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邓丽君辞世8周年 [复制链接]

查看: 2868|回复: 4
1#
[upload=jpg]uploadImages/2003599174914071.jpg[/upload]

  台湾著名已故歌星邓丽君逝世至今已经8年,她的母亲还有歌迷今天上午都来到了“筠园”追思邓丽君。另外,邓丽君的小学母校芦洲小学,也在校史室陈列了邓丽君的老唱片与照片。

  据台湾媒体报道,今年5月8日是邓丽君逝世8周年,也是她50岁冥诞。今天天空下起蒙蒙细雨,传来邓丽君生前动人的歌声,在这位一代巨星辞世8周年的日子里,歌迷钟先生前一夜还远从高雄撘车北上,还有歌迷王先生带着当年演示文稿相片前来追思。邓丽君的妈妈,也在家人的陪同下,来看看长眠于此的小女儿。

  遗憾的是,由于SARS的缘故,今年新加坡与香港等地的歌迷,都无法前来参与追思,同样受到SARS的影响,邓丽君的母校芦洲小学,原本要举办怀念邓丽君歌唱大赛,也因为SARS而取消。

  背景:

  邓丽君(1953-1995)河北省大名县人,1953年1月29日出生于台湾省云林县褒忠乡田洋村。

  1995年5月8日因气喘病发猝逝泰国清迈,享年42岁,同年5月28日长眠金宝山“筠园”。
分享 转发
TOP
2#

邓丽君在国内流行歌坛的地位无人能超越,感谢邓丽君给我们带来了醉人的歌声!
TOP
3#

邓丽君生平简介

1953
1月29日出生于台湾省云林县褒忠乡田洋村。

1958
至屏东市仙宫戏院附近学芭蕾舞。

1963
参加中华电台黄梅调歌曲比赛以《访英台》获得冠军。

1964
代表学校参加全县国语朗读比赛,获得第一名。

1966
参加金马奖唱片公司歌唱比赛,以《采红菱》夺得冠军。

1967
自金陵女中休学加盟宇宙唱片公司,九月推出第一张唱片,正式以歌唱为职业。

1969
演出第一部电影《谢谢总经理》。演唱中视开播首档连续剧《晶晶》主题曲及主持中视《每日一星》节目。应新加坡总统夫人邀请首度出国赴约做慈善义演。

1970
获白花油义卖“慈善皇后”荣誉。随“凯声综艺团”到香港表演。在港拍电影《歌迷小姐》。

1973
与日本“宝丽多”机构签约赴日发展。到香港演唱于“香港歌剧院”、“汉宫”及“珠城”,后前赴越南演唱。

1974
以《空港》一曲当选1974年“最佳新人歌星赏”。

1977
成为“香港第一届金唱片颁奖礼”金唱片得主。

1978
个人大碟《邓丽君GREATEST HITS》及《岛国之情歌--第三集》同时获香港第三届金唱片奖。于日本以《东京夜景》获得“正顽张中赏”。

1979
“香港第四届金唱片颁奖礼”上,同时有三张大碟获白金唱片奖,另有两张大碟获金唱片奖。赴美进修日文、英文、生物及数学,四月首次在加拿大温哥华举行演唱会。

1980
荣获台湾金钟奖“最佳女歌星奖”。在美国纽约林肯中心、洛杉矶音乐中心登台,邓丽君身在美国,然而其歌声却响遍神州大地,大江南北的民众为邓丽君歌声而醉倒。据悉,连小平同志也甚为欣赏邓丽君独特的演绎方式。在香港推出第一张粤语大碟--《势不两立》,瞬即达到白金唱片数字。第四度踏足“利舞台”,举行一连七场个人演唱会。十月返台于国父纪念馆义唱,门票收入全数捐作自强爱国基金。年底赴东南亚作巡回表演。

1981
台湾新闻局颁发“爱国艺人”奖座,与李季准主持金钟奖典礼。在香港利舞台创下个人演唱会场次最多之记录。六月于台湾义演,“台视”播出长达一百二十分钟《君在前哨》特别节目。参加“香港第五届金唱片颁奖礼”,她所灌五张个人大碟同时获白金唱片,勇破历届金唱片记录。

1982 
于香港举办个人演唱会,推出《邓丽君演唱会》双唱片,面世即双双成为白金唱片。

1983
赴拉斯维加斯“凯撒皇宫”演唱,是首位在此签约演唱的华籍女歌手。当选“十大杰出女青年”。推出粤语大碟《漫步人生路》,唱至街知巷闻。

1984
在东南亚各地举办十五周年巡回演唱会。重返日本推出《偿还》专辑,立即打入日本唱片流行榜,停留榜内接近一年,刷新日本乐坛历史记录。邓丽君也因此获得无数奖项,其中包括“年度有线大赏”、“最受欢迎歌曲赏”,更被提名角逐“日本唱片大赏”之“最优秀歌唱赏”。其卓越成就,为中华民族添上一抹缤纷艳丽的光彩。

1985
在日本凭借新歌《爱人》连续十四周蝉联日本广播“点唱流行榜”冠军,并再夺“有线放送大赏”,同时在日本乐坛创下两项历史记录。《爱人》一曲不费吹灰之力便入选日本“第36回红白歌合战”。首次参与电视剧演出,《爱人》一曲更成为该剧主题曲。八月返台与张菲主持“反盗录反仿冒”义演晚会。十二月在日本NHK大会堂举行演唱会。

