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发烧碟”的概念到底是什么? [复制链接]

查看: 2605|回复: 9
1#
之前在本论坛看了一篇《戏说发烧天碟》的帖子,觉得里面的内容写得很富有幽默感,而且说的都是事实。我想请各位烧友谈谈你对“发烧碟”这个概念的理解。
        为什么我会想到要提出这个问题呢?一方面,就是《戏》里说的那铺天盖地的国产发烧碟,真有那么发烧吗?作为唱片虫的我,买过一些这样的碟,可是听了之后,有80%左右的令我感到后悔买了。再给大家透露一下,至今为止我已经整整两个月没有买一张CD了,朋友说我破了记录了。另一方面,令我感到很奇怪的是:像张学友、刘德华、谭咏麟、邓丽君、Beyond、陈慧娴、刘美君等歌星的唱片在高端技术版本的唱片出来之前,还不是一样的仅仅是普通流行歌曲的唱片;为什么HDCD、SACD、XRCD,甚至LPCD出来之后,突然间这些歌星的唱片就变成了“发烧碟”,甚至是“天碟”?如果照这样下去,再过十年到十几年,周杰伦、王力宏的唱片不也就成了“发烧碟”了?毕竟目前做发烧唱片的主力军喜欢的还是张学友、刘德华、邓丽君、Beyond等歌星的歌曲,再过一定的时间,做发烧唱片的主力军变成我们这一代的时候,“发烧碟”的名单里有周杰伦不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看来,发烧的概念是愈来愈模糊了。
        好啦,我说了这么多,下面请大家来谈谈你对“发烧碟”的理解罢。不管是菜鸟,还是大虾;不管是软件派,还是硬件派:畅所欲言罢!
分享 转发
对于这个世界你相当地古怪,对于我你一点也不奇怪……
TOP
2#

回复:“发烧碟”的概念到底是什么?

让烧友掏钱买的就是发烧片,让烧友掏钱买了后,一直在聆听,不会出掉换掉的是真正的好碟.

唱片公司就是要赚钱,反正一般买了某人某张唱片,一般不会重复买第二张一样的去听.唱片公司千方百计让你掏钱,如果你掏钱买了证明唱片公司营销成功,至于后悔是自己的事情.试听也靠不住只能听好听不好听,不同放唱片在器材里评判.摸索的过河,大家不容易,卖的叫买的掏钱,买的想掏钱后不后悔.
TOP
3#

回复:“发烧碟”的概念到底是什么?

没有感染力的CD碟什么都不是!

比如: 环球邓丽君(20张一套,DXD技术)
TOP
4#

回复:“发烧碟”的概念到底是什么?

很多录音不错的流行歌被遗忘了,比如齐秦早期的录音和同期歌手比较完全不逊色(录音并不逊色于同时期出的蔡琴),他89年之前沙沙的尾声唱被我用来测试中高频的分析力和空气感

现在大家就追求音效,符合中国人喜欢面子的问题,从上一代奥迪A6中国版比德国版长10CM以至德国过来的天窗装不下就可以看出大多国人的心态,过于追求外在的东西!发烧CD,我追求内在的东西,大多为发烧而录制的发烧碟有外在没内涵,更没音乐性!
速度是音乐的灵魂......恭喜我越烧越退步..........
TOP
5#

回复: “发烧碟”的概念到底是什么?

原帖由 邓烧丽君 于 2008-7-13 23:42:00 发表
没有感染力的CD碟什么都不是!

比如: 环球邓丽君(20张一套,DXD技术)  


这套并不是发烧碟,再版中的再版,七百多的价格买20张只能说对得起价格,对买不全宝丽金时期的国语蝶的可以买套做资料,仅此而已


有的复黑的音质还比这20张中的好,人家也没说这套是发烧碟,只是标着DXD处理过了,有的碟母带都没有了,就是直刻出来又有什么好发烧的?
速度是音乐的灵魂......恭喜我越烧越退步..........
TOP
6#

回复:“发烧碟”的概念到底是什么?

楼主才两个月没买国产发烧碟,我已经五年不买这些国产口水歌了,原创的音乐还是会支持
速度是音乐的灵魂......恭喜我越烧越退步..........
TOP
7#

回复:“发烧碟”的概念到底是什么?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空虚的脑袋并不是真正的空虚,而是因为它:装满垃圾!
TOP
8#

回复:“发烧碟”的概念到底是什么?

所谓发烧碟都是港人炒出来的概念,其实哪有啥发烧碟呀
就因为所谓发烧音响放不好正常的音乐唱片,才搞了这么个概念,呵呵!
TOP
9#

回复: “发烧碟”的概念到底是什么?

原帖由 发烧盗版 于 2008-7-14 11:00:00 发表
楼主才两个月没买国产发烧碟,我已经五年不买这些国产口水歌了,原创的音乐还是会支持
  


??? 口水歌有5年历史啦???
平生只有双行泪 半为苍生半美人
TOP
10#

回复: “发烧碟”的概念到底是什么?

原帖由 死神 于 2008-7-15 7:29:00 发表
原帖由 发烧盗版 于 2008-7-14 11:00:00 发表
楼主才两个月没买国产发烧碟,我已经五年不买这些国产口水歌了,原创的音乐还是会支持
  


??? 口水歌有5年历史啦???



hehe,不止5年了,好象是雨果最早,早期出的还有雨林,之后就是柏菲,涂鸦,再来就很多发烧碟公司成立,“遍地开花”。。。。。。。。。。。。近三四年就泛滥成灾,逢口水歌必以“发烧”当牌子,越“烧”越离谱了,到现在可以从包装来看,越厚重越“豪华”的几乎可以不用去买,到底是卖包装还是卖音乐?
速度是音乐的灵魂......恭喜我越烧越退步..........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