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音响组建心得 [复制链接]

1#

  音响涉及到的环节太多,每一个环节都有讲究,所以配一套多数人认为好听又适合自己听音倾向的音响真是很难。本人不才,玩音响20多年,走了不少弯路,期间几次因无法得到喜欢的声音而断腕放弃,却又忍不住重操旧业。现在把自己的搭配心得说一说,供新手参考,供老烧拍砖。由于水平所限,谬误难免,恳请老烧赐教纠正,本人也从中学习提高。

   在准备组建一套音响前要先问自己几个问题:
      1、听音环境大小和声学处理情况
      2、听音类型
      3、总预算

    之所以把总预算放到最后,是因为这个弹性比较大,而且要根据前面的两条进行合理调整,例如听音环境有30-40方、喜欢交响,那总预算没有20万以上恐怕搞不出像样的声音。以下就这3条再细说一下:
      110平米以下的听音空间只可以用书架箱,10-18平米可以用大书架或者小落地(箱体容量60以下),18平米以上选择就比较自由。独立空间经声学处理后可以选用更大容量的箱子。
    对于独立的听音室,一定要进行声学处理,和投资器材相比,可以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如果是把音响在客厅,由于音箱往往不能离后墙太远,就要优先考虑密封箱或前导向孔的音箱。

      2、听音类型如果是偏向古典的人声、独奏或室内乐,那就优先考虑英国箱,雨后、思奔达、贵族、金驰等,带点音染,相对容易推,不容易出恶声;如果是听摇滚、爵士、交响,讲究动态和瞬态的,那就考虑美国、加拿大箱,ROCKPORT、威信、艾格斯顿等,声音很现代又不失音乐味;其他的意大利、德国、丹麦等也有一些很有特点的音箱品牌,例如世霸、丹拿、MBL、德国之声,但功放的搭配很讲究,不推荐新手玩。

      3、总预算:就像装修,本人推荐按听音面积每平方的投入来划分档次,每平米投1万(一档)以上,可以得到相对来说顶级(hi-end)的声音,器材选择也比较宽泛。每平米投5000-10000(二档),可得到比较hifi的声音,能配到适合自己听音倾向的声音,但不可能全面。每平米投2000-5000(三档),要选择一些经典的入门搭配才能达到一定的效果,器材选择面很窄,弄不好就全盘皆输要推倒重来。2000元以下(四档),配套小系统听听背景音乐还行,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发烧。

    上面三个问题弄清楚了,就可以着手搭配器材的三大件了。笔者推荐先从喇叭入手,一是三大件中喇叭体积最大、价值较高,搬动不容易,一定要选准;二是喇叭是发音的终端,其音色和表现对全套器材的影响最大。一档可在hiend喇叭品牌或二线品牌的旗舰中选,根据自己环境大小,选择合适的型号,然后拿着自己常听的CD去代理处听每个品牌的声音特色,留意代理的搭配情况,找到自己喜欢的声音。代理的搭配往往是在自己经营的品牌中进行组合,所以不一定是最合适的,但音色走向是听得出的。圈定几个备选型号后,可上网搜一搜用户的评价和使用心得,尤其是要考虑功放的搭配,没有合适的功放,再好的喇叭也发挥不出来。


    喇叭选好后,就要选功放。功放的预算和喇叭的预算要相匹配,实际搭配下来0.5-2倍都是合理的。有些喇叭难推但潜力很大,需搭配3-4倍身价的功放才推得好,如其这样,到不如升一级买更贵但好推些的喇叭了。对于一些顶级喇叭,同样的预算用胆机能得到更好的结果,但有些喇叭就不适合胆机。就像笔者使用的ROCKPORT,换了几台100-200W的晶体管后级,总是声音偏瘦,反而一台13W211单端胆机能推出宽松丰满的声音。

