般一场接着一场,他的脸上也毫无一丝不耐与倦意。他的说话速度不快,但是条理非常清晰,在解释专业技术时,几乎不用艰涩术语,就能用深入浅出的语言,让人理解其中原理。

因为只要是研究过数位讯源技术文章的人都知道,除非是本科背景,否则一般人是很难参透那些数位学术名词与复杂的数学方程式的。Andreas能用一般人能懂得话语,在短时间内让我了解Playback Design的技术重点,可见他是真正掌握了数位讯源的设计真谛,大师风范令人折服。
TOP
4#

好Jitter VS 坏Jitter

剖析Playback Design旗下讯源的技术重点,时基误差的消除绝对是首要特点,许多媒体与评论文章也不断强调Playback Design的“Jitter Free零时基误差”技术,但是“零时基误差”真的可能吗?Playback Design又该如何达成?这次我们终于从Andreas口中得到答案。

Andreas首先从jitter的本质开始说起,以往许多人总是“谈jitter色变”,把jitter是为数位讯源的万恶之源。但事实上,jitter其实有两种,一种是坏的jitter,这种jitter会随着音乐的起伏变化而改变,造成可听闻的负面影响,这种jitter当然必须去除。令一种则是好的jitter,这种jitter通常由元件产生,与音乐讯号无关,数值是恒定的,性质类似白色噪音(white noise),不会随着音乐讯号变化,不但不会影响声音品质,甚至对音乐重播有帮助。


--------------------------------------------------------------------------------

时基误差有助重播!?

Jitter对重播有帮助!这是怎么回事?

Andreas接着说到jitter的来源,这也有两种,其中一种是音响迷所熟悉的,来自于音乐重播端数位讯源的数位转类比讯号过程。令一种则是一般人极少注意的,来自于录音端的类比转数位讯号过程。前者所产生的jitter可以藉由讯源的选择与搭配,加以控制并且试图消除,这是音响迷可以掌握的。但后者一旦产生,就将伴随着数位音乐讯号存在,这种jitter是最坏的jitter,但音响迷却束手无策,只能接受,无法将之消除。

Andreas继续说明,这种夹带在音乐讯号中的坏jitter虽然无法消除,但是我们却有办法将伤害降到最低,关键就在于重播端数位讯源里的“好jitter”,原来这些的好jitter可以产生类似白色噪音的作用,稀释或遮蔽来自录音中的坏jitter,如此一来好jitter就达到了提升重播表现的作用,这恐怕是以往大家在探讨jitter时所从未想过的领域。

或许你要问,录音室为何不在源头就将这些坏jitter给消除掉呢?Andreas又告诉我们一个残酷的事实,一般录音室碍于预算,其实不太可能购买太高档ADC(类比转数位),更不可能使用什么更精密的外部时钟,相较之下,许多高阶发烧友的数位讯源都比录音室更为精密,在这种状况下,录音中夹带坏jitter,也就成为不可避免的普遍现象了。
TOP
5#

如何保留好jitter?

Andreas用PDFAS消除了坏jitter,但是好jitter如何保留?

他告诉我,好的jitter可以由妥善挑选的元件产生,他经过不断实验比较,最后发现一种传统的石英震荡VCXO时钟产生器,加上精选过的电阻、晶体所组成的时钟产生线路,可以产生适量的好jitter,达到稀释、遮蔽录音中夹带的坏jitter的目的。 必须再次强调的是,Playback Designs所宣称的“零时基误差”,其实是一种广义的概念,与我们以往认定的并不一样。Andreas所认定jitter,一方面来自于播放端的数位讯源,一方面也来自于录音时AD转换所产生、夹带在音乐讯号中的jitter。

所以Andreas一方面用独家PDFAS技术消除播放讯源中的坏jitter,一方面却要保留好jitter降低录音中坏jitter的影响。如果单看Playback Designs的讯源,其实它并非“零时基误差”,但是从广义的角度看,Andreas其实全面解决了录音与播放过程的坏jitter,这是任何数位讯源都没有达到的领域,也是真正的“零时基误差”境界!
TOP
6#

USB是最佳数位流传输介面


随着数位流兴盛,许多音响迷开始关系数位传输介面的选择。

对此Amdreas可说完全支持USB介面,虽然USB在开发之初并非针对数位音乐传输而设计,但是它却有一个难以取代的优点,那就是USB可双向传输,这是其他SPDIF规格介面所办不到的。可以双向传输,代表USB可以透过非同步传输,将DAC端当做主时钟,将电脑端恼人的jitter完全排除。

另一方面,将主时钟竟量靠近DAC线路,也是降低jitter的最理想作法。 在数位线的选选择方面,虽然Playback Designs的器材可以藉由独家PDFAS与2D DAC技术,解决数位线所导致的jitter问题,但是数位线材的影响依然存在。

一方面,导线的jitter仍须越低越好,以这个标准来看,Andreas最不推荐的是Toslink光纤传输,因为这种介面的jitter最高,而且根据他的实际试听比较,Toslink的声音也是最不理想的。

另一方面,Andreas认为任何连接器材的导线都是一种“耦合”,都会因为接地状态与导体材质的不同,对器材造成影响,所以虽然导线jitter的问题解决了,但是导线对重播的影响却依然存在。
TOP
7#

超精密原子时钟有用吗?

