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追随马勒布鲁克纳在京沪 [复制链接]

1#
1,前言
海汀克是诸多马勒交响曲指挥家中非常重要的一位。 他的风格自成一体,既不象伯恩斯坦、腾斯泰德的热情,又不象卡拉扬、布莱兹的冷静。 海汀克更专注于音乐本身的美感,有时候第一遍听他的作品会觉得比较平淡,但是越听越会觉得回味无穷。 海汀克与音乐会堂管弦乐队合作的马勒全集中的第六、第九就是典型的代表。 但是近几年海汀克的风格似乎有些变化,和法国国立交响乐团、芝加哥交响乐团的唱片中呈现的不同的风格。

海汀克是当今健在的指挥家中,少数几个在上个世纪就跻身大师级别的的指挥家之一。 芝加哥交响乐团的名气则更响,在唱片上,它与莱纳、索尔第曾经创造了一个有一个让人瞠目结舌的奇迹。 得知海汀克和芝加哥交响乐图要来中国的消息后,尤其是知道曲目中有马勒,布鲁克纳的大作品,最期盼的是想知道这次海汀克将会带给偶们什么风格的马勒。 于是早早地就做好了准备。





2,上海第一场布鲁克纳第七交响曲
几个月的等候,终于在2009210日晚7点进入了上海大剧院。当海汀克出现在舞台上的时候,观众席沸腾了。 海汀克缓慢的身形让偶想到了旺德。 一样的高龄指挥家,一样的对音乐兢兢业业的创造者。

可是,第一场布鲁克纳的第七交响曲的开场却很难让偶和海汀克+芝加哥交响乐团的名气联系起来。 乐曲偏散,声部间不协调,无法形成凝聚力,尽管偶再三凝聚思想,也无法获得连贯的听感。 也可能是偶的期望太高了,也可能偶对布七还不够熟悉。 难道海汀克也象有些指挥一样,一到大陆就水土不服? (偶的一个朋友比较过音乐会堂管弦乐队在中国和在荷兰的表现,差异之大判若两队) 事后有朋友说后两个乐章还行, 但是偶承认后两个乐章已经走神了。

希望与失望之间的落差能影响心情,也许听唱片比现场更能得到稳定的享受。




3,上海第二场马勒第六交响曲
第二天211日的马勒是偶的重头戏。 如果说偶对布七还不是很熟悉的话, 那么马六的每一个乐句偶都能背出来。 而事实上,在上海第二场音乐会上,偶心里确实是跟随了乐队的每一分钟。 无法不共鸣,无法不受感染,和第一场布七形成了巨大的反差。第一场布七乐队花了两个乐章还没进入状态,第二场马六则只花了十多分钟就让偶了解到什么是一流的指挥一流的乐队一流的演绎。 反观自恃已经十分了解马六的乐句的偶,在这次现场面前,再次发现自己对作品的的认识还远远不够。 唱片中很难发现声部之间细微的、丰富的、但极富表情的对话。 这一些看似各自独立的对话,编织在一起却显得如此统一。如同一个社会,充斥着各种不同的个体形态,却在总体上确是在全民为史里芬计划备战。 偶当时闪过一个念头:如此庞大的构思难道从个音乐家的脑子里出来的吗?

事实证明:唱片中的信息仍然无法达到现场的高度。 也可能是偶的器材不够高度。
偶不仅对海汀克有个重新认识,而且对这部作品又有了新的认识。 庆幸自己订了北京的两场音乐会的票,以至可以让这个美好的瞬间再现一次。





4,北京第一场马勒第六交响曲
213日来到北京,恰逢北京降温。 而芝加哥交响乐团在北京国家大剧院的第一场演出的马六的开场,也如天气般的在偶心中降了温。从演绎效果上讲,偶仿佛看到了一个象睡眠不足导致身体协调能力下降的运动员在参加比赛, 和上海第一场布七的散乱有得一拼,全无上海第二场马六的精彩。 现场和唱片的差别就在:唱片能反复聆听保持同样的状态,而现场只能祈祷乐队“今天在状态”。   随着乐曲的进行, 第三乐章开始情况有所变化, 乐队似乎找到了马勒的感觉。 紧接其后的第四乐章乐队爆发了,这是偶听过的所有马勒现场中表现最好的一个乐章。 将近半个小时的演出一气呵成,没有一句废话,没有一刻拖沓。 比上海第二场马六更紧凑,张力更强,声部间配合更完美。 偶想也有很大因素是国家大剧院的声音解析力在起推波助澜、锦上添花的作用。

上海和北京的第一场演出都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是否说明乐队对场地也有一个适应过程? 如果此命题为真,那么以往国外乐队到大陆访问演出时, 偶们也要能包容一些他们不令人满意的地方。 有了前三场的体验, 偶猜测芝加哥交响乐团的北京第二场演出应该是最满意的。





5,北京第二场布鲁克纳第七交响曲
214日情人节,国家大剧院,海汀克指挥芝加哥交响乐团为偶们展现出了一次令人意乱情迷的演出。 在这七十分钟左右的盛宴中,任何美妙的词语都难描绘出布鲁克纳第七交响曲在芝加哥交响乐团乐器下的生命力, 对,它是有生命的, 同存在共呼吸,无处不在 又融为一体的生命。 这也是偶第一次在听现场的时候,体会到人 象是完全就是被包裹在音乐中,你要的一切音乐都给你了,而且给的更多。 在这时候根本不用 开动脑筋去想作品究竟给人以什么内涵,更不用竖起耳朵去找错音,睁大眼睛去看动作, 所有感受归结为两个字:音乐。  