    由于功放前级和后级的设计理念不同,所以很少厂家能同时把前级和后级做到最好,也就是说,对于顶级功放,往往要把前级和后级分开购买才能得到顶级的效果,这又涉及复杂的搭配问题。前后级的搭配要考虑阻抗搭配、灵敏度搭配、音色搭配等,篇幅所限,暂不展开来说。如果觉得这些太复杂难以把握,那就搜网上的烧友心得,有些天仙配的组合是老烧们多年经验的总结,可以使自己少走弯路,非常有借鉴意义。

    写了这么多,先看看反响,有朋友认为有用我再继续写吧。多谢看帖。

8月27日
   喇叭选定后,就要考虑后级。其实前面反复强调过,选喇叭的同时,也要考虑配什么后级。具体来说,配后级,首先要考虑推动力。老烧所谓“后级出力”就是这个道理。功放的推动力和功放的输出功率并不是线性关系,因为推动力还包含了控制力的要素,就像一辆跑车,功率大表示加速快,但如果刹车不行的话,也不可能在赛车时跑出好成绩。跑车的刹车容易做好,而后级对喇叭控制力的提高就需要加倍的投入,为什么?我用不专业的语言试图解释一下这个复杂的问题吧(个人意见,也许谬误百出):

    对于一段普通的流行歌曲,有歌手和几样乐器共上十个发音单元,每个发音单元都有独立
的振动器和共鸣器,只发出具有独立和特有的音色的声音,而音箱,哪怕是三分频的落地箱,一个中频单元就要模仿上面十个发音单元的中频部分,包含了基音、泛音和堂音,而音圈(振膜)只有一个,单乐器演奏还好对付,合奏时音圈要带动着振膜模仿十个各有特色的声音的合成效果,因此音圈的动作要求是非常迅速和规整的,也就是“静若处子,动若脱兔”。
    让音圈振动起来容易,让它刹住就很难,因为音圈上的振膜有质量,有惯性。口径越大的喇叭,振膜惯性就越大。好在振膜因惯性的一来一回,都会对后级产生反电势,后级的输出内阻够小的话,这个反电势会自动对振膜起到刹车的作用。(这也是为什么有经验的发烧友,如果音响室摆放多对大口径喇叭的话,会把不用的喇叭短路,避免引起共振轰鸣影响效果的原因。)

    后级的输出内阻越小,也就意味着后级的电流通过能力越大,尤其是一些喇叭在某些频率其阻抗会快速滑落,甚至到2欧以下,这时对于一个几十伏的瞬间后级信号输出,电流就要同步倍增再倍增才能输出足够的功率保持喇叭不失真,这就要求后级具备瞬间大电流供应的能力,这一切都会使得后级的造价大幅上升。

    值得欣慰的是,多数的音乐并不总是需要喇叭急刹车,因为音乐的录音往往是在录音棚、音乐厅等室内环境录制的,即使乐器戛然而止,环境的残响(堂音)也会余音绕梁。如果一个喇叭单元的悬边设计和选材合理,其自然衰减过程发出的余音和经典音乐厅的堂音比较接近的话,这就是一只有音乐味的喇叭(当然和箱体、分频设计也有关),而几十年前的西电全频单元、一些JBL古董大箱,都具备这样的特征。此类古董喇叭并不需要昂贵的大电流功放来推动和控制,只要配一台高素质的小功率胆机轻揉慢捻,她就能欲拒还迎发出魔力十足的鲜活声音,这正是古董器材发烧的魅力所在。当然,此类器材的表现不可能全面,至少在瞬态上就输一大截。

    8月28日

    还是回到后级的选择上来。后级的推动力对音箱的作用效果,体现在声音上就是中低频的丰满度、线条感和高频的厚度。——没错,高频也有厚度。就拿发烧友耳熟能详的蔡琴的《渡口》来说,前奏的末尾有一个吉他的扫弦音,对于推动力不足的后级,这串音符的余音会飚出来,很薄、刺耳,而推好了的声音有厚度,会很工整地慢慢消失。对于不同的喇叭,这串音符有着不同的音色:尼龙弦的音色是ATC;钢弦的音色是西湖;扫弦的位置在中部(较柔和)的是思奔达,扫弦的位置在尾部(较硬声)的是艾格斯顿......但都不会飚出来刺耳朵。如果某台后级推一对有口碑的音箱,声音很容易开大声,却不时有不和谐的音符飚出来(也就是烧友常说的毛刺感),那这台后级绝对没把这对箱子推好。遇到此类情况,调线材、垫材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也不能说完全没有),但首先应考虑的事情是换后级。


