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zt)尤金娜 [复制链接]

1#
1959年夏天,莫斯科Gnessins音乐学院的门廊上,两个意气风发的学生正在闲聊。
“你从哪儿来?”
“乌拉尔。你呢?”
“莫斯科……”
“那你一定认识所有坐在评委席上的人了。你知道那个穿着黑色外套,卷发,看上去令人生畏的老家伙是谁吗?我们小镇里有个疯女人跟她像极了……”
“玛莉亚·尤金娜。一位伟大的钢琴家。她年轻时可是个美人。我见过她的照片——她微卷的头发漂亮极了,一张完美的脸蛋和一双闪闪发亮的眼睛……还有她总是穿着黑色衣服。我一点儿也不觉得奇怪,因为她是个虔诚的基督教徒——在斯大林时期,尽管所有的宗教信仰都受到严厉打击,她仍然坚持去教堂做礼拜,甚至与著名的神学家弗洛仁斯基通信。你得是个非常勇敢的人才敢和斯大林不喜欢的人交往。她是个传奇钢琴家,生活在自己丰富多彩,令人心驰神往的世界里。”
“我从来没有听过她的演奏。”
“她明天有演奏。我们一起去吧。我会想办法带你进去的。”
玛莉亚·尤金娜出生于圣彼得堡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从小就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意识到玛莉亚的音乐天赋,父母为她请来了最优秀的老师。玛莉亚非常幸运总能遇见好老师。在圣彼得堡音乐学院的时候,即使是经验丰富的教授有时也会发现这位迷人的年轻女士并不是那么好对付的。她有主见,从不会隐瞒自己的想法,而且会毫不犹豫地捍卫自己认为正确的事物。
当要求用传统速度演奏一些曲目并尽量体现演奏技巧上的细微差异,她从不会那样做。直觉是她的生命,她总是凭自己的直觉演奏,哪怕效果与作曲家的意图不一定相符。
玛莉亚22岁那年以优异的成绩从音乐学院毕业,学院赠予她一台大钢琴。按照传统,只有最优秀的毕业生才能获此殊荣。几十年来这台钢琴是她唯一的也是最值钱的财产。上个世纪20年代,苏联满目疮痍,国内战争一发不可收拾,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战乱中,一位热情洋溢的年轻钢琴家去孤儿院和医院举办音乐会,到学校授课。她努力地让这失落的一代感受到艺术世界的美妙。
传统经久不衰,但玛莉亚却毅然将它们抛弃。她不断尝试新音乐并致力于现代艺术形式的发展。布尔什维克**颇赏识她的才华和热情,称她为音乐界的革命先驱,并为她的音乐会作了大量的宣传。不料到头来却发现尤金娜信奉上帝且永远不可能成为无神论者。
幸运的是,她没有像许多其他基督徒那样被逮捕——在“大清洗”中她幸存下来甚至还成为音乐学院的教授,首先任教于她的家乡列宁格勒,即现在的圣彼得堡,后来在莫斯科。1941年6月22号,纳粹德国全面进攻苏联,玛莉亚身在列宁格勒,在这里度过了德军围攻最艰难的三个月。尽管天天担惊受怕,憔悴不堪,但她此时一直坚持为列宁格勒人民演奏音乐,因为她知道人民已经面临饥饿和死亡的威胁,他们极需特别的鼓励和支持,而这一切只有艺术才能给予。就是在这种时候,这位女士勇敢地排除万难,继续开音乐会,为电台录音,从未间断过自己的工作。在围困的90多个可怕的日子里,玛莉亚就是这样无畏地履行她心中的使命。
1944年,距离胜利尚有一年,Yelena Gnessina在莫斯科创办了音乐学院。她想组建一支特别的教师队伍,他们必须是才华横溢并且对音乐有着不拘泥于传统的独到见解。玛莉亚·尤金娜是个完美的不二人选,立即被邀请成为其中的老师。
同时她演出频频,主要演奏新音乐,常常担任苏联和外国作曲家的首席演奏家。无论是演奏舒伯特,舒曼还是贝多芬的那些经久不衰的古典曲目,她总能在其中发掘出一些不为人知的潜在含意。
玛莉亚的不循规蹈矩极大地吸引了一部分人,但也与某些人的观点完全相悖。在她的音乐会上,有人疯狂地鼓掌夸赞,也有人还没听完一支曲就勃然大怒,中途愤然离场。音乐评论家对她也是褒贬不一。
一个评论家写道:“玛莉亚·尤金娜是演奏不了浪漫派音乐的。她的演奏过于直接,不够圆润。她的旋律缺乏真情实感,热情不足……
另一个评论家则持相反的观点:“玛莉亚的演奏就如同说话一样。只有极度睿智,感情和精神丰富的人才能像她那样完美地诠释自己的思想。这是一个哲学家的演奏,极端严谨、高贵,充满着对生活的真正热爱……”
在对音乐的无私奉献中,玛莉亚深知什么是世俗名利,什么是永恒价值。除了音乐,其他任何事物似乎都无关重要。生活的艰辛起落固然给了她沉重的打击,但却从未摧毁她的灵魂。她不能不在意自己的衣着和头发,因为那也是她所追求的高贵的一部分。她对生活充满激情,一生追求生命的和谐与纯净。
与其他大多数20世纪的苏联演奏家一样,玛莉亚·尤金娜在西方完全不为人知。斯大林的铁幕完全禁锢了她过人的才华。如今,随着CD的出现,许多音乐爱好者最终能有幸欣赏到这位30年前已经逝世了的伟大钢琴家的演奏。
附图:当年尼科莱耶夫班上的学生的合照,尤金娜在里面,还有很多我们认识的作曲家、演奏家在里面,认认看。




