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威虹艺廊又有新东西可听了··· ···... [复制链接]

查看: 6565|回复: 18
1#
为了参加成都音响展,展期为10月18~20日。(希望各位西南地区的朋友能捧捧场哦!)原来艺廊的主要器材都拉去了成都,艺廊得重新组合一套,这套器材价格比原先的要便宜很多。
本主题由 版主 eric 于 2019/10/13 0:32:50 执行 设置精华/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音响是为音乐服务的 [url=http://www.whaudio.com]
关注威信公众号:weihongaudio
TOP
2#

LP是JR的,它的唱臂采用筷子臂的设计方式,寻迹准确,采用木头作为臂身材料,谐振既有木的味道,又有天然淳朴的感觉,没有人工材料的染色。臂轴更是采用红宝石作为基础点,几乎永不磨损,为寻迹的轻松和准确减少阻力。
音响是为音乐服务的 [url=http://www.whaudio.com]
关注威信公众号:weihongaudio
TOP
3#

唱放是einstein的单件The Phonostage
这个唱放使用时非常安静,不会发出嘶嘶声,也不会有噪音信号声。双单声道设计,保证了完美的通道分离;电源容量大;增益可设置为68 db或74 dB。即使再微小的细节也能清晰的传输到功放和音箱内。
音响是为音乐服务的 [url=http://www.whaudio.com]
关注威信公众号:weihongaudio
TOP
4#

功放是我们比较喜欢的einstein的大合并,它是胆石混合设计,输出功率是90瓦。
音响是为音乐服务的 [url=http://www.whaudio.com]
关注威信公众号:weihongaudio
TOP
5#

BH原来只做两分频,去年的慕尼黑音展结束之后,我们去了厂里见到了新的经典系列,也只有三个型号。一个是双16寸的1743,中音用的12寸的喇叭加上号角高音,现场听过相当震撼,直到今年慕尼黑展之后,厂方才开始提供产品进行销售,由于产量有限,我们只拿到了两个型号,一个是10寸的书架箱,另一个就是今天见到的这款1733了。

classic系列的三款音箱除1722是两分频以外,1733和1743都是三分频,这也是BH首次制作三分频音箱。
音响是为音乐服务的 [url=http://www.whaudio.com]
关注威信公众号:weihongaudio
TOP
6#

低音用的是16寸的单体,是纸盆的,有一圈一圈的压痕,可以提高盆的钢性,减少失真。中音用的是10寸的单元和著名的FS3中低频相同,号角高音与FS3也相同,不同之处在于FS3的高音是可以前后移动的,方便调整相位,而1733则是固定的。从面板上来看,右上角还有两个旋钮用来调节中音和高音,可以分别调整这两只单元的增益。




音响是为音乐服务的 [url=http://www.whaudio.com]
关注威信公众号:weihongaudio
TOP
7#

让我们先听一听钢琴的表现,这张philip的录音大约是60年代的,HAEBLER演奏的舒伯特和舒曼的钢琴奏鸣曲,我发现琴声的表现与音箱的外观十分相称,显得很质朴,没有夸张的击键力度的表现,声音很流畅,还带有木质的味道,一点也不生硬,但是在木质中又有一点硬朗感,显得节奏既连贯又清晰,如果用一天色温的变化来形容的话,有一点下午四五点钟的味道,偏一点点温暖,既不会像中午那样太阳直射般的直白,也不会像傍晚那样昏黄。
一听就是那个**的录音,也是那个**音乐家所应有的表现,很可能是用胆咪来录音的,声音自然,更接近音乐本身。我觉得这样的声音我可以一直听下去。
音响是为音乐服务的 [url=http://www.whaudio.com]
关注威信公众号:weihongaudio
TOP
8#

我继续再听发现声音也很均衡,从高音键到低音键都很均衡,尤其是钢琴的残响不多也不少,有一种恰到好处的味道,不会在某一个频段减少,在另个频段也不会有所增加。即说明录音是非常朴实平衡的,没有刻意的增加任何染色或者动态,系统只是忠实的 将它还原。
音响是为音乐服务的 [url=http://www.whaudio.com]
关注威信公众号:weihongaudio
TOP
9#

这个就是我现在听HAEBLER的感觉
那个时 代的人啊,一切从心出发,整个演奏过程中,音乐是纯粹的,没有任何炫技和表演的成分。音乐对于他们来讲是天,音乐家只是音乐的天使,是一个传播者。

试听链接: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70949352/?p=2
音响是为音乐服务的 [url=http://www.whaudio.com]
关注威信公众号:weihongaudio
TOP
10#

今天新到了一套霍尔舍演奏的贝多芬的大提琴奏鸣曲。
这套唱片共三张,一口气听了三遍,琴声真是美极了。大提琴与钢琴之间非常和谐,两者水乳交融,完美契合成一个整体。大提琴的声音舒展,音色略带苍凉,无论是运弓还是插弦,力量的变化与速度的快慢均历历在目。每一小节的节奏控制与速度的变换就如同我们的呼吸一样控制得恰到好处。
大提琴运弓在一些低音阶声音既舒缓又富于弹性,节奏的变化也控制的恰到好处,低音部分的交代相当的清晰和完整,如果功放的反应或者喇叭的反应速度慢的话可能会带来一些浑浊感,但霍尔舍的琴声只有歌唱性,在低音区域声音酥酥的,感觉到层层叠叠的,没有一点点含混不清的感觉,但是又有良好共鸣。
整部曲子演奏行云流水,相当连贯,一气呵成。既充满着古典气息,又有一种独特的风味。琴声苍茫舒缓用中国话来说既有书卷气又气韵生动,节奏的把控与起伏如流水般自然。
与霍尔舍的琴声相映成趣的是钢琴似乎要显得活跃一些,让霍尔舍琴声的苍茫老成在这种有趣的对比中既有一定的对比性,又有一种和谐的氛围。既有一种宁静感又有一种古典气息,同时又不失活跃。
音响是为音乐服务的 [url=http://www.whaudio.com]
关注威信公众号:weihongaudio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