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玩家使用 MIT 线材与其它发烧线材对比时,会明显感觉到 MIT 有以下特点:
1、中低频极为丰满、有劲
仿佛一下子让功放增大了功率般。据 MIT 介绍,不同频率的信号,其传输速度是不同的,再加上由于“集肤效应”影响,高频的传输速度会比中、低频快很多。当信号经过 MIT 的 OT(Outprt Terminator)输出终结处理技术被动电路修正后,令所传输的能量更有效率,提升动态及音像表现,自然就会让聆听者听回以前掉失了的,强而有劲的中低频了。
2、背景宁静、细节丰富
MIT还说,人们平时使用的音响线材,往往有很强的“天线效应”,它们就象收音机天线一样,会把空气中各种各样的“信号”、“杂信”收集、混合起来,干扰了我们要听的音乐信号。传统的线材只能通过物理方法,加强线材的屏蔽层以作抗干扰之用。MIT 认为这还不够,因此设计了 MIT 的JFA(Jitter-Free Analog)被动式滤波电路技术,把有害杂音彻底消除,所以显出背景特别宁静,微细信息及动态大量重生,使音乐连贯一体性加强。使声音的信噪比大大提高,让聆听者可听更多的声音细节。
3、声场立体感极强
MIT 的另一绝技是给人一种“音场变大”的感觉,因为它不但把音场向左右扩展,且还向后拉得更深更远,音场前排也比其它的线材来得更前,音像也相应地加大。90年代,MIT 提倡的“2C3D” (两声道三维立体感),使大家都明白到,高保真音响,单是传真音色是不够的,立体声场才是音响业的发展方向与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