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想知道一度在新华和外文书店卖69元的RCA红印系列的真相? [复制链接]

查看: 9677|回复: 61
1#
这个69元系列的RCA的真正的真相是什么??始终得不到确切的解释,有资深朋友请不吝赐教!
有人说是香港压片,但又有人说香港根本没有RCA的压片工厂,到底是怎么回事?难道这个问题只能永远停在猜测的地步?谁能给个明确的答案?
分享 转发
TOP
2#

谁能说出69元版的正式真相奖励69元版一张!
TOP
3#

我在网上搜相关消息,好象又有一条消息说,BMG吞并RCA后为了抢占中国市场,故意做的降价,正价片降为69元,这么说这种69元的RCA又是正版啦?可是它又没明确标Madei  in USA或 Printed in USA。有又人说在不起眼的地方标了“仅在中国大陆销售”但我里里外外找了个遍,也没找到,不管是中文的标注还是英文的标注全没有。真是个迷啊。
TOP
4#

哈哈哈!69元版本成了正式称谓啦!!正版、引进版、盗版,69元版!!哈哈!~就如金星、火星、土星、X星!
TOP
5#

http://www.classical.net.cn/forum/forumview.asp?forumid=98&id=4739
这儿有个讨论帖,不过最后也没有得出正式结论。难道这问题就真的这么难吗?
顺便说一下儿,我三年前在一家大型的新华书店音像厅买的一张69元的海菲茨的贝、勃小协,封面红印里还有小狗呢!音质也不错,但就是没有made  in  USA   的标注,也没有Made  in  HK的标注,只有个Designed  in  USA,这个就有学问了,不标产地,只标个Designed !!!而盗版又不会质量这么好,而且绝不敢在正式书店大张旗鼓地卖!但这个问题的真相到底是什么有待于下回书分解!
TOP
6#

要说是引进 版也说不通,正规的引进版即使外表再象原版,它也一定会在某个角落标明是哪里授权,哪个音像公司出版,哪个文化公司发行,如京文引进EMI的就是这样,冲击波引进DECCA做得是最仿真,但仍在外盒侧面和光盘的背面标了中文“广东冲击波发行”字样。但这个69元系列没有,真的没有相关引进版权的标注!
TOP
7#

楼上老师,您玩深沉啊,话别说一半啊,咋臭名昭著?
8c22代表什么?????????
TOP
8#

二楼的朋友,你好!能给个以前的旧贴链接吗?我怎么搜不到呀?
RCA红印按说是正价片,在书店里至少应标132元啊,如果是仿真引进版,标69元又太贵了,何况是摆放在:进口原版“的架子上。说是香港压片,又没有标明是made  in  HK 或 相关标示。到底是怎么回事?我已经糊涂几年了,又相关卖家,他们只是一副对这种盘不屑一顾的样子,可让他们说明是怎么回事,他们又讳莫如深。要说是盗版吧,怎么会堂尔皇之的摆在新华或外文书店里销售??
TOP
9#

综合各方意见,我说一下儿它的真相.只是猜测啊,不是内幕.
这69版就是当年中图搞的引进版,因为是国内第一次正式引进古典大公司的名盘,所以态度比较认真,投入比较大,相对于其他引进版来说制作也比较好,可能是在大陆压盘的,甚至也可能为了保证质量,是在港台压盘的。因为中图认为自己尽了最大努力,成本投入比较大,制作得比较好,所以就定价较高了。
而且为了投合国民花少钱买真货的心理,所以故意不标明是引进,也不标产地;但鉴于《国际版权公约》,中图也不敢直接标是made  in  USA。所以最后就来了个模糊的designed  in  USA,让粗心的人认为是原版而便于销售,因为同是卖69元,要是被认为是引进版就嫌贵,要是被认为是原版就会认为便宜。但中图又留了后手,让BMG也无法追究侵权。
这种引进版,制作第一批时因为比较认真,所以质量还是不错的,但卖了第一批后,再制作第二批和第三批时就粗制滥造了,后来69元突然改卖20元的,估计是第二批和第三批的,不是第一批的。第三批要是卖20元,可能中图会亏本儿。
我认为真相就是这样,其他DX、先辈认为呢?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