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load=jpg]Upload/200682317201731008.jpg[/upload]
“缥缈、幽远,若来自遥遥天际,曼妙、灵动,如雪舞花飞”。如果在听到这张唱片前有人和我这样描述管风琴的声音,我一定以为他(她)是个极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人,而现在,我却暗叹自己非常缺乏应有的想象和创造力,以至于每每聆听这张唱片都让我身心疲惫甚至是汗水淋漓。让你充分感受音乐的魅力甚至是声音的魅惑,同时又带给你极度的郁闷和身心的疲惫,莫非这就是传说中的“痛并快乐着”?如果我告诉你我说的唱片收录的是巴赫的《哥德堡变奏曲》,你会不会觉得我疯了或者把你气疯了?如果真的是这样,我也只能觉得抱歉了;因为于我而言这里的“如果”恰恰真的就是结果。
之前我已聆听过数版《哥德堡变奏曲》的录音了,包括让我从内心感到震撼的Hans Pischner的演绎和琴声美到无以复加的Jarrett的诠释;这张《哥德堡变奏曲》却带给我完全不同的感受,而这种不同更多的是来自于直观的声音而非对作品的诠释、解读。当美妙的主题旋律回响在我的耳边,我觉得那奇妙的声音是来自遥远的时空:幽远、纯净、空灵、优雅,神秘莫测又令人神往。如果说Hans Pischner大键琴的琴声带给我的是心灵的震撼和冲击,这张唱片中的管风琴的声音则让我痴迷的有些沉溺和迷茫。我一直以为庄严、神圣、宏大、肃穆才是管风琴擅长表现和营造的,却未料到竟能发出如此曼妙、清丽、悠扬的声音;这美妙的声音绵延不绝,甚至夹杂了丝丝的魅惑,令你不忍拒绝却又难以捉摸。这样的情形你想不累恐怕是很难的,这是聆乐十数年来来从未有过的;“痛并快乐着”,这真是全新的聆乐体验,而这一体验又堪称另类和空前。
这张唱片其实已经期盼很久,拿到也颇有些时日了,也一直想为这张唱片写些只言片语;心下的痴迷和茫然却让我难以下笔,直至今日。之所以寻找一个管风琴演绎的《哥德堡变奏曲》,主要是想感受一下“具有管乐的绵延、又有键盘的颗粒”的双重属性的乐器在诠释这部最伟大的变奏曲时的独特韵味;可拿到唱片聆听之后却颇有些“后悔”了。虽说管风琴这一双重的属性对于表现复调音乐的多声部有着其他乐器难以比拟的优势,但就欣赏者而言要通过音色细微的差别去感受复调的魅力却需要付出更多的注意力和耗费更大的精力。况且在这里琴声又是如此的幽远、曼妙,让人很容易沉溺于声音的魅惑而忽略了作品结构之美,以至于不得不反复聆听却依然心神恍惚直至大汗淋漓。这恐怕是迄今我听得最辛苦的一张唱片了,而且令我难以拒绝;看来要“痛并快乐着”是需要付出代价的,而且付出的代价让我觉得颇为“恐怖”!
一直觉得步入“不惑”的我当心如止水了,突然发现远不是那么回事;一张唱片竟能搅得我心不宁体不安,不知道这是值得庆幸呢还是应该沮丧。总觉得巴赫的音乐带给我们的一定是平和、安宁,面对这样的一张唱片我却有些茫然了。或许我过于关注具象的声音了,或许更多的聆听或时间本身能让我的感受有所改观;而目前我自己能做的,是让我的“痛并快乐着”继续乃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