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我也说说奇迹——《奇迹的制造者》(交作业)! [复制链接]

查看: 3482|回复: 15
1#
前言
在我的童年曾有一个梦想,长大后成为一名小提琴家,那时候我可能还刚刚上幼儿园,这个梦想持续到我上小学,好几次缠着我妈,要买小提琴,要学小提琴,但那时候的孩子哪里有今天的这么幸运,而且家境和家庭背景也注定我实现这梦想的可能性渺茫的很。后来学习成绩还不错,一直读书,读到大学毕业,那个孩提时代的梦想也仅仅在心里残留了一点点痕迹,记得也只是在大学里和初恋的女友谈起过。而这个梦想的起因,我至今不得而知,也许仅仅是美妙的小提琴声吸引了我,也许是幼儿园老师给讲过一个关于聂耳在河边拉小提琴的故事……
当hifi168和ABC唱片公司送出一套《奇迹的制造者》试听要大家报名那会儿,我也是随随便便打了个数字,一个小小的奇迹就这样发生,居然被E版抽中的人就是我,当时直觉得幸运,回头再看看唱片的介绍,我的心情又晴转多云了。虽然也喜欢音乐,但这么多年听的最多的是流行,偶尔涉及一下民乐和爵士,但对于古典,一直是徘徊在大门之外的状态,感觉那门槛很高,而且也不对我的味,所以中了这奖就好比请我这吃惯了温州菜的人吃一桌丰盛的川菜大餐,而且要我评评这菜的味,实在是令我为难啊!而且收到这套唱片时,发现这DD是如此厚重,直压的我喘不过气来,十天过去了,可我面对这套唱片就像一个普通拳师啃一本高深武功秘笈一样,真不知道如何进入状态,这也就为什么我迟迟交不了作业的原因。
静下心来,把这套《奇迹的制造者》中文版88页的全彩内页仔仔细细看了下来,把两张SACD反复聆听,那张CD还有一张斯特拉迪瓦里名琴协会创办人富什先生特别为中文本录制的采访DVD碟也都播放了几遍,开始有点进入状态了。在前言里就先谈谈个人感受吧。
瓜纳里(Guarneri)和斯特拉迪瓦里(Stradivari)是17-18世纪 意大利北部城市克里莫纳(Cremona) (小提琴的发源地)两大小提琴制作家,他们和他们的家族当年所制作的小提琴现在已经成为稀世珍宝,是博物馆、私人收藏家和小提琴家所梦寐以求的琴王,其中任何一把小提琴都是宝贝啊,收藏者们一般是不会外露他们的宝贝的,更别说30把这样的宝贝放在一起共同录音把他们美妙的琴声传递给大家分享了,所以把这总共价值约达10亿美元的瓜纳里(Guarneri)、斯特拉迪瓦里(Stradivari)各15把小提琴集中到一块录音的确是一个“奇迹”。演奏者是1978年柴可夫斯基竞赛金奖及1983年Avery Fisher 奖金的唯一获得者-美国小提琴家奥里维拉,一个小提琴家要在短时间内适应这么多各有特色的名琴,熟练的驾驭它们当然也不是一件平常事,而录音师发烧界大名鼎鼎的音响教父Mark Levinson,所以以下我的文字评论相对是很苍白的,也许仅仅是一些作为音乐爱好者的听后感而已。
(待续)
最后编辑shizhang
分享 转发
TOP
2#

不错的前言,期代下文.
TOP
3#

收藏者们一般是不会外露他们的宝贝的,更别说30把这样的宝贝放在一起共同录音把他们美妙的琴声传递给大家分享了,所以把这总共价值约达10亿美元的瓜纳里(Guarneri)、斯特拉迪瓦里(Stradivari)各15把小提琴集中到一块录音的确是一个“奇迹”。


