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我提出这个问题的缘由
我一直认为美的音乐应该是超越国界、超越民族、超越政治信仰的,它吸引人们的魅力正是能触动人类心弦的魔力,也就是说它的魅力在于它反映的是人类精神领域内的共同的东西,所以才有classicail(经典)之说。
最近看了一部殷大师在文革期间录制的《黄河钢协》,大师紧锁眉头,情绪激动,几乎将全身的力气都用于打击钢琴,钢琴发出的巨大声响几乎掩盖了整个乐队,倾泻的那种狂热和冲动让我震惊,我理解的《黄河钢协》是反映中国人民在抗战中展现的波澜壮阔的情怀,而不是殷大师表现的那种宗教般的狂热和冲动。
我没有经历过文革,但我知道那段焚琴煮鹤的历史,我相信殷大师的演奏是真情的流露而不是虚伪的政治表演,由此联想,身受某种政治情绪感染的音乐家,在对音乐的理解上是否也打上了政治的烙印呢?
这就引发了我关于《音乐家的社会属性影响他(她)对音乐的表达么?》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