这个故事的版本太多了,主要区别是对斯大林的评论、描述!有些是扯淡!======
无论在什么年代,尤金娜都是个传奇的人物。她一生只有极少出国的机会,也没有到过西方社会。在当时那种极权的统治之下,她那种直率和真挚的性格,使她增添了许多传说。象她是在棺材里面睡觉的。还有在伏尔科夫写的肖斯塔科维奇口述回忆录《见证》里面,多次提到的尤金娜。例如,有人见到尤金娜的家里破烂不堪,连窗户都破了,在严寒的冬天,家里的窗户破了是很痛苦的事情,于是给她弄了一些钱去修理。一周之后,她的家依然如故。那人就问尤金娜是怎么回事。尤金娜说,把钱都捐给教会了,那里有更需要的人。
  种种的传言里面,最著名的莫过于莫扎特第23钢琴协奏曲的唱片的那次。有一次,斯大林在广播里面听到现场音乐会的广播,是尤金娜演奏莫扎特的第23钢琴协奏曲。斯大林要他们把尤金娜演奏的莫扎特协奏曲的唱片送到他的别墅去。委员会慌了,但是他们必须想个办法。当晚他们把尤金娜和管弦乐队叫去录制了唱片,所有的人都吓得发抖,当然尤金娜除外。她是个例外,因为她谁都不放在眼里。
  后来尤金娜告诉我,指挥吓得脑筋都动不了了,人们不得不送他回家,另外又请来一位指挥。第二位指挥战战兢兢地把什么都搞混了,乐队也给他弄糊涂了。来了第三位指挥总算完成了录音。我看到这是录音史上独一无二的事情——我是指在一个夜晚换了三个指挥。到了早晨,唱片总算准备好了。他们只制作了一张唱片,把它送去给了斯大林。这是一张创纪录的唱片,全世界唯一的一张唱片。
  不久尤金娜收到一个装了20000卢布的封袋。有人告诉她,这是在斯大林的明确指示下送来的。于是她给他写了一封信。我听他说过这封信。我知道这件事看上去简直不可相信,但是,尤金娜虽然有许多怪癖,我还是可以说一句:她从来不撒谎。我相信她说的事是真的。尤金娜在她的信中写了这样的话:“谢谢你的帮助,约瑟夫·维萨里昂诺维奇(斯大林的名字)。我将日夜为你祷告,求主原谅你在人民和国家面前犯下的大罪。主是仁慈的,他一定会原谅你。我把钱给了我所参加的教会。”
  尤金娜把这封自取灭亡的信寄给了斯大林。他读了这封信,一句话也没说。他们预期他至少要皱一下眉毛。当然,逮捕尤金娜的命令已经准备好了,只要他稍微皱一皱眉头就能叫她消失得无影无踪。但是斯大林一言不发,默默地把信放在一边。旁边人等着的皱眉头的表情也没有出现。
  尤金娜什么事也没有。他们说,当领袖和导师被发现已经死在他的别墅的时候,唱机上放着的唱片就是那张莫扎特的协奏曲。这是他最后听到的东西。
  对于苏联作家帕斯捷尔纳克,不少的艺术界朋友为了他的事情而倒霉。罗斯特洛波维奇就是为他鸣冤而得罪**,遭到禁演,最后是自我流放。尤金娜也是帕斯捷尔纳克艺术上的挚友。对被帕斯捷尔纳克**放逐出去,尤金娜就很生气,在她演奏会上就向大家宣布“今天晚上我不弹琴,我来读齐瓦哥医生这本书给大家听!”
  种种的传说难以证实,尤金娜就是这样一个神秘的人。
  在艺术上,尤金娜也是非常独特的一个人,像她的灵感就好像完全是从宗教、文学方面来的。她是一名著名的演奏家,当时大家都非常喜欢她弹的琴,她有自己的想法,她把赚的钱全部给人家,她的生活目的就是为了宗教与艺术。
  尤金娜分别师事过艾西波娃、布鲁门菲尔德、尼可莱耶夫,也与同学肖斯塔科维奇、索弗朗尼斯基结为好友,大学时受过哲学与神学训练,此外还横跨指挥与声乐两个领域,并精通五国语言。尤金娜对苏联当局视为乱党的现代音乐不但大力支持,并且不顾禁令亲自演奏,个性强烈可见一斑。她的演奏一如她鲜明的个性,色彩鲜明,毫不犹豫,并且充满自信。
  许多人觉得女钢琴家的演奏一般是温婉纤细,不过这往往是乐迷的主观臆断。不少女钢琴家是以气势与不遑多让的音乐直觉挥洒音符,尤胜许多男性同行。尤金娜就是这样的。演奏中,音乐张力是热切的戏剧性狂飙,坦白直率有如信徒对宗教般虔诚。
  一般人所熟悉的莫扎特,不是优雅端庄的高贵气质,就是严谨唯美的学院派标准本。然而尤金娜两样都不是,她的莫扎特既非穿戴整齐的玩偶,也非博物馆里供人瞻仰的原典,她的莫扎特是会笑会狂放的溪流,流畅而毫不迟疑,勇敢的一路往尽头奔驰。溪流有时成了丰沛的江河,着魔似的淹没了土地,用最大的气力让自己化作泡沫浸入泥土。
  每次听尤金娜的演奏,总使我想起康德那句名言,“头顶的星空和内心的道德。”