    不过也有一些后级和喇叭的音色和丰满是不沾边的,就像北欧的一些品牌,效果如同听惯钢琴又听羽键琴,不厚,但很润,令人耳目一新。但这不是录音本来的声音,听久了会腻。

    总结一些老烧们的推荐搭配,和笔者自己的经验教训,有一些建议是:柔和暖声的英国箱适合配线条感好、中性偏冷的德国功放,美国箱自然是配本土巨无霸后级最能体现美国风格。喜欢听交响选后级功率储备要大一些,但声音容易变粗;听小制作为主的话后级功率在推好的前提下不宜太大够用最好。
    
    谈完后级,继续谈前级。以笔者的观点,前级和后级的搭配比后级和音箱的搭配更难。这是音响系统组建最关键的一环,弄不好要把之前的功课推倒重来。
    
    这次就写到这里,下次再向各位烧友汇报心得(千万别说“指导”)。同时再次感谢顶帖鼓励的各位朋友,我唯有以更加勤勉负责的态度延续这个话题。版面关系,不一一引用回复,在此一并致谢。


  8月29日
    
    前后级搭配首先要考虑阻抗搭配,这方面网上有很多很好的理论文章,我就不当粘贴王了。有一些心得是:对于PASS和MBL这类品牌,设计师大约是为了信噪比和通透的音色,故意把后级的输入阻抗设计得比较低,配上自家输出阻抗更加低的前级才能发挥得好.因此单买这两家的后级要格外慎重,因为很难找到合适的超低输出阻抗的前级进行搭配。由于胆前级的输出阻抗往往比较大(牛耦合的机子例外),就更加不适合配这两家的后级。这也许就是PASS和MBL要玩就玩全套的原因之一。


    发烧友配前级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有的前级音量旋钮只开到7、8点钟后级就很大声了,有的前级要开到12点才有足够的音量,这就是灵敏度搭配不合适造成的,理想的情况是,音量旋钮开到9点和10点钟之间刚好有合适的音量欣赏音乐,同一间厂生产的前后级大多都是按这样的惯例设计的。

    虽然各种后级的灵敏度(额定输入电压)指标并不统一,但也有规律可循。多数厂家采用1V的设计,少数采用2V和3V。可惜的是,很多前级厂家没有标出和后级灵敏度相对应的参数(额定输出电压),标的是最大增益和最大输出电压。这造成从指标上无法判断某台前级在灵敏度上是否适合自己的后级。笔者以前配机在这方面吃了不少亏,后来摸索出一个经验,就是看和该前级同品牌的后级的额定输入电压,如果都是1V,那就差不多了。

    前后级的灵敏度匹配是非常重要的。有的烧友碰到灵敏度不合适的前级,会通过改动电位器的阻值来使得音量旋钮处在合适的位置,但其实前级内部还是工作在不合适的工作点上,造成失真或底噪大,只有换机才能解决问题。

        8月31日
    让我们继续前级的话题,现在该说音色搭配了。
    再说点题外话,写前级的话题对于我来说是最艰难的,因为以我的功底和经验,对于啃下前级这个硬骨头有点勉为其难。但看到这么多朋友给我回帖支持鼓励,又不敢擅自放弃,就把我的个人体会说一说吧。  


    一套音响系统,除了喇叭,前级是最为保值的大件,是最能体现发烧功底的部件。对于音响设计师来说,前级也是技术含量和设计难度最高的部件。前面谈过的阻抗搭配和灵敏度搭配还有章可循,而音色搭配就主要拼经验教训了。尤其是还有信号线、过机线、电源线等因素的影响,总结出一点客观的结论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对比pk。好在前级通常比较轻便,音色受新旧程度的影响比较小,只要有个烧友圈子,可以方便地互相借换比试pk。


