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纽约爱乐乐团的成长历史 [复制链接]

1#
在这座城市建立一个永久性的交响乐团的想法最初产生于1839年,3年之后,纽约爱乐交响乐协会正式成立,从而宣布了目前美国现存的最古老的交响乐团—纽约爱乐乐团的诞生。这一年的12月7日,几百名听众聚集在百老汇的阿波罗厅,出席组建后的纽约爱乐乐团的第一场音乐会。音乐会由爱乐协会的创始人和主席希尔指挥,由63名乐师组成的乐团演奏了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音乐会的曲目还包括其他室内乐和歌剧选曲等作品。

    纽约爱乐乐团最初的音乐会曲目反映出它的指挥大都受教于欧洲这个背景,而德奥乐派又是其中最引人注目的重点。1846年5月20日,乐团在城堡花园演出了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这也是这首伟大的乐曲在美国的初演;同一年,乐团还演出了肖邦的第一钢琴协奏曲和柏辽兹的几首序曲,尽管乐团曾于1847年演奏过美国作曲家布里斯托的《音乐会序曲》,但是直到这个世纪结束,欧洲作品始终占据了音乐会的主体。在1877年到1891年任指挥的西奥多.托马斯特别在音乐会上加强了李斯特、瓦格纳、勃拉姆斯和理查.施特劳斯的分量。

    尽管纽约爱乐乐团的年龄和它在20世纪的杰出表现使它在纽约的音乐历史上占有不可动摇的一席之地,但是在上一个世纪,它的这种重要性常常会被其他乐团的崛起所掩盖。成立于1878年的纽约交响乐团在很长的时间里一直是它的强劲对手,一些阶段性存在的乐团在很大程度上威胁着它的地位,波士顿交响乐团、芝加哥交响乐团和费城管弦乐团的经常造访也吸引了公众的许多注意力。

    最大的乐团合并事件发生在1928年3月,当时,爱乐协会与多年的竞争对手交响乐协会合二为一,两个乐团成为一个整体,其名称也一度变成了纽约爱乐交响乐团。

    新的演出季延长到了28个星期,其中包括103场音乐会。1927年,托斯卡尼尼成为乐团的首席指挥,最初与他分享这一职位的还有门格尔贝格和莫里纳利。托斯卡尼尼在纽约的任期几乎像是一个传奇的故事,这里面充满了令人激动的鲜花、掌声和欢呼,充满了荣耀、光彩和辉煌。1930年春天,他率领乐团访问欧洲,在5个星期内令人不可思议地演出了23场音乐会,而且场场都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在这个乐团里,由于他的准确与清晰的指挥方式,他的威望完全超越了同时期的门格尔贝格甚至富特文格勒,也正是由于这个时期在纽约的出类拔萃的表现,使托斯卡尼尼成为他那个时代最伟大的指挥家。

    托斯卡尼尼于1936年离开纽约爱乐乐团,由巴比罗里继任,此后的指挥当中包括罗津斯基、瓦尔特、米特洛波洛斯和伯恩斯坦等人。在40年代,乐团的客席指挥显得尤其引人注目,作曲家埃内斯库、查维斯和斯特拉文斯基都是在巴比罗里时期出现。1942年,在庆祝乐团的世纪华诞之年,音乐会演出季中有13位客席指挥执棒登场。在此后的十余年间,布施、古森斯、莱纳、库谢维茨基、库尔茨、斯托科夫斯基、塞尔、蒙什、亨德尔、萨巴塔、蒙特、坎特利和鲁道尔夫等人与不同时期的首席指挥分享了纽约爱乐乐团的音乐会。

    从1958年到1970年执掌乐团的伯恩斯坦为指挥的含义注入了新的理解,作为指挥这个乐团的第一位出生于美国的音乐家,他带来了一种热情洋溢而近乎于杂技表演的指挥风格,尽管并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可,但是却不可否认地对音乐会的标准曲目和知名度较小的作品都制造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演绎方式。伯恩斯坦最初是被罗津斯基选为他的助理,1943年11月,当瓦尔特在一场音乐会前感觉不适而无法出场时,他临时替代这位大师,首度登上纽约爱乐乐团的指挥台,演出了一场动人的音乐会。通常,伯恩斯坦的曲目总是显得趋于保守,但是他在1951年首演了艾夫斯在半个多世纪以前创作的第二交响曲,他还首演过从汤普森到柯普兰和威廉.舒曼等众多在世的美国作曲家的作品。

    伯恩斯坦还一直试图通过自己的努力来缩小大众与交响乐圣殿之间的差距,1974年,他在纽约中央公园指挥纽约爱乐乐团举行的一场音乐会,现场观众竟然达到13万人。

    为了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专注于音乐创作,伯恩斯坦在与纽约爱乐乐团共事12年后隐退。退休之前,他被授予乐团“桂冠指挥”的荣誉称号。

