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勒第四交响曲》群英会
马勒第四交响曲或许不是马勒最伟大的代表作,但肯定是他九部交响曲中最动听的一首。《第四交响曲。和先前的第二、第三交响曲形成《少年魔号》三部曲,是三首中最简洁、明朗而快乐的一首。在这里,或许还可以说有些部分与海顿、莫扎特十分相象。在结构上,除了第四乐章,都与古典交响曲很相似。这首交响曲之所以会如此明朗快活而端正,这里的第四乐章占了很大因素,这个第四乐章以童声来报知天国的生活,源自 马勒的大型声乐套曲《少年的魔号》第七阕《儿童对我说》,最初写作于1892年,原先准备作为《第三交响曲》的第七乐章,但这部交响曲已经实在太长了(超过2个小时),所以后来马勒将它改用于《第四交响曲》的末乐章。前三个乐章在主题和调性上与前两部交响曲也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这三个乐章也导自于大型声乐套曲《少年魔号》。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要很好地理解《第四交响曲》的话,应该预先对《第二》、《第三》这两部交响曲熟悉一下。马勒在第四乐章的写作中甚至于可以意会到其诙谐的幽默感,你似乎听到了圣•路卡宰牲烹牛时的牛叫声。第四乐章虽然在全曲中所占的比重不是最大,但却是整个交响曲的重点,在主题性上也将前面的三个乐章与第四乐章保持了关联,第四乐章也成为是否成功演绎这部交响曲的关键。这部交响曲的乐队编制比起他的其它八部交响曲来,是最小的,但从现在的情况来看,《第四交响曲》也是最难演好的。
马勒《第四交响曲》目前可见的录音有超过85种之多,各个版本的录音时间从49’到65’不等。阿巴多与WPO的版本中是唯一一位在第三乐章使用双滑键圆号的指挥,雅沙•霍伦斯坦是唯一一位在第二乐章中频繁驱策短笛的指挥家,除门格尔贝格和霍伦斯坦之外的指挥家们的演绎都存在着对马勒原谱或多或少的增减。多位的女高音(除了伯恩斯坦别出心裁选用的男童歌手Helmut Wittek)基本都是称职的,但综合各方面评价和实际聆听经验,最杰出的女高音应该是Imgard Seefried和Kathleen Battle了。据门格尔贝格称马勒告诉他第一乐章开头的拍速是M=69,但就是Mengelberg本人采用的速度却是M=84,而Bruno Walter在CBS的录音室录音中采用的是最接近于马勒要求的速度:M=69-72,最快的就是Pierre Boulezd的M=104了。最具有聆听价值的版本应该是Mengelberg 1939年的历史录音。
Frederica von Stade/Wiener Philharmoniker/Cladio Abbado(DGG,1978)
阿巴多的马勒第四是在与CSO精彩的第二交响曲录制之后紧接着录音的。虽然在整体布局上没问题,但阿巴多的速度变化作得太痕迹化,如第一乐章便给人不太衔接、一段一段似的感觉。第二乐章光辉耀动,体现了马勒的指示:“以轻松的动态”。慢乐章感情沉溺,开头速度奇慢,而后又出现变速不自然的问题、但如果分开来听,个别段落倒不乏回肠荡气的浪漫美感。WPO的演奏固然出色,但同一时期WPO与马泽尔有更出色的表现。女中音施塔德的感性声音很有魅力,但还是觉得用更清新、嫩些的声音来唱“在天堂的田园有所有一切种类的良好品种的蔬菜,有数不尽的良好品质的芦笋、菜豆┉┉”更合马勒的心意。
Reni Grist/Newyork Philharmonic/Leonard Bernstein(CBS)
Helmut Wittek/Amsterdam Concertgebouworkest(DGG,1987)
用现今的眼光去衡量伯恩斯坦的CBS马勒第四,是十分困难的。伯恩斯坦的CBS马勒全集绝对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不单是因为这是留声机史上第一套马勒交响曲全集,跟重要的是它改变了人们对马勒的态度和认识。Schnabel的贝多芬奏鸣曲全集和索尔第的《指环》全集也都是划时代的巨构,但Schnabel没有改变人们对贝多芬的认识,索尔第也没有;但伯恩斯坦却将马勒从人们心目中“太过喋喋不休的三流作曲家”的形象一下提升到“音乐史上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影响极其深远。在马勒演出史上,伯恩斯坦的地位甚至是与瓦尔特、门格尔贝格同等的。
这其中的马勒第四录音虽不太杰出,但后来在DG的第四也不见得样样胜过这版。演绎方面,伯恩斯坦塑造的是一个悠闲的格局,很有田园味。其中出现的激动场面有如春雷,常令听者措手不及。虽然这个马勒第四是好多人的马勒启蒙,今日听来,仍可以发现很多新鲜灵感,这是非常难得的。在Sony的皇家水彩系列之后,这个演绎现今又收进了索尼的伯恩斯坦马勒全集环保装中和原封系列中。
一直以来,对伯恩斯坦在DGG1987年荷兰阿姆斯特丹音乐厅的马勒第四实况很有感情。对于从Tolzer儿童合唱团中遴选了男孩Helmut Wittek来唱第四乐章《少年魔号》的曲词,当时曾备受争议。由于这个争论,使人只将注意力集中在第四乐章,实在有失偏颇。论高音,能达到Wittek那么清丽的女高音有很多,但那个低音B?就很少有女高音能达到Wittek的坚稳响亮了。他是个勇敢的歌者,那些偶有为之的颤音、滑音,说不定有几成是伯恩斯坦的主意呢。Wittek具备了马勒要求的天真无邪风格和清晰准确的咬字。DG录音师在这里强调突出了独唱者。其实,欣赏这个演奏更有必要将四个乐章作为一个整体,,而不应将末乐章割裂开来听。听完60年代CBS录音后再听这个录音,便越觉得伯恩斯坦对这首交响曲分外珍惜,爱心爆棚。他的第一乐章充满能量和俏皮可爱的细节对比,表情变化之精美细腻直将他的旧录音比下去。在这里,能明显听到阿姆斯特丹现场录音比旧版本情绪更安定、醇和、内省些,没有NYPO那么容易令人激动。不过谐谑曲乐章仍有颇偏激的抢板运用。末乐章情真意切,速度变化似偷天换日,“天堂之门”的高潮富有戏剧性。终章的节奏和速度运用,显现出几十年经验的权威性。伯恩斯坦对音乐脉搏的直觉,与马勒在乐谱上的指示往往是完全一致的。概括起来,这是一个极富慎密思维、效果清新而充满人性的M4,并非年轻时自我放纵的伯恩斯坦演绎。录音虽不算好,但演绎有许多发人深省的细节值得我们深深玩味。