既然谈到了时钟线路,我好奇问Andreas对近年市场上所谓“原子时钟”的看法。

他告诉我,在理想状态下,这种时钟的确很好,但问题是在现实状况下,录音并不完美,这些超精密时钟不但消除了坏的jitter,连好的jitter也一并消除,如此一来,反而会突显出录音中坏jitter的影响,劣化了最终的重播表现。

他自己曾经实际做过比较,最后发现一种传统VCXO石英震荡时钟最符合他的标准,这种时钟的时基误差大约在35~40ps,这种少量的“好jitter”,足够产生适度的白色噪音,稀释并遮蔽一般录音中的坏jitter。

与时基误差约只有2 ps的原子时钟实际比较,他认为这种传统时钟产生器的声音表现,其实更让他满意,这也就是Playback Design采用这种时钟产生器的原因。
TOP
8#

数类转换只需要一颗电阻!

关于DAC的最后一个问题,我问Andreas,将所有原始数位讯号全部升频到22MHz,到底有何好处?

他回答我,原因很简单,数位讯号的取样频率越高,DAC的设计就可以越单纯。在他的DAC线路中,将数位讯号转换为类比讯号,竟然只需要一颗电阻就能完成工作!这与许多人认为升频取样是将数位处理复杂化的看法大异其趣,原来“极简”才是Andreas设计讯源的最高指导原则。 Andreas接着谈到,许多聪明的数位工程师发现厂制DAC晶片的限制,所以改采多颗DAC晶片分工方式,将数位讯号切割为正、反相讯号分别进行数位处理,最后再整合为完整的音乐讯号,设计看似合理,但是过度复杂的作法却会导致许多失真,最终声音表现也未必理想。

总之,线路设计越简单,发出好声的机会越高,这是Andreas坚信不疑的设计理念,也唯有自行开发DAC线路,才能达到这个境界。
TOP
9#

以耳聆听先于仪器测试

其实我也不是学理工的,真正厉害的是专业素养深厚的Andreas,却能用浅显的语汇说明深奥的技术。而且特别的是,这位技术人并不信仰仪器测试,反而认为以耳聆听才是最重要的事。

他举了一个例子,当初在研发类比滤波线路时,他比较了两种设计,一种设计较复杂,但测试数据优异,另一种线路简单,但是测试数据不佳。如果以测试结果评断,大家一定会选择前者,但是实际听来,却是后者更好听,结果Andreas选择相信自己的耳朵,采用后者的设计。

为什么?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任何音响最终都是用耳朵听的,所以以耳聆听永远应该要优先于仪器测试。

Andreas的这种观念其实并不违背科学,他在研发阶段依然要用仪器测试,不过这是为了找出设计上的缺陷,而不是用来调音。他虽然不讲究测试,但并不代表他不重视数据,只不过对测试的追求要适可而止。

他举例说明,许多人很在乎数位讯源的动态范围与底噪数据,这些测试并非不重要,但是底噪只要低于-120dB时,其实就不会对音乐讯号造成影响了,例如-140dB与-120dB底噪根本听不出差异,可能只有在音量全开时有影响,但实际上根本没人会这么听。设计者如果一昧的钻牛角尖,追求测试数据上的完美,设计上就可能产生盲点,顾此失彼。

Andreas之所以会聊到这里,是因为Playback Designs真的遇过这样的事。当年Stereophile杂志在评论MPS-5 SACD唱盘时,技术主编John Atkinson就发现这款器材的测试数据不太好看,许多人因此认为MPS-5不够好。后来Andreas把??John亲自请到他们的聆听室实际试听,John才恍然大悟,因为MPS-5的声音真好,与测试数据完全无法画上等号。这就是问题所在,用Audio Precision这类仪器测试不难,但是要靠耳朵调出好声音才是真功夫。如果两者相违背时,不妨相信你实际听到的声音吧!
TOP
10#

为何转盘会影响声音?

数位讯源的转盘,是许多音响迷关注的焦点,Andreas对此也提出了他的观点。

首先,许多人常担心不够精密的 ??转盘读取机构,容易造成光碟讯号读取不良或资料遗失。Andreas认为这种问题的影响其实微乎其微。对CD来说,转盘拾取机构的读取能力其实非常强,根本动用不到错误修补(error concealment)功能,几乎可以忽略讯号漏失问题。对SACD而言,因为光碟的资料密度高,所以的确会有读不到讯号的状态,不过这个问题通常来自光碟太脏或严重刮损,跟转盘并没有太大关系。 其次,再谈转盘的jitter问题,这才是影响转盘表现的关键,许多转盘的控制线路难以更改,必须以转盘不够精密的 ??时钟当做主时钟,当设计者屈就于这种架构,就会产生jitter问题。

那么,为什么Andreas要选择日本Esoteric制造的UMK-5(VOSP)机构当做MPS-5的转盘呢?他告诉我,重点在于耐用性,市面上许多转盘的雷射读取头与传动系统其实都一样,都是最便宜的大量生产制品,品质与一般电脑的DVD ROM光碟机没两样,都是属于容易损坏的“消耗品”,Esoteric的UMK-5转盘则不一样,用料等级好上许多,也耐用许多,这才是他的主要选择标准。许多人或许会问,为何不选用Esoteric等级最高的VRDS转盘呢?Andreas当然也有他的理由,一来VOSP转盘的耐用性已经很高,不需要用到VRDS,二来透过独家PDFAS时钟线路控制,VOSP与VRDS的jitter问题也不再存在。

在研发阶段,他曾经找来许多金耳朵实际试听,结果根本没有人听得出VOSP与VRDS的差异,既然如此,他也就不需要选择更昂贵的VRDS了。
TOP
11#

文摘结束。
避免广告嫌疑,隐去涉及他自家产品的部份内容。

-----------------------------------------------------------------------------------------------------------------

Andreas Koch的说法,大开眼界吧,也可能与你的认识相左。不过,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声音好,才是真的好,地球人都认这个理。
最后编辑Artt 最后编辑于 2013-11-19 12:13:00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