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大卫•奥伊斯特拉赫在中国 LP版听后感 [复制链接]

1#

巴赫:a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布鲁赫:g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勒克莱尔:D大调小提琴奏鸣曲/柴科夫斯基:圆舞曲-诙谐曲
大卫·奥伊斯特拉赫(小提琴)/弗拉基米尔·扬波尔斯基(钢琴)
195710月在中国的现场录音
中国唱片 LP HDL-006
54’07’’

   这张LP是上海中唱在CD版《大卫·奥伊斯特拉赫在中国》的基础上,选取其中的4首作品,以密纹唱片的形式再版。此套唱片的CD版甫一推出,即因其优秀的转制效果和精致的图文说明而获得上佳的评价;此次再以LP格式再版,虽然没有涵盖CD版本的所有曲目,但是却选择了大卫访华演出时的最优秀录音;目前市场上也有极少量不成套的1958年头版大卫访华录音LP流通(全套为810LP),但无论是从完整程度,还是从品相上看,收藏价值已经远远大于了欣赏和聆听价值,更不必提物以稀为贵造成的天价了。
   因此这张LP的出版,也可以看作是对1958年原版在半个多世纪后的致敬。而最大的改变并不在于封套、尺寸,而在于声音效果的大幅度提升。从上海中唱此前发行的另2张颇受好评的LP《梁祝》和《黄河》均将母带交由德国Pauler声学实验室(俗称“老虎鱼”)数字再制的情况看,这次将大卫中国的实况录音的再制,是最能体现其实力的一个品种。LP的第一面首先收录的是巴赫的《a小调协奏曲》,它和第二面的布鲁赫协奏曲一样,都是采用了钢琴伴奏的室内乐版本。当时采用这样的演奏形式,固然和此时国内管弦乐团的演奏能力有关,但在客观上却化繁就简,反倒将奥伊斯特拉赫卓越的演奏艺术更明晰直观地展现在了听众面前。大师在演绎这首协奏曲的室内乐版本时,保持了管弦乐版中独奏声部应有的力度和广度,并未有过分纤细和贫弱的现象。扬波尔斯基的伴奏也较为爽朗明白,呈现出相当健康的古典主义的均衡和优雅。音质方面相信采用了和CD版一致的母带,不过在刻制母盘的时候,仍由工程师作了细心的调整,电平较CD版略有下调,整个音场显得更为开阔,两件乐器之间的融合度更高了。和巴赫相比,第一面大调另一首勒克莱尔的《D大调奏鸣曲》的音效则更佳,可说是全张唱片中最好的,与CD版本相比,提升效果更加明显,尤其是小提琴部分的音色更加细腻,更为甜美;钢琴部分很好地表现出木质感。这和笔者在多年前听过1958年头版LP中模糊的音效相比,更是不可同日而语。虽然此曲在大卫访华演出中所演奏的作品中不算是最出名的,但拜优异的转制所赐,使听众得以领略到奥伊斯特拉赫热情刚健演奏风格中较“软性”的一面。
   第二面收录了本张唱片的压轴之作——布鲁赫协奏曲。和巴赫协奏曲相比,这部作品的钢琴版将原先繁复的配器去除,使得原本就对小提琴极高的演奏要求更上层楼,几无藏绌之地。大卫在此采取了较乐队版本稍快的速度,再加上一些必要的删节,使得整部作品在22分钟内即告演奏完成。速度上的凌厉并不等于技术上的粗疏,在流利的运弓和美妙的揉音下,奥伊斯特拉赫将这部作品中蕴涵的忧愁和欢愉,原原本本地展示了出来;从情感的表达上,更是不输给乐队版本半分。有兴趣的听众可以找他在此录音两年前和伦敦交响乐团合作的录音室版本比较一下,相信可以得出几经相同的结论。作为本片“安可”的柴科夫斯基《圆舞曲-诙谐曲》,却是出乎笔者意料的方正平实。有很多小提琴家(如奥伊斯特拉赫的同时代人,刚去世的里奇),在录制这首作品时,起拍部分都显得较为活跃和急促;而大卫处理此曲却显得相当笃定,及至到快接近中段的时候,才完全进入舞曲的节奏,整体上是偏向于诙谐曲味道而非圆舞曲,这也是大卫演奏的小品,往往都有大格局的一种现象吧。
   第二面的声音转制总体上保持了第一面的高水平。再制工程师在刻盘时,将再制完成的母带,根据LP的声音特点做了细微的量化调整,结果颇有点石成金之感,声音变得更为自然悦耳,音场变得更加开阔,纵深感得到进一步加强。欧洲压片的高水准和180g的足料黑胶,也是获得优质播放效果的重要原因,背景相当宁静,碟面杂音降至最低限度;母盘刻制精美,槽沟较阔,保证了优异的音质,且播放至极内圈时的音质基本无劣变。如果说对于这张LP还有什么遗憾的话,那就是若能沿用五十年代的原始封面设计,就更堪称完美,哪怕是将封套按比例缩小到封套背面或说明书中也行。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