说得好!
TOP
4#

好,万事开头难,你已经有一个不错的开头了,重量级的作品需要重量级的评论。
TOP
5#

正文
标价480港币的唱片,当然无论从哪个方面讲都是上档次的DD。包装就相当精美,刚开始收到有四个普通CD盒大的一本厚厚的书籍模样的DD,我还以为是谁错把什么画册之类的东西邮递给我了。封面是瓜纳里的1737年的“约瑟王”正面照片和奥里维拉微笑着怀抱小提琴的照片,封底是瓜纳里的1734年的“李维奥伦.督.戴而伯”和1737年的“约瑟王”背面照片,仅仅从照片上看就能感受到这俩把小提琴历史和身价。打开包装,里面是两张SACD、一张CD、一张DVD,还有就是44张(88页)全彩内页,幸好还有这些印刷精美的图文并茂的内页,否则我就真的就摸不到门槛了!
是个温暖的冬天的下午,我下了夜班,睡足了觉,坐在书房的一张摇椅里,冬日的阳光正懒洋洋照着我,把第一张SACD放进先锋6600(家里还没有SACD机),发现是两声道的,泡了杯龙井,面对音箱,一边听着悠扬的琴声,一边翻阅着厚厚的彩页。
彩页的前面部分是《奇迹的制造者》的中文编辑、发行人徐学辉的出版语,中国著名小提琴教育家、中央音乐学院林耀基教授为《奇迹的制造者》中文版作的序言,台湾《音响论坛》杂志主编刘汉盛先生为这本《奇迹的制造者》中文版所写的感言,还夹着芝加哥本恩 ·富什名琴行的杰夫里·富什先生给《奇迹的制造者》中文版所写的信,E版已经在这里贴过了,我就不多讲了。《奇迹的制造者》的制作过程彩页里也简单的介绍了一下。
而彩页绝大多数的篇幅是向大家介绍小提琴制作大师瓜纳里(Guarneri)、斯特拉迪瓦里(Stradivari)以及他们制作的为这套唱片所收录的30部旷世名琴。老实说在收到这套唱片前我对这两位小提琴制作大师还是一无所知的,看了杰夫里·富什先生写的关于他们的简介后,让我想起上大学时看的一部碟片《红色小提琴》,讲的是一部红色小提琴的经历,这部小提琴好象也是出自意大利某位小提琴制作大师之手,而且在上漆的时候加入了他妻子的血(他妻子因难产而死),那是我对小提琴制作的最初的模糊的印象,而阅读了简介后我也总算对小提琴的制作有个初步的系统的了解,杰夫里·富什先生写的《音质的比较  听众指南》对我这还在摸古典音乐门槛的门外汉来说实在是受益匪浅。接下来是30把名琴的正、背面照片和她们名字的由来以及和她们有关的一些名人的介绍,看着这一把把稀世珍宝还有一个个演奏过他们的小提琴家,我又仿佛回到了童年,又开始作起我的小提琴家梦了,心底里多年前对小提琴亲近、抚摸、演奏的渴望又被重新点燃,仿佛是遇到了少年时暗恋、爱慕多年的女子,可是那女子已嫁作他人妇,这30把名贵的小提琴也终久不能被我拥入怀中!遗憾?叹息!但又庆幸的很!还有《奇迹的制造者》,由一位大师级小提琴演奏家奥里维拉来演奏这30把名琴,并用最高保真的录音把她们美妙的声音录制下来,让我这普普通通的听众坐在家里也能享受到这30把稀世名琴所发出的琴声。看了曲目注解,耐心听了下来,所播的曲目倒并不陌生,有Bach、Kreisler、Brahms、Paganini等等十五段的著名小品,比如布拉姆斯 第五号匈牙利舞曲G小调,Bach    的  第二变奏曲D小调 ,Kreisler的 《爱与哀愁》,Paganini的 第十三小提琴随想曲……每段拉两次,用15把瓜纳里(Guarneri)、的名琴中的一把和15把斯特拉迪瓦里(Stradivari)的名琴中的一把各拉奏一曲相同的曲目,总计30段音乐,用时下流行的话来说也就是让这30把中的瓜纳里的(Guarneri)和斯特拉迪瓦(Stradivari)的名琴一对一的PK,结果我不好说,也不敢枉加评论。而对于几张唱片有以下几点个人意见在这里提一下。

[upload=jpg]Upload/20061141429643247.jpg[/upload][upload=jpg]Upload/200611414292182061.jpg[/upload]
TOP
6#

shizhang 在 2006-1-14 14:31:33 发表的内容
实在抱歉,暂时写到这里,下午要开会去了,最近会议特别多,晚上还有聚餐,如果没有喝多,晚上继续!


靠!喝多---喝得半醉滴!书接上回,上煮酒篇!
TOP
7#

我靠,我发现168上人才巨多,随便谁交上来的作业都可以发到<爱乐>杂志上.
TOP
8#

阿龙 在 2006-1-14 14:52:31 发表的内容
我靠,我发现168上人才巨多,随便谁交上来的作业都可以发到<爱乐>杂志上.

我爱辉辉 在 2006-1-14 15:49:17 发表的内容
shizhang 在 2006-1-14 14:31:33 发表的内容
实在抱歉,暂时写到这里,下午要开会去了,最近会议特别多,晚上还有聚餐,如果没有喝多,晚上继续!


靠!喝多---喝得半醉滴!书接上回,上煮酒篇!

嘿!今晚还真TMD喝多了,都是科室里那帮小妇人灌的,改日再接着写吧!对不起弟兄们了,就这臭文还拖沓的很!
最后编辑shizhang
TOP
9#

实在抱歉,暂时写到这里,下午要开会去了,最近会议特别多,晚上还有聚餐,如果没有喝多,晚上继续!
TOP
10#

慢工出细活,谢谢。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