1986
主持台视春节特别节目“与君同乐”。单曲《任时光从身边流逝》蝉联日本年度有线电视大赏。再度以大热门姿态顺利入选日本“第37回红白歌合战”

  1987 
继续穿梭于香港、台湾、美加及法国等地,但已处于半退休状态,除参与慈善演出外,甚少于公众场合露面。赴纽约参加“国际公益金”义演。出席日本“第38回红白歌合战”。

1988
名作词家慎芝女士过逝专程返台吊唁。

1989
香港“亚洲电视”于农历年初二晚直播烟花汇演,邓丽君应邀出席,并演唱一曲《漫步人生路》。

1990
应邀出席“无线电视”直播之慈善节目,作表演嘉宾。

1991
赴港为“爱心献华东”赈灾筹款,作慈善表演嘉宾。

1992
推出《难忘的TERESA TENG》专集。

1993
三月赴港作“亚洲电视”TALK SHOW“龙门阵”嘉宾

1994
参加华视庆祝黄埔军校建校七十周年所举办的“永远的黄埔”晚会,为最后一次在台湾之公开演出,于日本推出《夜来香》唱片。

1995
五月八日因气喘病发猝逝泰国清迈,享年四十二岁,五月二十八日在国人及全球华人目送之下长眠金宝山“筠园”。
高:1.67

体重:47

形体:82 60 91
  
优点:腿形修长

烦恼:担心发胖

职业:歌手
  
签约公司:宇宙、丽风、宝丽多、宝丽金

出道年代:1967年9月·台湾  1974年3月·日本

籍贯:河北大名

出生地:台湾云林

家庭成员:父母和兄弟

喜欢颜色:紫色、桃色

喜欢跳舞:DISCO

喜欢运动:网球

喜欢服装:网球装,牛仔服

喜欢香水:青草香型

喜欢饰物:项链、戒指

喜欢珠宝:钻石

喜欢玩具:洋娃娃

喜欢收藏:自己的新闻剪报

最贴身首饰:左手的玉镯

喜欢动物:小松鼠(小动物)海 豚(大动物)

喜欢花卉:玫瑰花

爱好趣味:听音乐

休闲方式:一个人冲杯茶听音乐

喜欢书籍:齐瓦哥医生

最大愿望:念书

儿时理想:当护士

慈善关怀:老人和儿童

喜欢蔬菜:空心菜

拿手菜肴:炒空心菜

喜欢口味:辣的食物

喜欢食物:猪脚

喜欢饮料:香吉士

最苦的食物:苦瓜
  
最甜的食物:羊羹

喜欢建筑:小木屋

喜欢城市:香港、金门
  
最难忘风景:槟城
  
最难忘演出:马来西亚
  
最喜欢旅馆:印尼、新加坡旅馆
  
最喜欢地区:新加坡、金门

最难忘的事:第一次上台视群星会忘词
  
流泪唱的歌:再见,我的爱人

喜欢的老师:初中级任老师
  
最信任的人:爸妈
  
最难忘的人:小学同学
  
撒娇的对象:哥哥
  
生气的对象:经理人

喜欢电影:乱世佳人

喜欢影星:劳伯瑞福

喜欢歌星:戴安娜罗丝
  
最欣赏歌星:凤飞飞
  
最崇拜人物:南丁格尔
  
最羡慕美人:西施、林黛玉

最怕的人:蛮横无理的人

最怕的歌:肉麻的歌

最怕动物:老虎、蛇

最怕电影:恐怖片

最怕食物:鳗鱼

最怕衣服:没有

最怕问题:问年龄
  
最头痛的事:背书
  
最喜欢打听:男歌迷的年龄及婚否
  
最喜欢手势:V字手势

最长来信:十五页

最短写信:六十个字

初恋年龄:八岁或七岁

最初赚钱:十二岁

最大财富:十亿个掌声 永远的怀恋
TOP
4#

香港演艺生涯

    邓丽君第一次到香港是在1969年12月27日,参加香港工展会, 为华侨日报所发起之“助学救同运动”义卖白花油, 共筹得款项5,100港元, 以全场最高成绩获选为“白花油皇后”。自此以后,香港成为她最喜欢的地方之一。邓丽君表示, 这是她第一次到香港, 但因为工展会的义卖很忙,而且香港电视台也一再请她上节目, 几乎没有空闲的时间好好玩一下。

  70年代香港工展会所举行的义卖,由每一位影歌星负责义卖一种产品,义卖的成绩端看义卖者受欢迎程度所决定,邓丽君于1969年以16岁之龄夺得义卖的冠军,成为香港历年义卖史上最年轻的小皇后。

1970年7月31日18岁的邓丽君随“凯声综合艺术团”50余人再赴香港登台演出,她更成为整个综艺团的台柱。此时的邓丽君已经风靡港九,名气仅次于盈泪歌后姚苏蓉。邓丽君随“凯声”到香港后,留给人们的印象是非常好的,她还是个十八岁的女孩子,保有这个年龄的纯真无邪,样子不属于冶艳,却是极为秀美,至于酬劳,大约唱一场下来有一千多元,可是邓丽君说,她第一次踏上舞台的时候,只拿到五块钱台币,算是来回的交通费,但是当时我只要能站在台上演唱,就很满足了。

