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想和前辈们聊聊唱片包装! [复制链接]

1#
  在国内,无论是顶级唱片公司还是小作坊录音棚,出产的数量其实不少(总数)。先抛开里面的质量不说,在印象中好像没有哪个封面是好看点,或者是新颖一点的。要是单凭外观来选购,估计大家都不太会选择这些包装老土的东西!
  虽然,绝大多数发烧友都在乎内里质量为主,但几十大洋买回来的东西,壳也做得好看点嘛!
  以人声来说,一看目录的歌都是口水歌,而且都是已经翻唱了超过十遍的作品!同一首歌,A公司唱罢B公司又再翻唱。民乐也是,吹来拉去一直都是那几首。看完目录已经不怎么想掏钱了!再看看正面,除了极度老土的推销口号外。就是唱片公司或录音师的自褒文字。如有相片几乎是靓女不靓,型男不行!不知是拍摄的师父有问题还是被拍的有问题?几乎所有的外观都停留在香港或日本唱片70-80年代的水平!打开内页更吐血!什么国家××级演员,演奏员等的土介绍比比皆是。对于发烧友来说,管他有没有级别,好听就行!我就知道周润发、梁潮伟他们连4级演员都没评上!
  今天收拾CD柜,有感而发!不知前辈们可有同感?
分享 转发
TOP
2#

价格便宜,包装好最好!
TOP
3#

一分錢一分貨
TOP
4#

包大哥所言其实已经远不止包装的问题了。
如果单纯是包装的问题,我看中国的唱片包装在中国产品中算是过得去的了。
一类产品的包装(偶然的单个不算),肯定是只能站在本国平面设计的同等水平线上,想某类产品的设计超越国家的整体水平可能性并不大,纵观现在中国的唱片包装设计,应该不算是中国平面设计最差的产品类别,算是发展中吧。
反而除了包装设计没法超越国家的整体水平外,音乐制作方面我倒觉得现在的中国唱片特别是发烧唱片公司落后于中国的整体生产水平。
这种落后不是体现在某张唱片的录音质量或光碟的生产质量上(这些都应该算是发烧公司比国内大公司水平高的了)而是音乐观念或说产品观念。
中国的几家发烧唱片公司严重缺乏音乐观念,甚至让人对其有不知道音乐为何物的怀疑。
原因主要体现在哪里呢?
1、编曲
很多时候实在无法忍受中国几家发烧唱片公司的编曲,(我购买了超过一百张中国发烧唱片公司的唱片,相信有权说一点个人观点),我发现大部分的歌曲编曲都是典型的为讨好低级别发烧友而写的,音乐的编排异常的冷静,完全缺乏感情表达所需的兴奋和冲动,为追求层次的分明与细致,强行减少或压缩和弦结构中本来应该出现的很多音色。有些更是过分到,为了此曲能尽多地体现某件乐器的质感而放弃其它乐器的配合,让和声织体尽量的单薄。这样的编曲人,已经完全和“音乐家”这个崇高的称谓没有任何关系了,典型的工匠所为。

2、翻唱歌曲,翻唱、翻奏其实都是正常的事情,美术界允许临摹名家画作,好音乐同样也允许不同的音乐人翻演经典,可问题在于,翻要翻的有策划水平(不指艺术水平了),要在身边的市场环境中寻找不撞车的作品来翻。可这些公司并非如此,几乎都是一窝蜂地短期内抢热手歌曲,在短兵相接的市场中大家用同样的曲目不同的演绎方式来硬拼,这对竞争公司自身并没有任何好处的同时也非常难为支持他们的听众。

我觉得中国的商业已经发展到现在比较进步的水平了,已不再是曾经传说中的小农经济时代(那个时代我没来中国,因此我只能是听说以前的中国是小农经济主导的)。商业竞争不进则退,出色的商业竞争都讲究独立风格与自我品牌,工业上讲究的是“独特的科技含量”,艺术市场讲究的是“独特的艺术个性”,如果现在的发烧唱片公司在翻演旧作的同时不尽快建立自己的音乐创作风格和势力,相信一旦国外公司介入这个市场的直接竞争,他们很快就会出现危机。在日本,唱片公司最注重的其实并不是某个歌手或乐手,而是创作人,因为歌手或乐手总有红和黑的时候,而创作人却是长期稳定的生产资源,套用一句中国俗语即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艺员永远是流水(它可能随时会红了之后合约一满就跳槽,或者你养着他,他不红,更甚至红了很短时间就变票房毒药),而创作人却是铁打的营盘,因为创作讲究的是才华与修养与勤奋,一个有才华有修养的创作人,即使他没有市场创作观念,唱片公司都可以在不断的灌输中引导他成功,即使他不勤奋,但偶然勤奋一下照样能出作品,即使他暂时没灵感,但只要他有才华,总会忽然就来好东西,因为这些是由素质决定,而不是由外貌与年龄决定。NHK和sony这些大家都是首先拥有丰厚的创作资源才能通过造红艺员来长期保持行业的竞争地位。

