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23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5万元可打造真HIFI全系统 [复制链接]

查看: 442308|回复: 653
1#
             真HIFI也叫物理高保真,与传统系统的区别在于消除了原理性失真,从而实现各单项指标越高声音越好,调音具有唯一性。传统方式则是靠失真调声,出来的是某种混合失真电声,压根没谱。             
      
      
      真HIF系统投入比例较为独特,其音源、驱动须达到必要的基数(2万到3万,对应两分频或三分频),决不能差。最终总额就看喇叭音箱了,这块造价可以从千八百到数万元。
      
       以声音论,5万元级别已可达到顶级,更多投入可以升级外观、造型、以及配件档次等。明白道理应知价钱并不一定能代表声音品质,就是500万的传统系统也达不到真HIFI。


       当前最好声音箱非静电莫属,但南方不宜。南方可选用电磁3分频箱,个人倾向盟主分体造型12吋低音。
      
      下图是12吋低音+静电中高音三分频系统。有关详情见:http://www.jd-bbs.com/thread-5013971-1-1.html
P1120718x.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6/2/23 5:38:40 上传)

P1120718x.jpg

P1120721x.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6/2/23 5:38:40 上传)

P1120721x.jpg

最后编辑znd06 最后编辑于 2016-02-23 06:12:56
分享 转发
TOP
2#

谢谢诸位关注。本人现仍是业余爱好者,作品都是自己DIY制作,触电50余年,20年前发现电声要害,完善至今。
开篇链接有近几年作品,108楼有手机录音(只能听个大概,勿当真)。
参展5星宾馆不能揭人家地毯,音箱够重压得住,声音还好。
手机拍了张静电喇叭,没啥新鲜,像个筛子。

IMG_20160223_132939.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6/2/23 16:38:32 上传)

IMG_20160223_132939.jpg

TOP
3#

原帖由 至高蒲 于 2016/2/23 13:45:00 发表
当前最好声音箱非静电莫属——请06兄详细解释一下,小弟不明,谢谢。
       静电喇叭是电场驱动,薄膜极轻,好似直接推动空气,所以瞬态超好,脉冲响应快过动圈高音几倍。堪称中高音之王,播放秋毫毕现,配合准确驱动像真度很高。
TOP
4#

原帖由 至高蒲 于 2016/2/23 17:22:00 发表
准确驱动像真度很高——谢谢以上解释,小弟还有疑问,两个箱子摆好位置,在功放推得好的条件下,是否可以形成完好的声场,纵深,层次,结像,立像,定位,强弱音和主次形态大小对比呢?谢谢。
       可以的。以这个静电箱为例,只要在皇帝位就可收到你描述的效果,但仅限于皇帝位,因其指向性较强,一些宽指向性的箱子同样是正位最佳,但定位不如窄的。关于立体声的个人观点见:http://www.jd-bbs.com/thread-5013971-6-1.html 90楼。
TOP
5#

        DIY有层次之分,初级模仿克隆,中级改进提高,高级创新发展。总体水平到一定程度,与厂机差别主要是批量生产和私人自制或定制。
       深度玩家选DYI,意在超越市售产品,或个性化需求,当厂机达不到时只能DIY。DIY亦或是未来量产厂机的雏形,实际不少产品前身是DIY。


       使用面积与价位没有必然关系,与系统最大不失真功率相关,样品在30多平米展室播放绰绰有余。
       5万能出顶级好声也胜在原理。

最后编辑znd06 最后编辑于 2016-02-26 06:02:34
TOP
6#

原帖由 Real 于 2016/2/24 16:49:00 发表
天平杠杆向低频倾一点…………
       遥控器直接可微调低频配比,正常以测试曲线平坦为准,实际听音并不弱。在展室播放管风琴、大鼓、低音贝斯、低音号极具震撼力,隔壁小箱没可比性。
       没雾气这话对路,通透完整是特点,人声感情表达到位,小提琴弓弦蹭擦清晰。系统以准确还原录音为目标,绝不刻意添加染色。所以习惯胆味的朋友不大接受。
TOP
7#

原帖由 时光车间 于 2016/2/24 20:40:00 发表
刚看完微信关于下岗工人引力波的节目录相……
只有一个建议:推广方式可考虑亲和一点、简单一点。
            

       谢谢建议。昨天也看到这个视频,碰巧跟那老郭同龄,场面感同身受。人家那个高深理论难懂还有情可原,虽然现场有挺的,也属精神鼓励,骨子里没人相信。      


       真HIFI电声算是实用技术,原理仅初中阶段,并且已经全面转化完成,依然屡遭围攻、排斥。可见不少国人难容同胞先走一步,太过相信依赖洋人。
最后编辑znd06 最后编辑于 2016-02-25 06:05:10
TOP
8#

回复 31# 烧到残废 的帖子

       咋看的帖?楞没找着要点。翻来覆去说传统系统存在原理性的驱动失真,此话题说了好些年,看本坛老帖吧:http://bbs.hifi168.com/showtopic-200759.aspx  。
TOP
9#

原帖由 salt 于 2016/2/25 18:58:00 发表
”以声音论,5万元级别已可达到顶级“
嘿嘿嘿
       讥笑也罢,嘲笑也罢,只能说明对播放系统器材基本要素不够了解。
       认识不到位,花钱再多也枉然。上百万的系统听过多了,声音仍差着事。
       标榜Hi-Fi或Hi-End的贵价器材,充其量可谓发烧器材,并不Hi-Fi。因为它们调声的不确定、没准谱, 反而开启了天价之门。人们感觉到声音的不同才认可价差,进而以价论声,误以为高价声就好。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