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胆韵人生,缶庐随笔】或者,发烧是一种修为。 [复制链接]

查看: 12369|回复: 42
1#
                                              序


      个人自幼喜爱音乐,工作后凭着较强的动手能力,发烧之初全套器材都是DIY,虽然几经失败,但终于弄出了声响,从中学到了知识也获得了快乐,有感于:原料都是石头的晶体管,用心搭配后居然能发出如此动人的声响,这种赋予无生命的顽石以灵魂的技艺,实在令人感动并深深为之着迷,这也成就了我至今仍信奉的理念:音响器材是为音乐而生的!
如果将器材比作躯体,那么音乐则赋予它灵魂,如果没有音乐,器材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和理由,正是追寻这一理念,使得我学会以理性的,人文的,健康的心态“发烧”。

个人认为:发烧是门学问,是一种执着,是一种追求,是一种境界,是一种修为,更是热爱生命的一种体现!



                                                    
                                             正文


      提及缶庐山庄,相信多数人并不了解,但却是一间位于杭州的五星级度假酒店,原本也没有什么稀奇,但是当它与近代国画大师吴昌硕联系起来时,就有了值得玩味的地方,吴昌硕先生的别号即是缶庐,山庄因此得名。




吴昌硕是晚清著名画家,书法家、篆刻家,与虚谷、蒲华、任伯年齐名为“清末海派四杰”,为“后海派”中的代表。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长。他最擅长写意花卉,受徐渭和八大山人影响最大。由于他书法、篆刻功底深厚,他把书法、篆刻的行笔、运刀及章法、体势融入绘画,形成了富有金石味的独特画风。他常常用篆笔写梅兰,狂草作葡萄。所作花卉木石,笔力老辣,力透纸背,纵横恣肆,气势雄强,布局新颖,构图也近书印的章法布白,喜取“之”字和“女”的格局,或作对角斜势,虚实相生,主体突出。用色上似赵之谦,喜用浓丽对比的颜色,尤善用西洋红,色泽强烈鲜艳。名重当时的画家任伯年对吴昌硕以石鼓文的篆法入画拍案叫绝,并预言其必将成为画坛的中流砥柱。吴昌硕作画用“草篆书”以书法入画;线条功力异常深厚。虽然从状物绘形的角度看其线条的质感似乎不够丰富、切实,但恰恰是舍弃了形的羁绊,吴昌硕的绘画才步入了“意”的厅堂,从而形成了影响近现代中国画坛的直抒胸襟,酣畅淋漓的“大写意” 表现形式。
作为海派绘画的创立者,吴昌硕是一位开创了一代艺术风气的大师,他的艺术对于中国近现代绘画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近得有幸小住山庄,青山环抱,梅苑颂雅,山石草木各有型,目极之处皆成景,切身感受了一把浓厚的人文艺术气息,终于可以静下心来,思付整理一下因为器材的升级打摩纠结焦躁的心。





最后编辑战羽 最后编辑于 2011-12-20 21:44:25
本主题由 版主 eric 于 2012/1/28 0:08:34 执行 设置精华/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工作室总监: http://blog.sina.com.cn/lzkxj
TOP
2#

月影斜坠迎一轮朝阳,梅锋横点附几许风雅







最后编辑战羽 最后编辑于 2011-12-20 21:47:46
工作室总监: http://blog.sina.com.cn/lzkxj
TOP
3#

中国五大古梅,楚梅,晋梅,隋梅,唐梅,宋梅,超山独占其二,得见实乃幸事。








       漫步梅苑,古意盎然,然而转念一想,这梅,这石倘若无人品点,无人镌咏,岂非流于平庸,而这品评与镌刻无不体现了人文主义的情怀与素养,即是一种文化。

       器材的发烧盖莫如斯,再好的器材离开音乐软件的支持,便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也就是说器材的把玩必须同丰富的音乐文化资源相结合,只有同音乐软件紧密结合来才能映衬出器材优秀的工业设计,使其散发出持久的音响生命力!

