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岁刘德海:不希望琵琶成为一个孤独的奇迹作者:吴钰
转载自:
http://www.whb.cn/zhuzhan/yan/20180925/214557.html琵琶大师刘德海日前在上海音乐厅“敦煌国乐”师生音乐会中举行多首新作首演。音乐会上不仅有传统江南丝竹之声,更有刘德海在81岁高龄为儿童奏响《平安之夜》的琵琶新声,欲与西方古典音乐大师巴赫隔空对话。
在刘德海看来,琵琶在民族乐器中的特殊地位在于海纳百川的包容性。不仅乐器融合了西域与江南血统,琵琶更在不同乐曲风格的探索中走在改革前沿。“不希望琵琶成为一个孤独的奇迹”,是刘德海不断进行作曲、技法创新的初衷,“回归江南民间音乐的根基,汲取外国优秀的技术经验,把琵琶推向世界,我们要再走前人没走完的路。”
以丝竹古韵抵挡“流行之躁”
一曲《故乡行》拉开了音乐会的序幕。刘德海19岁离开上海,特意在暮年返乡之际以《文将军》改编的琵琶曲作为“丝竹新声”开场自有深意。“江南不仅是民乐传统文化的摇篮,到江南田野中采风寻根,也是传统音乐人必须回归的道路。”师生音乐会前的排练,刘德海在台下指导时频频站起击掌打节拍,引导学生进入音律涌动的一呼一吸。“现在的琵琶‘脾气很坏’,很‘躁’。”刘德海表示,年轻演奏家在一些流行音乐冲击下,守住柔韧的江南丝竹根基并不容易。
走场结束后,刘德海的得意门生李佳不愿休息,独抱琵琶在台上苦练琢磨许久。李佳在音乐会中独奏的传统琵琶大套文曲《月儿高》,抒情写景之外更重文人精神内涵。现代演奏家如何触摸古人精微细腻、庄重大气的音乐质感?李佳回忆起了与丝竹乐队的昆曲排演经历,“合作中不知不觉融入了其他丝竹管弦惯用的加花”。其他民族乐器中源于江南的民间音乐基础,能让演奏家汲取到独奏中难以领悟的经验和情感,不仅为合奏“垫出好听的细节”,也能在专业琵琶乐曲演奏和二度创作改编中,散发丝竹管弦的韵味。
“大珠小珠”落出巴赫的和谐
提起琵琶,大多观众的印象仍停留在《十面埋伏》中令人耳晕目眩的高难度技巧。相比易于入门的古筝、钢琴等乐器,琵琶近年迎来的考级琴童人数虽有增加,普及度仍远远不及。刘德海近年特意创作、改编了一批儿童音乐,此次首演的《听妈妈讲好故事》《平安之夜》《快乐的夏令营》等乐曲也进行了网络直播,正有意改变观众的意识:“弹琵琶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困难”。
“传统乐曲大多较为深沉,有一定难度,初接触时有距离感,愉快而深刻的少。”刘德海表示,民乐创作中,儿童音乐历来是欠缺的门类,传统乐曲中极为罕见,现代民乐作曲家也较少关注。“创作孩子喜欢听的音乐,才能让孩子喜欢琵琶。”
这一民乐新课题,让刘德海的创作经历了“从八个月到几年的难产”。他向西方音乐大师巴赫取经,将十二平均律的作曲技法移植到琵琶弦上,才终于拨弄出了优美和声。“怎么让大珠小珠落玉盘的声音不散乱?和声,只有用和声,让琵琶作为弹拨乐器的颗粒声音‘抱团’,达到群体性的和谐。”在音乐会的压轴曲目《踢踏舞》中,刘德海突破性地运用中指食指双弹挑组合的新技巧,让习惯了“独唱”的民族乐器奏响曼妙新奇的双人歌舞,琵琶也终于有了一首真正的音乐会练习曲。
“琵琶本身是从西域传来的乐器,经过现代乐器改革后,完全能满足西方律制中转调、移调的前提条件。”青年琵琶演奏家李佳解释。正是由于乐器本身的包容性,琵琶现代作品风格极为丰富,在《浏阳河》《倒垂帘》等民歌、《唱支山歌给党听》等红歌改编中“大出风头”;与西方交响乐队、民族管弦乐队的合作也更为融洽。1973年,刘德海首开琵琶与大型交响乐团合作之先河,创作琵琶协奏曲《草原**妹》,又与美国波士顿交响乐团、 西柏林交响乐团合作演出,将琵琶艺术推向国际舞台。
“琵琶永远在爬坡”,刘德海曾经这样说,所以他一直在探索琵琶作为世界性乐器向前发展的各种可能性。李佳也说,有追求的民族音乐演奏家、作曲家,都不希望将琵琶局限在特色音域、特色乐器的框定中。“琵琶能不能像小提琴、钢琴一样,让全世界的人都听见?”刘德海从琵琶的“童心”中,看到了打通高雅音乐、通俗音乐门类,跨越文化、国界传播的新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