Lucia Popp/Cologne Radio Phil/Gary Bertini(EMI,1987)
这是一个很健康、令人心旷神怡的马勒第四:天真烂漫、轻松而率真、造句富歌唱性而不故作“感性”的M4。科龙爱乐的1987年录音,音场不很开阔,但音色之温暖融合出乎意料。第一乐章兴致勃勃,令人联想到儿童“忙碌地嬉戏,效果清新。谐谑曲里个别独奏乐器(如小号、单簧管)有最灵魂出窍的表现。慢乐章情深没没,但没有太过多愁善感。终乐章Lucia Popp虽然是声音不再是娇柔如小孩子了,但仍有稳当的好表现(可惜,天不假年,几年前逝去了,最喜欢她在《第八》中的演唱)。也许,贝替尼可以再强调些音乐里的动静对比,可以放胆用多些滑音,但中庸之道也很可取。另外,这也许是目前最廉价的马勒唱片了。
Elly Ameling/Concertgebouworchester/Bernard Haitink(PHILIPS,1967)
海廷克三次录制M4,可以说是情有独衷,前面两次都选用阿姆斯特丹音乐厅管弦乐团,除了当时他出掌该乐团音乐总监外,海廷克还有大把原因选用COA。一直有种说法,世上没有那家乐团演奏M4可以胜过COA,这是相当有道理的。COA虽然不是首演M4的乐团(慕尼黑爱乐),但自马勒的挚友Mengelberg率领COA的两次经典M4录音(DG和PHILIPS发行,CD早已绝版),到门格尔贝格的接班人Van Beinum(Decca单声)及日后一大帮马勒指挥家都选用COA是她积累了最丰富的M4演出经验。论音乐线条纹理之精妙、层次和透明度(演奏马勒之节点),COA是自成一派,极具说服力。海廷克1967年的M4气质上有点象Beinum,,语气直抒其心气,吞吐自然,比起唯恐“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某些演绎(例如Inbal),海廷克耐听得多。阿美林是最懂得恰当地表达歌词意境的艺术歌曲演唱家,60年代是她美声的黄金年代,只听她唱第四乐章就已是这个演绎的最大回报了。录音虽已老旧,但平衡度相当自然,音响的开阔度和深度都极佳,堂音丰富,完全可以纳入Phlips阿姆斯特丹音乐厅乐队录音的典范之作。这个制作菲力普先后多次重制,可惜目前市面上也几乎绝迹了,受欢迎程度可见一斑。
事隔多年之后的1983年,海廷克又与COA录制了一回M4,这次的女高音是名不见经传的Roberta Alexander。90年代后期,Haitink又与柏林爱乐合作了一个新的马勒全集。这两个录音我都没听过。
Helen Donath/Frankfurt Rundfunk/Eliahu Inbal(DENON)
因巴尔的M4可能是喜欢大红大绿的马勒的朋友的恩物。整体气氛是欢愉的,但因巴尔唯恐发掘不够深入,决意无所不用其极,结果几乎变成涂脂抹粉了。第一乐章也许是众版本中最好的一个,速度自然,富有流动感,表情“生猛”,层次井然,抢板应用没有动态对比那么夸张。整体效果恰似一群欢天喜地的孩子的嬉戏,决不惹人生烦。可惜一到谐谑曲,弦乐滑音既多又慢,让人五心烦躁。慢乐章开头还可以,但一到中断突然加速,不能令人信服。Helen Donath本来有一副好嗓子,但由于她极力克制自己的嗓子和声线,不能放开唱,效果别扭。那段“彼得与鱼”唱得有点上气不接下气。这个录音当年趋之若鹜,风头很盛,极多是因为天龙的录音,双咪单点录音方式,使乐队之音响效果自然平衡,但也相对放大了独唱声部。现在天龙好像又将因巴尔的马勒全集重发了。
Edith Mathis/Berliner Philharmoniker/Herbert von Karajan(DGG)
论控制乐队炮制出美妙绝伦的音色及在高潮时一个又一个浓厚澎湃、排山倒海的声压,卡拉扬实在是独一无二的。他的M4(还有一个相同演绎者的音乐会录音),绝对有着这些迷人的特质。文字很多时候都不能准确地形容他的音乐与演奏,前面形容因巴尔刻意营造的纯洁高贵和曲意有点距离,而现在用来形容卡拉扬的字眼,却是真真正正的“纯洁高贵”!卡拉扬的唯美主义手段在某些范畴里可能不是最贴切,但在M4,却是最爽不过的了!乐队发出的华丽音响,简直目空一切。这里没有过度修饰之嫌,依然有那份喜悦的生命力和温馨的人情味。卡拉扬也没有错过那些幽默的片断与众同乐一番。全曲中,大量的速度转移,经过周密的计算,运筹帷幄,效果自然顺畅。只是,卡拉扬初期的马勒录音(第四和《大地之歌》)在精神深度上不及他后期的制作(两回第九),少了点直闯听者心灵的渗透劲。这里的基调是纯洁高贵的美,他的“纯洁高贵”充满热忱、五色七彩。尤其第三乐章,将这种美发挥到了极致,什么叫“水银泻地”?听卡拉扬这个22’46’’的特慢演绎你就能知道。末乐章的超大弧线又是卡拉扬的招牌,最后一段的放慢演奏和“超级圆滑奏”虽难免有作秀之嫌,但听到这里谁会去在乎呢。Edith Mathis太出色了,还是和在《第八千人》中的表现一样抢眼。知道“卡拉扬sound”是怎么一回事吗?就拿这个M4来听一听吧。DG“画廊”数码混音,现在市面上还能找到,相信DG不断还在刻片,什么时候能找到LP我想享受又会是更高层次的了。
Elsie Morison/Bayerischen Rundfunk/Rafael Kubelik(DGG)
