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拉威尔《波莱罗舞曲》简介 [复制链接]

1#
拉威尔《波莱罗舞曲》,该作品创作于1928年。《波莱罗舞曲》是拉威尔最后的一部舞曲作品,是他舞蹈音乐方面的一部最优秀的作品,同时又是二十世纪法国交响音乐的一部杰作,改编成钢琴。本曲是拉威尔受著名舞蹈家伊达·鲁宾斯坦委托而作。民间舞蹈风格的旋律是这部作品的基础。"波莱罗"原为西班牙舞曲名,通常以四三拍子、稍快的速度、以响板击打节奏来配合。形式上,由主部、中间部和再现部构成。但拉威尔所作的这部舞曲,只是借用了"波莱罗"的标题,实际上是一首自由的舞曲。



  这部舞曲非常特殊,具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1、节奏自始至终完全相同,节拍速度不变;



  2、主题及答句同样地反复九次,既不展开也不 变奏;



  3、全曲始终在C大调上,只是最后的两小节才 转调;



  4、舞曲前半部分配有和声,除了独奏就是齐奏 ,后半部分附有淡淡的和弦;



  5、舞曲自始至终只有渐强的变化。



  舞曲开始,由小鼓和中提琴、大提琴的拨弦来表现"波莱罗"的节奏(铃鼓自始至终打着相同的节奏)。这种节奏持续四小节之后,从第五小节开始出现了第一主题,这个主题依次在长笛、单簧管等乐器上展开,音乐富有生气,给人以明朗、安静的感觉。乐曲的第二主题是第一主题的黯淡的答句,在第一主题重复两次之后进入,这一部分也是由两段组成,中间还使用了几个变化音。第一主题和第二主题穿插重复进行,没有展开和变奏,只是不断地更换乐器,音乐的力度也逐渐加强。全曲中,这种反复共进行了九次。音乐的结尾以转调和乐队的全奏达到高潮。

——http://www.violinbbs.com/bbs
分享 转发
TOP
2#

好贴!
TOP
3#

在烟雾缭绕的西班牙小酒店内,一个吉卜赛少女在房间中央的大圆桌上翩翩起舞。起初她那缓慢而轻盈的舞步并未引起酒店内客人的注意,后来桌子周围的人逐渐活跃起来,在令人心荡神怡的音乐魔力的吸引下,所有的人都卷入了舞蹈之中,情绪越来越激昂,最后在狂欢的气氛中结束。

  这就是独幕舞剧《波莱罗》的舞台场景。1928年法国作曲家拉威尔受舞蹈家依达·鲁宾斯坦之托,为她写了伴舞的音乐。虽然在巴黎首演时并未取得成功,但想不到这首舞曲很快就流传开来,不但在音乐会上单独演奏,还被改编成各种流行的乐曲,甚至在街上行人的吹口哨声中也能听到。拉威尔晚年在西班牙和摩洛哥旅行时,听到当地的一个居民在哼唱这首舞曲的旋律,顿时感动得流下了热泪。

  “波莱罗”原来是一种西班牙民间舞曲,四分三拍子,速度稍快,配合响板击打的节奏。曲式由主部、中间部和再现部构成。拉威尔的这部舞曲借用了“波莱罗”的名称,实际上是他自己创作的舞曲。

  拉威尔在自传中称「这是一首慢速度舞曲,它的旋律、和声与节奏始终如一,而用小鼓接连不断地给以强调。」舞曲的节奏自始至终完全相同,节拍速度也保持不变。全曲为C大调,只是最末尾才转为E大调。一开始由小鼓击奏4个小节,依次加入长笛、单簧管、大管、双簧管、小号……等等。第一主题A的旋律贯穿始终,第2主题B是对第一主题A的黯淡应答,两个主题同样重复9次,既不展开也不变奏,不间断地反复进行。随着各种乐器的一一加入,乐队的音量逐渐增强,最后到达辉煌的全奏。虽然主题原封不动地反来复去,但丝毫也不让人感到单调乏味,这其中的关键就在于管弦乐配器的巧妙变化,产生如万花筒一般绚丽多彩的效果。

