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今晚重返上海音乐厅- 继续勃拉姆斯的情怀 [复制链接]

查看: 3359|回复: 12
1#
说来惭愧,作为一个上海人,今晚是第一次既上海音乐厅乔迁之后重回他的怀抱,也是第一次直面上海爱乐乐团。

一直对重建后的音乐厅设计深恶痛绝,然而这些较之与音乐就暂且搁在一边吧,既生于此地,总要习惯的。

听说了一些对上海爱乐的评价,这次亲自体验,特意挑了陈佐湟拿手的勃拉姆斯。很巧,正在大家如火如荼的探讨这位“份量很重”的人物时。这些天脑子里一直回荡着他的第三,于是今晚就是第三交响曲(我一直以为是勃最为浪漫的一部);曾发了一贴说自己对勃的第一钢协情有独钟,于是今晚就是他的第一钢协(巧吗!),演奏者是许忠!(如果诸位有留意,我曾发过一贴关于自己的爱乐史。10年前,是电视上的许忠让我爱上了钢琴,从此一发不可收拾)。背景到此结束。

对一个乐队的评价,我想先从乐器声部开始谈。
当今晚的第一声合奏响起,我就知道先前平和的期待是正确的。一个经典而古老的问题:铜管乐(上海的Kevin看了可别生气,你吹得是最好的:)。我坐在二楼的第二排,每当有弦乐拼命的拉着,我都为他们可惜,铜管乐轻易的将之淹没。不过因为多了些老外,总算吹出来的音色还过得去。我在想一个问题,这个音乐厅的室内音响设计一定没有考虑中国乐团的特色,否则就应该将管乐后的吸音设施做足或者过量,让声音乖乖的留在那里。(所以中国人在强调具有中国特色的同时,该做的地方却没有了这个可爱的口号了。)当然,这里不排除二楼本来铜管乐就容易重的事实。

木管:基本都还不错,只有一人让我诧异。诧异在其美丽的外貌和不相称的水准。那是长笛首席:一位金发碧眼的女士,她经常吹出十分“突出”的声音,不知到是陈先生管教不当,还是这位女士确实在乐队里具有很“突出”的地位。

大提:这是一定要说的。他们对乐队的至关重要性无须多言。尤其是勃三的第三乐章。不幸的是,这些乐器让人感到伤心,而乐手们已经很卖力了!我看克隆技术要对音乐有所贡献的话,就是把现存的斯特拉第瓦里按需复制。国家什么时候可以把花在国足教练身上的钱用在给国家的音乐买些好衣服阿。整个大提连带中提感觉干涩,歌唱性的乐句时声音如秋天的枯叶。

小提:演奏总体上还是不错。乐器本身仍有问题,待到高音时,稍感刺耳。不知此等音色用Hi-end来还原是否会更好听一点。

让我们回到核心人物指挥:对陈佐湟先生过去一直印象不错,听他的中国管弦乐也是十分享受的事情。他的指挥严谨(中国国产指挥的共性)但不失张扬,只是略显僵硬。这直接导致着乐队的声音走向。泼辣但缺乏人情味,另人振奋但不一定感动。他对情绪的把握比较到位,但控制力有些不足,以至乐队的均衡感总是不那么另人愉悦(中国乐队的通病,如果一旦练好这个基本功,加上好的乐器,我们应该会有一个世界级的乐团)。

总体上,今天勃三的前三乐章都不另人满意。到了第四乐章,情况开始有所好转,(也许是前三个乐章间都有人鼓掌而带来的刺激吧:)开始的一端大提犀利的乐句找回了勃拉姆斯的深沉感,后面随仍然时有不均衡的现象及小提被抢的情况,但显然乐队开始找到了感觉。

接下来是第一钢协。许忠,这位旅法的“重量级”人物。还跟十年前一样,至少他的体形保持得不错。而且那肚子越来越想勃拉姆斯。可见这个家伙诠释起来是声形并举了。然而,这台9尺长斯坦威的声音立刻打破了我兴奋的期待。可怕的沉闷的声音,好像100年没有调过,晃晃悠悠的象是我过去的那架立式钢琴,尤其中音区部分。钢琴开始的那几个因该是抒情的要死的和弦也许让演奏家自己也吓了一跳。

如果不是后来的变化,我不会有兴致来写这篇文字。估计许忠必定是意识到了这架破琴的无可救要性,他开始体现出自己的能力:适应并控制了它!渐渐的,我不再(或者明显的)被音色所打扰,而是进入了音乐。勃的第一钢协俨然是他最浪漫的作品,在他任何其他作品中都没有的情怀。谁说勃的作品晦涩,谁说勃的作品深沉,勃同样具明媚的阳光,甚至有着更多的春天。我不知道作品是在什么心境下完成的,我感受到的是爱的喜悦与冲动。第一乐章里的那些断奏式的旋律模进一次次温暖的敲击在我最薄弱的伤口处,但那是带着解药来的!