60年代后期,捷克指挥家库贝利克率领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录制了马勒全集,可惜生不逢时,当时CBS的伯恩斯坦的马勒全集风头正劲,库贝利克的马勒全集未能引起广泛的回响。其中,第四交响曲是全集的精髓之一,有一种特别生猛、潇洒卓莹的魅力,速度偏快,步伐充满原动力。乐队生命力十足,造句婉约精美,滑音运用非常含蓄。库贝利克处理这首田园风格的作品,显现出轻盈流畅、浑然天成的特质。慢乐章“天国之门”大高潮气势并未最轰轰烈烈,这是库贝利克刻意经营所为。选用Elsie Morison是明智的,她既能表现出童真的表情,又具有成熟女高音的声乐技能,效果动人。库贝利克也成功地在末乐章营造出一种玩闹嬉戏的气氛。这个全集目前已有环保装重发了,不过据说,CD的声音清晰度和新鲜感不如当初的中价版了。
Kathleen Battle/Wiener Philharmoniker/Lorin Maazel(CBS)
马泽尔在替CBS录马勒全集之前,1970年已替Concert Hall公司录过M4,乐队是柏林广播交响乐团(RIAS,马泽尔的亲兵),目前可以见到Pearl的CD。CBS全集中第四交响曲是演录均臻极境的一张,反响极大,以致当初CBS/Sony发行了全集后所有单曲都在后来发了单张,就只这个第四很长时间内未发行单张,以致很多人为了这个《第四》而只能买全集。首先,她的录音(维也纳金色大厅现场)是多咪录音的极品,3D录音的音响效果栩栩如生。在顶级器材上,能提供出最纤细的内部细节和温暖的堂音。演绎,在温馨祥和中渗出隽永的抒情诗意,速度徐缓,而乐曲结构却半点也没有松懈的感觉,布局宏大、浩瀚,深不见底。情绪对比避免极端,某些段落的小节线几乎被抹掉。马泽尔在此表现出温暖的人情味,有点内向,作为“第二维也纳乐派”祖师的马勒这部交响曲里的维也纳风韵,以马泽尔的这版表现得最为精到。WPO风格之道地,不作他人之想,滑音的应用已入化境,你根本不会留意到它们的存在!(连变速和抢板时也是如此)当第一乐章第一主题悠然飘临,象梦一样漂浮时,仿佛已在天国之门的跟前了。马泽尔能够从容不迫地建筑起巍峨凛冽的最强音的这种布局能力,已然叫人折服,而当他在第三乐章升华到更高的艺术境界,我想,你只能对马泽尔佩服得五体投地了,“指挥神童”并不是浪得虚名!温柔的旋律有如在一个广大的弧形曲线里呼吸,音色和明暗对比超凡入圣,每一处都显现出指挥和乐手们的激情迸发。当“天国之门”在你面前开启,你仿佛觉得真的进入天国。到第四乐章,当Kathleen Battle告诉我们“天堂的乐园有一切良好品种的蔬菜,有数不尽的好品质的芦笋、菜豆……”,你会觉得自己已然身处天国之中。英国有位乐评人曾说如果有一位女高音堪当在梵第冈的圣彼得大教堂献唱,那一定是芭特尔莫属。我想,芭特尔这把清脆得象男童高音的银铃般的嗓子,是唱M4的终极了。而事实上,在众多以女高音演唱的M4版本中,最能以儿童天真快活的神情去演唱的,非芭特尔莫属。在“在地上并没有可以和这天上相比的音乐……”这一段,芭特尔美妙的演唱,马泽尔那种被净化而十分安祥的天国氛围,WPO的竖琴、英国管和低音提琴在美妙仙境般的意境中轻轻地结束全曲,这是什么样的一种享受啊!
Lucia Popp/The London Philharmonic/Klaus Tennstedt(EMI,1982)
讲到滕斯泰特的M4,先让我引用香港著名乐评家雷明的评价“第一乐章由第一个音符至第一个ff为止,滕斯泰特完全可以’按章工作’而表达出音乐抑扬顿挫之罗曼蒂克感性,旋律之流动,初听觉得平铺直叙,缔味细听,便知有高手在控制,线条起伏完全不露修饰之痕迹,气质高贵典雅极了。听索尔第,可知他在第一个ff之前已经换了几次速度,也不尊重原著之注诠。”滕斯泰特棒下的第一乐章,给人一种生气勃勃的和谐感,高潮兴奋欢欣。谐谑曲乐章如诗如画,速度慢而张力大;终乐章的动与静之对比极其鲜明。,Lucia Popp的嗓子尽管已没有5-60年代如少女般轻柔,但她懂得在吐字遣词方面下工夫,加上滕斯泰特在背后的支持,声声入耳。这是82年金斯威大厅的录音,但前丰满雄浑。这个演奏前几年在EMI的红线系列发行过单行本。
Barbara Hendricks/Israel Philharmonic Orchenstra/Zubin Mehta (DECCA,1979)
梅塔的M4成就不及他的M2那么辉煌,有着清新的田园味和抒情的感性,高潮乐断也一如既往地有足够火力,但整体的流动感就不及海廷克或马泽尔那么自然而发。这个1979年特拉维夫Mann音乐厅的录音,由于是早期数码录音,音响素质不是最顺畅,虽然清晰度相当高,但小提琴在最强音有一丝“叫”的倾向。梅塔有意在演出里加进点“维也纳”的色彩,这个听这张唱片的时候,你一下子就能感觉得到。第四乐章由于有亨德里克丝演唱而大放光彩,她和凯瑟琳.芭特尔的演绎方法类同,不同的是她的嗓子比芭特尔厚些、暗些,这是这张唱片最大的“听点”。另外,我是很喜欢她的《最后四首歌》的。
Kiri Te Kanawa/Boston Symphony Orchestra/Seiji Ozawa(Philips)
初听小泽的M4,坦白讲不太喜欢,后来慢慢多听了几次,竟然听出其所以然,渐渐欣赏这个演绎了。小泽征尔的气质应该是很适合演绎M4和M1的,但他总有要磨平一些棱角的倾向“收敛”马勒那不合理性的神经质,缓和其极端的情绪变化。可是,马勒之所以在二十世纪下半叶异军突起,就在于他的音乐和人生一样,总是充斥着不合理性。在第一乐章里,小泽的造句磊落大方、典雅高贵。滑音和抢板自然生成,但给人的影响是太过文雅、正经了点;小提琴的独奏总是那么斯文、木管总是甜甜的,小泽就总不愿意表露出那些气氛、情绪上和速度的突然变化所带来的瞬时冲动。第二乐章可以在热辣些,小泽在此表现出他的十足的东方人的保守的人生哲学的一方面。慢乐章是演得最好的一个乐章,波士顿乐团弦乐的持续奏听来十分舒服和到位,在好暖、好滑的表层下,小泽成功地表达出音乐里的愁怀和心绪不宁。“天国之门”的大高潮气势摄人,波士顿的小号应记头功。尾声感人至深,蒂-卡那瓦是第二次录制M4了,比起上次在索尔第棒下唱的淡定多了,放开了嗓子,但声线还是太奶油了,不适合唱马勒。录音是Philips公司乐队作品中顶级的。
