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贝多芬 第一、第三钢琴协奏曲朱里尼与米凯朗基利“一场伟大的演... [复制链接]

查看: 2639|回复: 14
1#
TOP CLASSIC 首席范本
音乐史不朽名曲·
国际顶尖演奏家·
世界一流交响乐团·唱片录音经典演绎·专家精彩导聆及评鉴



必备的贝多芬
朱里尼与米凯朗基利“一场伟大的演出”稀世名盘
贝多芬
第一、第三钢琴协奏曲

分享 转发
TOP
2#

回复: 贝多芬 第一、第三钢琴协奏曲朱里尼与米凯朗基利“一场伟大的演出”稀世名盘

卡洛·玛利亚·朱里尼历经潜心研究诠释贝多芬协奏曲典范名版。

钢琴名家波利尼/阿格里奇之师阿图罗
·贝尔代托·米凯朗基利现场立体声稀世珍品录音。
荣获《企鹅唱片指南》“三星”评鉴。

推荐曲目:

C大调第一钢琴协奏曲》第二乐章
C小调第三钢琴协奏曲》第二乐章
TOP
3#

回复: 贝多芬 第一、第三钢琴协奏曲朱里尼与米凯朗基利“一场伟大的演出”稀世名盘

贝多芬是音乐史上最伟大的音乐家,8岁开始登台演奏钢琴。1792年到维也纳深造,艺术上进步飞快,特别在作曲技法上表现了超人的天赋,并形成自己鲜明的创作个性。他作有大量具有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几乎涉及当时所有的音乐体裁,成为巴洛克音乐到古典主义音乐里程碑式的人物。他的9部交响曲、32首钢琴奏鸣曲、5首钢琴协奏曲等大量传世名作,至今盛演不衰。

贝多芬非常热衷于钢琴音乐的创作,他的创作大大提高了钢琴的艺术表现力,使之获得交响性的戏剧效果。贝多芬的5首钢琴协奏曲作于17831809年之间,属于他的早期作品。其中《C大调第一钢琴协奏曲》作于1796年,延续了海顿、莫扎特的古典风格,艺术表现追求的是一种和谐、平衡的美。而在作于1800年的《C小调第三钢琴协奏曲》中,则显现出贝多芬追求个性的一种潜在的英雄性,并具有显而易见的激情。与第一钢琴协奏曲形成了很大的风格反差。

钢琴大师米凯朗基利以卓越的演奏,且不事张扬、意韵深长而受到广泛的尊崇。他的演奏具有辉煌高贵的气质,手指触键晶莹剔透,虽然稍显过于理性,但却于平实之中动人心魄。这个版本在朱里尼的棒下,贝多芬音乐性格的英雄性、特有的维也纳式的纯美与无可阻挡的旺盛活力与冲劲,一并深深地被体现在每一个瞬间的乐流之中。这是迄今为止,贝多芬《C大调第一钢琴协奏曲》和《C小调第三钢琴协奏曲》最出类拔萃的演奏版本,是钢琴大师米凯朗基利现场演奏极其稀有的立体声录音唱片。

曲目:

449 757-2
Ludwig van Beethoven
路德维希·范·贝多芬(1770—1827)

Concertofor Piano and orchestra no.1 in C major Op.15
C大调第一钢琴协奏曲,
作品15

[38:03]


1、Allegro con brio第一乐章:有活力的快板
[18:33]

2、Largo第二乐章:广板
[10:36]

3、Rondo, Allegro第三乐章:回旋曲快板
[8:54]


Concertofor Piano and orchestra no.3 in C minor Op.37
C小调第三钢琴协奏曲

[ 38:05]



4Allegro con brio第一乐章:有活力的快板
[17:14]

5Largo第二乐章:广板
[11:16]

6Rondo, Allegro第三乐章:回旋曲,快板
[9:35]


钢琴:阿图罗
·贝尔代托·米凯朗基利
指挥:卡洛·玛利亚·朱里尼
奏:维也纳交响乐团
TOP
4#

回复: 贝多芬 第一、第三钢琴协奏曲朱里尼与米凯朗基利“一场伟大的演出”稀世名盘

《企鹅唱片指南》“三星”评鉴:

这张唱片收录的贝多芬“第一”和“第三” 钢琴协奏曲录制于1980年,朱里尼与米凯朗基利都同为意大利音乐家,在演绎贝多芬的钢琴协奏曲上观点颇为一致,因此在演奏与协奏之间取得了良好的一致和默契。人们称之其为“一场伟大的演出”。
米凯朗基利在这里弹奏的贝多芬摆脱了任何一种巴洛克风味的弹奏方式,将自己的音乐个性隐藏在乐曲自身的内涵下,完美地表达出作品的深情和精髓。所以,《企鹅唱片指南》给予该录音以“三星”评鉴。
TOP
5#

回复: 贝多芬 第一、第三钢琴协奏曲朱里尼与米凯朗基利“一场伟大的演出”稀世名盘

专辑演奏特点:

朱里尼是在对贝多芬的音乐经过长期深透的研究之后才开始指挥的,足见指挥家对艺术严肃认真的态度。在这个版本里,朱里尼棒下的贝多芬音乐性格的英雄性、特有的维也纳式的纯美与无可阻挡的旺盛活力与冲劲,一并深深地展现在每一瞬间的乐流之中。米凯朗基利以卓越的演奏、不事张扬、意蕴深长的独特风范而受到广泛的尊崇,他的触键严谨细腻,音色纯净优美、声如珠玑、晶莹剔透;独具匠心的诠释风格,完全得益于他对贝多芬作品的深入理解;清晰流畅、气韵贯通的旋律线条,层次分明、浓淡有秩的结构布局,于不经意中尽显文雅与高贵的气质,达到“琴人合一”
的至高境界。米凯朗基利的演奏与管弦乐队珠联璧合,营造出动人心魄的音乐效果。

由于这两位艺术家一贯对录音质量极为苛刻,存世录音均为上乘之作,更彰显了这个版本的弥足珍贵。
TOP
6#

回复: 贝多芬 第一、第三钢琴协奏曲朱里尼与米凯朗基利“一场伟大的演出”稀世名盘

专辑录音特点:

该录音完成于1980年,是DG模拟录音晚期的杰作。担任片中钢琴演奏的米凯朗基利是世界著名的意大利钢琴家,他的演奏技术无懈可击,并以个性化的演绎风格著称。米凯朗基利的演奏追求清澈纯净的音色,既保持古典乐派的内在动力与声音的平衡,又为作品注入了浪漫乐派的热情与活力,音乐诠释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这张唱片的录音生动地呈现了米凯朗基利的演奏特点,钢琴的音质明亮纯净,动态对比很大。弹奏的颗粒感和音色的控制非常出色,整个钢琴的形体感宏大,具有“君临天下”的气势,而朱里尼指挥维也纳交响乐团的协奏也出色地起到了绿叶对红花的衬托作用。

意大利指挥家朱里尼是与卡拉扬、贝姆、伯恩斯坦齐名的大师级艺术家,他优雅的个人风格独树一帜,被誉为70年代以后最罕见的指挥大师。他的指挥动作虽然温和、儒雅,却能让整个交响乐团产生出令人兴奋和激动的火热音响效果,这点在这张唱片中能够充分感受到。乐队弦乐的音色清晰通透,音质细腻,效果非常迷人。而甜美的木管与乐队的完美融合,使整体的合奏音响丰厚饱满,层次丰富、音场自然,空间感生动。乐队与钢琴的配合,无论是节奏还是平衡都堪称精彩,是钢琴协奏曲录音的典范。本片无论演绎还是录音效果都堪称精品之作!

TOP
7#

回复: 贝多芬 第一、第三钢琴协奏曲朱里尼与米凯朗基利“一场伟大的演出”稀世名盘

乐曲赏析:

标志贝多芬走向成熟的早期名作

贝多芬一共作有五首钢琴协奏曲,其中第一和第三是早期的代表作。《C大调第一钢琴协奏曲》其艺术表现追求一种和谐、平衡的美,仔细品味能捕捉到一种萌发的内力。《C小调第三钢琴协奏曲》已开始显现出贝多芬追求的那种特有英雄性,音乐具有明显的激情与戏剧性。