我现在正在赶我的毕业论文,没有太多的时间去详细描述个人观点,但我毕业后回去可能主要从事中国音乐市场战略研究工作,因此我会长期关心中国唱片市场的动向以及购买中国唱片。
最后编辑101℃
TOP
5#

奋斗目标:农妇 衫全 有点田
这个签名有意思!
TOP
6#

唱片包装也是一门艺术和学问,值得关注和探讨,学习中!
TOP
7#

艺术的眼光和市场的眼光的区别映射了大众文化的质素。
TOP
8#

希望國內唱片重搭昔日的黃金經典時期
TOP
9#

clk 在 2005-5-27 8:12:25 发表的内容
希望國內唱片重搭昔日的黃金經典時期


有过黄金时期?最直接的让我感觉
日版的订书针不会生锈~~呵呵~~
TOP
10#

爵士鼠 在 2005-5-27 7:27:09 发表的内容
价格便宜,包装好最好!


是也,在我看来,国内D版包装的精美程度,要比国外Z版要高级得多了!只是内页扫描制版的的印刷质量,细看是不行的。
TOP
11#

楼上的几个观点非常有同感!!
1:音乐制作方面我倒觉得现在的中国唱片特别是发烧唱片公司落后于中国的整体生产水平。这种落后不是体现在某张唱片的录音质量或光碟的生产质量上(这些都应该算是发烧公司比国内大公司水平高的了)而是音乐观念或说产品观念。
2:我发现大部分的歌曲编曲都是典型的为讨好低级别发烧友而写的,音乐的编排异常的冷静,完全缺乏感情表达所需的兴奋和冲动,为追求层次的分明与细致,强行减少或压缩和弦结构中本来应该出现的很多音色。有些更是过分到,为了此曲能尽多地体现某件乐器的质感而放弃其它乐器的配合,让和声织体尽量的单薄。
3:翻要翻的有策划水平(不指艺术水平了),要在身边的市场环境中寻找不撞车的作品来翻。可这些公司并非如此,几乎都是一窝蜂地短期内抢热手歌曲,在短兵相接的市场中大家用同样的曲目不同的演绎方式来硬拼,这对竞争公司自身并没有任何好处的同时也非常难为支持他们的听众。 我觉得中国的商业已经发展到现在比较进步的水平了,已不再是曾经传说中的小农经济时代(那个时代我没来中国,因此我只能是听说以前的中国是小农经济主导的)。商业竞争不进则退,出色的商业竞争都讲究独立风格与自我品牌,工业上讲究的是“独特的科技含量”,艺术市场讲究的是“独特的艺术个性”,如果现在的发烧唱片公司在翻演旧作的同时不尽快建立自己的音乐创作风格和势力,相信一旦国外公司介入这个市场的直接竞争,他们很快就会出现危机。
4:唱片公司最注重的其实并不是某个歌手或乐手,而是创作人,因为歌手或乐手总有红和黑的时候,而创作人却是长期稳定的生产资源,套用一句中国俗语即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艺员永远是流水(它可能随时会红了之后合约一满就跳槽,或者你养着他,他不红,更甚至红了很短时间就变票房毒药),而创作人却是铁打的营盘,因为创作讲究的是才华与修养与勤奋,一个有才华有修养的创作人,即使他没有市场创作观念,唱片公司都可以在不断的灌输中引导他成功,即使他不勤奋,但偶然勤奋一下照样能出作品,即使他暂时没灵感,但只要他有才华,总会忽然就来好东西,因为这些是由素质决定,而不是由外貌与年龄决定。NHK和sony这些大家都是首先拥有丰厚的创作资源才能通过造红艺员来长期保持行业的竞争地位。

顺祝:考试顺利!
TOP
12#

這是印刷技術問題.國內唱片包裝和技術復制JVC XRCD不少.我喜歡簡單明瞭.國外正版唱片的一向風格.
TOP
13#

clk 在 2005-5-27 9:56:08 发表的内容
一分錢一分貨

是啊前辈!现在已经是四五十大元啦!等于四五千分钱了!其中留几毛出来做做包装也不过分吧!何况现在有好多老翻(双CD装的),他们设计出来的封面,分分钟笔原来的较吸引眼球。人家老翻14元两张都着重包装设计,何况那些正版呢?
最后编辑包响乐团
TOP
14#

國內所謂發燒碟多數包裝很复雜和老土,以雨林的包裝最惡心.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