Barbara Hendricks、Los Angeles Philharmonic/Esa-Pekka Salonen (Sony SK 48380)
萨洛恩的M4是十足的蛊惑人的想像力制作。第一、第二乐章收放有度,富有魅力和青春冲动,速度的转换和抢板都具有自然的美感。洛杉矶爱乐的各声部首席,不是亮出靓到极点的造句。在萨洛恩的率领下,洛杉矶爱乐的水平达到了很高的境界。弦乐组在慢乐章里尽量做到了圆滑无缝、温馨如歌、整齐划一等等高要求,只是在绝对质量上仍不是维也纳爱乐、柏林爱乐或芝加哥乐团那一级。这张唱片到处是萨洛恩全情泡制、连他自己也陶醉其中的诗情画意。高潮之处具有魔力般的震撼,且加上录音优秀,更觉气势如虹。Barbara Hendricks是第二次录M4了,跟其它两位也是两次以上录过M4的女高音(波普和卡那瓦)相比,亨德里克丝的声音衰老现象最轻微。她的唱法仍然有点象唱“黑人灵歌”,萨洛恩的乐队舒服极了地灵巧相配,加上极靓的录音,意境深远。
Kiri Te Kanawa/Chicago Symphony Orchestra/George Solti (Decca)
1961年索尔第与皇家音乐厅乐团在DECCA录了一次M4,女高音是Sylvia Stahlman,维尔金森的发烧录音,但艺术表现力却不如录音来得优秀。20年后,索尔第与亲兵芝加哥乐团再次灌录了这部交响曲的数码录音。索尔第的演奏已然不象早年那么生猛,动态压缩不少,这是一个温暖、充满人情味的演奏。第一、第二乐章的速度都较早年放慢了,索尔第营造出的是一种充满爱心、人情味的纯真气息,谐谑曲乐章的木管与独奏小提琴的Trio演奏得非常甜美,这里可以听出以铜管出名的CSO小提琴也有杰出表现。但整个第四乐章显得动力不济、对比不足,开头很动人(这里的大提琴真是美得迷人),索尔第在乐章的发展部中不恰当地不时加力,造成乐章的高潮来得过早。独唱是Kiri Te Kanawa,由于卡纳娃太过努力地为了表现童真,效果反而适得其反。当然,录音还是Decca的一贯好。
Judith Raskin/Cleveland Orchestra/George Szell (CBS)
塞尔1966年的这个马勒第四,简直就是马勒乐迷的“不灭名盘”,CBS/Sony已经从LP时代开始就已经多次将它再版。听这张唱片,你会立刻觉得塞尔棒下的克里夫兰乐团,其技术水平及状态之佳,可能在录音史上无出其右的了。在这张唱片里,你可以听出乐队的每一声部,无论发音和划句都整齐得如一人在演奏,连弦乐的揉音都如同出自一人,乐曲里多处的速度变化自然天成,近百人的大编制乐队竟没有一丝一毫的偏移,这是塞尔通过什么方法训练成的啊!塞尔表现出高度的权威性和自信性,乐队达到了极高的紧密平衡性,乐曲的最细微处都毕现无遗。塞尔素以铁腕统治乐团著名,这张唱片里尽管你听不到如瓦尔特般的温暖人情味,带有丝微凉意,但那种整齐划一的1/16音符所带来的听觉享受是别处无寻的。塞尔的这个演出尽管是出自精准的计算和严格的乐队训练,但全曲听来绝无人为刻画的成份,浑然天成,音乐有充沛的生命气息,节奏生猛。第一乐章在塞尔的结构性的铺陈下,呈现出一幅迷人的、变化多端的立体景象。谐谑曲活泼轻快,木管的演奏富有戏剧效果,烘托出温暖的感人气氛。慢乐章的影响别具一格,弦乐组透明、丰满,呈现出一种富有光泽的肌理。此后塞尔逐渐构架出一俱巍峨高耸的大厦,其冷静的火力,实在少见,每每听到第四乐章此处,都大觉过瘾。Judith Raskin有着纯净的声线,娇柔而不造作。这张唱片还胜在录音上,可以称得上是塞尔/克里夫兰在CBS的最佳录音了,清洗而温暖。Sony的两次CD再制音响都保持了极佳状态。
Lisa della Casa/Chicago symphony Orchestra/Fritz Reiner,1958
Reiner这个1958年的录音第一次在1960年以“Dynagroover”SD发行,当时的唱片说明书由Reiner亲自撰写,“在我漫长的指挥生涯中,我从最初的完全排斥(多半是出于当时还年青无知),然后渐渐地对马勒开始关注并报有好感,最后转而成为所谓的’马勒死忠派’。这个《第四交响曲》的演出就是我的观念转变的见证”。事实上,在这之前Reiner曾经在他的事业之初(1914-21年在Dresden以及1922-31年Cincinnati)他已经指挥过《大地之歌》、《旅人之歌》以及《第二交响曲》,现在的档案录音中居然还有他当年指挥辛辛那提交响乐团留下的《第七交响曲》的两个夜曲乐章(第2和4)的录音磁带,其中的一卷尚状态良好。在Pittsburgh期间,他再次指挥了《大地之歌》和《第七》,并与女低音Carol Brice为Columbia公司做了北美的第一个《旅人之歌》的录音。在1959年,Reiner又与处于全盛时期的女低音Maureen Forreste和略走下坡路的Richard Lewis录制了《大地之歌》。这张《第四交响曲》的录音是处于全盛时期的CSO超卓状态的一个全面写真,加上Lewis Layton及Living Stero的录音,细节清晰、各声部平衡而堂音丰富。Reiner的指挥幅度极小,让音乐自然地歌唱,具有历历在目的精细感而又处处充满情爱的暖意,绝不象50-60年代那一大批马四录音有着这样或那样的感伤和过度滥情。Reiner的这个《马四》用时53’44’’,是唱片目录中用时最短的几个,在许多指挥喜欢迤逦的地方,Reiner往往采用采用一种迅捷的速度,但细节之处仍不显得含混不清而丝毫不赶。慢乐章具有一种素洁的纯净美感,充满愉悦之情。末乐章由几若凝脂的Lisa della Casa演唱,Lisa della Casa的音质在1958年时具有一种天籁般的愉悦感,并时而有着一种泛光般的、毫不尖锐、充满趣味的美妙地朦胧感。第三乐章开头的第一个乐句,是所有版本中最快的一个,但芝加哥乐团的弦乐艺术家们演奏得就像一个人在呼吸,他们的琴音具有鲜明的清晰度和美感。在第一乐章、谐谑曲乐章和第四乐章的乐队部分,芝加哥乐团的音响一贯的剧力万钧和光辉夺目。Reiner这个完成度极高的马勒第四具有摄人心魄的清新魅力,直至今天仍然明白无误地昭示着:莱纳着实是一个雄辩的马勒演绎者和管弦乐队Master。