    先说说无源前级。无源前级的理论支持是“多只香炉多只鬼”,粗听无源前级,声音通透纯净,纤尘不染,但听久了就会发现问题:无源前级的阻抗和后级注定匹配不好,声音动态小、乐器不聚焦定位差、音场缺乏深度,这个缺陷无论采用任何高价电位器和线材都无法纠正。某些牛耦合的无源前级在搭配特定后级的情况下能取得良好效果,但造价就上去了,性价比不高。


    再说晶体前级。晶体前级输出阻抗低,对后级的控制好,但除了几台高价经典型号,多数晶体前级泛音少、空气感不足,声音不甜美和谐。一些hi-end晶体管功放厂家,尽管后级做到有口皆碑,但前级总是缺了些味道,配自产的后级也许效果不错,但单独作为前级搭配其他厂家的后级进行评价pk就大失水准。

    最后是胆前级。走了很多弯路,笔者终于认同“胆前级是性价比最好的前级”。固然,早几年的胆前级由于内阻较大,对后级的控制不够,造成味道过于浓厚、分析力欠佳的弱点,但近年来一些专注胆机的hi-end厂家,改善了电路设计,输出阻抗只有100欧,在保持甜美音色的同时,大幅提高了分析力,听感效果远胜同价位的晶体前级。
        9月4日
    这几天很忙,更新晚了些。


    前后级和喇叭配好后,CD机的选择相对容易,因为CD机的输出阻抗和输出电压差异不大,

主要是风格和档次的区别。在CD机的选择上,有一些流传很广的说法,把发烧友导入误区。例
如:CD机的技术发展几十年了,早都成熟了,而其制式一直没变,因此贵价CD机和廉价CD机音
质区别不大;另一种与之相反的说法是,CD机是数码器材,更新淘汰快,不值得投入太大。
    其实不同价位的CD机,在音质方面的区别是非常大的。而经典好声的CD机,其使用寿命和
价值保持是相当持久和稳定的。CD机的投入也应占到系统总价的30%左右才不至于产生短板。
    以下笔者结合自己用过的十几台CD机谈点感受。
    低价位CD机(万元以内)难以选到音乐性和音响性好的产品。值得一提的是以早年马兰士
CD63se为代表,采用1541解码芯片的产品,声音醇和温顺,不刺耳,尚能一听,但解析力低,
细节少。后来马兰士新出的低价位CD机和其他日产机型一样,都存在数码声重、音乐味不足、
干涩刺耳的缺陷。
    中价位CD机(1-3万)能选到一些兼顾音响性和音乐性的很有点特色的产品,例如NAIM,
英国之宝,PROCEED 等。其他还有很多经典产品,但我没用过,不敢妄言。
    高价位CD机(3万以上),由于本人正准备升级CD机,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功课,目前在老
烧群里有口皆碑的是BLACKNOTE CDP5和ARC cd8,不是顶级的价格,却有顶级的表现。

字数限制,新内容无法在主贴更新,以后只能跟帖写续集了。请继续关注支持。谢谢!
最后编辑发烧是命中注定 最后编辑于 2011-09-06 12:07:09
本主题由 版主 eric 于 2011/8/26 10:42:36 执行 设置精华/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出自用的线材器材:
http://bbs.hifi168.com/showtopic-196863.aspx
TOP
2#

原帖由 mxtq 于 2011-8-24 13:14:00 发表
有用的:-)