  每次听到《波莱罗》总会不由自主地跟着它的节拍哼唱,而且发现其他爱好音乐的人也有同样的感觉。1980年在莫斯科举办的奥运会开幕式上响起了《波莱罗》,全场的观众都兴奋得手舞足蹈。《波莱罗》仿佛具有魔力似的牢牢地抓住了人们的心,任何人只要听过一遍就会终生难忘。
最后编辑zelenka
TOP
4#

它不大像正经严肃的交响曲,倒很像热情奔放的流行舞曲或是一首摇滚音乐。自1928年诞生后,它迅速地获得了它自己国家和别国人民的喜受,它比20世纪任何一首交响曲都走红,它甚至成为百老汇音乐剧的主题音乐。成为拉夫特主演的电影的片名。它的“流行”好比音乐本身,由一个简单的旋律开始,由更多的乐器不断加进来,汇成一柱令人眩目的光柱,超越了整整60年的时间。在1998年的法国世界杯足球赛的闭幕式上,它照亮了一个巨大的深蓝色海洋,一百多位婀娜妖娆的世界名模踩着鼓点的浪花旋转。波莱罗。波莱罗。她们低低的叫喊。波莱罗。波莱罗。球场上万人在喊,球场外亿万人在喊。《波莱罗》在7月14日法国独立日这一天无限风光,几乎盖过了《马塞曲》,全世界在那天叨念着两个名字:齐达内,《波莱罗》。
  《波莱罗》是拉威尔创作的最后一首管弦乐曲,在此之前他已写出了许多闻名于世的佳作,如《西班牙幻想曲》、钢琴二重奏《鹅妈妈》、《华贵多情的圆舞曲》、舞剧《达夫尼斯与克洛埃》、钢琴曲《悼念公主帕帆舞》,这些作品从曲目上看,已具备了水彩画的“印象”特征——实际上拉威尔被认为是法国印象派大师德彪西的继承者,一位后印象主义者。早期有人指责他剽窃比他大13岁的德彪西的作品,拉威尔对这个指责反驳道:
  “我对德彪西这位音乐家和这个人,一直怀着深深的景仰之情。但是从本性上说我和德彪西不同,虽然我认为德彪西可能与我个人继承的遗产并不完全陌生,我仍应该把我的进化的早期阶段与福雷、夏布里埃和萨蒂联系在一起。我认为一向遵循的方面是与德彪西的象征主义背道而驰的……”
  有评论家这样评述两位作曲家的不同:“德彪西的音乐笼罩在一种给人快感的迷雾里,拉威尔的轮廓则鲜明清晰;一个shimmers,另一个glitters。”照《韦氏词曲》的解释,shimmer是“一种减弱的闪光或光泽,或一种闪动,有时是歪曲的图像。”而glitter则是“通过反射放出明亮或金属似的光亮,或闪烁。”这证明德彪西是减弱了的闪光,而拉威尔则是直接的闪光。我们听德彪西的时候,脑海里浮现出蔚蓝色的大海或者牧神与仙女在午后交欢的场景;而拉威尔的音乐每时每刻无不在控制我们自由的呼吸和节奏的搏动。用斯特拉文斯基的话说,他像“瑞士的钟表匠”一样精确。
  “《波莱罗》,它是17分钟的交响曲而没有任何音乐。”拉威尔自己这样说。我们在听阿巴多指挥伦敦交响乐团的《波莱罗》,意味着要忍受14分20秒的无音乐时间。在最初的音乐里,由长笛和单簧管无忧无虑地吹着,小鼓作出若有若无的应答,单簧管像是西班牙古老的小城里经常出现的那一种深沉的歌唱。它使我们想起刚刚从甜蜜的梦乡里醒来后的无事可做的早晨;想起有风吹起的童年日子;想起对着小树林吹起口哨的黄昏;想起明天是否有什么不幸来临而感到心中悲戚;想起海上经历的某个清晨,尤其是海,茫茫的海洋;想起在高空呼啸而过,并与群星共飞的旅途之夜——想到这一切还不够——大管加进来了,小号和萨克管加进来了,短笛、双簧管、英国管、小提琴、中音萨克管、中提琴和大提琴加进来了,18种乐器在继续由小鼓敲击出来的“纠缠不清”的节奏。我们还必须记得彼此不同的恩爱之夜,记得他们丰富的呻吟与流泪,记得临产妇的叫喊和她生产后的柔和、甜蜜、惨白、熟睡的脸盘。有这些记忆还不够,我们必须学会遗忘,如果记忆的太多,还必须有极大的耐性,等待它们再来。直到我们身旁的时间被它吸走,世界轰塌,在一个非常清晰的时刻,诞生一首诗的第一个字。
  《波莱罗》第一次上演时,舞台上出现的是一个肮脏的西班牙小酒店,当中是一只大圆桌,一个西班牙茨冈女郎就在桌子上跳舞——她的舞蹈逐渐活跃了桌子四周的男人们的情绪,在这令人心荡神怡的音乐魔力的吸引下,舞台上所有的人们全都卷入这热情激昂的舞蹈之中,最后在狂热的气氛中结束。
  诗人里尔克写过一首诗《西班牙舞女》,它或许是对《波莱罗》最形象的诠释:
  像一枚硫磺火柴在手里,白亮的
  向四方喷吐(当它尚未完全燃起)
  扭曲的火舌——:在一圈近的观者里
  她的圆舞焦急的,光明而热切的
  开始以扭曲的形式播散开自己。
  而突然她像是整个化成了火焰。
TOP
5#