另外,在第二轨处可以听到一个来自于低频部的隆隆声,第三轨有着从母带转制时的咝咝底噪声。
Emmy Loose /Philharmonia Orchestra/ Paul Kletski, (EMI,1957)
Paul Kletzki在今天看来,无论怎样都是一位十分重要的马勒演奏家,尽管他留下的马勒录音少之又少,但他那个《大地之歌》在我看来,实在是排在前三位的演绎。Kletzki这个1957年的录音在第一乐章一开始的速度远较马勒谱示的快,以至于乐队的呼吸有些不自然。Kletzki比起其他指挥都更少运用圆滑奏而更多地运用连音。这个乐章纵然较快,仍然十分优秀,动感十足,但我觉得有些亲和力不足。第二乐章的小号按要求应该演奏得blaring,但这里显得过分的温和了。第三乐章开头非常放得开,第一圆号手表现十分出色,而第二圆号手就略显弱了些;最后的天堂之门那段十分出色,这是Kletzki最动人的演奏之一。Emmy Loose是一位十分出色的独唱者,她在圣•彼得那段的句法十分精彩,控制极佳,有一种童真的纯洁感。但Paul Kletzki在第四乐章中的速度实在太赶了,使得音乐听来不是愉悦感而是行色匆匆了。
Heather Harper /BBC Symphony / John Barbirolli, ( 1967年布拉格音乐会)
巴比罗利是一位在其生前和身后价值远未被认识和发掘的指挥家。这场1967年1月在布拉格的现场音乐会是他留给后人的马勒音乐的重要遗产,最早由Vanguard发行过LP,现在BBC将之CD化,这张唱片作为一场现场录音来说具有足够好的音响了。第一乐章中的排钟表现有些混浊、缺乏金属感(到第四乐章有所改观),Barbirolli有意让排钟进入得稍晚,然后适当地加速,这种速度上的编排在这部交响曲的演绎中比比皆是。BBC乐团也许是旅行演出的关系表现不佳,弦乐声部有些晦涩,圆号的表现也很糟糕,在乐章接近结束时圆号的声部几乎就消失了。也许是慢热的关系,到第二乐章时弦乐及木管和圆号的表现就合拍得多了。Barbirolli别具匠心的编排俯拾皆是,马勒谱示blaring的地方圆号并不显得blare,小号倒是按照马勒的谱示适时地强奏和重音。巴比罗利在英国乐坛素有深谙地道维也纳风格的指挥之誉,这里他表现出纯正的轻快而温雅的维也纳味道。第三乐章巴比罗利令人信服地带给我们一派温馨、甜美的天国景象。第四乐章大概比所有演绎中最慢的版本还要慢2-3分钟,开头的乐句缓慢而非常漂亮伏贴,Harper的声音十分丰满和成熟,但有些黯淡,分句十分出色而富有知性,但在“Jonannes das Lämmlein……”这段的开头咬字有些重音不准。Barbirolli在快速段落仍然用较慢的速度进行,但仍然有着各种速度和力度上的对比。巴比罗利使圆号和低音弦乐器适度地表现出牧牛的叫声,最后天使们烘培面包、精灵们舞蹈的景象在渐弱的乐句中安详地结束了。透过这个录音,你大概能想像到假如与之合作的是巴比罗利的亲兵——哈雷乐团的话,这张唱片也许就不会是这付样子了。
Margaret Price /London Philharmonic /Jascha Horenstein (EMI1970年录音)
虽然EMI公司的装帧不怎么样,但这是一张十分珍贵的意义深远的唱片。Margaret Price和LPO都处于最佳状态,这部作品看起来是马勒交响曲中最简单的一部,但实际上十分难演奏和把握好,但Horenstein的演绎却极有深度,音乐富有沉静的意味而决不伤感(和Szell的版本比较,更明显)。霍伦斯坦在第一乐章的开头一反马勒的指示推迟了单簧管、小提琴还有长笛和编钟的进入,LPO的圆号简直是摄人心魄,紧接着是大提琴美妙的滑奏。Horenstein小心翼翼地遵从着马勒指示的速度变换和小节线,小提琴的滚奏和断奏都是严格按照马勒的谱示来演奏的,LPO的小号手是迄今所有版本中唯一精确做到了从p到ppp的渐弱的,但一切都显得那么浑然天成。在第一乐章的结尾处,Horenstein有些许踌躇地直接进入了最后的快板,这是一个异常优美的乐章。第二乐章的演奏充分表现出了LPO木管和铜管声部的华丽音响,但Horenstein的处理仍然是严格按照马勒的谱示进行的,弦乐声部和管乐声部的平衡非常好。这里,Horenstein是所有M4指挥中唯一一个完全让短笛充分歌唱的指挥家。9’55’’处竖琴的拨奏强劲有力应和着略显朦胧的短笛歌唱。这个所有版本中最慢的乐章给人以一种梦幻般的美的感受。第三乐章具有一种空气的灵动感和梦幻色彩,弦乐和双簧管略带悲哀地歌唱,但并不过度,这是一种甜美的哀伤,带着想望而甚过于苦涩。在17’07’’处,天堂之门辉煌地打开了,铜管的音色极其灿烂,竖琴的急速滚奏在旋即终段的小提琴滑奏和长笛的应和之下,展现给我们的是一个美好而略带神秘的天国之境。Margret Price并不是典型的童声类型的女高音,她胜在极佳的控制力和高度的音乐领悟能力,她唱的“圣•彼得在Himmel”那段略带人工矫饰的痕迹外,没有人唱得有她那么甜美香郁了。小精灵温文起舞,圣•乌尔苏拉欣然地微笑……这个终段完全湮没在愉悦的氛围之中……
这张唱片的音响具有一种十分独特的清澈的英国风味。
Juliane Banse/ Cleveland Symphony/ Pierre Boulez, DGG 289 463 257-2, 2000