 1970年,“七海影业公司”在香港开拍电影“歌迷小姐”,女主角为邓丽君,男主角为张冲,并邀请十余位歌星在电影中客串演唱,主题曲“迷人的小姐”由百代公司灌成唱片,邓丽君在片中饰演爱唱歌的活泼少女“叮当”,张冲饰演大歌星“蓝云”,蓝云在听了叮当的歌之后大为赞赏,决定将她培养为一位出众的女歌星。

1972年1月邓丽君参加香港工展会义卖白花油,义卖筹得港币6,500元居冠,19岁的她再度荣获慈善皇后,可见她的魅力扶摇直上。 直到1973年底,国语时代曲在香港已经开始走下坡,但21岁的邓丽君仍是最具号召力的一个人。邓丽君第一次在香港举办大型演唱会是在24岁(1976年3月27日),于香港利舞台(LeeTheater)举办三场蚌人演唱会,邀请日本二十人大乐队伴奏及本乡直树为中间串场之特别来宾,两人在日本时已合作过多次,邓丽君在中间还独自吹奏了一段“横簧”,是在日本学的,只学了两个月而已。1977年3月26日香港举行“第一届金唱片奖”颁奖典礼,25岁的邓丽君以“岛国之情歌第二集─今夜想起你 / 泪的小雨”获奖,成为台湾歌星唯一获奖之人。

在1978年的一个访问中,邓丽君说:“我是最近这一年才开始听自己的歌,听听觉得还过得去,以前呀,我根本不听自己的歌,我不敢听,觉得自己不知道唱的是什么东西,那个感觉糟透了,我不在家的时候,妈妈常放我的录音带听,只要我收工一进门,第一件事便是奔去扭掉它!真的,我以前从来不听自己的歌。”邓丽君唱歌有一个习惯,她喜欢在歌曲的过门,或者在吐字之尾加一声“噫”,很轻,很野,也很有青春气息。

    1980年12月18日,邓丽君28岁,在香港推出第一张个人粤语唱片“势不两立”主打歌曲为电视剧“势不两立”之主题曲“风霜伴我行”,发行后不久便成为白金唱片。由于受到空前的欢迎,邓丽君于1981年4月在香港“利舞台”作七日九场之个人演唱会,创下个人演唱会场次最多之纪录,两日内便被抢购一空。邓丽君再接再厉,在1982年1月8日至11日于香港湾仔伊莉莎白体育馆展开演唱会,8日的首场是慈善演出,总共五场,反应非常热烈,宝丽金公司将当日盛况修辑灌成双唱片集,上市不久即成为白金唱片。 邓丽君演唱生涯最盛大的一场演唱会于1983年12月29日举行,在香港“红馆”举行十五周年纪念巡回演唱会,反应热烈,由四场追加至六场,演唱会创四项新纪录,总计观众达10万人。

由于前次邓丽君之粤语专辑大受欢迎,旋即于1983年3月推出第二张粤语个人唱片大碟“漫步人生路”。据香港统计,从邓丽君出道以来到1983年4月为止,邓丽君已经在台港发行了109张唱片。1983年5月21日香港宝丽金总裁郑东汉颁奖给邓丽君,邓丽君自1975年加入宝丽金以来,唱片销售超过500万张创下纪录,且尚不包括日本之唱片在内。 邓丽君在东南亚打出名气后,在香港每晚从夜总会出来,不少歌迷争着请她签名和索取照片,连平日逛街也受到歌迷层层包围,邓丽君因此大感不便,于是想出一个妙计,乾脆易妆出街,果然瞒骗不少歌迷,邓丽君因此认为计谋得逞,颇为自豪,对人炫耀其易容有术,化妆得宜。

香港,没有一个新闻界的朋友对邓丽君有恶感,因为这位小泵娘,见了人总是甜甜的,远远地便跟人打招呼,和记者约见面访问也绝对不迟到,她的观众缘也是很好,登台演唱都很乖巧,获得许多歌迷捧场,每当邓丽君出场的时候,总是先向观众先行个见面礼,声声亲爱的叔叔,伯伯,婶婶,哥哥,姐姐,你们大家好!听起来是多熟络,亲切,惹人好感,为人平易,又有礼貌,既不高傲,又不逞强,表现的不卑不亢,深得人们的喜爱。不只做人如此,邓丽君唱歌时也爱讲笑话娱乐观众。歌星要在一个场子中突显自己,真的要花一点脑筋,不是人家这样我也这样就可以名成利就的。邓丽君之所以红遍半边天,理由很简单──她懂得制造气氛,这便是特色。

        

 

 

 

                



日本演艺生涯

    1973年,来自台湾的欧阳菲菲,和香港赴日发展的陈美龄,双双拿下唱片大赏,日本宝丽多唱片公司因此对其他亚洲地区的歌手感到兴趣,派出了星探,希望在香港物色一位具青春气息,稚气未脱的女歌手。 他们在香港找了三个月,遍寻不着,一天,在东方歌剧院,唱着歌曲的年轻少女,眉宇间尽是清新,甜甜的笑容掩不住稚气,日本星探梦寐以求的新偶像,终于出现了!星探马上把宝丽多公司在香港的负责人郑东汉找来,他也像发现新大陆一样,迫不及待的打听这位出色的少女歌手。 她的名字叫做邓丽君,一个可爱的台湾姑娘;宝丽多唱片公司二话不说,就和邓丽君签了约,把她送上日本舞台。

