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斯美塔纳的“我的祖国”请问那张好? [复制链接]

查看: 6453|回复: 24
1#
71年版,波士顿交响乐团展现的力道与能量十分惊人,呈现出美国乐团的年轻又带点欧洲乐团的气质。57岁的库贝利克很明显不单以民族性的直觉处理这首作品,而以一种充满反复思考的手法,意图将“我的祖国”艺术性提升,因此您听不到粗枝大叶的收放表现,而是一种带点哲思、勾勒细腻、画龙点睛的诠释手法,难怪日本人如此推崇这个版本,评为日本唱片艺术最佳版本。

90年版,76岁高龄的库贝利克回到阔别42年的故土,那种心情与斯美塔纳当时情况颇为相近。这是“布拉格之春”音乐节与捷克爱乐合作Supraphon的录音,指挥、乐团、地点、唱片公司、心情都是那么的波西米亚,因此成为Classic CD百大、日本究极百大榜单双料得主倒也不令人意外。圆熟的处理手法,令人动容的故事或许是此版最吸引人的地方,不过同为库贝利克指挥相差接近二十年的录音时间,还是有很大的差异。
[upload=jpg]uploadImages/20037111463039020.jpg[/upload]
分享 转发
TOP
2#

这就是艺术家与歌星的本质区别!
TOP
3#
威傲音响

上楼的烧哥们”PF““PF”。
TOP
4#

藤矢初是贬《沃尔塔瓦河》,还贬是学音乐的,参加歌手大奖赛的人?
TOP
5#

至于斯美塔纳的《沃尔塔瓦河》,“那是发烧友听的,学音乐的,参加歌手大奖赛的人不一定会知道。”----------这是前二年藤矢初指挥的评语哟!
这的确是当年藤先生说的,我当时也觉得不理解.但后来再看大奖赛时,有的选手连长安街  唐人街 在哪儿都说不出,你就会理解了.哈哈~~~
TOP
6#

捷克爱乐团/高贝力克指挥,的那张也还不错。
TOP
7#

我认为:只要听到《沃尔塔瓦河》中的“……两条小溪穿过寒冷呼啸的森林,汇合起来成为沃尔塔瓦河,向远方流去。它流过……”乐曲响起,什么版本都无所谓了!
至于斯美塔纳的《沃尔塔瓦河》,“那是发烧友听的,学音乐的,参加歌手大奖赛的人不一定会知道。”----------这是前二年藤矢初指挥的评语哟!
TOP
8#

csmlmm 在 2003-7-14 10:38:27 发表的内容
我认为:只要听到《沃尔塔瓦河》中的“……两条小溪穿过寒冷呼啸的森林,汇合起来成为沃尔塔瓦河,向远方流去。它流过……”乐曲响起,什么版本都无所谓了!
至于斯美塔纳的《沃尔塔瓦河》,“那是发烧友听的,学音乐的,参加歌手大奖赛的人不一定会知道。”----------这是前二年藤矢初指挥的评语哟!







这个评语是二百五说的
TOP
9#

那批人音乐修养如狗屎。嘿嘿!真有人对俺这么说。
TOP
10#

Dr kuang 在 2003-7-14 11:12:52 发表的内容
csmlmm 在 2003-7-14 10:38:27 发表的内容
我认为:只要听到《沃尔塔瓦河》中的“……两条小溪穿过寒冷呼啸的森林,汇合起来成为沃尔塔瓦河,向远方流去。它流过……”乐曲响起,什么版本都无所谓了!
至于斯美塔纳的《沃尔塔瓦河》,“那是发烧友听的,学音乐的,参加歌手大奖赛的人不一定会知道。”----------这是前二年藤矢初指挥的评语哟!

不敢苟同。音乐不但是技能,还有修养。作为一位音乐专业人事,对这部作品可以说“不喜欢”,但说“不知道”的,他的音乐修养也挺有限了。我认识一位音乐学院钢琴专业的毕业生,他说他没听过门德尔松小协。看过全国歌手大奖赛美声组,其中有个项目是“听唱”,旋律多选自贝多芬,莫扎特等人的著名音乐作品,不熟悉的选手占大多数。

唉!做厨师的不懂得拿刀,恐怕只有中国才有得见识!!!!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