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不换音响器材如何提升音质?! [复制链接]

查看: 2491|回复: 4
1#
不换音响器材如何提升音质?!


发表日期: 2005/11/30 上午 09:21:52茂凯电子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刘茂良  

    (本文一部分取材自 www.myav.com.tw 由笔者所开主题:”不换器材如何提升音质”一文,请参阅或发表高见或e-mail: mor@morkai.com.tw 研究讨论)不同的音响器材,各有其音质的特性,价格高的不见得音质就比较好,甚至于笔者在一场发烧友齐聚的音乐欣赏之时,不经意听到(拥有远远超过百万音响系统的发烧友)一句”播放同一片CD为什么有时百万音响竟然比不上手提音响”之赞叹!! 有关此主题在www.myav.com.tw 两声道HI-END音响讨论区, 百家争鸣有蛮多观点,其中有实情报导,有疑问有稀奇也有很多不同解释与不同意见迄今好象尚未有定论,笔者认为其实既使百万音响仍然有很多值得改进的盲点(如果了解之后就是问题所在恍然大悟的的要点) 事实音响真是千变万化,敏感的耳朵可以分辨其细微差异,有时要求更好的音响音质,也需要一点缘分吧!! 就现实而言百万音响音质输给手提音响不是正常,但这又是存在的事实,倘若放开心胸多尝试多比较,笔者认为当能迎刃而解,而事实是每个人对音质的喜好和对器材品牌的喜好很难取舍,甚或选取的理由不必然是音质取胜,或也没机会试过各多种器材,或因很自我的个性偏好,而器材之间特性的搭配,甚至线材都会影响整体表现。本文旨在探讨器材、线材、喇叭(有关器材、线材等如果时间许可,可另文共同研讨)都已确定之下,提供一些还可以调音,以求更满意的音质的一些方式。但那可不是一蹴可及,很多情况需要您亲自实作试试,以经验一些美声之道,您可以很快进步 ! 要不就请教一些经验之士,或多到有实际经验的音响业者聆听室实际体验比较。至于修正器材内部电路或更换零件的改机技术,须要深入的专业经验知识和深入了解原机的缺失,才能真正改进音响音质,否则只是改变音质而不是改进提升音质。这里综合一些方法在不换器材之下,要让器材本身发挥该有的潜力,还原器材应有的水准,例如管机,有一部份管子必须配对,并且要调好适当偏压,工作于最适当的工作点,CD、LP唱机要调好水平和LP唱头、唱臂要调好倾角、循迹力以及适当唱头重量等等以及要留意有些喇叭可以调整高中音之间的量感平衡。而那些经年的器材的接头,如果有氧化变色的接点要用特细砂纸去锈、去尘锁紧以免松脱接触不良,线材金属部分要清洁束紧不要有毛边等等,都可以大大提高声音音质或还原器材应有的水准,很重要的是喇叭单体与箱体锁定螺丝也要锁到适当紧度,以上都是举手之劳就可以轻易做到,如果有点技术底子则可以更换新的机内和机外保险丝,并检查擦拭机内一些接头(请注意是否开机壳会影响保固问题,并且必须在不插电状况之下)有些机种是设计无接头连接器也无机内保险丝的。除此 : (一) 利用调音道具如各种角锥,作为器材与地板或喇叭与地板之间的垫材,从金属质、陶瓷、弹簧、黑檀木、紫檀木、水晶压克力等或尖锥或圆锥,至于橡胶垫则必须小心比较,此因橡胶垫材偶会有负作用,垫法则从传统的四点垫到三点垫法以较大面积周围,前二后一或前一后二、都有不同表现但以前一后二较佳,尤其最近发展的专利的单点支撑结构垫法效果最好。若在与地板之间加隔离板材的有三明治结构的导震板、多层防震板、黑星石板、花岗石板、碳纤维板等等。(二)各种在喇叭箱内或之上和喇叭架内,或器材之上放置铅粒、铅块、灌金钢沙或喇叭压镇,如Accapella压镇、101原理的阻尼压镇等,以增加音质重量感与稳定度但必须适度以免音质变呆滞。