1974年3月1日,邓丽君第一次来到日本,宝丽多公司招待她和妈妈住在大饭店里,可不到一个月,邓丽君瘦了好几磅,吓坏了唱片公司,原来她住不惯饭店,也吃不惯日本菜,公司阿莎力地要她们自己找房子,一切费用公司负担。最后,邓丽君决定在东京原宿,明治通和表参道十字路口的占美大厦四楼后座安定下来。 1974年的房租,一个月就是五千港币,唱片公司眉头也不皱,只要邓丽君住得舒服;这种待遇,怕是现在赴日发展的徐若萱、温翠苹也只能羡慕罗! 有了自己的窝,邓妈妈就可以每天烧几样邓丽君爱吃的小菜,而楼上住着山东籍华侨,没事也能聊上几句,在饮食正常,乡情得以慰藉的情况下,邓丽君安下了心,准备在日本全力冲刺!

邓丽君在日本推出的第一张唱片是“无论今宵或明宵”,当时宝丽多公司有意将邓丽君塑造成陈美龄一样,穿着超短的迷你裙,配合著“偶像型”的手势,在台上演唱。但是这种矫揉造作的演唱风格并不适合邓丽君,因此这张唱片只登上了排行榜第七十五名,销售十万多张,成绩并不理想。 1974年6月5日,推出第二张唱片“空港”, 随即进入排行榜第41名,不到一个月又挤进前15名,并且在三周内,大卖二十万张,总销售量超过七十万。台湾小泵娘,终于在日本扬眉吐气了!

邓丽君在台湾所唱的歌曲,不少译自日本,因此她在旋律和风格方面都很熟 悉。但是日文发音就可整惨了她,她说:“注音符号、国字、英文音标、罗马拼音全部用上了 ,整个歌谱满满是注解 ,光是念都很吃力 ,还得配合音乐出来 ,况且歌词的内涵,感情都还要了解,最后再揣摩出表情和动作,好辛苦!”。幸好日本固定的打歌方式,她在三、四个月间,只要反覆唱同一首歌,苦练了半年之后,她终于把发音的习惯纠正过来,只是马不停啼地四处宣传、演唱、接受访问,却是比在香港和台湾时累得多。 她说:在日本唱歌对她的影响很大,以前唱歌对她来说只有一个“唱”字 ,对于歌曲的情感表达,不敢逾越;到了日本后,才晓得“表演”是怎么回事,她学会了放开和尽情,对于她来说,这是跨入了另一个阶段。

1974年10月17日,邓丽君参加第七回新宿音乐祭,这是日本歌坛每年定期的“音乐祭”之一,由富士电视台举办,在新宿“厚生年金会馆”举行,邓丽君得到评审585票的肯定,获得“银赏”,这是他在日本发展得到的第一个奖项。 每年日本歌坛大概会出现一千位新人,经过唱片大赏淘汰剩下五、六位,几年以后,通常只有一、二人还能留在歌坛,由此可知日本歌坛中竞争之激烈。 1974年11月19日,邓丽君以“空港”获得全日第十六回唱片大赏“新人赏”,她泣不成声地演唱,不光是感叹自己的努力得到回报,更甚之是一个来自外地的小女孩,终于能在日本歌坛占有一席之地。

在日本,邓丽君的生活完全不自由,一个星期有六天属于公司 ,剩下一天才是自己的;每天时间填得满满,不是上电视电台,就是到处演唱、灌唱片。在一个月仅有的四天休假里,她总是睡到下午两三点钟,然后带着妈妈,开着白色小金龟车去买东西或是看电影。 邓丽君后来搬到东京涩谷明治神宫前六丁目,那是一处颇为清幽的高级住宅区 两旁有露天咖啡座 ,在东京有“日本香榭丽舍”之称,附近地区又名“小巴黎”, 旁边就是高级服装商店区,她有空时 除了陪邓妈妈逛街,上百货公司购物外,便躲在家里,看书练歌,生活恬静而有规律。饮食方面,邓丽君最爱吃日本的生鱼片 尤其是爱吃生鱼片寿司。 日子虽然过紧凑,但是邓丽君说:“日本歌坛的环境很健全也很单纯,歌星只要专心一意把歌唱好,其他一概不必烦脑,而且还可以经常看到国际知艺人的歌舞表演 以及日本全国性的职业与非职业的歌唱竞赛,作为自己学习改进的借镜”。

    刚到日本时,唱片公司希望把邓丽君塑造成陈美龄第二,要她把头发留长,又要她穿一些有袖子,有领子的衣服。刚开始邓丽君乖乖地留了一阵子长头发,后来自己愈看愈腻,偷偷剪成了短发,上节目时被公司发现,幸好样子很俏皮,唱片公司就当做没看见,什么也没说。

