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戌午年中元节,放一首安魂曲。
记的小时候,这一天是一年中最欢乐的一天。《除年三十外》。母亲给五角钱去庙会上赶集。
先三分钱一瓶汽水《苏达水加糖精》。五分钱看一回拉洋片,往往是操河北口音的流浪艺人。一边手脚并用敲锣打镲片,一边高声念唱:哎,往里瞧来,往里看。大上海到了…
中午时分,炖羊肉的香味四溢。那时胃口特别好。一角五分一碗羊杂汤加五分的白面烤焙子算午饭。
下午,高潮来了,大家都挤到大庙前。喇嘛们戴各种鬼面具,一对一对或四人六人跳起鬼舞。三至四米的长号呜呜的低鸣可传十几里远呢。有专门喇嘛时不时将一些小吃环场散发。可乐坏了我们这些小朋友。
晚上,县政府请来的戏班上演晋剧或秦腔。记中只留下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形象。那时县里没电,唱戏的台子是泥垒的,挂的汽灯照明。哈哈,就是我心中的大歌剧《本质上和瓦格那没区别》。
内蒙这一风俗可看出,人们的生死观。鬼的节日,人间也需欢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