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杜普蕾的埃尔加哪个比较好? [复制链接]

查看: 6119|回复: 16
1#
[upload=jpg]uploadImages/2004318236241965.jpg[/upload][upload=jpg]uploadImages/20043182363892093.jpg[/upload]


大家说说看
分享 转发
TOP
2#

有!好像有SACD纸合版!有吗?
TOP
3#

小F又引人谗。
TOP
4#

CMS 7 63283 2
TOP
5#

第一张好,第二张的琴声比较含糊一点,因此演奏的感情也觉得好象打了个折扣。不过不是两者同时对比还不大容易听出来。
以艾尔加大协来说两张是同一个录音,但是前者是英国版后者是荷兰版,可能是制版的不同导致的吧。
还有就是前者是杜普蕾的演奏专集,后者是艾尔加的作品专集,从爱好和收藏的角度来说也是第一张好些。
TOP
6#

那个套装我还没听过呢。主要是看它采用的是哪一次的混音了,假如那个三碟装的上面标着是AAD,那么就congratulations了,呵呵!
TOP
7#

碰巧这套三张的唱片常驻在我的单位,我刚看了一下,很失望是ADD.
TOP
8#

受益匪浅啊
但现在似乎已经买不到天使版了啊
而且都是5xxxxx编号的~
老版难求啊
TOP
9#

请问一下felixcat兄,前段时间谋位大哥贴过上来的那套杜普蕾三碟装天使版又是怎么回事呢,其中的第三张就是楼主的第一张的曲目,和这两张有得比吗?
TOP
10#

70年代之前的模拟录音通常都有相当明显的背噪,如果用耳机听会很明显。这些唱片再版成CD时,最早期(80年代初)通常没有使用滤噪技术,这样的唱片背噪虽大,但整体音色和母带差距不大,但限于当时的技术水平,母带的退化,声音梢有点模糊感,不够开扬;稍后随着新一代的数码技术发展(大约90年代初),很多都使用了数码滤噪技术,而且针对第一代CD的缺点,使用了EQ重新调节平衡,这样的好处是背景较宁静,清晰度也有所提高,但音色平衡度被改变,听感上常有“薄声”的感觉,,而且有的唱片在过度滤噪后原来的一些细节也丢失了,声音会有点“干”。到最近对背噪的观点又有所改变,一方面更先进的设备应用(比如说提高采样频率),对不影响正常听感的背噪予以保留,在提高清晰度的同时尽量保持原始录音的平衡度,有的公司甚至认为过于宁静的背景是数码录音容易造成听觉疲劳的原因,在原本无背噪的数码录音中人为加上点轻微的数码背噪。
但上面所说的情况不包括用同一次模拟转数码制版后多次制模或同一数码母盘多次压片的情况,这种情况下的效果只有一次比一次差。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