    现在看来,选择皮埃尔.布列兹在伯恩斯坦之后出任纽约爱乐乐团首席指挥是一项成功之举。虽然对于通常的音乐会标准曲目仅有较少的经验,但是布列兹在任职期间显示出他在扩展曲目方面的能力。在音乐会曲目的甄选上,他一向坚持自己的美学标准,多年来充斥舞台的19世纪浪漫主义时期的代表人物如勃拉姆斯、柴科夫斯基和理查.施特劳斯等人的作品几乎被他完全排除在外,他认为这些作曲家在音乐的革新方面远不如贝多芬、相辽兹、德彪西和瓦格纳等人做得彻底。他的节目单常常被德彪西、斯特拉文斯基、威伯恩和梅西安所占据。身为首席指挥后,他不得不有意识地拓展曲目,将一些古典作曲家包罗在内,但是这些作品仅限于海顿、贝多芬和舒伯特等有限的几位。一般来说,他宁愿挑选那些人们较少听到的古典和当代作品。布列兹的目的就是要有计划地使人们习以为常的音乐会曲目结构发生一个巨大的变化,从而对音乐会听众的欣赏趣味产生意味深长的影响。在作为一位20世纪作品的支持者的同时,他还将李斯特、舒曼和他们同时代作曲家的一些不为人所熟知的作品列入音乐会。由于他的到来,纽约爱乐乐团这座“百年老店”焕发了青春,音乐会听众明显变得年轻而富于朝气,尽管一些保守的和年老的听众纷纷离去,但是音乐厅却总是座无虚席、场面热烈。

    在舞台上,布列兹的表现也有目共睹。他从来不用指挥棒,左手只是用来指示音乐的渐强和渐弱。他有一双极其灵敏的耳朵,可以轻而易举地在整个乐团的轰鸣中分辨出某一件乐器的失误,这足以让最骄傲的乐团演奏员心惊肉跳。然而这一切如果与他所创造出来的独一无二的音响相比则显得太微不足道了。尽管他只是要求乐团一丝不苟地按照乐谱的标示行事,但是那种别具一格的清晰而冷峻的声音还是自然而然地浮现出来。

    1973年6月,布列兹在埃弗里.费舍尔大厅开创了一个名为“地毯音乐会”的成功的系列音乐活动,一楼的座位全部拆除,创造出一种随意的氛围,表演的曲目也是非正式的,但却有着实实在在的价值。他还主张在一些并不显赫的音乐厅举行音乐会,以吸引更多听众的参与。

    在1970年到1971年的演出季中,纽约爱乐乐团共举行了193场音乐会,它的演出季从9月下旬开始,直到第二年的5月结束。在春末夏初时,还演出轻松的曲目和举行诸如“地毯音乐会”之类的活动。在夏天,除了旅行演出外,乐团还在纽约的公园里举行免费音乐会。

    1978年,祖宾.梅塔成为纽约爱乐乐团的首席指挥。尽管梅塔在这里的任期达13年,从而成为本世纪内担任这个职务时间最长的一位指挥,但是在他手中,纽约爱乐乐团的音色却变得越来越粗糙,而且明显缺乏生气。很长时间以来一直以拥有最佳乐师而自豪的乐团,在与梅塔合作多年之后忽然发现,自己居然已经落到了许多新近崛起的年轻乐团的后面。

    1991年接替梅塔的库特.马祖尔终于重新燃起了人们的希望,他为这个多少显得有些暮气沉沉的乐团注入了新的思想和新的方式。在马祖尔指挥下,纽约爱乐乐团的音质比以前更为柔软,也更富于温暖,然而马祖尔更注重的是如何才能使它演奏出的音乐变得更有意义。他认为,这支乐团可以随时奏出精确的音符和节奏,但是要想充分传达作曲家的情感和精神,则应该多花一些时间去研究和反复排练。

    在马祖尔手中,纽约爱乐乐团正在逐渐脱离近年来的低潮。
分享 转发
TOP
2#

好文章
TOP
3#

纽约爱乐乐团150周年纪念专集(1842-1992)
编号:Pearl GEMMCDS9922(三碟)   斯特兰斯基(Stransky)指挥的Sullivan的THE MIKADO序曲,(1919年)

  托斯卡尼尼指挥贝多芬第五交响曲Op.67)(1931年);

  斯特兰斯基指挥贝多芬第五交响曲行板乐章(1917年);

  门格尔伯格指挥荷兰国歌(1924年);

  门格尔伯格指挥Schelling的A Victory Ball(1925年);

  门格尔伯格指挥瓦格纳《漂泊的荷兰人》序曲(1926年);

  门格尔伯格指挥《飞翔的女武神》(1926年录音);

  莱纳指挥《帕西法尔》序曲和第一幕(1938年录音);

  门格尔伯格指挥小约翰-施特劳斯Kunstlerleben(Op.316)和G'Schichten ausdem Wienerwald(Op.325)(1927年);