第二乐章:天哪,我怎么似乎从来不知道它,尽管我听过无数边。此乐又是天上来,它决不逊色于那些伟大的第二乐章:柴一;肖二;拉二;贝五......许忠体现出惊人的呼吸感,这才是一个真正伟大的钢琴家,化腐朽为神奇,通过非凡的触键技巧,有力的拓展了情绪的跨度,悠扬的带领你进入一个荡气回肠的情感世界。再一次告诉人们,音乐性是高于一切的。当最后的几个音符在回荡时,指挥侧回着头,略低着,大概他也在回首那个曾经的春天吧。我看着莫名的感动。

第三乐章轻快的回旋响起。告诉我们希望在明天,过去是可以甜蜜的去回味的,但决不是用来消解未来。我听着全身陡然充满了斗志,充满了爱。一路上跟着许忠狮吼般的表情,心中咆哮到了最好一个和弦,然后扯开嗓子释放了出去。这种激动告诉我,上海爱乐的协奏是成功的,指挥与演奏者的配合是美妙的。一场另人心潮澎湃的音乐会(不管之前是怎样的),将必定在我的印象中停留很久。


让我们回到音乐厅,她延续着过去的一切,所有的一切:呵呵,有人迟到,有人爱抚着可爱的塑料带,有个小孩子坐在我前面,她的动作很突然而不稳定,我时刻准备着在她欲跳出二楼前排围墙时救她一命,(她母亲好像没有意识到自己把孩子带着)。后来得知(小孩子自我叫嚣着)她钢琴六级,然后她评价许忠的钢琴只有五级。午间休息时我们谈了许多,一直谈到蜡笔小新,直到我欺骗她说有一集她漏看了,妈妈带小新去听音乐会,结果小新不乖,被妈妈头上揍了个包子,那小孩这才收敛一点,可是下半场显然是忘了包子的事。
另有一个传统是乐章间真挚而热烈的掌声。不过许忠这家伙很聪明,在钢协的第二乐章最后一个泛音还没有消失殆尽时,立刻弹下了第三乐章的首个音符。弄得指挥和乐队有些措手不及,急忙的翻着乐谱。


最后,许忠还加了一首勃的间奏曲,OP.118 正如他自己用流畅的英语说道:
This is the continue of Brahms.也以此献给168的勃拉姆斯的信徒们。
最后编辑darajan
分享 转发
TOP
2#

上山砍柴 在 2005-4-9 11:07:36 发表的内容
深圳昨晚也是勃拉姆斯。
交3和钢鞋2


是不是跟168商量好的,还是今年更勃拉姆斯有什么关系
TOP
3#

深圳昨晚也是勃拉姆斯。
交3和钢鞋2
TOP
4#

勃拉姆斯也算是古典主义流派的最后一位作曲家了。
上绍巴赫和贝多芬,下承舒伯特和舒曼。用古典主义的旧瓶装浪漫主义的新酒,那种醇厚的抒情气质,很贴近某部分人的内心。
第二钢协是献给他的老师马克森的。
TOP
5#

倾听ING
TOP
6#

也许勃拉姆斯的第二钢协更为重要,但我依然最喜欢他的第一钢协,化不开的浓情啊。
TOP
7#

第二钢鞋是他再次访问意大利后所作,好象是描写自然风光的一首曲子。
TOP
8#

chopin 在 2005-4-9 13:15:01 发表的内容
也许勃拉姆斯的第二钢协更为重要,但我依然最喜欢他的第一钢协,化不开的浓情啊。


这两天倒是觉得第二钢协越来越没感觉。显得略微冗长而不那么紧凑了。
另外大家觉得一钢里Curzon的版本如何? 我个人感觉似乎稍稍缺一些爱(一个不置可否的词),少了一些活力。
TOP
9#

第一钢琴协奏曲一开始定音鼓的背后乍现的铜管乐带出第一乐章主题,然后弦乐的加入。确实让人感觉到坚韧之中隐含的苍凉。

由于更爱二协,我听过的一协版本不多。PHILIPS 发行由布伦德尔演奏,阿巴多指挥柏林爱乐乐团协奏的那张。感人力非常强。可惜现在没有带在身边,很久没听了。
TOP
10#

4月9号 今晚 星海音乐厅 也是演勃拉姆斯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