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原创】最近听了一下弦乐四重奏 [复制链接]

1#
这几天晚上,因为很久没听室内乐,就决定听听弦乐四重奏。弦乐四重奏这种音乐形式类似简化了的乐队,四种乐器分别代表四个声部。既配合默契,也相互竞争,非常引人入胜。

先从贝多芬听起,本来这些曲目多年前都听过,今天因为很久没听,很多也淡忘了,因此听起来也很有新鲜感,虽然现在只是刚开了一个头,还是决定把一些心得和感触记录下来。

聆听的计划不求全,争取把最有名的曲目和版本都听听,因为听的都是老录音,因此希望能够听出一些新东西来,新录音当然也推荐,不过因为很久没买新唱片,因此主要还是谈老录音。弦乐四重奏的音乐历史上,我们都知道,贝多芬,肖斯塔科维奇和巴托克是三座高峰,最近主要在听古典和浪漫主义的弦乐四重奏,因此希望温故而知新。

古典浪漫主义的弦乐四重奏主要是贝多芬,舒伯特和舒曼的作品。贝多芬就不用说了,大家都了解,贝多芬的晚期弦乐四重奏是贝多芬音乐创作的高峰,也是人类音乐宝库中的珍品。贝多芬的弦乐四重奏,旋律和主题既甜美,又苦涩,内涵非常丰富。象OP132《感恩圣歌》,OP133《大赋格》都是弦乐四重奏里的极品。《感恩圣歌》里,贝多芬大病初愈,心情是复杂的。贝多芬的弦乐四重奏,在感情和逻辑上取得高度一致,他当时身体已经极度虚弱,这些晚期弦乐四重奏据说是他一边哭一边写的,是乐圣的生命尽头的心声……

舒伯特的弦乐四重奏,在数量上媲美贝多芬,都是15首,不过舒伯特的第12首是单乐章的。舒伯特的弦乐四重奏最好的作品还是第12,第13《罗莎蒙德》和第14《死神与少女》。舒伯特的音乐灵感和乐思非常好,他的作品旋律优美。但他的作品也具有最致命的弱点,他的作品欠缺贝多芬式的深邃,思想深度和内省性。舒伯特的弦乐四重奏就是很优美,构筑和发展主题不是他的强项,因此舒伯特的弦乐四重奏相比贝多芬也要显得单薄一些。

舒曼象舒伯特一样,舒曼也是继承了贝多芬的。舒曼的弦乐四重奏受贝多芬的晚期弦乐四重奏影响。不过在思想深度上,舒曼还是比不上贝多芬。舒曼一共有三首弦乐四重奏,他的作品色彩很好,其他和贝多芬,舒伯特相比就没有任何优势了。

最后谈谈版本,贝多芬的弦乐四重奏就不用谈了,大家都很了解。我个人喜欢维格的立体声版和意大利弦乐四重奏组。维格组那种冷冽和萧瑟的风格很适合贝多芬晚年那种悲苦,凄凉的心境。而意大利组的弦乐非常优美,有种忧伤而哀婉的美。舒伯特的弦乐四重奏,对于《罗莎蒙德》和《死神与少女》,名版非常多,但全集就很少,最佳的当然是梅洛斯组了。不仅是全集,还是单曲,梅洛斯都是舒伯特弦乐四重奏的最佳选择之一。梅洛斯的舒伯特弦乐四重奏全集是6CD的,音质还过得去,稍微有点直白,弦乐的水分少了点。梅洛斯弦乐四重奏的风格弦乐比较纤细,但构架合理,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能力。最后就说说舒曼的弦乐四重奏的版本,首选哈根组,哈根组以前都发行过正价。三首弦乐四重奏,第二和第三是合在一张CD上的,而第一是和钢琴五重奏合在一张CD上的,其他还有很多选择,首选还是哈根了,不仅演绎好,音质也非常好,提琴声音非常饱满……

最近,听弦乐四重奏,只听了一些古典浪漫派的作品,将来有机会再听现代和当代的弦乐四重奏作品吧。谈到肖斯塔科维奇和巴托克,他们已经离传统走得很远了,还是听过再聊吧,多谢大家…..
本主题由 版主 eric 于 2014/4/16 21:15:44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2#

我觉得老贝的晚期四重奏一点也不虚弱,而是内心的恬静,思想境界的升华!
TOP
3#

原帖由 大卫 于 2014-3-1 22:54:00 发表
我觉得老贝的晚期四重奏一点也不虚弱,而是内心的恬静,思想境界的升华!




