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天才收到这张唱片。
从选曲来看,雨林这回的打算应该是铁了心要彻底“流行”或者“通俗”一回,虽然所用的主要工具是二胡,多么典雅的一件东西,和多么娴静的一个姿势。
你看看12首曲子的作者:张国荣、蔡国权、罗大佑、喜多朗等等;你看看一些曲子的名字:谁的眼泪在飞、沉默是金等等。这等阵容,换上维奥尔琴来演奏,依然还是流行的。
可想而知,喜欢流行音乐的朋友是很容易喜欢上这张唱片的,当然我也不想掩饰我自己的不喜欢。虽然黄姐姐的演奏很动情,录音也不错,编配不能说有多高明,但至少是专业的、目的和取向都很明确的。
和以前我听过的几张流行音乐唱片不同(比方《达玛花》、《淡妆》等,往往都收进一些流行久远的作品,来增加作品上的“厚度”,而《美丽的夏夜》更是以一些经典作品为主,一看就是毕业不久的珂MM的在校习作的修改版),《无声雨》没有这样做,所以我前面说它更彻底地流行了。
但是,毕竟是二胡在说话,所以似乎可以说是“雅俗共赏”,至少可以给流行音乐爱好者提供一个纯器乐版的他们所熟悉的那些旋律。我不喜欢,但是我支持这种选择。在心情很郁闷,听不进那些“大作品”时,这样一张味道清淡的小品或许用得上。
唱片封面上有一行字:值得珍藏的发烧级二胡录音专辑。我不听发烧,所以这里不便胡说什么。
想再说一说二胡演奏者黄琴江。里头资料介绍说,黄姐姐1982年起任南方歌舞团民乐对首席二胡至今,有多次出国演出的经历。我不太懂二胡,细听也没什么不对的,段资料就算我对她的认识了。
整体上来说,用二胡来演绎流行音乐,不管怎么样也是模糊化流行与“严肃音乐”的一种理想手段,就像很多古典音乐爱好者也是从曼陀凡尼、海曼、詹姆斯-拉斯特等等入手一样。我希望众多民乐爱好者就从《无声雨》悄无声息地爱上民乐。
就说这么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