(三)温湿度的影响,所有器材最好都在恒温状态下工作,以求发挥稳定效果、所以插电器材需要暖机也需要让零件熟化稳定,尤其电解电容必须经过充电到最低漏电状态(此过程一般需要约24小时以上),许可的话最好永不关机以求开机就都是好声音。至于室内湿度比温度更重要除湿后干爽的空气,一方面防器材过潮,一方面干燥的空气质量较轻、可以让喇叭更轻松推动空气,音质也比较轻松好听。(四)线材要架高不要触地,从电源线、讯号线、数字线、喇叭线等。架高的方法可以应用压克力、木条、木锥、陶瓷、弹簧、甚至较硬质的缓冲材料均可,架高高度离地约五到二十公分这样一方面减少地板与机体震动影响,一方面可以远离地板接地电场的干扰,架高之同时有金刚砂袋压制效果更好,这是中和一位谢先生经验提供的好方法。(五)CD片放音时应用CD镇或魔垫改善读取准确度减少雷射光绕射和反射干扰并提升转动惯性或在CD片圆周削36°斜角,并以油性笔涂黑或深绿色或深蓝均可改善(不削角仅涂色笔也有效只是效果稍低些),而不同颜色音质走向音场宽松略有不同。若在内圈也涂色效果更好些些,此因可以降低多余雷射光绕射和多次反射干扰。最近一期日本Stereo Sound 2005,152期第32页中文版提到以5506K色温1000000Lux约120HZ闪烁光线,照射CD片约2分钟据说可以让雷射光读取时更准确如此也可提升音质只是此最新方法未曾试过不知成效若干?! 另有贴防震材强化机壳或以AB胶强化转动机械机构者。(六)电源拉专线作为音响专用,但须注意无镕丝开关容量,电源线材粗细、导电材质纯度,尤其插座接触点紧密度如应用医院级产品效果较佳,最好是数字和模拟器材应用时又分开配线或增加电源处理器或无效电力补偿(也是滤波的一种方式)以滤除外来干扰,如应用稳压装置则必须是能快速反应之电路否则反而是负作用(如以马达控制的稳压电路)。(七)针对器材、LP唱头、喇叭、线材、和各种CD/DVD片LP片作消磁、消静电处理,从早期需要转动二三十秒的各种消磁器、静电枪、静电风扇到专利的电磁同步消磁器同时快速(一秒钟)消磁消静电的处理器,处理的效果是可以全面正面显著提升音质,而又对音质没有任何负作用,只是偏亮的音响系统因细节增加会显得更细腻的亮(须以线材或垫材等其它方式修正偏亮特质)另有以播放特别的录音信号CD片的消磁处理方式。(八)所有接头接线处如RCA、XLR等连接处除了必须锁紧并且以木块或弹簧等顶住或以第六元素球或金刚砂袋约0.5KG压制,压制在喇叭箱上时需3~10KG,而金刚砂袋在管机效果尤其显著,压制在电源或输出变压器上,效果大不同,至于真空管更需要套上稍具重量的套环于真空管本体上,如此可以降低真空管特有的麦克风效应使音质更纯真。(九)空间处理:各种中高低频扩散板或宽频扩散板有实木、花梨木、泡棉、弧形饰板、布缦、吸音柱、密集板等材质,当然最好的是一开始就设计黄金比例的室内空间尺寸以降低驻波和控制适当残响(藉由扩散板和吸音材等)。(十)喇叭RUN-IN一般前后加起来有24小时应该足够,除非有特殊材质?!如果说RUN-IN 需要连续一年以上才有好声就有一点难受了!!应该新品就好听RUN-IN之后更好听才好吧!!喇叭摆位TOE-IN角度与喇叭和皇帝位距离背墙要适当可能需要多次尝试调整搭配(这方面音响论坛有专文探讨),有时TOE-IN角度调整一两公分就有很大差别,皇帝位的高低也很重要,试试站着和坐着或走动换位置比较相对状况,瞭解空间与影响音场深度层次甚或高中低频量感状况变化。先找到最好皇帝位再微调,调得好就享有绝佳声音舞台效果,但基本上器材必须达到一定水准才能拥有明显表现,尤其要求音乐情感的细微表现那种有生命力的音乐美声。(十一)为了好听还有人挥刀自宫,取消所有线材接头改为全部用焊接线方式(讲究的还要慎选恒温焊枪、银焊锡和助焊剂),甚至取消音量控制改用高级无感固定电阻,固定音量方式以减少接触点污染尤其一般可变电阻是音质变差的最大因素之一(如果您能接受不变的固定音量)其实部份高级机种(不一定是高价机种)都有其独特设计的音量控制方法以解决此问题。