在砍柴兄的大力推荐之下,在出国之前十分认真地听了这张唱片。前面就说过,Boulez的版本是所有版本中速度最快的。Boulez一开始就很快,速度凌厉,但你不能不佩服Boulez在很多地方都是严格按照Mahler的谱示演奏的。第一乐章中段的四支长笛演奏得和谐一致,在众多版本中是无出其右的。Boulez的精确、率真听来也许少了些许温暖的亲和力。然后在乐章的后半段,Boulez的速度有稍许弹性变换,对乐队的控制趋于放松。Boulez不断加快速度,但终结部仍温文尔雅,弦乐队的圆滑奏非常漂亮, 克利夫兰乐团的素质绝对在水准之上,快而细节丰富,这也是当今顶级数码录音的优势。第二乐章速度有所缓和,小提琴的演奏给人一种“魔鬼颤音”般的联想。单簧管的鸣响和大提琴的圆滑奏将第二乐章带入终段,这一段是整个第二乐章中表现最好的。第三乐章低音弦乐器的句法和圆滑奏十分迷人,弦乐器的Legato音群绵密不绝,Boulez的乐队在此几乎让你窒息
。稍后的“甚快板”呈现出一种魔幻般的快速,最后的定音鼓、小号和圆号都十分到位,音乐在寂静中嘎然而止。Juliane Banse嗓音十分纯净,不过分地咬文嚼字。在第二段Boulez在此驱策乐队加速,从而使这一段显得异常轻快活泼,Boulez将牛群欢叫、蔬菜欣欣的天国花园描绘得栩栩如生。Banse在“Sanct Martha”这段处理得十分出色,速度虽快但尚可忍受,没有“赶”的感觉,Sanct Martha安详地和孩子们在一起,Banse显然受过良好的训练,而她也在句法和语调上努力表现出童真无暇。这个乐章是全曲演绎得最伏贴的。这个演绎和Horenstein的简洁处理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
马勒本人是他那个时代最伟大的指挥家之一,但他死于1911年,没有等到能够容纳下他那些鸿篇巨制的交响曲的录音技术发明应用之时。那么,在一百年之后的我们这些马勒受众们眼里,到底马勒自己演绎他的这些作品应该呈现出怎样的面目呢?哪一个后世的演绎最接近于马勒本人的演奏呢?现今这众多的马勒第四的演绎,哪一个可信度最高呢?
马勒爱好者心目中最能体现马勒本意的指挥者大概有三个:Bruno Walter(1876-1962)、Otto Klemperer(1885-1973)、Willem Mengelberg(1871-1951)。这三位都认识马勒并与之有过交往,也都是马勒最初的拥护者。Walter早年在汉堡和维也纳时期就作为马勒的助手与之共事长达十年,在闲暇之时,经常和马勒在钢琴上演奏并探讨他的那些作品(主要是第一和第二交响曲以及可能还有那些声乐曲)的配器和演奏,不过,Walter和马勒的关系更象是师生。Walter还是马勒《大地之歌》(1911年)和他的遗作《第九交响曲》(1912年)的首演者,这两部作品在马勒生前都还没有演奏过。马勒也像朋友一样帮助过Klemperer,Klemperer早年的两个指挥位置就是通过马勒的帮助谋得的。Mengelberg在阿姆斯特丹音乐厅乐团的任上一干就是50年(1895-1945年),在那期间他举办了数届全部演奏马勒音乐的音乐节(Mengelberg可以说是二十世纪上半叶最热心的马勒鼓吹者)。他还多次邀请马勒到Amsterdam指挥他的作品,与马勒一起深入探讨了这部作品(后来也包括了第一、二、三、五、七这几部交响曲)的演绎,并在他的总谱上详细注释了马勒是如何演绎他的作品的(在现在披露的Mengelberg的总谱上可以清晰地看见Mengelberg在多处标出“这是马勒告诉我的”或“这是马勒的语汇”等字眼。Mengelberg在1917年到维也纳指挥了马勒的一些作品,这些演出获得了狂烈的好评,马勒的遗孀Alma Mahler将马勒的一些亲笔手稿赠与Mengelberg作为对他非凡演出的感谢。Mengelberg对《大地之歌》传奇性的演出使得荷兰政府愿意提供资金为他录制这部作品,可惜的是,未成事实。其他的几位马勒先驱者象Oscar Fried、F. Charles Adler都没有留下《第四交响曲》的录音,而象Felix Weingartner更是一个马勒的录音都没有留下。
非常不幸的是,今天留下来的Walter、Klemperer、Mengelberg指挥马勒的录音没有几个。Klemperer直到20世纪50年代才成为具有世界影响的指挥家,所以他的现存录音都是他晚年的演出。Mengelberg早在1945年就因为亲纳粹问题而被迫离开了音乐会舞台,只留下很少的录音,演奏马勒作品的就更少了。Walter早在20年代就已经是一位世界著名的指挥家了,但就是他的马勒录音也并不象期待中的那么多。
现存的Walter的《马四》录音有十个,它们分别是:
1945,NewYork Philharmonic (CBS录音室录音)
1947,Boston Symphony Orchestra (Live)
1950,Frankfurt OMO(Live)
1950,Imgard Seefried/Wiener Philharmoniker (萨尔茨堡现场录音)
1952,Elisabeth Schwarzkopf/Concertgebouw Ochestre(Live rec. June 6, 1952 at a concert in the Kurthaus Scheveningen during the Holland Festival,Amsterdam)
1953,NewYork Philharmonic(Live)
1953,Imgarg Seefried/Philharmia (现场录音)
1955, Maria Stader,/French National Radio Orchestra(Live rec. May 12, 1955 in the French Radio Hall, Paris)
