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我不太喜欢的N个"拍砖"“乐评”词 [复制链接]

查看: 11505|回复: 82
1#
我先前不太爱上网,刚上网那会儿老见YY这俩字,不知什么意思,但从说这词的语气看不像什么好词,后来我知道这是“意淫”的简称,当然也可能有其他解释,这就是我最不喜欢的第一个词YY,有些人生就木讷,言语不顺,想像力贫乏,看见别人说出自己想不出来的话或自己不同意的见解就说别人YY。我有个不成熟的想法,人类的整个艺术或文学史照此看来就是一部“意淫”史,亏得有这些人的YY,我们才有这样多的艺术来欣赏和打发时间,人类的文明才越发灿烂。梵高的绘画刚出来时为一般庸众所不喜,现在却卖出最大的价钱;佛经对他们来说不知又意味着什么?我不知别人如何,对我来讲,我听音乐全为了YY,如不能YY,音乐的价值又在何方?——这问题我真的不解。
第二,“无知者无畏”,我初来168时经常被戴上这顶帽子,亏我根本不在意。说别人“无知”,其潜台词当然是说发此音者是有知的,但怎奈这句话现在民工也会说了。而且一般说这话的经常是“述而不作”者,让我们无法一窥他的“知”到底在哪里。多亏版主经常封我为明星,使我能继续我的“无知”
第三,“哗众取宠”,这词我现在还经常看到,我们到这里来全是为喜欢音乐,又没有谁给我们发人民币,——所以我就不知道,发贴者能取谁的“宠”,又能“哗”谁的“众”,他又能得到什么效果?小小168唱片论坛,每天只得区区6、7百下点击率,离那真的“哗众取宠”不知有多远?
第四,匠气太重,此词是在听过唱片后实在没什么可说的又想说点什么时硬挤出来的一句话,也是技术精湛的一句代名词,在我最不喜欢的四个词里排第四。
以上这些又属YY,供不喜欢YY的人YY。
最后编辑shenming 最后编辑于 2010-01-29 22:06:51
分享 转发
我的微博:http://weibo.com/u/1498458327
TOP
2#

好好,大家把不喜欢的都说出来-我觉得听音乐的乐处有三,其一是在听时;其二是听到好听的喝声彩;其三是听到不好听或不爱听的骂一声,吼一声又他么上当了。这都是听音乐的乐处。
我的微博:http://weibo.com/u/1498458327
TOP
3#

回复 16# 上山砍柴 的帖子

最著名的当然是肖复兴的《音乐笔记》,我刚听音乐时就看的这本书;二著名的就是余华,他的散文集叫《音乐影响了我的写作》,人家也没说自己的那个叫乐评。最出格的当然是赵鑫珊的《莫扎特》了,连我这种特爱YY的都觉得不靠谱。
我的微博:http://weibo.com/u/1498458327
TOP
4#

回复 20# 亮亮2 的帖子

谁说不是呢?
我的微博:http://weibo.com/u/1498458327
TOP
5#

回复 23# 亮亮2 的帖子

说得好。
我的微博:http://weibo.com/u/1498458327
TOP
6#

我觉得“真感受”这个词极有问题,你又不是别人,怎么知道别人的感受不是真的——每个人据以判断别人的感受也是自己的感受而已。所以,我的观点是——最好不要对别人的感觉说三道四,更不能说谁谁的感受是假的或不真的。但说不喜欢是可以的,不喜欢是每个人的好恶,这不需要客观标准。文学类的描写我就喜欢,那只是透过他眼的音乐而已,而你听到的可能与他完全不同,这正是音乐的妙处。但我也认为,文字是文字,音乐是音乐;叫乐评也好,叫散文也好,都只能是主观的,不可能是客观的。艺术不是科学,更不是说文解字。
我的微博:http://weibo.com/u/1498458327
TOP
7#

回复 34# 法国组曲 的帖子

您说别人不“真诚”的标准又在哪里?艺术如果有标准,那也是每个人心里的标准,也就是“主观唯心主义”的,社会越发展,价值也越多元化,更不用说审美趣味了。A以为好的,B并不一定以为好,所有人都说好,我听着不好,又于我何益?至于说巴赫的音乐是科学,我这倒是第一次听说——您这样说肯定有自己的理由,我倒愿闻其详。
我的微博:http://weibo.com/u/1498458327
TOP
8#

不喜欢的第五个词——正宗。常听有人说某某演某某最正宗,我不知其所本为何?德国人演德国乐,法国人演法乐,英人演英乐就正宗吗?若说作曲家原意,您怎知他的原意是什么?作品一出来,就不属于他了,你去问他原意,他未见说得出来。又有人搬出某某学派,说他们是正宗的,——音乐真要按他们那样子演吗?他们就代表音乐最本来的样子吗?正宗一词,最是似是而非。条条大路通罗马,每个人都有权利演出他心中的音乐,我愿意倾听最平常人的音乐演奏——我只会给他鼓掌,不会说他不“正宗”;相反,对那些被封为“正宗”的所谓大师,我倒要挑挑毛病——尤其是那些板着脸、作“正宗”状的那些“大师”。
最后编辑shenming 最后编辑于 2010-01-29 09:04:20
我的微博:http://weibo.com/u/1498458327
TOP
9#

不喜欢的第六个词——轻浮/浅薄。这些词经常见于评价年轻的演奏者,年纪很小就能演大曲子,演出场次多了,演奏时动作大了,广告上见得多了——都有可能得到这样的评论。我觉得这些词都有些道德判断的味道,最好不要往别人头上扣;如果觉得他哪演得不好,就直接说出是哪儿哪儿,说对了没准他明天打电话跟您请教呢!至于说广告做得多,谁成功是为了跟MONEY过不去呀?苦着苦着的不就是为了在人前露露脸吗?不演奏的大师是否存在?不赚钱的“为艺术献身者”原来倒是有一个,就是梵高;但他也不是不想赚,实在是没人给他。
我的微博:http://weibo.com/u/1498458327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