  1976年 ,邓丽君偶尔穿了一次中国式旗袍上电视,两侧开着高叉,一截玉腿半掩半露,结果意外获得热烈好评和极佳的印象,很多歌迷来信索取她穿旗袍的照片,更有歌迷在信中,写诗歌颂她的美腿,使邓丽君受宠若惊。 “我从未想过,我的腿部具有如此魅力。”邓丽君说 “我在日本唱歌,十分不利,因为和我差不多外型及歌路的女歌星不少,所以公司为我设计穿着旗袍的形象而已。” 她开玩笑地说:“日本人赞美我的腿漂亮 ,我说因为脸蛋不好看嘛 ,只好穿开高叉的旗袍转移大家的注意力啦。” 其实邓丽君刚到日本发展时,就有报纸杂志对她一双修直的美腿大书特书,称为“脚线美”,穿上四寸的高跟鞋后,更是颠倒众生;就现在的美感来看,邓丽君虽然算不上九头身美女,但是腿型的线条,可是不输现在的大众情人-萧蔷美眉的长腿喔!

在日本有许多追邓丽君追到发狂的歌迷,有几个“永远坐头排的听家”,凡是邓丽君的演唱会,总在她面前出现,而且必买第一排的位子,痴痴地望着邓丽君,无论风吹雨打,一定出现。 “他们大概由廿岁到卅岁 ,大部份是男士,最初他们各不相干分别坐在第一排,后来有几个竟然坐在一起谈话了,显然他们互相认识啦。”邓丽君说 “对于他们这样拥戴,我只是感动,并不会真的动了感情,当然他们也没有办法和我认识交往,我不知道他们这样着迷是痛苦还是快乐,只好每次演唱,和他们目光接触时,就对他们微笑、点头打招呼,也算我是我的报答了吧?”

邓丽君又透露,其中有一两个“有办法”的男歌迷,辗转由公司介绍认识,由于她从未考虑要和日本男士交往,所以坚决保持距离。但是其中有一位,他只要能为邓丽君母女服务就高兴,完全不管邓丽君的反应如何。 这位男歌迷,在一家航空公司担任高级职员,常义务为邓丽君携带衣服,也常送她小礼物,他每天都会打听台湾的大新闻和天气,然后打电话到邓丽君家报告台湾当日新闻和台北天气 ,邓丽君因此称他为“乡情大使”;后来他在渡边公司的经理介绍下,和邓丽君正式会面。那一天,他带着老婆孩子一起和邓丽君共进晚餐,她才松了一口气,知道他单纯的只是眷恋她的歌声,绝无其他目地,在他的影响下,一家人也都变成邓丽君的歌迷,这是第一位和邓丽君成为朋友的日本男歌迷。热情的日本歌迷最喜欢送礼物,往往一场演唱会下来,就会带回十几二十把的玫瑰花,她拾不得丢 ,都转送给邻居。要是像娃娃、熊猫等小礼物,她就以海运寄回来,给哥哥的三个小孩当玩具。

日本歌坛中有所谓的“五十圈”,也就是每周全国唱片销量统计前五十名 ,都会登载于全国报纸与各大杂志上。1976到1977年间,邓丽君每张唱片都进入了五十圈,这正是歌手是否受欢迎的指标。 直到1977年为止 ,邓丽君一共在日本出了八张大唱片,十二张小唱片 ,每张唱片都挤入排行榜前三十名,这在日本歌坛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在日本平均一个月作一次个人演唱会。”邓丽君说 “每一次个人演唱会长达一个小时四十五分钟 ,每次节目安排三十五首歌曲 ,包括中英日三种歌曲 ,每排一次全新的节目,大概要花三个月的时间来准备,光是最后一个月背歌词 ,就把我累坏了。” 但是日本观众高度的欣赏水准,让她在演唱会结束时,总会被观众的热烈掌声感动哭泣,因此就算再累再苦,她也愿意接受这样的考验。

“何日君再来”、“泪的小雨”和“高山青”,是邓丽君在日本开个人演唱会,或担任特别来宾时常唱的三首中国歌曲,她常常要教在场的日本歌迷或一起登台的日本歌手演唱,像山口百惠、梓道代和男歌手泽田研二等,都跟邓丽君学中文歌;而忙碌的邓丽君也趁此机会,和日本歌手成为好朋友。

 1977年6月邓丽君接受访问,谈及她唱腔的变化,邓丽君表示,以前她的音调比较高,带有童音,但现今则较低且自然,可能是磨练多了,使音色更趋沉稳。 邓丽君在日本每次公开演唱时,一定有一首中文歌,其实这是渡边公司和她合约中规定的,她也十分乐意塑造自己,成为一个中国女歌手的形象,因次每次演出,她不惜在服装上花大钱,从台湾订制中国长袍作为演唱服装,这也是邓丽君今日仍能代表华人歌手的原因。

问到日本电视台的歌唱节目,和台湾有什么不同? 邓丽君说:“相信世界上再没有一个地方,让歌唱者有如此热烈和尖锐竞争了,要竞争向上,要保持成就,也代表了获得高额的报酬,但是你便要不断地努力,提升自己,有了这些激励不坠的机会,正是我没有放弃,留在日本的原因。”
TOP
5#