同感。不但不虚弱,有时还情趣盎然,手舞足蹈。有时也充满温情,静思,冥想,内省。有时却又波澜壮阔,摧枯拉朽,威哥的单声道特别有这种味道,富有交响的特质……。总之,不同演绎,贝四重会展现不同丰貌,聆听时尽量展开自己的想象和思维,因为背四次重是多姿多彩的。
TOP
4#

大爱贝多分的Op132...
感谢上帝.
TOP
5#

各位兄台都说得很好。贝多芬的晚期弦乐四重奏是贝多芬晚年与外界几乎完全失去联系后所作的。
可以说贝多芬是完全依靠本能在作曲的,有些人认为是“羽化登仙”的作品,体现了乐圣晚年的孤独心声,也是一生对艺术的总结。
这里纠正一下,贝多芬是写了16部弦乐四重奏,我上面写成15首了,很抱歉。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6#

刚好这段时间一直在听莫扎特的弦乐四重奏。听得很舒服,很轻松,很想找找别的四重奏听听看。

在大多数情况下,我喜欢的音乐希望是轻松的,不要太沉重、太深奥。

lz继续,席地旁听。。。
TOP
7#

原帖由 ygc8868 于 2014-3-4 15:01:00 发表
刚好这段时间一直在听莫扎特的弦乐四重奏。听得很舒服,很轻松,很想找找别的四重奏听听看。

在大多数情况下,我喜欢的音乐希望是轻松的,不要太沉重、太深奥。

lz继续,席地旁听。。。

一般来说:相比莫扎特,贝多芬的音乐作品思想深度要高。
但是,莫扎特的音乐更多来自天然,较少人工痕迹,是更高一个层次的音乐。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8#

莫扎特D音乐系好纯粹的音乐,,,
贝多芬D音乐更多是溶合了哲学,思想,等等各种元素在内,
无可比性!
在我认为:在现实中好比在职业生涯的几十年中较多听贝多芬,
在校园学习期和退休后听莫扎特多,
只是个人主观"区分"不作准,哈哈
TOP
9#

老肖和老柴的又如何呢
TOP
10#

回复 9# Rossi 的帖子

老肖的要看创作背景,比如有一首是纪念肖的一位好朋友,一位第二小提琴手的去世,音乐一出来,只有第一小提琴,中提琴和大提琴,如果你知道背景,更能理解那种悲凉,不知道背景,也许就听得云里雾里了。
[upload=jpg]Upload/200411201411841881.jpg[/upload]
俄罗斯钢琴之神Vladimir  Sofronitsky
TOP
11#

有一种文艺评论观点认为永远不能把音乐背后的内容先讲出来,因为一旦讲出来,听者听的时候会非常有心理暗示的感受到所讲的内容。比如我一开始听老肖的第二钢琴奏鸣曲时并不了解所谓的创作背景,只是觉得旋律辛辣刺激颇具讽刺意味。

但当我有一天读了某篇文章介绍这个四重奏正是老肖身边挚友纷纷离世的时候创作的,我就突然有一种觉得第四乐章应该演奏的很慢的想法。突然就觉得本来很喜爱的演奏版本是否过于浮夸了?而原来很不待见的一个演奏的异常缓慢沉重的版本才是对乐曲正确的演绎?原来老肖通过这个作品传递的并非是讽刺和批评而是一种阴森的恐怖和绝望?

这几个问号有没有解?恐怕是没有的。因为所谓的创作背景、动机、思想或者表达我们永远无法判断真假,尤其是对于老肖这种生活在一个极其复杂和怪异的环境的作曲家来说,时时刻刻要防范被意识形态斗争算计,即便某些对作品创作动机的解释是他亲口所说的也很难保证是不是作曲家真实的想法。

就肖2钢琴三重奏这两种不同风格的处理,我觉得演奏者也会受到一些音乐学背景的影响而做出相应的演奏上的取舍。很明显,那个演奏的异常缓慢承重的版本想要表现的死亡的森严和绝望和所谓的创作背景是及其吻合的。

所以我还是倾向于让作品自己说话吧,即便有的时候谱子上标识着再明确不过的感情标记,我们也不要忽略,旋律和音符本身就会说话,就隐藏着所有演绎的可能性。有的时候记号和文字是会说谎的,但我相信演奏者和作曲者通过音乐本身产生的共鸣是真实可信的。
最后编辑chrisspher 最后编辑于 2014-03-10 18:35:03
TOP
12#

原帖由 chrisspher 于 2014-3-9 21:43:00 发表
有一种文艺评论观点认为永远不能把音乐背后的内容先讲出来,因为一旦讲出来,听者听的时候会非常有心理暗示的感受到所讲的内容。比如我一开始听老肖的第二四重奏时并不了解所谓的创作背景,只是觉得旋律辛辣刺激颇具讽刺意味。

但当我有一天读了某篇文章介绍这个四重奏正是老肖身边挚友纷纷离世的时候创作的,我就突然有一种觉得第四乐章应该演奏的很慢的想法。突然就觉得本来很喜爱的演奏版本是否过于浮夸了?而原来很不待



让音乐本身说话,其实演绎者对原作的影响也很大,可以忠于作曲家的意思,也可以自由发挥一下未尝不可。对于老肖的后期四重奏,我不看背景有些听不下去,呵呵,早期的四重奏是那么的阳光,到了后来却充满了怪异乖张痛苦挣扎,稍稍了解一些背景比较能消化,我看的是melodiya的小册子。
[upload=jpg]Upload/200411201411841881.jpg[/upload]
俄罗斯钢琴之神Vladimir  Sofronitsky
TOP
13#

