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1# channelchina 的帖子
文章写的好,有理有据。。。。 厉害! 该大师的很多文章过去读过!
楼主转贴的不全,补上。在天涯网有全文。
。。。。。。。。。。。。。。。。。。。。。。。。。。。。。。。。。。。。。。。。。。。。。。。。。。。
新年乐-维也纳弗耶尔豪森交响乐团
-中国新年音乐会揭秘
作者:酸苦辣咸
这几年都赶上这个时候出差,当多少人尤其是欧美人不知在哪里悠闲度假的时候,我又拉着我的拉杆箱踏上飞往慕尼黑的航班,好在欧洲国家的节奏不如我们国内那么快,安排好了,还是有点时间能够自己支配下的。欧洲人尤其是生活在几个德语国家的,周五晚下班就蜂拥出城,直奔乡下,周六街上就开始没多少人了,周日除去个别饭店,大多数店铺都大门紧锁,街上人迹稀少,闲着大好的商机不做,说到底还是这些国家的生活习惯造成的。
出门前几天,一个演出公司联系上我,简单的说明来意后,塞给我一份资料,想请我帮忙“鉴定”下。作为一个在欧洲新年音乐会及中国新年音乐会上资深的乐迷来说,能够被演出公司认可,并请我“鉴定”资料,我当然没有丝毫拒绝的理由。
晚上回到住的酒店,很是无聊,就从包里抽出那份署名为“北京华盛世纪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资料,别人所托的东西既然收下了,当然应该认真的看看。
原文:“维也纳弗耶尔豪森交响乐团访华演出 2011年新年音乐会”
不论我当时心情多好,但看到这种不标注原文的音译名称我就反感。同一个音,中国汉字我可以给出几个甚至几十个音译词来,现在很多资料的翻译水平参差不齐,什么词都敢用,逼得我念念有词地多少遍后才能有点头绪,这个“弗耶尔豪森”就是“Feuerhaus”,中文译过来就叫“火屋”。恩。。。这个难道就是前几年大家提过的某个乐团么?
这年头全世界的迷都不容易,球迷为看场巨星云集的比赛,不惜千山万水。乐迷又何尝不是如此,为听几场真正的音乐会,花钱不说,还经常花错钱。
“世风日下,人心不古!音乐不再纯洁,艺术也被玷污!当然,那些骗子是不会管他生气不生气的,骗了钱就走,去年骗了一次还不够,居然又来了!今年居然还有可能是一下子骗两次!真是岂有此理。”——唐僧
传说中的牛人指挥“汉斯 彼得 曼瑟”(“Hans Peter Manser”) 又要来了!
这是个真人,而且曾被中国中央交响乐团(“国交”)邀请,来指挥了一场音乐会。按国交网页里的说法,Manser生于1974年,现在是维也纳三个乐团的总监,是个大大的牛人。那么这个牛人带的是哪三个团呢?我没有仔细查过资料。不过,根据MICA(Music Information Center Austria),他带的一个团叫做“Feuerhaus”直译成英语是“Fire House”。。。。。。这说好听了是“神奇”,说难听了是“莫名其妙“。该团的介绍也很有意思,经google翻译后贴在这里,小的错误已经修改过了,但仍有些莫名其妙:
Fire House is an orchestra of new style. Fire House does not only interpret music, it also re-presents it. Fire House acts across the borders of the classical music to jazz, to DJ sound, to folk music, to rock music. Fire House acts across the borders of the music to painting, to the theatre, to literature, across the borders to sciences and ways of life. Fire House is a classical chamber orchestra. It plays in most variable occupations music from the baroque into the present. Fire House is more creative an idea pool for elaboration and conversion and crazy ideas. Fire House breaks through the terms "concert", "orchestra" and "classical music" and interprets it again. Fire House is a multimedia ensemble, which orients itself no more at the traditions of classical orchestras. It lets all possibilities of the representation flow. Fire House transfers the music. Fire House makes fun. You may not expect a frack and no black concert clothes with Fire House. You may not expect Fire House to copy other orchestras. You may not expect Fire House to offer solid interpretations. You may not expect to hear music in such a way as you already did it one hundred times. Actually you may expect nothing at all. Except music...