在上海第一场布七之后,曾经在mp3中听到布七的旋律就马上去切换掉。 而在北京第二场布七之后,整个晚上都陶醉在脑子里的余音。 同一首曲子,同一指挥家乐队,效果反差如此之大,事先是很难想象的。 偶终于能明白当年卡洛斯·克莱伯为何一场演出前要经过无数次苛刻的排练。 而到中国来演出的外国乐队显然没有这样的条件, 行程表已经安排好了一切。 这次能欣赏到芝加哥乐队的感人演出, 偶不知道应该归功于海汀克的杰出驾驭能力, 还是乐队的适应能力, 还是运气。  但实在很难要求今后来华的乐队都能带给偶们如此好运, 能欣赏到一场优秀的演出其实是很难的。





2009
218
                                                 莱茵的黄金






附:芝加哥交响乐团访华的音响效果的一些小结。

偶是业余的古典爱好者,也是业余的音响发烧友。 只是一己之言,不当之处请指正呵。

总的来说,上海大剧院的音响效果比国家大剧院差。 上海大剧院的声音偏浑浊, 尤其是管乐响起的时候,弦乐被覆盖地几乎没有还手之力。 偶意识到海汀克可能在经营策略上已经在打压管乐的能量了,比较能明显的地方是一些管乐独奏的时候,管乐手象是放不开的样子或是憋得一口气。 对比阿巴多指挥卢塞恩节日乐团的马六,管乐手在同样的地方处理地比较嘹亮,放得开。  但是尽管芝加哥管乐手“缩手缩脚”,在上海大剧院的弦乐表现还是要较管乐手弱很多,估计要坐到第一小提琴边上才能听清弦乐的表现(合奏时)。

但在国家大剧院就有所改观。 管弦两声部相对平衡一些,打击乐也没那么闷了, 乐队齐奏的时候弦乐也能出得来。 北京第一场偶对声音还有点抱怨,觉得薄, 而第二场声音的厚度就出来了。 管弦平衡对交响中作品的表现是非常重要的。  国家大剧院的管弦平衡是相对上海大剧院的, 其实偶觉得芝加哥的管乐还是要强过弦乐,无论是能量还是音色。
最后编辑jahal 最后编辑于 2009-02-18 20:32:00
分享 转发
TOP
2#

。。。。照片怎么调成一样大小啊。。。。。
TOP
3#

少见的好贴
佩服楼主从上海一路跟随到北京
TOP
4#

照片不用调了,内容最重要,呵呵。
TOP
5#

谢谢why兄呵。

最后一张照片使用手机拍的。  国家大剧院很严格,所有人要过安检,就像机场一样。 相机、饮料、食品都要事先寄存, 8能带进去。  但是进场了以后才发现大家都在用手机拍照,哈哈。
TOP
6#

额,这个要顶,俺让们木有看过的也馋馋
欢迎光临上海小古唱片屋: http://shop37048759.taobao.com/
http://gustav.taobao.com
TOP
7#

加精加精~~~~~
TOP
8#

我也去了,是你某张照片中的一个小黑点。
布7赶上老富特指挥御用乐队的了。
TOP
9#

真是好帖!堪称完美的总结!

看来还真得这么听,才能揭露出乐团表现之谜的真相。
TOP
10#

请楼主比较各场音乐会结束时观众的反应热烈程度?与你的满意度成正比吗?

我先猜一猜,可能热烈程度都差不多吧。
TOP
11#

等俺有钱.....
还是先看贴吧....
TOP
12#

原帖由 土行孙 于 2009-2-18 21:31:00 发表
我也去了,是你某张照片中的一个小黑点。
布7赶上老富特指挥御用乐队的了。


呵呵,当天芝加哥的表现确实能够得上顶级两字
TOP
13#

原帖由 亮亮2 于 2009-2-18 21:36:00 发表
请楼主比较各场音乐会结束时观众的反应热烈程度?与你的满意度成正比吗?

我先猜一猜,可能热烈程度都差不多吧。


确实差不多。。。。 大家用掌声对大师表示了敬意。
而且大家对这次木有加演都说能理解,在散场时候三三两两地听到。
TOP
14#

顶黄金兄的帖子
http://weibo.com/1599753740

@jeff摄影与古典音乐
TOP
15#

支持一把黄金兄!

TOP
16#

没能在北京听到海仃克的马勒六,花高价坐在8排中央聆听了布鲁克纳七,也谈谈听感。
海仃克确实是老了,在第一、第二两个乐章中,有明显的指挥上的停顿,速度方面较之他早前在PHILIPS的录音要缓慢些,感觉是否年老吃力了。
芝加哥的铜管太厉害了,谐趣曲和第四乐章中,铜管掩盖了小提琴声部的表现,如果能减少一把长号可能就正好合适了。怀疑是大剧院的声学处理方面的问题吧。
但无论怎么说,现场带来的音乐冲击力还是非常不错,虽然与理想中有差别,布鲁克纳的精神还是比较完整。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