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转:
我觉得对音响系统的要求与对音乐内涵的追求,两者并非互斥的东西。
音乐当然是根本的东西,我一直觉得只玩音响的人,如果不以音乐为本,那将是相当无趣的。但是不是听音乐的人就不能追求好的音响表现呢?许多人会认为执着于音响的追求将会伤害对音乐内涵的探索?这都是太过简化而极端的划分。音响和音乐并非完全对立的元素,而是相辅相成, 一体两面的。
如果我们只以音乐, 音响两项变项考量,且每个变项只以好坏来评断,就可能会出现四种组合:好音乐好音响, 好音乐坏音响, 坏音乐好音响, 坏音乐坏音响。如果不考虑现实因素, 大家会作如何选择?
小弟以为两者都很重要,只是现实因素的考量, 无法一次兼得时,两者之间的平衡点, 便会出现主观考量而因人有异。
追求好音响并没有错,如果只追求音响性,将焦点专注在枝微末节的翻谱声,呼吸声,那是焦点错误,抹剎了好音响所能带来的正面效果。并非好音响之恶,我收集相当多的历史录音,我常希望,如果当时的录音技术能再好一些。那就更加完美了。
举例而言,如果同一场live concert,你会选择风衣盗录版或是正式收音授权版?我曾购买过杰利比达克的风衣版录音,在几年前杰老没有授权发行录音的年代,只能靠风衣版解缠,当时也就很满足了,不过在正式版出现后,同一场录音,相较之下才惊觉差异如此之大。这也使我经验到录音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
听音乐的爱乐朋友追求音响,我不觉得是一件不好或奇怪的事,常有些爱乐朋友提到或在网上看到讨论,好象对爱乐人追求音响性这件事每每嗤之以鼻,但是爱音乐的人或乐器演奏家常常更追求音响性,祇是他们不自知而已,包括好的提琴,好的弓,好的钢琴好的表演场地,甚至好的观众。
我曾在两个不同的地方听过阿格利基的钢琴演奏,场地的不同就让聆听的感觉天差地别,同一个人尚且如此,况乎不同的演出者,不同的琴,怎会没差?不信你随便问一个将要表演的人,假使他能选择的话,看他是要选使特拉底瓦里还是大陆琴?是要用史坦威还是kawai?是要在国家音乐厅还是普通高中大礼堂?
乐器演奏家希望用最好声音与技艺表达他的音乐,爱乐者当然也希望用音响听到录音软件中所欲传递的讯息。
通过不同的音响搭配而展现出他们对音乐的看法。
音响是一种传达音乐的工具,但是这不能说音响就不重要,而以马马虎虎的态度来面对,摄影师对相机的追求,画家对工具的讲究,肉贩对屠刀的重视。难道就是舍本逐末,自惭形秽的事情吗?
如果聆听者的心放在音乐上,好的音响可以尽量展现母带中所蕴藏的"音乐";反之, 如果聆听者的心放在音响上,好的音响所展现的可能只是更大的擦弦声, 更嘹喨的拔声, 更清楚的呼吸声, 更多的口水花。聆听者的"心", 将决定一切, 而不是音响或音乐决定一切。
另外, 我也不觉得版本比较有什么错,我认为错的在于,
版本比较如果只是企图想找出一个标准版或某个决定版时,武断抹煞或贬抑其它版本的价值,这才是不值得鼓励的。因为如此 将限缩大家去接触各种不同诠释与指挥风格
所可能对音乐有全然不同的观点的机会。如果大家能针对自己喜欢或聆听过的版本交换心得或感想,这种型态的版本比较可能会对大家都有正面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