1955,Wiener Philharmoniker(Live)
1960,Wiener Philharmoniker(现场录音)
Klemperer有五个《马四》录音存世:
1954,Elfriede Trötschel,/Cologne Radio Symphony Orchestra (rec. February 21, 1954 at a concert in Cologne Radio)
1955, Maria Stader/Amsterdam Concertgebouw Orchestra(Live rec. November 10, 1955 at a concert in the Concertgebouw, Amsterdam)
1956,Elfriede Trötschel /Berlin Radio Symphony Orchestra(Live rec. February 18, 1956 at a concert in Berlin)
1956, Elisabeth Lindermeier /Bavarian Radio Orchestra(Studio rec.Herkules-Saal, Munich)
1962,Elisabeth Schwarzkopf/Philharmia Orchestra (Studio rec. April 6,7,10 & 25, 1961 in Kingsway Hall, London)
Mengelberg存世的《马四》录音只有一个现场演出的广播录音:
1939,Concertgebouw Orchestre Amsterdam
下面就重点讲一下这三位马勒遗老的录音:
Jo Vincent/Concertgebouw Orchestre Amsterdam, Radio broadcast, 1939年11月9日
Philips (Historical Classics), 416 211-2PH [ADD] 57'05
前面讲到Mengelberg邀请马勒到荷兰首演《第四交响曲》,在马勒彩排期间记录下了马勒的演绎重点和细节。Mengelberg一生大概指挥了450场马勒作品的演出,这其中《第四交响曲》大概在150场以上(甚至有一说达250场)。基于此,Mengelberg的马勒演出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显得非常重要和具有启示性。Mengelberg在1900年代已经是一位成熟的指挥家,那时的指挥技术和今天相比有着很大的变化,最显著的差别就在于Rubato和滑奏的运用远较今天广泛。根据Mengelberg现在留下来的总谱统计,单第一乐章马勒就有至少35处速度变换的标记和至少23处弦乐滑奏符号和至少11处休止符号,而这些符号在Mengelberg的录音中都可以一一找到。这说明,在与马勒相会多年之后的1939年Mengelberg的演绎至少还是严格按照马勒当初的意愿来处理的。这些特别之处甚至于包括了弦乐器演奏的弓法要求(象击弦和靠近琴马处拉弦等),虽然眼前这个录音来自于60多年前的广播录音,但还是能清晰的听到这些弦乐器演奏上的特殊之处。在第四乐章马勒要求指挥给独唱者的伴奏毫无压迫感,而要求独唱者演唱时尽量自然和富有天真的表情。Jo Vincent从乐队弱奏进入时的那一刹那那种美好、妩媚的感受尽管不像是儿童应该具有的,但实在是甜美如糯糯细语。同样,阿姆斯特丹乐队所表现出的高超的素质也是历历在目的:精细、优美的弦乐声部和木管声部,出色的圆号,富有光泽的竖琴演奏,只有小号显得有些过度尖锐,录音中大锣的声音十分不清晰,但这些应该是归咎于当时的录音技术和录音工程人员。Mengelberg的演奏录音是现今目录中用时较长的一个,远长于Walter的50-53分钟,但毫不拖遢,这是一个活力充沛、表现力丰富的演奏。这张唱片虽非心目中的“马四荒岛”唱片,但可以想见,这一定是最接近于马勒自己指挥这部作品的演出了。闭上眼睛聆听这张唱片,似乎时光回到了1904年10月23日阿姆斯特丹听众在聆听马勒演奏这部作品的百年之前……
Elfriede Trötschel /Berlin Radio Symphony Orchestra(1956年柏林现场录音)
Otto Klemperer是一位忠实的马勒追随者,他的几个录音中基本上都保留了马勒标注的一些圆滑奏、休止符号。这个录音来自于1956年柏林的一场音乐会,乐队就是那个年代正处于顶峰的RIAS。这个录音中,处处可以听到这支乐队的弦乐声部非常杰出,大提琴的音色像钟铃一样洪亮和清脆。第一乐章是一个温馨而有力量的演绎,第二乐章的独奏小提琴非常棒,自由而精确,大提琴的滑奏甜美异常,Klemperer并不过分流于伤感。第三乐章非常柔滑而富有表现力,Klemperer将乐队在高潮处层层推进,直至在渐弱中沉于寂静。第四乐章Elfriede Trötschel开头唱得很好,尽管控制力稍弱,但温雅和儿童的纯洁表现得很好,但她的音色有些偏暗。这个录音作为Klemperer马勒文献中一个不可多得的参考。
Elisabeth Schwarzkopf / Philharmonia Orchestra (1961年EMI在 Kingsway Hall 的录音室录音)
克廉佩勒现存的M4录音已发现不下五个,但最值得推荐的仍是1961年EMI的录音室录音。首先这个录音具有EMI全盛时期双Christoff录音制作班底的保证,Kingsway Hall的丰富堂音,音场内部细节线条清晰。克廉佩勒替EMI录制这个M4时已是76岁高龄,阅历经验没的说,但对乐队的控制能力已然衰减。整体演出具有自然的田园气息,但克廉佩勒典型的粗线条和有点不修边幅的乐器发音,用在M4上时,难免不尽如人意。1961年的爱乐乐团可能是当时全球最佳乐团之一,但他们却多次跟不上克廉佩勒的速度变化(例如,第二乐章11段的前八小节,约有六分半钟)。当然,爱乐乐团的桂冠指挥克廉佩勒与他的亲兵相遇,总会擦出一些火花,例如第二乐章终段的连德勒舞曲以及虽然快些但诚挚动人的慢乐章。克廉佩勒终乐章的处理来得颇为平实。施瓦茨科普芙的咬文嚼字和精研的发音,可能她的乐迷觉得甘之如饴,但或许也有人会觉得她的风格太过花巧和歌剧化,少了的就是马勒要求的天真、纯洁。无论怎样,这是一位年迈的马勒先驱对马勒第四的最后遗墨,深富历史遗味,还有德国声乐第一夫人的演唱。