如此感怀,耳边忽然响起了古琴声...
工作室总监: http://blog.sina.com.cn/lzkxj
TOP
4#



《琴 赵家珍》由中国金唱片奖“最佳音乐人”获得者叶云川创意打造,中央音乐学院教授、著名古琴演奏家赵家珍倾情演奏。中国著名录音师李小沛于中央电视台480平米录音棚录制,并且由德国后期制作。

赵家珍教授的古琴演奏艺术集虞山吴(景略)派的自然之趣和广陵张(子谦)派的豪放洒脱于一身,并逐渐形成了自身的艺术风格与特点。专辑撷选之十余琴曲,大都为三千载琴史上奉入庙堂的不朽名篇。从现今存世最古的“幽兰”,到蕴藉伯牙子期“知音”逸事的“流水”,从写尽魏晋名士放旷意气的“广陵散”,到取意唐诗画意的“捣衣”,“阳关三叠”,经典琴曲尽入彀中,更特意收录现代作品“春风”,以北域新疆的热烈奔放风格脱颖而出,令人耳目壹新。德国录音名厂“老虎鱼”的首席录音师全程负责专辑的后期制作及母版制造,格莱美评委、美国著名音乐评论家Joshua Cheek先生亲自撰写英文文案。

获得第10届美国独立音乐奖重要奖项――世界音乐最佳专辑奖。“美国独立音乐奖”在近十年时间中成为全世界独立音乐人追求的目标,该专辑在全球近千个参选作品中入围前五名并最终斩获大奖。

个人尤爱第八首《夜深沉》!
《夜深沉》是以昆曲《思凡》中《风吹菏叶煞》曲牌为基础,经过京剧琴师的加工改编而成,并取唱词中"夜深沉独自卧"中的前三字命名,以京胡为主弦乐器演奏,南堂鼓配合。曲调结构严谨、节奏坚定有力、旋律一气呵成,造成刚劲有力的精神气质。在京剧《霸王别姬》中,还被用来配合虞姬舞剑场面。同时京剧《击鼓骂曹》也用来配合弥衡击鼓。
早先有听过雨果《夜深沉》京胡版,此番古琴版无疑别具韵味,全曲5分23秒,有1分39秒是在敲鼓,相当过瘾!
开场大鼓铺垫由徐至急,再由急渐缓,轻重缓急错落有致,行进1‘39''方才劈出琴声,这是令人窒息的1分39秒,同时也是令人振奋的,密不透风,当琴声劈空而来,古意即可充盈,鼓与琴的竞奏铿锵挺拔在刚劲中包含着了无比柔韧,听来颇有的荡气回肠之感,其间更有碰铃随鼓打花点,同梆子呼应在强拍处击奏声音清脆,音响清越极具穿透力!


工作室总监: http://blog.sina.com.cn/lzkxj
TOP
5#

莲池溪畔觅蛙影,山涧竹稍寻鸟鸣




山石草木皆入画,目极之处俱成景
最后编辑战羽 最后编辑于 2012-01-01 01:03:18
工作室总监: http://blog.sina.com.cn/lzkxj
TOP
6#

原帖由 星座2号 于 2011-12-25 10:54:00 发表
我们这个国度有种先天教条---贬低玩乐强调劳苦,
然则生命如此稀罕绝无仅有,
转瞬即化为尘土,
你怎能连玩耍都觉得有罪。。。。?


罪过,罪过,还是施主看的透彻……
工作室总监: http://blog.sina.com.cn/lzkxj
TOP
7#

原帖由 sxxuejun 于 2011-12-25 17:45:00 发表
欣赏了!发烧是一种生活,一种心情,一种修为,,,,,,!


倍感荣幸,多多交流。
工作室总监: http://blog.sina.com.cn/lzkxj
TOP
8#


超山,本无甚名响,却因吴昌硕先生墓而渐渐为人知晓,同时传响的有梅,有印,有字,更有画...









关于品梅,古人认为“梅以形势为第一”,即形态和姿势。形态有俯、仰、侧、卧、依、盼等,姿势分直立、曲屈、歪斜。梅花树皮漆黑而多糙纹,其枝虬曲苍劲嶙峋、风韵洒落,有一种饱经沧桑、威武不屈的阳刚之美。梅花枝条清晰、色彩和谐,或曲如游龙,或披靡而下,多变而有规律,呈现出很强的力度和线条的韵律感

其二,品梅花之“韵”。宋代诗人范成大在《梅谱》中说:“梅以韵胜,以格高,故以横斜疏瘦与老枝怪石着为贵。”所以在诗人、画家的笔下,梅花的形态总离不开横、斜、疏、瘦四个字。如今,人们观赏梅韵的标准,则以“贵稀不贵密,贵老不贵嫩,贵瘦不贵肥,贵含不贵开”,谓之“梅韵四贵”。