总结:这是一个搞怪的团。。。
这是2006年“曼瑟”(“Manser”) 及这个“莫名其妙”的“Feuerhaus”的大概介绍,当时人员,编制,都没有被提到。
时隔几年后,在乐迷们对演出团体的演出水平鉴别力越来越高的条件下,这个“Feuerhaus”准备粉墨登场。
我手上这份演出主办单位“北京华盛世纪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宣传资料上面是这么写的
原文:“维也纳弗耶尔豪森交响乐团,在指挥家汉斯-彼特。曼瑟先生指挥下,成立于2003年,是奥地利年轻的,具有较高水准的专业交响乐团。弗耶尔豪森交响乐团由维也纳土生土长的职业音乐家组成,由弗耶尔豪森协会组织的,并经奥地利国家正式注册的一支交响乐团。”
此处这个“弗耶尔豪森交响乐团”就是我们上面提到的那个“Feuerhaus”的近似音译。但“交响”两字可不是随便可以加来加去的,交响乐团对乐团的编制,组成都有严格的标准,而根据资料,“Feuerhaus”最多能叫个“爱好者的民间协会”,成立于2003年,但在2003至2009年间销声匿迹,现在摇身一变,突然冒出一个“专业交响乐团”,看来这“曼瑟”(“Manser”)确实是个大大的牛人啊,难道乐团也能像超市里的反季蔬菜水果般催催熟,然后换个体面的大包装上市?
据我的调查, “曼瑟”(“Manser”)过去几年的演出记录及个人简历上都只字未提这个“Feuerhaus”,这又是为什么呢?这就和当年北京城胡同口听到自己同姓的能往自己脸上贴金的就往上认当家的:“那个汉高祖刘邦是我们当家的。”“那个清代东阁大学士刘墉是我们当家的。”。。。“那《法门寺》的刘彪呢?。。。”“同姓各宗,不认识。”。。。就躲开了。
原文:“。。。自从维也纳弗耶尔豪森交响乐团成立以来,一直在最著名的音乐厅演出。。。”
慕尼黑后,我前往奥地利维也纳办事几天,乘工作之余也顺道拜访了好几家维也纳当地最著名的音乐厅,诸如维也纳音乐之友协会及所属金色大厅,维也纳广播电台音乐厅,顺便就提到这个“Feuerhaus”,结果各音乐厅方面明确表示没听说过这个乐团,更谈不上有任何的演出记录。随后我对萨尔兹堡及萨尔兹堡莫扎特音乐厅的访问也证明了这点,我还给林茨布鲁克纳音乐厅和格拉茨音乐厅都打了电话,对方都认真的查询记录后否认了任何的可能性。这么看来,这种毫无演出记录的乐团就敢在中国标榜自己,满嘴跑火车,素质可见一斑。
原文:“同时参加了大量的奥地利音乐艺术节,如卡里第安夏季音乐节,波格贝斯音乐节,乔-查维奴尔音乐节等等。音乐会节目被奥地利国家电台1台作为欧洲最成功的电台文化节目播放,以及奥地利国家电视台转播。交响乐团还出版了大量的CD。”
说的土点,这里所列的这些音乐节我真是没听说过,也不太明来历,更没什么兴趣去查证这些个五花八门的名词,但让我感兴趣的马上就来了,就算“Feuerhaus”的确参加了这个公共活动, 但这个“Feuerhaus”又不是这些个音乐节上的主角。人家据说还上了电视了,但我们翻各家广播,电台的网站,想找记录简直是天方夜谭,估计各家广播,电台都没想着留个档吧。看来改天我也该多找机会多参加几个什么节的,尤其是要在世界上名气更大点的电台的镜头前多晃几秒,回头留个档,下次好把我也卖出去,最好那段还能上个什么滚动性的节目。 为找点CD,我还看了这个“Feuerhaus”的网页,除去那个“Rache fuer Mozart”,译名为“复仇,莫扎特”(你看这名吧,在此我就不多加评论了。) 看起来能和莫扎特扯上关系,里面的内容却与正统的古典音乐不发生任何的关系,取材为钢琴协奏曲某个乐章,说的好听点有点好玩而已,爵士流行,小组演奏,除去这些关键词我看不到一点其他实质性的节目。以一个叫“Chez es Saada” 为名的专题其实也仅仅是有一首与该“Feuerhaus”有关而已。顺着网站的路径,我想根据他们的联系信息购买点CD听听看,结果对方表示“我们没有出版过CD”,看来根本要不到“大量的CD”。顺便查询了各家唱片出版公司的网页,进行专门的查询,结果当然是证实了材料上的说辞都是子虚乌有。如果该乐团主办公司“北京华盛世纪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能够提供该乐团历来的CD及相关版号,出版公司信息,在此我先表示感谢。。。(我个人真是怀疑会有哪个唱片公司会给一个偶尔弄点搞笑曲目的“爱好者的民间协会”做唱片。。。)。
原文:“维也纳弗耶尔豪森交响乐团还经常与最著名的独奏家合作,如:森德拉•派瑞斯,比德•赫伯特,亚历山大•道艾池,马替欧•米歇尔等等。”
在百度和Google上我是没有查到这些人什么来头,我看这些就是传说中那种东拉西扯的无名人士吧。
接下去看到的标题就更是洋味十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