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转帖)中国需要多少外国救援队? [复制链接]

查看: 3103|回复: 12
1#
(转帖)中国需要多少外国救援队? ——从唐山大地震和东南亚海啸说起中国需要多少外国救援队? ——从唐山大地震和东南亚海啸说起


四川地震,又引发国际救援的话题。中国没有在第一时间接受外国救援队的进入。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都有报纸借此批评中国政府不够开放,更有不少人提到当年唐山大地震拒绝外援的“极左错误”。

可惜西方发达国家至今也依然在犯这种所谓的“极左”错误,美国卡翠娜飓风的时候不少国家提出派救援队,都被拒绝了。日本前几年大地震的时候也同样如此。五月14日日本首相福田康夫在首相官邸,就中国“很难接受”日本政府向四川地震提供的援助人员一事,回答记者问。福田说:“在日本神户发生阪神大地震的时候,日本当时也没有能够接受外国援助人员,因为即使他们来了,也只能是很混乱的状态。现在中国处在同样的状况,我们可以理解。”确实,任何外国人在这个时候的进入,都会对当地的物流造成相当压力。福田的话,是一个深受地震灾害的日本人的将心比心,远好于不少政客或者记者指手画脚的道德秀乱扣大帽子。对某些中国人来讲,反正国际的东西都好,那么这个日本首相的话也可以暂且听一听。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长远来讲,外国的救援究竟有多大的作用?2007年在开一次国际会议的时候,认识了一个马来西亚的朋友。她是一个资深的NGO工作者,就东南亚海啸之后的重建工作我们有一段非常有意思的谈话。海啸过去了好几年,她自己参与了所居住的巴厘岛一带的恢复重建工作,和整个地区从事类似工作的地方政府和民间组织也有非常多的交流。海啸受灾面积巨大,救援分布非常不均衡,有的地方没有或者很少外国救援(有的是当地政府拒绝,有的是因为内战之类的原因外国NGO没有或者较少进入);有的地方外国救援多到几乎成灾。从她了解的情况看,几年过去,恢复得相对比较好的地方,反而常常是没有或者很少外国救援的地区。为什么?她的分析是:外国政府或者国际NGO来大把撒钱,当然不少人欢迎,但长远来讲非常不利于当地的能力建设。欧美国家的NGO工作者到发展中国家工作,如此富有牺牲精神,当然要付欧美国家的工资。那对当地雇员也不能太过歧视,待遇不说同等,多少要看齐。对不少财大气粗的国际NGO,这些钱不是问题,但后果是造就了一个往往脱离底层的NGO中产阶级。这些NGO也做所谓“能力建设”,但这些能力建设着眼点往往是更好地满足给钱的欧美基金会的要求,而不是真正倾听底层的声音。于是,不少时间和精力都花在如何按照欧美基金会的要求写项目申请,项目总结,项目评估,往往也少不了飞来飞去,到国际会议上夸夸其谈的机会。几年下来,不少人公民社会,参与式社区建设之类术语一套一套的。可是,一个人的时间花在那里是看得见的。花了太多时间与国际接轨学习“参与式社区建设”之类国际NGO流行术语,真正参与社区的时间就少了。这种脱离了底层的NGO贵族做出来的项目效果如何,大家可想而知――往往是中看不中用。与此相反,在没有外国援助的地方,无论是当地政府还是民间组织,重建的时候都不得不依靠本土力量。一开始由于资源的匮乏,起步往往艰难,但正因为如此,从业者不得不努力发掘当地的潜力――无论是人力还是物力。但由于根子扎得牢,几年下来往往有更扎实的成果。正如中国老话说的“救急不救穷”,“靠人不如靠己”。

朋友提供的信息和她的评论让我思考了很久。唐山大地震拒绝外援我从前也一直认为是错误,但她的话让我重新思考。无论是出于“极左的意识形态”还是歪打正着,当时的政策都没有大错:无论是救灾还是重建,最重要的都要靠自力更生,因地制宜。


中国政府现在已经接受了日本,台湾等几支救援队。作为来自地震多发区的队伍,这些救援队有极高的专业素质和抢险经验。尽管政府不得不为翻译陪同等支付人力物力,相信这些救援队还是能够发挥相当的正面作用。但地震专业救援队全世界也就这么数得出来几支,不少还在等待中国政府批准的救援队都是常规救援队甚至志愿者组成的非专业队伍。这一次四川救灾,从政府到民间,都万众一心,组织有序,我读到的不少外国媒体都赞誉有加;来自四川的报道也说当地需要更多某些相关专业人员,但并不缺非专业志愿者。这世界上还有比四川更急需帮助的地方,建议这些等待进入中国的救援队到更需要他们的地方去。缅甸风灾过后,至今还有几百万人没有干净的饮用水。卡翠娜飓风过去好几年,某些地方的重建还是一塌糊涂:新奥尔良某些社区至今平均每天一起枪杀案。无论是缅甸还是美国新奥尔良,都更需要有更多的救援队去救急。


后记:我妹夫就是在成都统筹安排物流的人之一,现在每天忙得只睡三四个小时。所以我有一手信息知道外国的救援队进去添不少麻烦,但成效未知。下面台湾921大地震的数据也说明,那么多外国救援队,救出来的总人数居然是个位数,和解放军救出来的成千上万个相比完全是零头。为配合外国救援队的那些人力物力,我们自己安排完全有可能效率更大。现在接受这几支救援队,个人觉得更多的是外交考虑,回应国际上的好心。但现在不是配合外国人和精英们做道德秀的时候,为了更有效地救灾,没有必要让更多的外国救援者进入。一切为了灾区,请大家把这篇文章以及相关事实广泛宣传。谢谢。
分享 转发
对于HI-FI,我是迷茫的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