C大调第一钢琴协奏曲》作于1795——1798年之间,为旅行演出而作,创作顺序上实际晚于《第二钢琴协奏曲》。这首协奏曲遵循的是维也纳古典协奏曲的传统,其中明显地可以感到受到莫扎特的影响。协奏曲共分三个乐章1、活泼的快板,奏鸣曲式。这一乐章非常的莫扎特化,第一主题和第二主题都非常接近莫扎特的风格。这一乐章值得注意的是进入再现部之前的准备,装饰完全是莫扎特式快板乐章的特征。2、广板,三段体。中间段的钢琴独奏有即兴的演奏,最后一段重复开头的一些片段,然后展开变奏。3、回旋曲,快板,谐谑性的。这一乐章充满幽默,保持急速的节奏,主题是谐谑性的奥地利提罗尔舞,在第三段钢琴华彩乐段尾声之后,音阶式乐句凝聚起越来越多的力度,然后突出简短的休止,表现出贝多芬激情的个性。

C小调第三钢琴协奏曲》作于1800年是贝多芬走向成熟的标志。也是与之后的第四、第五钢琴协奏曲与小提琴协奏曲一起,形成的对协奏曲发展贡献最大的第一首作品。从这首协奏曲起,贝多芬加强了钢琴作为主题的力度,使整体结构更为恢弘。《C小调第三钢琴协奏曲》共分三个乐章:1、朝气蓬勃的快板,奏鸣曲式。第一主题有一些英雄的性质,第二主题则富于歌唱性。2、广板,在这个乐章中,钢琴声部有比较大的发展,用各种方式展开钢琴的技巧。3、快板,回旋曲,大致的三段体。在这个乐章中,基本主题开始有丰富的变化,靠乐器间的传递完成。在第三段开始,有一个赋格段,之后是调性的变换。尾声的速度很快,充满幻想的意境。
TOP
8#

回复: 贝多芬 第一、第三钢琴协奏曲朱里尼与米凯朗基利“一场伟大的演出”稀世名盘

作曲家介绍:

“让人类精神迸出火花”的乐圣贝多芬

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1827, 世界音乐史上最伟大的音乐家。出身于德国波恩的一个平民家庭,父亲是教会合唱团的歌手,很小的时候就在父亲的严格甚至残暴的监督下学习钢琴、小提琴,经常被父亲斥责不按乐谱练琴,由于很早就显露了音乐的天才,8岁就开始登台演奏钢琴。11岁开始学习作曲理论和中提琴,11岁就可以熟练地弹奏巴赫的《平均律钢琴曲集》,他的音乐天赋是与生俱来的。1792年到维也纳深造,艺术上进步飞快,特别在作曲技法上表现了超人的天赋,并形成自己鲜明的创作个性。他作有大量具有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几乎涉及当时所有的音乐体裁,成为巴洛克音乐到古典主义音乐里程碑式的人物。他的9部交响曲、32首钢琴奏鸣曲、5首钢琴协奏曲等大量传世名作,至今盛演不衰。他一生坎坷,26岁开始耳聋,晚年全聋,但始终没有中止创作和音乐活动,孤寂的生活并没有使他沉默和隐退。他热情讴歌时代的进步,坚守“自由、平等”的信念,通过言论和作品,为理想奋臂呐喊,给人类以精神的鼓舞和力量。

贝多芬在音乐发展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他彻底改变了他从事写作的每一种曲式。与前人相比,他解放了音乐艺术,他的创作活动完全是为了内心需要,而不是为了提供炫技的材料。他写作速度很慢,他的手稿经常是到最后定稿时已经是面目全非了。他以精湛的结构技巧和高超的调性关系技巧为基础,创造出一种结构严谨,而理性与感性完美结合的音乐意境,这种意境就是他的前人海顿、莫扎特等人也从未达到。

在音乐创作中,贝多芬尤为钟爱钢琴音乐的写作,对此,他的创作使得钢琴的艺术表现力被大大提升,使之获得交响性的戏剧效果。贝多芬的五首钢琴协奏曲作于1794——1809年之间,这期间由于钢琴制造业的飞速发展,他曾经多次使用别人赠送的新式钢琴创作和演奏自己的作品,由于性格使然,他尤为喜爱演奏声音洪亮的钢琴。他在协奏曲的创作上,将协奏曲精湛的技巧与交响性结合起来,创作了流传后世的不朽之作。贝多芬赋予钢琴以最强烈和最富于表现力的特点,他的五首钢琴协奏曲无一不成为他身后至今的典范之作。贝多芬被认为是19世纪真正找到了古典主义最高境界的人,创造了旷世卓绝的艺术成就,在音乐史上赢得了高山仰止的崇高地位。
TOP
9#