(十二)挑选录音优秀的CD唱片,尤其是音展赠送的,虽然是免费,但是录音和节目内容通常都是经过仔细挑选的好片,值得珍藏或作为参考比较之用。(十三)最后最重要的是放松心情,好心情什么都好,听说没事掏耳朵细节多更多,再加对猪耳朶,什么都好的得多(在美国好多年前曾卖过以加大耳朵的耳罩方式,使用者戴在头上,以便在音乐会或演奏会上,尤其坐在后排的听众,用以改善先天不好的地理环境座位,增加音效),请用手贴在耳旁加大耳朵的方式,试试一下在您的聆听室里,体验其声音变化效果。此外静下心,关起灯在夜深人静时,环境周遭静悄悄,背景杂音少,电源无别家不良(马达、调光器、日光灯、霓虹灯、电镀场、焊接厂等)用电干扰,使得电源特别干净之时,您会突然觉得最是好听的了。综合以上提供音响爱好者一些浅见,都是笔者体验过、试过、比较过的经验谈,如有遗漏还望指正补充,如需深入探讨还请不吝指教,愿诸音响音乐同好都能,天天美声,日日更上一层楼。
分享 转发
TOP
2#

ding
TOP
3#

论音响的透明感与美 (续1)发表日期: 2006/1/20 上午 10:29:26全真科技有限公司张宗祥/何湾岚(作者)  

    (续1)我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有好几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因为有我从长久以前就发现有少数的人企图告诉别人,说他/他们才是懂音响的人,要别人都受他的影响。他告诉你某某音响是好,你就一定要认为它是好音响。他们借着各种各样的手法,企图影响别人。这么作有什么不好?难道一个人想要把自己会的、知道的告诉别人,就有错吗?没有错。但问题是,如果这些人造的是一种虚假的理论,是一种似是而非的说法,你认为如何?熟悉电影工业的人都知道,我们耳熟能详的各种影展,最初成立的目的,纯粹是想借着影展之名,作商业的推广。在大家还没有发现媒体炒作具有点石成金的效果之前,演员就是演员,最多称为「名角」;而经过媒体炒作之后,演员变成了「明星」;如果经过了某一个影展的洗礼之后,某某「明星」就变成了「影帝」和「影后」。有人自己没有本事编、导、演,但是他也想出名,于是他就办个媒体,再借着媒体办个影展,再借着影展颁个五颗星给类似「铁达尼号」这种电影。在那个铁达尼葬身海底的海面上,水平静得居然连一丝波纹也没有,你难道不觉得那个场景也假得太过分了吗?没有关系,因为颁大奖给它的那个媒体会把「欣赏电影二十要」教给你,其中绝对没有「逼真」这一项!这就是利用媒体赚钱的一种方法。利用媒体来推广商品绝对没有任何不对或不妥。不过,谈到赚钱,那又是完完全全另一套学问了。搞选举的都知道,如何设计选举的标语,那可是一门大学问哪!什么八年八仟亿,听起来是多么的动听呀!一句「Trust me, you can make it!」替那家瘦身品牌赚了多少钱!搞音响的怎么可以没有标语?只要发明一个「音响多少要」,便有数不尽的东西是可以借题发挥的!而只要发挥一下,钱就滚滚而来,真是爽透了!我还可以再讲一些经验。五月份的音响展中,有一对叫价四百万新台币的北欧喇叭算是抢足了众人的目光。要是以「音响多少要」来评它,哪一项不应该是满分?我在对它巡礼完毕之后,转往另一间展场。有熟人看到我,问我在会场有没有看到什么特别好的音响?没等我回答,他紧接着又问我对这对喇叭的感想如何?我迟疑了一下子,说:「我觉得很多地方,我会更喜欢我在同一家公司的试听室听到的那一对二十万的Magnepan。」话还没说完,旁边马上有一位资深的音响同好说:「我绝对同意(你的说法)。」