童年时期



    1953年1 月29日, 邓丽君诞生于台湾省云林县褒忠乡龙岩村的三合院中, 排行第四, 上面有三个哥哥, 是父母亲唯一的女儿, 在邓妈妈生下邓丽君前, 原本邻居有一位膝下无子的太太已经与邓妈妈商量好, 如果邓妈妈再生下男孩, 就送给那位邻居当养子, 不料生下来却是一个女儿身, 邓丽君的出生为邓家上下带来一片欢乐声, 已育有三子的邓爸爸年届四十, 中年得女, 让他领略到" 有女万事足 "的滋味。 邓爸爸祖籍河北省大名县邓台村, 本名邓枢,邓妈妈则是山东省东平县人, 本名赵素桂, 两人于1943年结婚。

该为新到来的女儿取名字了, 邓爸爸军中的袍泽提议, 仿效宋朝有一位 不让须眉当上宰相的奇女子" 孟丽君 ", 决定为女儿取名为" 邓丽筠 ", 至 于以后" 邓丽君 "一名的由来, 则是因为大多数人都将" 筠" 念为" 君",所 以日后为了念读方便顺口, 在踏入歌坛后 ,即乾脆以" 邓丽君" 为艺名, 哪知小小" 邓丽君 "这三个字, 日后却响彻整个华人世界。

说起邓丽君的家境,并不富裕, 邓爸爸在军中服务,刚到台湾时常随部队四处迁徙,居无定所,过着清苦的日子。1952年2月落脚在云林县褒忠忠乡租房子居住,隔年邓丽君出世, 邓爸爸从部队退役,举家又搬到台东的池上,并在军营营区附近开面摊,全家人一起帮忙做生意。1954年,4月邓丽君的弟弟邓长禧出生, 邓家又搬到屏东市的眷村,在这里,小邓丽君展开她的童年时光。

屏东眷村的附近有条小河, 邓丽君的兄弟都很喜欢到河边玩耍,五岁时邓丽君很喜欢跟着哥哥们出去玩,但是三位哥哥嫌她年纪小需要照顾,是个小麻烦,都不让她跟。有一次三位哥哥玩得忘了时间,回家被严肃的邓爸爸罚跪,小小年纪的邓丽君看见哥哥被罚跪,于是也跟着大家跪下,邓爸爸看见这一幕,心疼小女儿也因为她的友爱之心,邓爸爸就让大家都起来免跪了。从此以后哥哥们出去玩都愿意带着妹妹,因为邓丽君可成了哥哥们的“护身符”。

邓丽君常常到邻居一位乾妈家里玩耍,特别喜欢随着乾妈家的收音机播放着的音乐哼哼唱唱,邓丽君的记性特别好,听的歌曲总是过耳不忘,并喜欢在家人面前表演,换来掌声。

常常有歌仔戏表演团到邓丽君家附近演出,邓丽君非常喜欢那些晶晶亮亮的古装,演完走了,日子就开始无聊起来,于是邓丽君和隔壁邻居的孩子一起扮戏,各自准备自己的服装道具,以鞋油的盒子当麦克风,至于头上的珠宝,则以红红的扶桑花代替,小脑袋上夹满了花,衣服就穿上爸爸的大衬衫,再搭条毛巾,也勉强凑合了就这样,邓丽君经常以此自娱,唱一些不知道唱些什么的歌仔戏,偶尔也莫名其妙地感动起来,抽抽噎噎地哭个不停,还自认为是“苦旦”名角。

由于邓妈妈喜欢看电影,当时黄梅调的梁祝电影盛行一时,邓妈妈常带着邓丽君去看了好几次, 邓丽君初试啼声的黄梅调歌曲,就是在这种耳濡目染下学会的,此外,邓妈妈自已也喜欢哼唱一些小调,深深地影响着邓妈妈。慢慢地,邓丽君开始展现她在歌唱方面的才华,在邻居之间颇有一点小名气,有一次,有一家租车行的老板和邓丽君打交道,只要邓丽君唱一首歌给他听,就可以免费租借脚踏车来骑,不限时间, 邓丽君临场不怯,屡次让车行老板听得很满意,而借邓丽君骑脚踏车,这可说是小小的邓丽君第一次的“商业演出”。

    1959年,6岁的邓丽君,举家迁往台北县的芦洲,便开始她在芦洲国小的求学生涯,因为家境清寒,学校附近适逢空军的“93康乐队”驻扎, 邓爸的昔日袍友李成清先生正好在康乐队内拉二胡,知道邓丽君歌唱得不错,于是带她在课余时随着康乐队到处劳军表演,赚取微薄的酬劳,对于家里不无小补, 邓丽君第一次的登台表演,便是在“93康乐队”,而李成清也成了她的“启蒙老师”,常拉二胡指导邓丽君唱歌。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 邓丽君一群小朋友参加了中国广播公司紫薇小姐所主持的节目“与你共渡周末”,并且客串了一首歌。

邓丽君在小学一二年级时,也曾参加芦洲桥大先修班的校晚会演出,之后内各类晚会活动皆可见到她上台高歌,而邓丽君年纪虽小,在每个场合唱歌时,台下的观众皆为之惊叹,当时邓丽君的歌唱实力很明显地超越了她的年龄。虽然唱歌方面展露出天份,但在芦洲国小读书时, 邓丽君的成绩中等,国语还不错,但算数比较差,总是不及格,连带着邓丽君也自卑起来,觉得自已笨,但在音乐课上却是如鱼得水,无奈一星期才两堂,课本上每一首歌邓丽君三两下就会了,可是老师偏偏每次都只教一首,让邓丽君觉得好无聊。

