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新音响》2012年9月号发烧李专栏:碟海猎奇 [复制链接]

1#


国乐宝典龚—古琴
这个专辑由2008年创建的新晋唱片公司—“红音堂”出品。龚一是一代国宝级的古琴大师,1941年出生于南京,自少习琴,15岁便登台演奏古琴,备受好评并誉为《小古琴家》,1957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后升大学,1966年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本科。龚氏先后师从12位名家,艺贯5个流派,其演奏潇洒超脱,卓然成派。他还从事古代琴谱发掘、研究及新曲创作,为古琴承传、普及作出贡献,他誉满海内外,曾两度跨进维也纳金色大厅,可谓是前无古人之一代宗师。
本辑是一个极为珍贵的历史性录音,是龚一大师于巅峰状态时收录。其难能可贵的是经“红音堂”在日本作后期处理并以HQCD制作,音效达致发烧级的高度。无论大师抚琴、弹拨之细节,琴弦荡漾之色彩,以及曲情寄意之抒发,皆尽收“眼底”。其音乐线条、空间重现、琴弦质感、泛音缭绕都活灵活现,无所遁形。更令人兴奋莫名者,本辑的10首曲目里类型广泛,层面丰富。内有独奏,也有箫、笙、二胡、琵琶和“琴歌”(人声)的琴曲。其品味性、欣赏性都令人雀跃。透过清澈婉转,空灵秀丽之琴音,让我们“见”到博大精深,造艺非凡的宗师既承传传统,又不拘泥于古风,而敢于创新之艺术修为。
于《秋风词》里不乏清扬缭绕的打击乐,绵软悠扬的笙管,在轻巧的七弦琴下维妙维肖地描述诗仙李白诗中的男女于秋色中相思之情。还有《关山月》的“琴歌”是大师自弹自唱,当中有二胡、萧、琵琶连同大师宽厚、悲凉的嗓音唱出:……长风几万系,吹渡玉门关的边戍征人的叹息,可谓感人至深。
又在独奏的《流水》中先是表达涓涓细流之静谧,乃至汇成滔滔江海之雄浑,更是入木三分拍案叫绝。

《群英会·琵琶大师》
无独有偶,这个专辑也是由“红音堂”出品的,同样以高品位HQCD制作的多位名重一时的琵琶大师演奏的专辑,也一样展示其珍贵无匹的历史、艺术和欣赏价值。
本辑有林石成、刘德海、吴玉霞、邝宇忠、叶绪然、汤良兴、李光祖等名家,分别演奏《十面埋伏》、《春江花月夜》、《长门怨》、《昭君出塞》、《霸王御甲》、《梅花三弄》、《飞花点翠》等10首经典名曲。这些曲子有的是独奏,有的是和箫笛合奏以及乐队合奏的缤彩纷呈的琵琶演奏乐曲,更令笔者惊喜的是和上面的“龚一古琴”一样,其前期录音也相当精彩,后期制作令人称道。在这个名师云集、繁花似锦的专辑里其琵琶声音之剔透玲珑、鲜活生动、细腻传神,大师们之推、拉、吟、揉、打等技巧,捕捉得滴水不漏、形神皆备,无论是琵琶独奏之神韵,合奏之和谐和与乐队之规模,层次均媲美现场回放,妙不可言。鉴于客观原因大师琵琶之音好些已成绝唱,本辑之弥足珍贵已无须在下多费唇舌矣。

《铜管五重奏》
《铜管五重奏》是“红音堂”近期的一个优秀的出品。这是由中国爱乐铜管五重奏乐团演奏,由著名录音师李大康收录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的400平米录音棚的专辑。
这乐团成员均来自海内外——安德列·亨利、张楠等5位杰出的铜管乐演奏家。他们分别是中国爱乐乐团的第一小号、第二小号、圆号、长号、大号的首席,是世界最优秀的铜管五重奏乐团之一。本辑收录有柏林《小序曲》、贝多芬《C小调第五交响曲》、琼思《蓝色探戈》、巴赫《G小调赋格》、高大林改编《掀起你的盖头来》、亨德尔《贝莉奈茜》等16首中外名曲,当中既有抒情扬溢,也有激情澎湃,在演、录兼优及在HQCD的制作下,其色彩之灿烂,质感之浓郁,线条之优美,形态之精准以及空间感之壮阔,充分体现李大康操刀下之拿手好戏。这些录音是该乐团自2000年组建以来,在大量的海内外文化交流活动中获得巨大成功和音乐界一致首肯之后奉献给乐迷的第一个专辑。其演奏曲目作了精心安排,从巴洛克、古典到印象派、爵士音乐和中国经典的铜管五重奏作品,充分显示他们高超的演奏技巧及对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的理解,集中体现了世界音乐文化的精髓。

笛子《天竹》
这是一个尽显“美声”、“国乐风华”的不可多得的谭炎健笛子专辑。
谭氏是我国箸名的笛箫大师。他毕业于广州星海音乐学院和上海音乐学院,先后得到多位名师精心教导,除了笛子还擅长各种的民族吹管乐器。已录制了吹管乐器音像制品40余专辑及有专著和论文。本辑有《姑苏行》、《春到湘江》、《梅花三弄》、《牧民新歌》、《秋湖月夜》、《妆台秋思》等10首曲子。这个专辑是谭炎健与星海音乐学院民族乐团演奏,由李贵操刀收录于星海音乐学院音乐厅,由于空间巨大,声学条件优良,加上李贵把握到位(阁下应记得甚为火红的徐雯“十亿掌声”吧!正是此兄收录),于音响系统中重播谭氏的笛子,那种明亮透彻的声音在徐徐渐散,自然渐逝的残响仿同量身于星海音乐学院大厅,而调校到位的重播音响组合,还可以“目睹”在各个乐曲之中演奏家分别采用大小不同尺寸的笛子在发声,以及吹管的气息在如影随形流动。
在传统乐曲《五梆子》里,开头那种如金珠连串、银铃飞舞的“抹音”“花舌音”已足教人眉飞色舞了,随之是“垛音”“历音”妙音连珠尽显演奏家精湛技巧和收录之精妙,其间这异乎寻常之穿透力与质感和珠圆玉润的笛声,不由人拍手叫绝。又在《京调》中,清脆明亮的竹笛吹出熟悉的京腔,连同轻快活泼的打击乐与乐队融为一体,其节奏之轻松,音乐线条之明快,令人过耳不忘。
碟海猎奇.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2/9/15 17:28:34 上传)

碟海猎奇.jpg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