  门格尔伯格指挥柴可夫斯基《斯拉夫进行曲》(1926年录音);

  伍德指挥勃拉姆斯《海顿主题变奏曲》(1937年)   托斯卡尼尼指挥威尔弟的《游吟诗人》序曲和第三幕(1929年);

  毕勤指挥理查-施特劳斯的《唐-吉诃德》(1933年);

  莱纳指挥德彪西的两首夜曲(1938年录音) ;

  巴比罗利指挥德彪西意像集中第二首——伊比利亚(1938年);

  巴比罗利指挥Purcell的弦乐组曲(1930年) ;

  巴比罗利指挥雷斯匹基《罗马的喷泉》(1929年)

  Pearl出版的这套纽约爱乐的纪念专辑以斯特兰斯基的指挥作品拉开序幕,斯特兰斯基于1911-1923担任纽约爱乐乐团的指挥,但显然并不受欢迎。然而,他指挥的The Mikado序曲洋溢着热情,在贝多芬第五中带给人的又是庄严肃穆的品质(这里只有第五的一个乐章,在进入电子时代以前,指挥家们经常是只录制某乐曲的一个乐章)。

  门格尔伯格从斯特兰斯基手中接过了乐团的指挥棒。在这套专辑中,制作者主要选择的是他在纽约爱乐的一些珍稀录音,而不一定是他最好的录音。《漂泊的荷兰人》一曲被演奏得富丽堂皇,而Schelling那部作品的演奏显得有点杂乱,并且Brunswicks公司低劣的录音未能很好地表现出门格尔伯格的个性;相反Victors公司录制的两部作品:1930年的《埃格蒙特》序曲和1929年的“Rouet d'Omphale”倒是很好地表现出了门格尔伯格的特色,可惜被收录进这个专辑。   毕勤手下的《唐-吉诃德》听来使人相当得愉悦、相当得温暖,而又不失精确,其中的细节清晰明了,绝对是一流的演奏。唯一缺陷则是大提琴手Wallenstein,他虽然技法高超,却太缺乏音乐的想像力了 。

  莱纳指挥的两首作品的使用的是“World's Greateat Music”的录音,它们的意义在于这是莱纳的首次录音。对于帕西法尔,莱纳指挥的十分精彩受用,但我同时觉得对于德彪西夜曲,他并没有抓住其内涵,Nuages进行得缓慢而乏味,而Fetes的节奏又快得有些蛮横,让人难以接受

  这套唱片上的勃拉姆斯海顿变奏曲曾被认为是托斯卡尼尼指挥、Brunswick公司录音制作的,但没有正式的文献对此做过任何记录。Dennis D. Rooney的注解表明,这个录音版本取自一个磁带录音,它在托斯卡尼尼的爱好者中间已经隐秘地传播了好多年。今年3月Harris Goldsmith在Classic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文章披露了它的真相:它由亨利-伍德指挥女皇大厅管弦乐团演奏,曾由DECCA发行。这是一个令人满意的说法,因为伍德爵士作为一个艺术家在现在所得到的声誉远远地少于他应该有的,伍德的确是一位十分优秀的指挥家,他的作品的确容易被误认为是托斯卡尼尼之作。事实上,伍德对于主题的处理有点奇特,与托斯卡尼尼并不十分相似,但其它的一些处理倒是明显地带有托氏的倾向和个性。伍德的录音完成于1937年的伦敦。作为哥伦比亚公司旗下的艺术家,伍德1935到1937的录音由DECCA录制发行,女皇大厅管弦乐团则是为伍德进行录音而专门组建起来的。

     虽然名气很大,但巴比罗利作为托斯卡尼尼的继任者接手纽约爱乐时,还是引起了一些争议。乐团的第一次录音虽不在巴比罗利的杰作之列,但不管怎样,它给人印象良好。对于Purcell作品的编排,我们在今天看来会显得非常老套而陈旧,我个人认为选择柴可夫斯基的《弗兰切斯卡-达-里米尼》或者舒伯特的悲剧交响曲会更好一点。然而,雷斯匹基的《罗马的喷泉》在巴比罗利手中的确是充满了色彩与光泽,德彪西的《伊比利亚》演奏得也是同样精彩。

  我把最出色的留到了最后,那就是托斯卡尼尼指挥的贝多芬第五,托老的力度感贯穿整首乐曲。这次演奏的优秀之处使得托老的其它第五录音版本黯然失色,Pearl公司发行的托斯卡尼尼/纽约爱乐套装碟中的第五让人觉得似乎电压不足。

  这套唱片转录工作由Ward Marston和Mark Obert-Thorn共同完成。Marston的水准一向被看好,而Obert-Thorn是经常被批评。而这一次这我不得不说Obert-Thorn工作完成得很出色。噪声处理一直是他的弱项,而这次他表现非凡,处理出的声音清澈、开阔而真实
TOP
4#

大长见识!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