除此之外,观赏梅花的环境也十分的讲究,古人更追求在淡云、晓日、薄寒、细雨、轻烟、夕阳、微雪、晚霞、清溪、小桥、竹边、松下、明窗、疏篱等情况下赏梅,以享受浓浓的诗情画意。
最后编辑战羽 最后编辑于 2012-01-01 01:06:24
工作室总监: http://blog.sina.com.cn/lzkxj
TOP
9#

原帖由 zcmg 于 2011-12-27 0:49:00 发表
兄好文笔


投住翌日清晨,迎着初生的朝阳,拾阶而上,独自拜谒吴昌硕先生墓,四下俱静,敬慕之情溢于言表,同时为自己的学识浅薄,碌碌无为而诚惶诚恐,双手合十,心中默念祝辞深鞠三躬。


拜毕,即刻退下,心中久久不能平复...



此情此景不由让人想起著名音乐人王崴的新民乐概念专辑《衡》,一幅浓墨重彩鲜活的时代风情画卷







作为其首张新民乐概念专辑《梦界》的延续,《衡》的立意更高,制作也更趋精良,尤其是中西乐器合壁交相辉映,融合手法更加精到纯熟,如果说《梦界》更多的借鉴了二十年前的经典Enigma《谜》音乐类型和表现形式,是以最中国的方式对经典一次回应与致敬,那么《衡》则完全跳出了这种借鉴与模仿。其创新多变的音乐表现形式和意在彰显自我觉醒的音乐诉求紧密结合,极具个性且风格强悍,打破传统重塑平衡的哲思探索表露无疑,营造出一幅浓墨重彩鲜活的时代风情画卷,让人耳目一新。
录音再次携手李小沛,则为整张大碟的发烧气势打下坚实基础,这个对于低频,极低频似乎异常敏感偏爱的音乐人,其作品往往是低阶器材重播的梦魇,无论《梦界》,《鼓王》或《中华鼓圣》即便是那张意在展现“东方印地安人原生态魅力,带着山水气息,延伸出听沉意象水乳交融的探索之旅,用音乐扣响一个民族的大门”的专辑《再叙云之南》其中一曲《龙潭》气势之磅礴,低频之深沉实属骇人,令人印象深刻。
《衡》编曲十首,首首精彩,平衡,和谐一点没有突兀的感觉,恰似其简介文案所云:衡玑以觀天象,可知宇宙万物之根本。這一古老天文儀器,造就了“平衡”一詞的誕生。竹笛娓娓,鋼琴涓涓,訴說的仿佛不是一個物件,而更象是一個久遠的傳說。个人尤爱第一首《孕朦》,第五首《纵横》,第七首《恒瞑》,第九首《平行线》。
第一曲《孕朦》由中国古琴和亚美尼亚的DUDUK配合,古老的乐器穿越千年时空,背负历史的积淀极尽苍凉,自20s开始第一声DUDUK奏响,苍凉悠远主题即被点亮,47s平地一声响雷撼人心魄未及反应一道古琴声随着后劈空划来,几欲伸手招架,良好的结像能力使得琴声定位牢固,古琴形制大小适中,只见妙手翻飞,拨弦颤音袅袅,揉弦余音悠长,整曲琴声高音区轻清松脆,有如风中铃铎;中音区明亮铿锵,犹如敲击玉磬;低音区浑厚有力,质感真实,至2’16”电吉他撕裂一切拔地而起,古老与现代的交汇撞击,激迸出最绚烂耀眼的火花。
第五曲《纵横》开场以鼓点轻敲,勾勒出一个空旷音乐空间随后强烈的MIDI节奏跟上,音响画面也随之一转,35s小号尽显轻快爵士基调,51s笛声乍起飘逸悠扬,至1’05”一声京胡横空而出更是令人惊艳,中西乐器依次出场令人目不暇接,错愕但绝不唐突的交织错落有致精彩纷呈,正应验了“纵横”的名号,整曲曲风轻快流畅干净利落,闻之击节叫好。
最后编辑战羽 最后编辑于 2012-01-01 01:00:27
工作室总监: http://blog.sina.com.cn/lzkxj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