不过在校内的各种游艺会,晚会, 邓丽君总是风头人物,特别是在五年级时,有一次被学校推派参加县立演讲比赛,邓妈妈着急得不得了,因为今天当选,明天就要台上,连演讲稿都没着落,没想到邓丽君倒很有自信,说“放心,我没问题”,结果第二天,小邓丽君居然在台上侃侃而谈,谁也不知道她为什么说得这么好?硬是拿一个冠军回来。这一点表现她日后的歌唱声涯中, 邓丽君对于歌词有过目不忘的本领,拥有超越一般人的记忆力
邓丽君对唱歌的兴趣如此地浓厚,于是邓爸爸每天清晨,都用脚踏踏车载邓丽君到不远处的小河边去练声音,迎着朝阳, 邓丽君一遍又一遍的唱,唱腔愈来愈成熟,声线愈来愈美。 终于在1963年8月,11岁的 邓丽君得知中华电视台举办了个黄梅调歌唱比赛,便兴致勃勃地央求邓妈妈替她报了名,没想到初试啼声,居然打败了当时时参赛,年纪和经验都比邓丽君大很多的杨燕,金陵等人, 邓丽君夺冠的曲目是“访英台”,出自当红风靡港台的影星陵波主演的电影“梁祝”,一鸣惊人。


        

           少  女  时  代

      

                


1965年13岁,邓丽君进入私立的金陵女中念书,同时利用课余时间报名参加正声歌唱训练班,以三个月时间学习歌唱技巧,并以优异成绩毕业。经过训练后的邓丽君,于1966年再接再厉,参加金马唱片公司举办的歌唱大赛,以一曲“采红菱”夺冠,更逐渐打开邓丽君的名气。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台北东方歌厅的老板听到了邓丽君的歌声,希望邓丽君能在课后于歌厅里客串一下,得到邓妈妈的同意后, 邓丽君开始了在东方歌厅二楼的表演,常常与一位叫皖君的女孩搭档,反串演出古装剧“凤还巢”,梁祝里的“草桥结拜”,“十八相送”等,十分受到欢迎,每唱完一曲安可声不断,之后第一酒店,夜巴黎歌厅,七重天歌厅陆续开张,纷纷要请邓丽君演唱, 邓丽君年纪小拌喉佳,受到客人热烈欢迎, 邓丽君在每个歌厅都很吃香,薪水也不断增高,却引起部份歌星的眼红和排挤,缘自于邓丽君年纪轻轻,风头却凌驾她们之上,但在现实中“邓丽君”三个字确实是票房的保证,只要能聘请到她,就不愁生意不上门, 邓丽君巡回于各大歌厅中演唱,名气愈来愈响亮,由于她眉清目秀,有一双大大的眼睛和圆圆的脸,加上年纪小,逐渐获得“ 娃娃歌后”的称号,这是邓丽君步入歌坛后的第一个外号。

1967年,宇宙唱片公司发掘了15岁的邓丽君,为她灌录第一张黑胶唱片,也就是邓丽君之歌第一集“凤阳花鼓”。可惜的是,歌唱事业和学业逐渐产生了冲突,由于勤跑歌厅,邓丽君在学业上一落千丈,校方注意到这件事,并表示要邓丽君放弃歌唱,于是父亲带着邓丽君与校方理论,最后决定让读到初二的邓丽君休学,专心在歌唱事业上发展,当时邓丽君只有14岁,依依不舍地走出了校门。
   
邓丽君终于在15岁的芳龄跃上了萤光幕,加入台湾电视公司歌唱节目“群星会”的演出,第一次上电视台唱歌,邓丽君非常紧张,竟然把歌词给唱错了。相较于其他歌星,邓丽君很少浓妆艳抹,在众多歌星中,一张脸非常清淡素雅,展现出独有而清新的气质。 邓丽君第一次拍电影是在1969年17岁,为庆祝邓丽君唱片销售创下佳绩,东家宇宙唱片公司为邓丽君拍了一部庆功电影“谢谢总经理”,由邓丽君担任女主角,男主角为杨洋,两人合作愉快,邓丽君在电影中演唱了多首歌曲。  

1969年10月,17岁的邓丽君在高雄香槟厅登台,南部的歌迷似乎对邓丽君特别关爱,每逢她在任何场地登台,必然客满,香槟厅平日生意清淡,邓丽君来了,情况自又不同,所以许多歌厅或夜总会的老板,随时都欢迎邓丽君南下登台。 谈起在歌厅唱歌印象最深刻的一次,邓丽君想起刚入行的时候:“当然已经有很多比我红很多倍的大牌歌星,我就有机会唱,要是他找够了人,当然不要我啦,有一次一个老板很客气和我说,你休息一下好了,有场的时候,我们再通知你,就是这样,我明白怎么回事,一阵委屈涌上来,在后台就哭了。

    邓丽君可说愈来愈受瞩目,台湾史上第一出连续剧“晶晶”,1969年10月11日在中视上演,主题曲“晶晶”为邓丽君所演唱,选择邓丽君演唱的原因是因为“晶晶”是描述一个孤女寻母的故事,而邓丽君年龄较轻,符合少女的条件,在灌录“晶晶”时,邓丽君一开始唱着竟然笑了出来,于是制作人将“晶晶”的故事告诉邓丽君,邓丽君听了之后受到感动便进入状况,果然将“晶晶”唱得凄楚动人。