谢谢鼓励!
出自用的线材器材:
http://bbs.hifi168.com/showtopic-196863.aspx
TOP
3#

原帖由 LP\茶 于 2011-8-24 14:03:00 发表
拜读LZ大作。不错的心得,顶

谢谢您的指导,一点粗浅心得,见笑了。
出自用的线材器材:
http://bbs.hifi168.com/showtopic-196863.aspx
TOP
4#

原帖由 eric 于 2011-8-26 10:43:00 发表
拜读了,不错不错,继续。


版主大驾光临,蓬荜生辉。我一个168的新人,有这么多博士后级别的老烧鼓励,真是又高兴又惭愧,我会把这个帖子继续下去,分享自己的心得,同时向各位前辈汇报讨教。
出自用的线材器材:
http://bbs.hifi168.com/showtopic-196863.aspx
TOP
5#

再次感谢顶帖鼓励的各位朋友,我唯有以更加勤勉负责的态度延续这个话题。版面关系,不一一引用回复,在此一并致谢。
出自用的线材器材:
http://bbs.hifi168.com/showtopic-196863.aspx
TOP
6#

原帖由 fanhn 于 2011-8-30 10:31:00 发表
看了楼主的文章,确实很多是肺腑之言,本人也刚玩rockport不久,用melody1688II搭配pass aelph0分体后级推syzygy,音源用studer A730,目前感觉声音不错,不过看了兄的文说pass最好搭配自家的前级?问下melody 1688I......


1688不是牛耦合的,输出阻抗好像是600、700的样子,比pass自家前级的阻抗高多了。不过1688是3v的高电平输出,推pass后级有一定的优势。听感上如果觉察不到失真就安心听吧。但阻抗匹配不到位,有的表现仅仅是动态受影响,不同场pk对比很难听得出。

我在用的器材:
CD机:PROCEED CDP / NAIM CD5X+FLAP2电源(待升级)
前级:诗醉 ET3  胆前级
后级:雀仔(ROGUE)ZEUS       (225W胆后级)
喇叭:ROCKPORT SYZYGY
这套器材,除了cd机还想升级外,其他都到位了。前后级和喇叭的配合很好,我是换了几套才折腾成现在的组合。以前我们在极品人生也交流过。:)
最后编辑发烧是命中注定 最后编辑于 2011-08-30 14:22:39
出自用的线材器材:
http://bbs.hifi168.com/showtopic-196863.aspx
TOP
7#

原帖由 美貌的阿敏 于 2011-8-30 11:01:00 发表
写的很好!我在认真学习。我有个问题想请教;你说的“功放的推动力和功放的输出功率并不是线性关系,因为推动力还包含了控制力的要素,就像一辆跑车,功率大表示加速快,但如果刹车不行的话,也不可能在赛车时跑出好成绩。跑车的刹车容易做好,而后级对喇叭控制力的提高就需要加倍的投入,”你这里所指的是不是功放的“阻尼系数”?


      “阻尼系数”是一个容易引起争议的概念,“阻尼系数”高了好还是低了好也没有定论。因为本人并非专业出身,没能力对功放和喇叭的推动关系作出科学、严谨的表述,所以尽量避免引用概念和定义,只用不严格的比喻来描述自己的心得。
      要补充一点,提高对喇叭的控制力也不光是大电流甲类一条路,还有其他的设计途径也能实现。例如有些德国功放,audionet、AVM等牌子,体积和电流并不大,机子里的功率管只有几对,但对喇叭的控制力很强,瞬态好,声音干净利落。看资料描述此类功放阻尼系数几千甚至上万,但搭配不好声音容易变得直白,缺乏韵味。
出自用的线材器材:
http://bbs.hifi168.com/showtopic-196863.aspx
TOP
8#

继续更新
出自用的线材器材:
http://bbs.hifi168.com/showtopic-196863.aspx
TOP
9#

原帖由 liuxn001 于 2011-9-4 7:35:00 发表
请问对PASS350.5后级较搭配的胆前级有哪些,请推荐?