最后编辑kreisler 最后编辑于 2009-08-02 11:18:59
分享 转发
TOP
2#

许多传说和音乐无关。
听过她的莫扎特和贝多芬钢奏Nr32,确实太奇怪了。过于主观的演绎或许是一种个性但是未免离题万里。
各取所好吧。
犀牛黑胶微信:rhino_vinyl
TOP
3#

听过她的唱片

没有觉得有特别动人的地方。但我喜欢她作为艺术家的品格,这是我们同胞很缺乏的,所以同胞中不能出现伟大的艺术家。
EMT 982
JBL K2 S9800
ARYE K 1XE
DANIEL HERTZ M5
TOP
4#

观其行不禁希望聆其乐,她都贝多芬怎样?Bruce兄所言之怪异,与乌戈尔斯基的贝32相比如何?
Backhaus
TOP
5#

我传一段32吧 让大家听听 稍等
TOP
6#
TOP
7#

下载为好 在线很慢
TOP
8#

她的贝多芬我听过,很不错的。
TOP
9#

楼主能否把字放大一下,累死我啦!
TOP
10#

听过她在20世纪钢琴大师系列中的录音CD,感觉比较压抑,个人不太喜欢。
TOP
11#

最好的女钢琴家之一,如果和男钢琴家比较高低也是非常好的。我曾经在画展的版本上作过比较,能好过由迪娜非常少也只有和霍老这样的钢琴家比了,那些欧洲正统的男性钢琴家和由笛娜比起来犹如女性在演奏。。
TOP
12#

具有代表性的演奏还有老萧的24首前奏曲演奏的非常好,里赫特没夸过谁听了她的演奏连说我不会用那样的智慧在演奏,苏联人演奏贝多芬就不用说了,真的太好了,放在全球看她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好的钢琴家之一,只是生错了地方,但是也好没准在柏林又变成了矫柔造作的欧洲演奏风格了。
TOP
13#

四个字 随便谁听 恐怕都要发相似的感慨: ------ "呱啦松脆"
TOP
14#

原帖由 bruce1906 于 2009-8-2 15:16:00 发表
许多传说和音乐无关。
听过她的莫扎特和贝多芬钢奏Nr32,确实太奇怪了。过于主观的演绎或许是一种个性但是未免离题万里。
各取所好吧。


音乐,内容上可以关乎世间的一切,感知上可以超越凡尘
TOP
15#

Yudina的演绎就跟她的脾气一样古怪,并不那么容易接受。而且,她大量的录音并不能以良好的音质出现在商业化CD,大量的西方工程师并不熟悉她。
俺的古典音乐Blog:
http://blog.sina.com.cn/weiarc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