虽然邓丽君唱得不同凡响,她的兄弟们对邓丽君唱歌有什么看法呢?当时,邓丽君的小弟常取笑她:“你唱的歌是世界上最难听的!”惹得邓丽君啼笑皆非,但是,她依然非常喜爱这个“不是知音”的弟弟,而对于她的三位哥哥,她的批评是:“没有一个音乐细胞!”因为他们这些大男生从来不去她歌厅捧她的场的缘故也。“我三个哥哥和一个弟弟都喜欢唱歌,但他们没有一个唱得过我,所以他们就嫉妒了。”邓丽君这样说。
  
1970年初,芳龄18岁的邓丽君,喜欢梳当时最流行的少女阿哥哥头,穿少女阿哥哥装,仔细看邓丽君,她总是笑笑的,碰到人无论是认识或不认识,她总会点一下头,笑一笑,而这种笑,并不作做,她笑得坦然,大家也接受得舒服,年轻的邓丽君也喜欢开玩笑,有一次中国电视公司“每日一星”外景队在台湾大学拍外景时,一群台大学生围着邓丽君,要求合影留念,在拍照完了后,邓丽君摆出一付老大姐的姿态问:“你们是什么系的?”,哪晓得这些学生早就知道邓丽君又想捉弄人了,异口同声的说:“我们是动物系的,最喜欢研究像你这样的美丽动物。”这一句话吓得邓丽君一伸舌头,掉头就跑得远远的。       
邓丽君之所以能脱颖而出,主要基于她的一举一动,无不表现出青年人的朝气,且不只是外型上看起来是纯美天真活泼的玉女,连她的谈吐也那么斯文雅淡,在群星中创一格,尤其是年轻的男女中学生,更为她着迷。邓丽君走红了之后,便很少出门逛街,怕的是引起歌迷注意,因此闲着的时候,她常帮妈妈做点家事,或是关在自已的小房间里,看小说听唱片。少女时期的邓丽君,对琼瑶和严沁的小说非常欣赏,尤其是琼瑶的“窗外”及“庭院深深”这两部小说更令她着了迷。

    1971年2月到1972年8月,19、20岁的邓丽君都在东南亚巡演唱,包括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和越南等地。1973年1月18日邓丽君率领“丽君综合艺术团”作全台湾环岛公演,因为天气不佳导致观众大减,这是邓丽君演唱生涯中唯一的一次挫折,自此以后,邓丽君的演唱从来没有失败过。 

众所周知,虽然邓丽君国中便休学,不过她能讲的一口流俐的英文,其实她的英文底子是这样来的。

    1973年1月,邓丽君考取台北土林美国学校插班生,修读英文,邓丽君表示,那时候刚巧由南部演唱回家,她的隔壁住的美国学校的教务长,告诉她美国学校正在收插班生,问她是否有意再求学?于是经过考试,邓丽君竟然被录取了,成了美国学校的一位特别学生(可以不必参加点名),邓丽君非常满意又高兴她又做了学生,她说做学生是她向往已久的事,因为她离开学校已经有七年之久。 邓丽君一开始进入美国学校的时候穿得很漂亮,同学都窃窃私语,骂她有什么了不起,做学生穿得那么讲究。从此邓丽君不敢再穿漂亮衣服上学校去,她穿得土里土气,变成了全美国学校最“土”的一位学生了。 邓丽君说,这只是刚开始的时候,没多久大夥处熟了,谁也不把我当歌星,我只是同学的一份子而已,我不愿让同学们认为我很特别,我总是故意使是自已变得跟她们一样。
谈起打扮化妆,邓丽君讲了一个笑话,有一天和母亲逛街,她走在前面,听到旁边有人在叫“邓丽君”,她转身走开,没有听到他们在说什么,事后,邓妈妈告诉她:“他们刚刚在说邓丽君本人怎么那么丑呀!?”, 母亲责怪她上街也不打扮一下,邓丽君说:“奇怪了,我丑不丑是自已的,何必为了别人说声漂亮而把自已打扮得花枝招展,这样累都累死了”。 
在一篇报纸的访问中,邓丽君透露了与父母间的互动,问及邓妈妈如何教育邓丽君成为一位乖巧的女儿?邓妈妈说:“也没什么,我只是教她自已辨认是非善恶,从来不强迫她做不愿做的事。”邓丽君则说:“爸妈是大人,他们的看法当然比我高明,而且伤脑筋的事都由爸妈作主,我不就可以轻松多了吗?”。 奔波在一场又一场的登台演唱中,站在高高的舞台上,歌唱在四面八方投射而来的镁光灯下,被掌声所环绕着的邓丽君,无疑是光采而夺目的,她一步一步地向上走,竟走到了华人歌坛中最高的位置,尽管如此,在邓丽君的内心深处,说没有遗憾是骗人的,这也成为她日后努力充实自已的动力,在邓丽君的一生中,没有说过一句骄傲的话,因为她经过苦涩,深佑成功绝非侥幸。邓丽君的童年和少女时代,“与歌为伍”应该是她的写照。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