原厂的xp10和xp20是优先之选。
其他品牌中据说势必草比较配。
一个朋友350.5配了诗醉et3se胆前(100欧),效果很好。
出自用的线材器材:
http://bbs.hifi168.com/showtopic-196863.aspx
TOP
10#

首页的帖子已经太长,无法编辑,以后就在复帖中更新吧。


9月6日

    到现在,三大件终于配齐了。可千万别以为音响组建到此完成,其实漫漫发烧之路才刚刚

开始。

    现在配好的这套器材在搭配上应该没有大的问题了,但要想让每件器材有最佳表现,就要

进入线材和垫材的环节。我们常常看到老烧们写听感,换了套某某脚钉器材提升一级,换了条

喇叭线声音表现又提升3成,那么,从电源线、信号线、喇叭线到脚钉、机架、插座等音响附

件,有十几、几十件之多,如果一路这么提升下去,岂不是10万的器材会发挥到100万的效果



    对于这种疑问,我的看法是所有的音响附件都是为了解决短板,让整套器材发挥最大潜力

。他不可能让单件器材产生超越自身素质的表现,但可以让整套系统更加平衡、更适合自己的

听感。由于使用不合适的线材和垫材的情况比比皆是,所以在这方面大有潜力可挖。

    线材和垫材的学问太深,至今都没有公认的有数据支撑的理论来阐明线材和垫材影响声音

的原理。上次在回复一位前辈的帖子中我说了自己的理解,在这里重复一下:

  “功放的电源部分(电容和变压器)就是大海,其水位随着功放的功率输出剧烈的波动,潮

起潮落,而最后那1米多的电源线就是珠江入海口,每当潮起潮落的时候,也会对珠江的水流

造成反射和冲击。好的电源线能够缓冲和吸收冲击,保持电流的持续稳定供应,而不好的电源

线尽管够粗,但不能缓冲和吸收冲击,甚至会把冲击反射回功放的电源部分,造成纹波和震荡

,劣化功放的电源供应,自然会影响声音。至于再上游几百公里的供电线路,一方面有了变压

器的隔离,另一方面前述的“冲击”会随着距离逐渐衰减,因此用什么材质对功放的表现影响

不大。”


    由于缺乏足够的理论指导,因此在线材和垫材的运用上,更多的时候只能去反复试听比较

,而且每个人的实验结果似乎并不能完全在另一套系统上得到再现。但玩得多了,还是能发现

一些有规可循的东西,找到解决解决系统问题的切入点。

    现在用手头现有的线材把整套系统组装起来,根据空间情况对喇叭进行摆位,试听,然后

开始调试。

    笔者认为系统声音的调试首先要从低频开始,因为低频是声音的基础,也是容易听出不足

的频段。低频的问题主要有三个:不足、过量、浑浊。
出自用的线材器材:
http://bbs.hifi168.com/showtopic-196863.aspx
TOP
11#

对于低频出现的问题,松开一条喇叭线用单支喇叭再听一次,如果有改善,那先尝试一下摆位和简单的空间处理,这是最省钱的办法。如果问题依然存在,首先要调整的是音箱脚架(垫材),然后是喇叭线。

一般的规律是:木钉、木脚架会让低频变多、变混浊,金属脚钉、脚架会让低频变少、变细致,复合材料特性各异。对于重型落地音箱,厚重的木方垫底往往有正面的效果,但比较薄的石材无论用于喇叭或是器材都容易出恶声。

喇叭的垫材调整后还存在问题的话,就要考虑调整线材。所有的线材里,喇叭线似乎是最能对音箱的低频产生效果的,AQ、卡达斯比较厚润,金宝、银彩比较细致,超时空直白快速动态好、PAD抑扬有致乐感足。同一品牌的线材,一般会保持同样的较声倾向,高班型号比低班型号更全面,副作用少。所以预算宽松的话尽量上高班的。
出自用的线材器材:
http://bbs.hifi168.com/showtopic-196863.aspx
TOP
12#

对于入门的diy喇叭线,单股(1-10股)粗线声音快,线条感好,多股(50-200股)细线声底厚、量感多。镀银或纯银线一般用于信号线和跳线,调整高频,用在喇叭线或许会有其他副作用。
  
