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11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今年收的声乐作品CD [复制链接]

查看: 22897|回复: 100
1#
在我的爱乐之路上,今年可以算是“声乐之年”,买的、听的声乐作品着实不少。其中歌剧尤其多,其他的像合唱、歌曲等等也很有一些。临近年末,做个总结,也希望和这里的朋友们分享一下喜悦。

先说歌剧。听歌剧其实对我来说不是一种很轻松的享受。以往京津一带的“有闲阶层”中流行一句俗语叫“生书熟戏”,意思是听说书要听生的、没听过的听起来有意思,而听戏要听熟悉的才能听得过瘾。歌剧,也就是洋鬼子的戏,对这句话来说也适用。所以我听歌剧总要对着说明书把它的剧情和唱词都弄得比较清楚明白之后才能真正欣赏到它的妙处。刚接触的戏时总是陌生的,而这个由生到熟的过程通常需要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并且这个过程不完全是享受,有时可能更多的是在忍受。不过话说回来,有付出就会有回报,一旦“掌握”了一部戏,对我来说就像拥有了一笔财富,对我的爱乐之路将会大有裨益。;-)

总的来说,目前我比较喜欢德、法两国的歌剧作品,而真正的意大利歌剧——美声三巨头、威尔第、普契尼等等,(莫扎特的不算,)听得相对少一点,感受也不很深。

先说法语的吧,超级大俗“卡门”。我心中的理想版本。家里还有一套阿巴多的,音质比不上这套,其他方面也都不错。
DSC01997.jpg (, 下载次数:88)

jpg(2007/12/9 14:36:16 上传)

DSC01997.jpg

DSC01998.jpg (, 下载次数:65)

jpg(2007/12/9 14:36:16 上传)

DSC01998.jpg

分享 转发
TOP
2#

回复: 今年收的声乐作品CD

奥芬巴赫:霍夫曼的故事
很独特的一部戏,音乐非常优美,情节荒诞离奇又有点搞笑,结尾部分又很有点超现实的意思,耐人寻味。个人非常喜欢这部作品,感觉它的现在的名气和艺术水平有点不相称。
奥芬巴赫被认为是“轻歌剧”这一形式的创始人,一生创作了很多“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轻歌剧作品。但是作曲家到了晚年并不满足于这些成就,他决心要写作一部更深刻的,可以流芳百世的作品,于是就有了这部“霍夫曼的故事”。这也是奥芬巴赫唯一的一部可以称为“opera”的作品。可惜作曲家没能将它完成就去世了,并且离最后完成还差得比较多。后世有不少人对它进行续写,于是就有了很多最终完成的版本,这些版本之间差别还比较大。
再说唱片版本,我的这套Cambreling指挥的录音采用的是比较完整(也可能是最完整)的欧瑟补完版(Oeser Edition)。市面常见的另外两个版本——克路易坦和邦宁吉的版本都是两张,而这套是三张,并且是比较满的三张。另外根据作曲家的意愿,剧中的三个女主角——象征女性的三个侧面——要由同一位女高音担任。很多录音版本里也是这么做的。但实际上这三位女角的脾气秉性全然不同,因此对演唱要求的重点也不相同。Olympia的唱段突出花腔和高音,Antonia的部分强调抒情,而Giulietta的部分戏剧的成分比较重。要同时胜任这三个角色,对歌唱家来说是个很大的挑战。我感觉就算能勉力唱下来,效果也很难达到理想,所以不如用不同的人来唱。我的这个录音就是采用这种方式,我认为效果很好。如果不这样的话,让Jessye Norman以她那肥厚的嗓音去唱冷艳的Olympia或者柔弱的Antonia,那效果,噫~简直不堪设想!
这套唱片现在有中价环保装的再版,可惜把libretto给省了,只能网上下载。很庆幸我能搞到老正价版。^^
DSC01990.jpg (, 下载次数:65)

jpg(2007/12/9 15:19:03 上传)

DSC01990.jpg

DSC01991.jpg (, 下载次数:23)

jpg(2007/12/9 15:19:03 上传)

DSC01991.jpg

TOP
3#

回复: 今年收的声乐作品CD

马斯涅:维特
过得去的作品,除了音乐优美之外没有太多印象。
这张唱片的作曲家和作品都不够一流,录音年代又久远(1931年),可是竟能入选“留声机百大”,说实话我不太能理解。
DSC01993.jpg (, 下载次数:36)

jpg(2007/12/9 15:29:35 上传)