记得约莫十多年前,王克刚兄对我说过Magnepan令他十分的倾心。他说听了Magnepan的声音,就很难忘怀。那时我还没有见识过这一对喇叭的魅力。等到我真正见识过之后,我才意识到王克刚兄话中的含意。前一阵子,我了一本名为音响圣经的书,书中有一部份讲音响多少要。这本书的作者,我曾经交给他一篇访问稿,要登在他的刊物上,结果呢,稿子注销来了,却变成了他作的访问,而文章的署名是「编辑部」。我建议他,以后要在别人的喇叭上签名,干脆也签「编辑部」算了,如果他认为他自己的名字是这么见不得人的话。我自己与音响为伍,有三十年的经验,并非到了今天,才知道什么是好音响。三十年前,那时大家谈音响,所用的名词、讲法远不如今天的多。那时知道什么是「频率响应」的,就已经是大家眼中的专家了。那是台湾音响的启萌期。不过,「启萌」并不代表就是「落后」。我可以随便举个例子:Tandburg这个牌子,大概只有老一辈的音响同好知道。我请问这些曾经领略过Tandburg高音的音响同好,今天百万元级的音响,有多少能够表现出那样的韵味?今天的音响爱好者,彼此坐在一套音响面前所share的,不再是 Tandburg 的韵味(因为俱往矣,没有机会再谈了),或是它的「分辨率够不够」、「极高频够不够延伸」、「声音够不够凝聚」,或「换一条线看看」,要不然就是「我上个月买了一对五十万的喇叭线,换上去一定不一样…当音响刚由模拟转入数字的那个阶段,有杂志为不同的音响器材打分数,最高的给五颗星。我那时就想:这种数字的声音能听吗?如果这种数字声能给五分,那么Tandburg的声音给个五十颗都不嫌多。一个评论员能在那个时候把五颗星给一台听了几分钟就会让人产生听觉疲劳的数字音响,无论他给音响列出多少要件,在我看来,都只是唬烂而已。把我们的目光换一个角度,看看今天的报纸或媒体,凡是论到淑媛的时候,用的是什么语汇?「D罩杯」、「身高一百七十五」、「三围36、24、36」、「腿长…」、「小蛮腰」、「皮肤白皙」、「身材高聎」、「上围丰满,呼之欲出」、「颈上戴的那一串珍珠项链就有百万的身价」…如果我把这些词汇一一整理出来,绝对不输「音响二十要」!长久以来,我自己对音响的认识与时俱增,我看到的音响器材愈来愈精密,但另一方面,我要说,我所见到的台湾音响评论的水准却是与时俱减,等而下之!我知道很多人不同意我的论调,就好象我初次听到有人玩了许多年的MC唱头之后,回归MM唱头的时候,一样的无法接受。至今,我对于手边所藏的唱头里,那只价格一仟元台币的Shure 95E始终保有一种特殊的情感。无论别人如何说它高、低频段俱不佳,它在我心中仍然保有一席之地。你若是音响二十要的信奉者,你会说我根本没有眼光。但我相信许多仍然保有这只唱头的人,都会对我说:「我绝对同意你的感觉!」我认为,音响若有知,是绝对不可能同意我们用什么「D罩杯」、「前凸后凹」之类的话来形容它的。你用这些字眼来形容一个女人,你认为有多少女人会觉得高兴?我不是说女人是不能用形容词来形容,但是,用形容词,不论是多好的形容词,都不足以用来形容一位真正的美女,更何况是用什么「双峰高挺」、「身材火辣」,看得人「口沫直流」的字眼了。我自己面对上面讲的两位美女时,无论在心里,或从话语中,从未用过任何上述的字眼。我这么说,并不是表示我是个很高级的人,而是我打心眼里没想过这两位美女需要用这样的字眼来形容。(待续)
TOP
4#

论音响的透明感与美发表日期: 2006/1/20 上午 10:25:45全真科技有限公司张宗祥/何湾岚(作者)  

