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尼老太太的“哥德堡”! [复制链接]

查看: 3857|回复: 22
1#
我的唱片很少,一个曲目大多只有一张,“哥德堡变奏曲”是个例外,一张是5年前在新街口东升唱片店买的81年版古尔德演奏的,第一感觉是古尔德有些幽亮,类似古钢琴的音色吸引了我,当然还有那著名的哼唱声,开始有点不习惯,听多了倒无所谓了,古尔德的演奏声部异常清晰,这是我特别喜欢的,声音感觉是一个一个蹦出来的,虽然断奏多,但歌唱性很强,也成为我常听的唱片,甚至偶尔做为背景音乐也听不厌。后来从网上下载了尼古拉耶娃弹的“创意曲”立刻就被她“征服”了,赶紧打听她的唱片和个人资料,没多久这张“哥德堡变奏曲”到手了,唱片是92年在伦敦录制的,第2年尼老太太就去世了,本来Hyperion公司和老太太签定了录制巴赫的系列唱片,可惜只录了“赋格的艺术”和“哥德堡”就中断了,公司立即和加拿大钢琴家,现在正火的赫维特签约录制了一大批巴赫键盘音乐。听尼古拉耶娃的“哥德堡”和古尔德的感觉完全不一样,单就演奏时间上两人相差巨大,古尔德是50分钟多点,尼老太太弹了79分多,比古尔德长了近半个小时,但听起来一点也不感觉雍长,结构也不松散,老太太气定神闲,娓娓道来,深情而不沉溺,欢快激昂处一点不含糊,声部虽然相对没有古尔德那样清晰,但决不意味着老太太弹不出来,当年老太太曾有“赋格王”的赞誉,这是演奏处理方式和取向决定的,老太太更多了一份润泽和浪漫,最喜欢的第30变奏曲,古尔德是激昂般的咏唱,快意人生,尼老太太则深情婉转,意味深长,让人回味。尼老太太的“哥德堡”更适合夜深人静,小音量的聆听,Hyperion公司的录音不错,封面设计更是喜欢,就是价格比较贵,当然象听巴赫这样更适合独自在家欣赏的音乐,比起动辄几百的现场音乐会门票还是来得划算吧!
000_0409.jpg (, 下载次数:23)

jpg(2007/11/12 14:41:03 上传)

000_0409.jpg

最后编辑永远一刻 最后编辑于 2007-11-12 14:48:36
分享 转发
TOP
2#

回复:尼老太太的“哥德堡”!

有他的《平均律》和两版《赋格的艺术》,两版《赋格的艺术》速度都很慢,与众不同,富于感情。没听过她的歌德堡,惭愧。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3#

回复: 尼老太太的“哥德堡”!

见过这张。

价格比较贵——总比那些绝版的东西便宜。比起动辄几百的现场音乐会门票还是来得划算吧——要看个人价值观了。  音乐真是海洋,都没有听过:(
时间就像乳沟,挤挤总还是有的!
TOP
4#

回复:尼老太太的“哥德堡”!

这个没见过,见了一定收!
TOP
5#

回复: 尼老太太的“哥德堡”!

原帖由 wind24 于 2007-11-12 15:00:00 发表
这个没见过,见了一定收!
买这个应该很容易的,找梨园就行。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6#

回复: 尼老太太的“哥德堡”!

原帖由 wind24 于 2007-11-12 15:00:00 发表
这个没见过,见了一定收!


我是在李源那买的,应该还能买到,真想要可以找他定!
TOP
7#

回复: 尼老太太的“哥德堡”!

原帖由 shinelb 于 2007-11-12 14:56:00 发表
有他的《平均律》和两版《赋格的艺术》,两版《赋格的艺术》速度都很慢,与众不同,富于感情。没听过她的歌德堡,惭愧。


和S兄的收藏比起来我更是惭愧啊!呵呵!
TOP
8#

回复: 尼老太太的“哥德堡”!

原帖由 永远一刻 于 2007-11-12 15:26:00 发表
原帖由 shinelb 于 2007-11-12 14:56:00 发表
有他的《平均律》和两版《赋格的艺术》,两版《赋格的艺术》速度都很慢,与众不同,富于感情。没听过她的歌德堡,惭愧。


和S兄的收藏比起来......
我唱片不多的,就是巴赫多一点。我觉得你选择唱片很好,在精不在多。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9#

回复: 尼老太太的“哥德堡”!

原帖由 SINATRA 于 2007-11-12 14:58:00 发表
见过这张。[attachimg]42449[/attachimg]

价格比较贵——总比那些绝版的东西便宜。比起动辄几百的现场音乐会门票还是来得划算吧——要看个人价值观了。  音乐真是海洋,都没有听过:(


“赋格的艺术”更喜欢四重奏版,钢琴的没听过,有机会找来听听,也想买张尼老他太的创意曲,可惜找不到!
TOP
10#

回复: 尼老太太的“哥德堡”!

原帖由 shinelb 于 2007-11-12 15:31: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永远一刻 于 2007-11-12 15:26: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shinelb 于 2007-11-12 14:56:00 发表
有他的《平均律》和两版《赋格的艺术》,两版《赋格的艺术》速度都很慢,与众不同,富于......


我是个“实用主义”者,总感觉收着不听可惜,当然条件许可,多收不同的版本比较聆听也是一种乐趣吧,就象“哥德堡”,没听尼老太太的版本,就少了一份对哥德堡变奏曲的“快感”了。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