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从王府井天主堂归来,王健的巴赫大无,粗略谈谈感受。
去年在天主堂听得是莫扎特的安魂曲,感觉声音不是非常满意,其实乐队编制并不大,但是感觉很混沌。但是今年听王健感觉还不错,毕竟是独奏吧,很多唱片里注意不到的细节都可以挖掘出来(当然,我在家听唱片的设备也很烂)。
巴赫的大无我聆听得并不深入,更谈不上研究,只拥有三套CD:EMI的卡萨尔斯、EMI罗斯特罗波维奇和DG的王健。平时比较喜欢卡萨尔斯的版本,乐谱我不懂,只是觉得卡萨尔斯的演绎最“好听”,罗斯特罗波维奇感觉有些“用力过猛”,王健总体来说给我的感觉无论从音量还是力度上都比较轻巧。后来零散看过一些王健的访谈,他似乎对巴洛克时期的演奏方式很有兴趣,也许是一种解释。
从现场来看,王健的音量仍旧谈不上大,甚至可以说有点小,但是音色非常美。
王健这次选择了1、2、3三首组曲,No.1其实我个人最喜欢的作品,但是可能是刚开始的缘故,听起来感觉不是很“对味”。王健的造句都比较短、快,还是唱片里那种轻巧的感觉,甚至有过之,可能我比较适应那种悠长、抒情一些的句法,感觉我和王健都没有进入状态。
No.2按说我也比较熟悉,但是现场听来感觉对于曲子有些陌生。但是王健的演绎却将我深深吸引,特别是阿列曼德和萨拉班德,美极了。
No.3是今天我认为的最佳演绎,特别是最后的吉格,听起来十分过瘾,最后一个音符落下后我第二个喊Bravo(呵呵,第一个是后面的余隆)。
王健后来加演了两手曲子,第一首是某支组曲的萨拉班德,第二首是什么我没有听王健说清楚,感觉中国味很足,可能是改编曲目吧。
先说这么多。祝大伙和自己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