    中国人有一种独特的艺术,叫「书法」。古人讲书法,有一部很有名的书,叫孙过庭书谱。书中有两句话:「夫闻家有南威之容,乃可论于淑媛;有龙泉之利,然后议于断割。」南威是古代的美女,有闭月羞花之貌。龙泉是古代的名剑,有削铁如泥之锋利。用白话文来解释这两句话,大意是说:「家中要有像南威一样沉鱼落雁的美女,方有资格批评别人家的淑女;手中握有似龙泉一般锋利无匹的宝剑,才有资格批评别人的兵器。」在古时中国的保守社会里,女人一向不拋头露面,所以一般人不要说是看到美女,就算是淑媛也是难得一见,不似今日,什么林志玲、大小S等等,报纸上信手拈来,取之不竭,用之不尽。至于铸剑之术,在一个冶金科技还在混沌未开的世代里,平常人想要炼成一把利剑,有可能三世难成,真的是谈何容易。不过,也就是因为不容易,手握宝剑的人才有资格去批评别人的兵器够不够锋利。否则,你随便出口论人家家里的女人和兵器,对方反过来要你把自己家里的女人和刀剑亮出来,你岂不难堪?除了女人和刀剑,这样的道理其实也适用于几乎所有可以用来供人比较的事物上。人是好胜、要面子的动物,无论任何事物,都可以拿来比。音响也是一样(或者,我应该说「更是如此」)。你家里有一位美女,你方有资格去议论别人家的女人,或许可当做一个作人处世的标准,但它并不必然代表你家有美女,你就非得拿她去跟别人比不可呀!你手上有一把宝剑,它削铁如泥,可以代表许多种意义,包括你有非常精湛的铸剑技术,可以不战而屈人之兵,可以作为传家或传国之宝,但并不代表你一定要拿它去跟人比武,把人家大卸八块呀! 讲到这里,我必需提醒你,不要误会我的意思。我并没有说家有美女、身怀宝剑是罪恶,不但不可夸张,还要极力隐藏,绝不可让人知道。音响的道理,原本与此无异,皆是人类自己创造出来,以增添生活的内涵和乐趣为旨趣。但曾几何时,我们如今所见到的音响,变成了大家用来比财富、比权威、比风雅的工具!在我这一生中,我曾经见过两位特别出色的美女。其中一位,她的女儿是我国第一位就读美国西点军校的花木兰。我这么描述她,许多人应该都知道我讲的这位女士是谁了。三十年前,当我第一次在一个公开的场合见到她时,我就认定她是我到那时止仅见的美女。这另一位呢,我有幸与她同事过。见过这两位美女之后,每当我听到媒体捧林志玲,我心里就会暗笑,笑这些人没有见过真正的美女,那种让你的目光舍不得离开的美女。我没有必要由别人告诉我我所认识的这位美女美或不美,或者究竟有多美。这两位都是一等一的美女,我用「一等一」来形容她们,就已经代表我有评鉴的能力。其它的美女呢?依照这两位作标准,依次评等。我相信自己有判别的能力,但我也相信,任何人看了这两位美女,都能同意她们是一等一的美女。如果有人认为林志玲是美女,我只能说他们若不是见识不足,就是鉴别力有问题。我不但认为自己有鉴别美女的能力,还相信自己有鉴别美声的能力。我不必任何人告诉我什么录音好,什么喇叭好,我自己就能鉴别。我为什么能鉴别,因为我听过好的声音。有一次,我去北京看书展。晚上,我乘着空档,逛到了王府井酒店。在大厅里,我听到了极好的音乐,却看不见它来自何处。于是,我便沿着声音的方向,踏上二楼去寻找。在上楼的途中,我不住地纳闷为什么在这个地方会听得到我在台北从未听到的美好音响。忘了上到二楼还是三楼,我见到一群由黄头发、白皮肤的年轻演奏者组成的小型乐团,这才恍然大悟。在那个场合,没有人告诉我那个饭店里有一个小型的古典乐团,我自己仅闻其声,便能判定那声音的品质远超过我在台北所听到的顶级音响。在短暂的时间里,我可能无法立即判定那是不是真实的现场演出,但即使是隔着拐弯抹角的空间,我依然有能力判别它的声音品质。又有一次,我在美国加州靠近桯郡的一处类似小酒馆里,听到了一把大提琴、一把小提琴在内的三人组乐团。我照样坐在食客中间,想着:「这么好的声音,哪里是我在台北的任何一家音响店里能听到的?」又有一次,我在国家音乐厅听小提琴家黎奇(Ricci)的演奏。他手上的那把琴,在他举重若轻的挥洒之下,真是有无限的美。我那时坐在前排,琴音烙印在我的脑海里,一直到现在,都还能清清楚楚地重现出来。由琴弦迸发出来的泛音,既丰富又美妙,感觉上像极了迪斯奈的白雪公主一片中那几位仙女手中的魔棒,散发出不绝如缕的火花,让人目不睱给。