DSC01993.jpg

TOP
4#

回复:今年收的声乐作品CD

我听着比较顺耳的是女人心,听时总是这样认为,这不就是一首歌吗,真是一种享受.
TOP
5#

回复: 今年收的声乐作品CD

古诺:浮士德
这部戏的剧情大体上基于歌德的戏剧,但是出入很大。有人批评它是把本来富于哲理的深刻作品改编成了庸俗的情爱故事,但不可否认它在音乐方面是非常出色的。
这是另一部我感触较深的法国歌剧。玛格丽特这个角色令我既敬且爱。本来是个纯洁少女,被返老还童化身为英俊青年的浮士德所“引诱”而坠入情网,未婚先孕,因而被逐出教会,为世人遗弃。后来又间接地害死了从小相依为命的哥哥。经过这些严重的打击,她精神错乱,又亲手杀死了自己的孩子,因此被判死刑,身陷囹圄。当浮士德闻讯赶到监狱想要带她逃走时,她神智清醒,知道自己罪无可赦,所以坚决拒绝逃走。但是她对她的爱人没有怨恨,对自己付出的爱也不后悔,而是选择把所有的罪过一人承担,甘愿领死以换取灵魂的救赎。真是伟大的女性!
与剧情相适应的,是一段段优美生动而又切题的音乐。其中像玛格丽特的“珠宝之歌”、浮士德的“圣洁的小屋”、第二幕的终曲“微风圆舞曲”、第四幕的士兵大合唱等等都是非常著名的段落。
种种要素结合在一起,使这部作品甫一问世即大受欢迎,常演不衰,直到今天在北美最受欢迎的20部歌剧中还占有一席之地。

这部戏我现在有2个版本(在我的收藏中享受这种“待遇”歌剧只三部而已,另外两个是卡门和Don Giovanni ^^)。
第一个版本:多明哥、弗蕾尼、吉奥洛夫唱主角,Pretre指挥巴黎国家歌剧院乐团&合唱团。现年83岁的Georges Prêtre是法国歌剧的行家,卡拉丝唯一的一个“卡门”录音就是他指挥的。08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也将由他执棒。
这个版本是1979年的模拟录音。这个年份太好了,如果再晚一年可能就变成万恶的早期数码录音了,HOHO~
论音质,它在我听过的所有歌剧录音里是No.1,太“靓”了!
DSC02001.jpg (, 下载次数:63)

jpg(2007/12/10 2:09:02 上传)

DSC02001.jpg

DSC02002.jpg (, 下载次数:65)

jpg(2007/12/10 2:09:02 上传)

DSC02002.jpg

TOP
6#

回复: 今年收的声乐作品CD

另一个版本,由老一辈艺术家演出。盖达、VdeLA、克里斯托夫唱主角,克路易坦指挥。1958年录音,音质比不上第一个,但也相当不错了。
两个版本相比较,上面一个版本我是先买的,难免先入为主。但是尽量摒弃成见,我还是喜欢第一个多一点。
对于Faust的角色,盖达的演唱有点不温不火,不如多明哥感情充沛。
至于玛格丽特,VdeLA的嗓音之美可谓天生丽质,这一点无疑要超过弗蕾尼,那些抒情的段落由她唱起来也更动人;可是花腔好像她就不怎么擅长,所以“珠宝之歌”唱的就挺不对味。而这样的段子对弗蕾尼来说可谓得心应口。
梅菲斯托的角色,两个录音里分别由两位保加利亚男低音担任。前一个版本中的吉奥洛夫唱得比较平淡,听完之后对这个角色没有太多的印象;而克里斯托夫的演唱就十分出彩,音色和吐字发音都很有特色,把魔鬼的那种恶狠狠的劲头也表现得比较好。
管弦乐方面,第二个版本有点过快,第一个速度比较合适。
总之,两个版本都不失为出色的唱片,但综合比较起来我更喜欢第一个。
DSC02017.jpg (, 下载次数:21)

jpg(2007/12/10 2:46:17 上传)

DSC02017.jpg

DSC02021.jpg (, 下载次数:88)

jpg(2007/12/10 2:46:17 上传)

DSC02021.jpg

TOP
7#

回复: 今年收的声乐作品CD

就浮士德一角而言,盖达的演绎非常出彩,对于角色复杂的性格以及较大的年龄跨度,都有非常到位的诠释。

卡门一剧,更喜欢芭尔查和贝尔甘莎的卡门,以及克劳斯和卡雷拉斯的唐霍赛。
自然是发烧的最高境界!
TOP
8#

回复: 今年收的声乐作品CD

原帖由 思想fan 于 2007-12-9 15:30:00 发表
马斯涅:维特
过得去的作品,除了音乐优美之外没有太多印象。
这张唱片的作曲家和作品都不够一流,录音年代又久远(1931年),可是竟能入选“留声机百大”,说实话我不太能理解。


this is the most greatest performance ever made.....
俺的古典音乐Blog:
http://blog.sina.com.cn/weiarc
TOP
9#

回复:今年收的声乐作品CD

这贴好,关注……。 ;P
最愛奚秀蘭並因奚秀蘭而發燒
我發表的以奚秀蘭爲主題的重要帖子的鏈結:http://post.baidu.com/f?kw=%DE%C9%D0%E3%C0%BC
TOP
10#

回复: 今年收的声乐作品CD

柏辽兹:特洛伊人
有如史诗的鸿篇巨著。有人甚至认为它可以和瓦格纳的“指环”相媲美。这套唱片本身也是一个传奇。
但我还没来得及消化。
DSC02094.jpg (, 下载次数:25)

jpg(2007/12/11 2:41:54 上传)

DSC02094.jpg

DSC02097.jpg (, 下载次数:63)

jpg(2007/12/11 2:41:54 上传)

DSC02097.jpg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