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作业:蕴含着古典风味的《香港纯弦 流行古典》 [复制链接]

查看: 4436|回复: 18
1#
前段时间,有幸中奖雨果的《香港纯弦  流行古典》 一碟,除了陈洁丽的我感兴趣以外,那天竟然会冲动参与抽奖,现在回想起来,或许是为了“流行”二字! 在我的印象中,流行曲、民歌被变为民乐演奏、弦乐演奏的在唱片店里面比比皆是,为什么雨果不怕浪费资源,还要录制这CD,这CD有什么突破? 这让我感到相当好奇!

     下面,我将带着“有色眼镜”,以严格、苛刻的态度,来“审查”这张CD,全是主观听感,请老易及其它朋友指教!





     【1874  原唱陈奕迅 曲:王双骏 编曲:李哲艺 小提琴独奏:梁建枫 5:45】

      1874,是一首我非常熟悉的歌曲,开始的时候,我以为主旋律一定很熟悉,可是………… 听了1分钟了,我竟没有跟着选择走,听到的都是古典唱片中弦乐的交错演奏,我愣了,不觉地把玩手上的CD盒子,看着、看着,有一种辉煌、清晰地听古典的味道,我马上逼"自己不要去想现在是听流行歌的音乐,现在听的是古典"。 奇怪了,我觉得旋律出奇地悠扬,音色出奇地好,定位出奇地准确………… 而且,5:00过去了,我隐隐约约感觉到 流行的选择,仿佛隐藏在古典音乐之中,若隐若现…… 这种感觉好神奇啊!

                                                                                                                                            待续………………
最后编辑死神 最后编辑于 2008-03-23 20:06:54
分享 转发
平生只有双行泪 半为苍生半美人
TOP
2#

回复:蕴含着古典风味的《香港纯弦 流行古典》

个人以为古典音乐之所以不同于流行通俗乐曲,并不在于旋律本身,更多的在于其创作手法与创作理念,古典音乐中的建筑感是流行音乐中感受不到的,这是一种逻辑性极强的音乐形式。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的区别正显示了音乐绝非仅仅只是旋律。现在有不少流行音乐引用了前辈大师的作品旋律,这其实并不能说明什么,一旦单独的旋律离开了原作品的架构,就已经和原作品脱钩了。古典音乐中固然不乏优秀的旋律,但优秀的旋律决不是古典音乐成为经典的理由。
Backhaus
TOP
3#

回复:蕴含着古典风味的《香港纯弦 流行古典》

这是交作业的吧............;P
CLK发烧信号线!
淘宝: http://shop35466467.taobao.com
TOP
4#

回复:蕴含着古典风味的《香港纯弦 流行古典》

好,期待下文!
您的时间在那里,您的成功就在那里!
TOP
5#

回复:蕴含着古典风味的《香港纯弦 流行古典》

发烧雨果适合刚入门的爱乐者,提高兴趣,测试音箱使用,作用也是可以的;P
瞧一瞧,看一看啊!61490600上海古典群,,想来的多发言++
TOP
6#

回复: 蕴含着古典风味的《香港纯弦 流行古典》

【意大利风  选自《弗兰克·布里奇主题变奏曲》 曲:Britten(英) 1:23】

       这首曲子我真的不太熟悉,而且只有短短的1分半钟,虽然说只是第二首,我非常想不听了,跳过去直接听耳熟能详的《至少还有你》,可是,刚听了10秒,我完全改观了。为什么,虽然,我不太清楚地知道这首歌的旋律,但是,我完全感觉到这是在“玩”乐器的定位,乐器表现众多,是测试定位的良好曲目! 演奏一气呵成,绝无冷场! 一个字:绝!

                                                                                                由于最近比较忙,听感分开奉上:  待续…………
平生只有双行泪 半为苍生半美人
TOP
7#

回复:蕴含着古典风味的《香港纯弦 流行古典》

以前以为ERIC写东西善于吊人胃口,原来你才是高手,失敬!失敬!
TOP
8#

回复:蕴含着古典风味的《香港纯弦 流行古典》

LZ等你的评论等到花儿也谢了(今天下大雨,大沙头路旁的花都被打谢了)我去金海印买了一张来听,印象最深的是《我的太阳》。整张碟的弦乐录音华美,活力十足,有时感觉象看春节白鹅潭焰火晚会那最后几分钟一个又一个巨大的花球腾空绽放,层层叠叠,目不暇接,满天星光灿烂!《我的太阳》一曲,看碟中小册子介绍各演奏者都有轮番担任主奏展示琴技的机会。大提琴的表现则更为出色。改编的作品玩出了新意,形散而神不散,不同的琴的声音特点也表现明显,有如色彩斑斓的油画,立体感强,色彩也鲜艳饱满。该碟若以质论价非常超值。缺点是小册子介绍曲目的那页中间约一厘米宽的列向印刷质量存在问题,有些字未能完整印出,不知是我的碟的个别现象还是整批都如此。有些遗憾!封面设计也很美。个人感觉香港弦乐团的表现很不错,希望老易能再为他们录多些好的音乐。看介绍,该碟制作过程中因资金问题差点夭折出不了。如果那样真是广大乐迷的损失。当今的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如何融合发展,香港弦乐团及老易走出了一条新路子,希望路越走越宽,越走越顺!
最后编辑shotchen 最后编辑于 2008-03-22 20:55:28
TOP
9#

回复: 蕴含着古典风味的《香港纯弦 流行古典》

原帖由 shotchen 于 2008-3-22 20:50:00 发表
LZ等你的评论等到花儿也谢了(今天下大雨,大沙头路旁的花都被打谢了)我去金海印买了一张来听,印象最深的是《我的太阳》。整张碟的弦乐录音华美,活力十足,有时感觉象看春节白鹅潭焰火晚会那最后几分钟一个又一个巨大......


谢谢shotchen的精彩评论!
您的时间在那里,您的成功就在那里!
TOP
10#

回复:蕴含着古典风味的《香港纯弦 流行古典》

补充听感.
1.整张碟的印象是看NIKON相机拍的片,对比及质感强列(弦乐),音乐的富有动感,非常流畅.
2.第六首给自己的情书中加入了电子节奏的东西等,个人认为是与整个碟的风格不大协调.另碟片封面也过于朴素,与碟面小册的封面对比有点"寒酸",过于平淡.
3.弗兰克不里奇主题变奏曲确实与流行曲改编曲是有很大的风格差异,还是整体放在一起比较合适.
4..整张碟的录音制作是非常好的。以前听过天乐出的40多把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拉丁大提琴,柏林的12把大提琴等碟,这次13(15)人的香港纯弦的录音其实不比他们的差,听感更丰富,个人感觉可以评为天碟级的录音。
5.难忘第三首“至少还有你”中第4分40多秒,约是原唱歌词“全世界……”时弦乐齐奏营造的低频气势,HIFI感非常强烈。音量大些时那种冲击力联想到“澎湃”一词(虽说有点夸张,但带给听觉的震撼却是真实的)。
6.周日再买一张时发现第12页印刷不清问题属于个别现象.
7.小提琴音色娇艳,有金色的光泽.很多的曲中有使用拨弦的技巧.有的曲中小提琴独奏的华彩片段使人联想到贝多芬的小协的那段独奏。
8.大提琴及倍大提琴音色温暖,厚实.在《爱是永恒》一曲中你能感受到音乐中有对“爱是永恒”的哲学思考,可以感受到血液中爱的涌动,甚至是爱如岩浆爆发般的宣泄。
个人评价,这是一张低价的弦乐录音天碟.
最后编辑shotchen 最后编辑于 2008-03-24 20:41:53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