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发布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电路发明 [复制链接]

查看: 10874|回复: 40
1#
发烧界的福音,在此发布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电路发明。
文中图2为说明图 。为了避免误会附上发明电路框图。这里的里程碑不是指电路本身,而是指应用后对于推动音响传真技术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方面。发明电路特征是晶体管集电极、恒流源输出端、电压电流转换的高阻抗输入端连接在一起组成的信号放大电路。
里程碑意义的发明3.jpg (, 下载次数:11)

jpg(2013/10/8 22:42:01 上传)

里程碑意义的发明3.jpg

发明电路框图.jpg (, 下载次数:2)

jpg(2013/10/9 19:36:36 上传)

发明电路框图.jpg

最后编辑阿杜 最后编辑于 2013-10-09 22:00:44
分享 转发
TOP
2#

原帖由 南海十三郎 于 2013-10-9 15:26:00 发表
鬼佬的功放集成块电路早就采用了,的确是好声表现,我听的就是这个。

后面部分有点类似,但还是有明显的差别,特别是后续的负载并不是高阻抗输入的负载。
TOP
3#

原帖由 阿杜 于 2013-10-9 16:49:00 发表
原帖由 南海十三郎 于 2013-10-9 15:26:00 发表
鬼佬的功放集成块电路早就采用了,的确是好声表现,我听的就是这个。

后面部分有点类似,但还是有明显的差别,特别是后续的负载并不是高阻抗输入的负载。

如果后续驱动采用场效应管的话会更理想。
TOP
4#

回复 14# atcxzc 的帖子

谢谢你的提醒,抱歉主要是希望引起大家的重视,再者是本人自信使然,相信这评语是早晚的事。
TOP
5#

原帖由 winsonng 于 2013-10-13 23:24:00 发表
恒流源负载早应用了,不知道是谁的里程碑?

       可惜的是没有将其用好、用尽,一般只用于驱动级,没有将其用在前端放大控制级,而且其后续电路的输入阻抗没能与恒流高输出阻抗相匹配,所以其性能大打折扣优势没能体现出来。本发明的恒流放大架构是实现高性能、高音质的最佳途径,是今后传真音响设计必用的电路架构。
      传统电路为了多级闭环放大电路能够稳定工作,一般放大器均工作在欠激励状态,声乐表现放不开。而本电路架构可以用最少的放大级数最简洁的电路结构使其稳定工作在过激励和欠激励之间的临界状态,还原的声乐具有自然的鲜活感。
       用最简洁的电路来获得最低的失真不是大家孜孜以求的吗?这就是本发明能够做到的。根据实验结果,今后放大器的放大倍数只要根据系统的功率要求设定,无需对信号做过多的放大,即可以降低失真,又可以将音量电位器开到最大,限制了信号的最大输出幅度提高了安全性。由于本电路的超线性信号处理能力,在不同的音量下均有绝佳的表现力,不会出现传统电路的音量电位器在不同的位置有不同音效的现象。
应用示意图1.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3/10/17 16:53:38 上传)

应用示意图1.jpg

应用示意图2.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3/10/17 16:53:38 上传)

应用示意图2.jpg

TOP
6#

音响的球门被临门一脚破了,可是被裁判看成是手球,不算!呵呵
TOP
7#

曲高和寡,高处不胜寒!
TOP
8#

回复 25# bing 的帖子

应该没有错P勾道的MOS管。
TOP
9#

原帖由 wymwym999 于 2013-10-23 8:54:00 发表
不好意思,也许我有自虐倾向,一直在看各种神棍、大神的表演,今天实在无法忍受了,再次告别168论坛了~~~各位大神们,你们继续表演吧

草率了你绝对会后悔的!然后还会回来的。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