回复: 贝多芬 第一、第三钢琴协奏曲朱里尼与米凯朗基利“一场伟大的演出”稀世名盘

演奏家介绍:

深居简出的钢琴大师米凯朗基利

阿图罗·贝内代托·米凯朗基利(Arturo Benedetto Michelangeli19201995),意大利钢琴家。幼年学习小提琴,19岁进米兰音乐学院学习钢琴。1933年毕业后除钻研演奏外,还学习医学。1939年获日内瓦国际钢琴比赛第一名。1939年至1941年任波洛尼亚马蒂尼音乐学院钢琴教授。1946年和1948年在英国和美国首演。1964年到俄国巡演。19641969年任布雷西亚国际钢琴学院艺术指导。
米凯朗基利在20世纪乐坛是一位有着特殊“传奇色彩”的钢琴家,他在成功的路上奇异怪诞,总是有许多出人意料的得失。他对自己的演奏质量要求苛刻之极,很少公开演出,即便签订了演出合同,也会经常因为对自己的演奏不满而临场突然中断或取消。他对观众的掌声置之不理,认为那是应该送给作曲家的,一贯厌恶给予钢琴家的掌声。出于他古怪的性格,他的唱片录音极其鲜少。米凯朗基利的演奏,兼具了古典主义的内在平衡与浪漫派热情的感染力,对手指的触键以及音乐的分句极为讲究,演奏华丽无比,却无匠气。他的学生中有世界一流的钢琴家波利尼和阿格里奇等人。
TOP
10#

回复: 贝多芬 第一、第三钢琴协奏曲朱里尼与米凯朗基利“一场伟大的演出”稀世名盘

对艺术严谨考究的指挥大师卡洛·玛利亚·朱里尼

朱里尼(Carlo Maria Giulini,191420051914年生于维罗纳近郊的巴列塔,意大利指挥家。1944年在罗马首演。19461951年任意大利罗马广播电台音乐指导。指挥了第一部在广播中演出的歌剧《茶花女》。1950年在贝加莫首次指挥舞台歌剧演出《茶花女》,19511956年在斯卡拉歌剧院任指挥。1955年在英国首演,以后多次指挥爱乐乐团的音乐会。1968年任哈雷乐团的客座指挥。1955年在美国首演。19581967年、1982年在伦敦科文特花园皇家歌剧院,1970年在萨尔茨堡音乐节首演。19691972年与索尔蒂共同担任芝加哥交响乐团指挥,1973年至1976年任维也纳交响乐团指挥。19781984年任洛杉矶交响乐团指挥。

朱里尼自幼受到家乡民间舞蹈音乐的熏陶,5岁时父母送给他的一把儿童小提琴为其开启了音乐的大门,16岁时考入罗马的圣塞西里亚音乐学院学习小提琴、中提琴和作曲,毕业后考进奥古斯都乐团,不久升至中提琴首席,在这个乐团里他亲自目睹了理查·施特劳斯、瓦尔特、富特文格勒、埃里希·克莱伯等大师的指挥风采,促使他下定了成为世界一流指挥的决心并寻找着实践的机会。1944年,朱里尼终于在二战恢复演出的首演音乐会上一展指挥的才华,从此踏上了漫长而辉煌的指挥生涯。之后,出任世人瞩目的斯卡拉歌剧院的音乐指导和首席指挥,这成为他艺术道路上重要的转折点。此后,朱里尼与美国的芝加哥交响乐团也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其间许多出色的音乐会与唱片录音被传为佳话。

朱里尼对艺术极为严肃认真,他被公认为指挥威尔第歌剧的权威,但他从来不指挥普契尼的歌剧;为了指挥贝多芬的《第三“英雄”交响曲》,他竟作了15年的准备,由此足见他对艺术的严谨与苛刻的态度。

1973年到1976年,维也纳交响乐团特别聘请朱里尼任音乐指导和首席指挥,为重振奥地利这支古老乐团的雄风,他洒下了艰辛的汗水,也由此诞生了这款精彩的录音。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