       喇叭线调整到位后,继续调整后级的垫材、电源线和前后级之间的过机线。这三项是对声音的音场、空间感、低频表现、厚度最敏感的环节。VD、PS、NBS的电源线号称三大动力线,非常适合胆机和后级控制力不足的情况。但某些胆机由于电路设计的原因,对电源线不敏感。diy的电源线中,粗的单支线往往动态好,控制力强,适合用在后级。
       过机线要优先考虑中性、解析力好、音场大的线材。对于预算有限的烧友,推荐采用高带宽的专业线材DIY,尤其是采用平衡头连接的距离比较远的情况。
最后编辑发烧是命中注定 最后编辑于 2011-09-06 14:55:34
出自用的线材器材:
http://bbs.hifi168.com/showtopic-196863.aspx
TOP
13#

        现在开始调整系统的中高频,其优先顺序是:cd机垫材、前级垫材、音箱跳线、cd机信号线、cd机电源线、前级电源线。

    在这里,不同线材、垫材的特性和前面所提到的是一样的。特别要提的是音箱跳线,是烧友容易忽视的环节,别小看跳线短短一根,投资不大,效果却很显著,尤其是采用不同的接法,都有明显的区别。笔者采用的是对角线接法,能得到最平衡的效果。具体在论坛里有相关的讨论,有兴趣可以搜来看。

    以笔者的经验,调整完高频后,低频又会有变化,或者是质感变好了,或者是量感变少了;如果是负面的变化,就要通过调整摆位、调整后级和音箱的垫材等方式把失去的东西找回来。每一轮调整,都要这么反复3、4轮,持续几天甚至几个星期才能阶段性定型。

    在这里,我唯一要推荐的小道具是挪威钉,在提高解析力和透明感,增加高频延伸,改善低频质感,收紧低频,改善定位等方面效果非常明显。我一次买了10套,垫在不同的器材下面反复试听,感觉用在CD、前级、电源处理器下面都是正面的效果,用在重型音箱和后级(我的音箱和后级每件都有80公斤以上),跟使用木方对比,声音各有特点。

    除非你的系统声音很薄,我想都能取得正面的效果。挪威钉和檀木钉结合来用,基本上可以解决垫材引起的多数问题。这两样东西都不贵,二手也容易出,是玩钉入门的最佳选择。
出自用的线材器材:
http://bbs.hifi168.com/showtopic-196863.aspx
TOP
14#

玩过挪威钉和檀木钉,就对脚钉改变声音有了感性的认识,喜欢折腾可以继续玩下去,什么木内钉、fe钉、石墨钉、四象钉、五行钉、六神无主钉(呵呵,开个玩笑,绝无丝毫不敬)。好在国内几个做钉的老烧都是可以试听的,能PK掉挪威钉、能对自己的器材起到正面的作用,哪怕提高10%,这笔投入也是非常值得的。
出自用的线材器材:
http://bbs.hifi168.com/showtopic-196863.aspx
TOP
15#

原帖由 閑雲孤鶴 于 2011-9-6 18:48:00 发表
多谢分享个人经验,顶楼主一下,楼主也算是能折腾的主了,哈哈!
换套钉能提升10%那已经是超牛X的钉哦,您想啊钉的投入才多少啊。。。
'
说的对,不说10%,只要有可闻的提高,烧友都会掏钱的。
出自用的线材器材:
http://bbs.hifi168.com/showtopic-196863.aspx
TOP
16#

原帖由 灵岩散人 于 2011-9-6 19:56:00 发表
168难得一见的好贴呀。严重学习了。建议长期置顶。

感谢支持。小文所述都是从你们众多大烧的发帖中得到的知识和启迪,班门弄斧,惭愧。
出自用的线材器材:
http://bbs.hifi168.com/showtopic-196863.aspx
TOP
17#

楼上也是一种发烧理念。

近期又收集了多种脚钉和古董胆管,准备一一pk后送上心得供参考,敬请关注。
出自用的线材器材:
http://bbs.hifi168.com/showtopic-196863.aspx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