Desi Halban/ New York Philharmonic / Bruno Walter, 1946年CBS录音室录音
1945年的纽约爱乐乐团由于哥伦比亚公司和Artur Rodzinski之间的矛盾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录音计划了,这时的乐团由于Toscanini离开了乐团一团乱麻,急需像Bruno Walter这样的好好先生领导乐团一举振兴,这个M4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录制的。Walter在第一乐章中的用时要比Mengelberg快了1分钟,他省略了第三段单簧管和弦乐的重复段。第一乐章的速度变换Walter是精心设计过的,他保留了大部分的caesura,但没有按照马勒的谱示演奏大部分的圆滑奏,弦乐的许多重音处理也好马勒的原谱相去甚远。第二乐章Walter的演奏很恰如其分,独奏小提琴和木管及圆号都很出色,在5’56’’处弦乐的圆滑奏惊人地优美,而接下来的段落也十分优美和顺滑,最后8小节大提琴的圆滑奏是那样贴切,在钟铃般的鸣响中结束了第二乐章。第三乐章的起始段十分温雅,基本上遵循了原谱的大部分谱示。天国之门处巨大的和弦非常美妙,但高潮处乐队的音响显得过分受压抑。Walter的第四乐章比Mengelberg差不多快了要3分钟。Desi Halban是马勒钟爱的歌手Selma Kurz的女儿,她是一位花腔女高音,她的演唱运用了许多快速颤音,这使她的声音听起来象银子般明亮。她在“Sanct Peter im Himmell……”的处理具有精细的遣词造句,在接下来的“突然兴高采烈”这一段,Walter采用了比Mengelberg快得多的速度,但他们两人最主要的差别是在其后那一段马勒指示为“hold back”的减慢上,Walter似乎是习惯性地省略了11休止符的“luftpause”。Halban最后的乐段唱得惠美而悠游,她的母亲肯定教导过她马勒当年是如何指示她处理这段演唱的。
虽然,这是马勒最主要的门生——Bruno Walter唯一的正式M4录音,但不管从Walter的处理上来说还是1946年Columbia的录音,都不是理想中的演绎。
Irmgard Seefried /Philharmonic-Symphony Orchestra / Bruno Walter(1953年1月24日 现场录音)
这个Walter的录音是今年刚刚发现的,Walter的速度较1945年时明显的慢了下来。Walter还是惯常地省略了许多caesura,在速度变换上的处理要击1945年合理很多。第一乐章的终段的处理上比以往也好,乐队的音响在高潮处显得放得很开。第二乐章的圆号显得不怎么样,但小号在9’45’’的处非常出色。有趣的是,5’35’’处独奏小提琴的圆滑奏是乐谱上未标示的,6’10’’处弦乐的圆滑奏也十分出色。第三乐章的开头Walter指示大提琴以轻柔的圆滑奏划出一道漂亮的大弧线。16’00’’处天国之门打开,此处乐队的音响在高潮处仍显得放不开。Imgard Seefried是演唱这部作品的最理想人选之一:纤尘不染、清澈透明、天真烂漫和毫不歌剧化的处理、遣词造句非常讲究。她那句“Sanct Peter im Himmell……”真是美仑美奂;“Sanct Martha die Köchin muss sein!……”感觉有些略微迟重,马勒此处的标示是“很弱”(pp),但Seefried唱得实在是太棒了!她的分句和咬字听来恰如其分,最后以一个漂亮的滑音结束了乐句。这个演奏尽管Walter没有完全按照马勒的谱示来处理,但由于有Imgard Seefried的非凡演唱而在Walter的唱片中居于最重要的地位。
Seefried另外还有一个和Walter在1950年的萨尔茨堡音乐节上的录音,乐队是维也纳爱乐,但至今没有找到。
***********************************************************
听过这么多的《马四》之后,在一片头昏脑胀之后,留在脑际的是一片一个天真烂漫的儿童来到四处开着鲜花、蔬果遍地、精灵们翩翩起舞、仙女们阵阵欢笑的天国之时的灿烂、明媚的景象,脑际浮翔着来自于Imgard Seefried和Kathleen Battle银铃般的歌声(要是有Lucia Popp5、60年代的录音就好了)和Mazzel棒下维也纳爱乐乐团那清澈、温馨的音乐暖流。要我给这些版本排一个次序是非常困难的,也许也是非常无聊的。但无疑,Mazzel/WPO、Szell/Cleveland和Karajan/BPO这三个是我最为喜爱的,而Reiner和Horenstein也是紧随其后的,而Bernstein的两个版本并不见得特立独行;历史录音中我觉得Mengelberg的版本已经最好地注释了他们那一辈马勒捍卫者曾经的岁月。 唯一的不满意来自于Walter,他为什么没有在CBS留下足以和他的《第一》、《第九》同样无懈可击的录音,而事实上,现有的他的十个录音似乎都是可有可无的,尽管Imgard Seefried有两个和大师的录音留了下来,但其光芒被迫黯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