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誉为“钢琴诗人”的傅聪身上有两个灿烂的光环:一个是他的父亲傅雷是中国著名的学者、艺术理论家和翻译家,《傅雷家书》大名鼎鼎。另一个就是傅聪于1955年在华沙举行的第五屆肖邦国际钢琴大赛,名列第三(阿什肯那齐在同届比赛获第二名),且获玛祖卡最佳表演奖,是第一位享誉世界的中国演奏家。
傅聪1934年生于上海,九岁拜李斯特的再传弟子、意大利钢琴家梅百器为师,1953年,第四届“世界青年联欢节”在罗马尼亚举行。经国内选拔,傅聪作为唯一的中国选手参加“联欢节” 的钢琴比赛,获得三等奖。
1955年3月,第五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在华沙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74名选手齐聚波兰首都。傅聪是唯一的中国选手,经三轮比赛,他以与前两名相近的分数获得第三名,并获《玛祖卡》(Mazurka)演奏优秀奖。这是东方人首次在肖邦(Chopin)比赛中取得的突出成绩。
比赛结束后,傅聪留在波兰学习钢琴,直到1958年底提前毕业,1959年开始,傅聪一直定居英国。一九五九年初,傅聪在伦敦皇家节日大厅首次登台,与著名指挥家朱利尼成功合作。自此傅聪的足迹遍布五大洲,只身驰骋于国际音乐舞台近四十七年。
在六、七十年代的二十年间,傅聪举行了约2,400场独奏音乐会;与包括梅纽因(Menuhin)、巴伦鲍伊姆(Barenboim)、郑京和(Chung,Kyung-Wha)等在内的许许多多国际著名演奏家合作过;录制了约50张唱片;担任过肖邦国际钢琴比赛、比利时伊丽莎白(Elizabeth)皇太后国际音乐比赛以及挪威、意大利、瑞士、葡萄牙、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的音乐比赛的评委。
英国《泰晤士报》评论说,“傅聪是当今世界乐坛最受欢迎和最有洞察力的莫扎特作品的演奏家。”美国《纽约时报》说“他表达了斯卡拉蒂心中要表达而没有能表达出来的音乐。”德国报刊更认为“傅聪确是一位艺术大师,无论他演奏舒伯特,贝多芬,还是莫扎特,他总能找到最适合这位作曲家音乐的音响效果。 ”美国《时代周刊》赞誉他为“当今时代最伟大的钢琴家之一。”
傅聪的唱片在国内出现的不多,主要是SONY公司的,现在天艺公司购买了Meridian公司的版权,出版了13张傅聪的珍藏录音系列唱片,零售价约50元左右,率先面世的是其中的八张,包括《莫扎特 钢琴作品专辑 》、《德彪西前奏曲与练习曲全集》、舒伯特《钢琴奏鸣曲及小品》 、斯卡拉蒂《32首钢琴奏鸣曲》等等。
现在试听的就是《舒曼钢琴作品 1》中的第一段《阿拉伯风格曲》。
[upload=jpg]Upload/20057171504485078.jpg[/upload]
[upload=jpg]Upload/20057171505649926.jpg[/upload]
[upload=jpg]Upload/20057171521330599.jpg[/upload]
[upload=jpg]Upload/20057171522638576.jpg[/up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