1928年,西班牙芭蕾舞女演员伊达·鲁宾斯坦约请拉威尔为她写一篇舞蹈音乐。 最初,拉威尔不愿为此创作新的作品,但答应把西班牙作曲家阿尔贝尼兹(1860-1909)的几首钢琴曲 改编为管弦乐曲。后来拉威尔知道阿尔贝尼兹作品的配器权属于费尔南德斯·阿尔博斯(1863-1939),他已为舞蹈女演员阿根蒂娜把阿尔贝尼兹的作品改编为一首舞蹈组曲,于是拉威尔不得不创作新的管弦乐曲。他心中酝酿着一个配器构思,要把这个作品写成一首乐队练习曲。全曲是一个巨大的 “渐强”,在小鼓无休止的三拍子节奏背景上,由各种乐器演奏的两个17小节的旋律不断反复。 在以压倒一切的力量奏出尾声以前,音乐突然滑进了E大调(旋律大调),造成了和单纯的手法全不相称的独特效果。拉威尔这个别出心裁的曲子,就是著名的《波莱罗》。

《波莱罗》由尼金斯卡编舞,1928年11月22日首演于巴黎。场景是在一家烟雾迷漫的西班牙旅馆里, 鲁宾什坦打扮成一个吉卜赛女郎,头上插着梳子,围着围巾,站在台子上跳舞,观众围着她喝采。 跳得愈来愈红火的舞蹈,引起了围观者的愈来愈狂热的情绪。最后,他们把她抓起来,高高地举到自己的 头上。

《波莱罗》在巴黎演出后,引起了许多舞蹈演员和舞剧编导的注目。爱尔兰舞蹈演员多林 (1904-)把它作为自己的独舞保留节目,连续演出许多年;俄国舞蹈演员利法尔(1905-)演出的 《波莱罗》,虽仍作为西班牙主题来处理,却避而不跳传统的西班牙舞。因为具有固定不变的旋律和节奏型的拉威尔此曲,和真正的波莱罗已很少共同之处。其舞台设计,布景是白的拱廊和血红的天空,利法尔化妆成一个斗牛士,刚从斗牛场上胜利归来,以滑稽的姿态逗引着一位倾慕他的妇女。他的敌人出现在他的面前,夺走了这个妇女,斗牛士大失所望,昏昏沉沉跌倒在地,受了重伤。欢度节日的人群继续他们的狂欢,好象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舞台上渐渐挤满了人,乐队最后的“渐强”伴随着斗牛士的死去。
最后编辑zelenka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