原帖由 dinu 于 2014-3-9 17:33:00 发表
老肖的要看创作背景,比如有一首是纪念肖的一位好朋友,一位第二小提琴手的去世,音乐一出来,只有第一小提琴,中提琴和大提琴,如果你知道背景,更能理解那种悲凉,不知道背景,也许就听得云里雾里了。

这个背景我就不知道。
但在排演第15弦乐四重奏时,贝多芬组的大提琴手谢林斯基持弓倒下,意外去世。
这张唱片的第五乐章好象就是葬礼进行曲。
肖斯塔科维奇的弦乐四重奏以贝多芬组的演绎最有名。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4#

有一位名人谈到,谈到“忠实于原作”,其实是没有的。
所有指挥家和演奏家对乐谱的理解,其实都是主观的,
只是尺度大小不同而已。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5#

肖的第11号op.122是纪念贝多芬四重奏的第二小提琴手的。
[upload=jpg]Upload/200411201411841881.jpg[/upload]
俄罗斯钢琴之神Vladimir  Sofronitsky
TOP
16#

原帖由 dinu 于 2014-3-10 15:09:00 发表
肖的第11号op.122是纪念贝多芬四重奏的第二小提琴手的。

多谢兄台指教。
肖斯塔科维奇的弦乐四重奏以第八最有名,下面这篇文章是赵毅敏先生翻译的。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7#

【转贴】鲍罗丁弦乐四重奏的肖斯塔科维奇第八弦乐四重奏

翻译:赵毅敏

鲍罗丁弦乐四重奏和贝多芬弦乐四重奏是全世界演奏肖斯塔科维奇弦乐四重奏的权威。他们曾经为作曲家演奏过,他的15首弦乐四重奏经由他们表述,使作品仿佛有生命似的变得。他们曾多次录制老肖的弦乐四重奏全集。鲍罗丁四重奏的大提琴Valentin Berlinsky在谈到肖斯塔科维奇时,很有感触。

为什么你们想多次录制老肖的第八弦乐四重奏呢?

别林斯基:所有的艺术家都有他们喜爱的作品;象罗斯特洛波维奇就录制过德沃夏克的大提琴协奏曲四次。随着时间的推移,想把作品演奏得再好一点的愿望会越来越迫切,到了这个时候,就是再次走入录音室的时候。不但是老肖的第八,其他的作品也是。

有人说只有俄罗斯四重奏演奏才有说服力。

别林斯基:这是苏联音乐的特权了。不是他们演奏的更好,而是他们的生命和音乐是联系在一起的,于是他们明白当中的感受。老肖的15首四重奏就是苏联的编年史。

你们每次的录音都有什么不同?

别林斯基:作品总体的基调和哲学思想仍是一样的,只不过我们想表达的更具体些,我们第一二次的录音就没有充分表达我们的感受。DSCH的主题用赋格重复了三次:在一开始,在第五乐章的开始和尾声。第一次出现是作为呈示,它的表达要客观些;在第五乐章它是在一系列戏剧性因素后出现,我们觉得它要演奏的感性些;在尾声它就象晚年的感觉。这些微妙的感觉的差别在早年的录音可能诠释的不够,现在想做得好些。

在音乐会中,你们会安排象第八那样阴冷的作品吗?

别林斯基:我们考虑节目时,要么是相似的,要么是对比的,如肖斯塔科维奇—肖斯塔科维奇,或肖斯塔科维奇—贝多芬。我们最常用的节目之一是:贝多芬的大赋格,老肖的第八,辛历特凯的第三。通过前面的作品,使人较容易了解辛历特凯的哲学。

老肖其他的四重奏你们是如何挑选的?

别林斯基:15首都是了不起的作品。第六就是大师之作,它的抒情特别难,使它比别的更难。如果真的要分出先后,那就是3,5,13,14,和15。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8#

兄台对德彪西/拉威尔有爱否?听SQ也绕不开这一对啊
TOP
19#

原帖由 cappucino1 于 2014-3-11 7:51:00 发表
兄台对德彪西/拉威尔有爱否?听SQ也绕不开这一对啊

我不是经常听印象派的音乐。
不过我觉得拉威尔是个全才,他的好作品很多,尤其钢琴协奏曲写得非常好。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20#

演绎肖斯塔科维奇,最权威的就是贝多芬组和鲍罗丁组。下面这个链接是赵毅敏先生介绍鲍罗丁组的不同版次和版本的,写得非常详细。我要说一下,《音乐圣经》上面谈到BMG和梅罗迪生产那套肖斯塔科维奇说是鲍罗丁60年代版,其实是错误的,正确的是78~84年版:

http://bwv1080.blogbus.com/logs/212520269.html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