音乐会结束之后,我忙不迭地回到家中,拿出黎奇所灌录的卡门组曲,重新听过。不问也知,我的感受一定不如音乐会的现场。我为什么能判定唱片上的音效不如那把实物的琴呢?原因很简单,因为我听过那把美如南威的琴音,而且,不是从录音里听到的,而是从近在咫尺,面对着面演奏的实物上听到的。也许,黎奇当年灌录那张卡门组曲所用的琴并非我在国家音乐厅里听到的同一把,因此,我若以这把琴当作鉴别卡门组曲,或播放该帧录音的系统的唯一根据,或可说有失公允,或有欠准确,但是,我除了这把琴以外,也听过别的名琴,我的听觉感知有一种天生的能力,可以把所有我听过的名琴综合起来,用这总体的印象当做依据,来判别我所听到的音响属于何种等级。讲了这么多,总结一句话,那就是我不需要什么人告诉我什么样的音响是好音响,什么样的音响是坏音响。我不需要认识什么音响二十要,才能分辨好音响,就像我不需要知道什么美容二十要,才能知道什么叫美女一样。我不但知道我自己不需要,我也非常清楚别人同样不需要,因为我有几次和这位美女并肩走在路上,我感觉到迎面走过去的男性目光,全都集中在她的身上。音响的绝色美女难找吗?如果你住的地方,是台北或台中等大都会区,类似国家音乐厅里现场的演奏就是你应该经常去寻觅的地方。除了国家音乐厅以外,拥有现场演奏的公共场合,也都应该是你寻求声音基准的场所。台湾虽然还称不上是一个文化大国(甚至小国可能都谈不上),但是至少买乐器的奢侈是有的。你去福华饭店一楼,或是圆山饭店,花上一杯咖啡的代价,你可以感受到这两家饭店购置的名贵乐器在现场演奏的气氛和声音。
TOP
5#

配件对音响的影响发表日期: 2005/7/13 下午 02:44:16仲敏股份有限公司叶俊男  

    配件是除了音响器材以外的重要的必需品;举凡电源净化器、线材、垫材、调音板(扩散板)、接头(端子),影音升级配件(影音改善小道具)皆属于其范畴。HI-END ACCESSORY泛指各式可DIY之电源类配件如电源座、电源插头、电源尾插、电源尾座。讯号线配件如RCA接头、XLR接头;喇叭线配件如香蕉插、Y型端子...等等。由于材料科学的日新月异、效果上突飞猛进;从安全性、便利性之INDUSTRIAL GRADE(工业级),进步到HOSPITAL GRADE(医院级),一直到可听得出音效差异的HI-END AUDIO GRADE(HI-END音响级)产品因应而生。一. 电源品质之改善电源乃音效之根本。电源品质与音响品质(包含音质、音色、音效)休戚相关,洁净的电源攸关乎声音的透明度、解析力以及细节再生;充沛的电流量攸关乎声音的密度与重量感、生动活泼感;接点的品质(干净与否、面积大小)攸关乎层次感、定位感、结像力与形体感、乐器与人声的质感、空气感,HI-END级电源插头甚至考虑到"磁浮效应(Floating Effect)"对电源品质之负面影响而研发出消除"磁浮效应"之HI-END级专利产品。怎可不审慎选用。"磁浮效应(Floating Effect)"---固定电源插头/插座之金属零件,当电流通过时,会受感应而产生浮离之磁场,进而影响电源之品质;此浮离之磁场称为---磁浮效应(Floating Effect)。藉由专利之HI-END级结构设计,可将其导除掉,确保洁净无暇之电源品质。1. 从电源开关箱可拉专用电源线至音响放置处再连结一个多孔电源插座,是最直接又简单的办法,可达立竿见影的效果。2. 更换一般的电源壁座,改成HI-END AUDIO GRADE(HI-END音响级) 电源壁座。3. 更换一般的随机线,选用HI-END AUDIO GRADE(HI-END音响级) 电源线。4. 更换电源线两端之插头,改用AUDIO GRADE甚至HI-END GRADE插头。二. 各式接头(端子)的升级拜材料科学及电镀技术的进步,提升了接头的传导力及耐用度。导体材质由一般粗铜进步到无氧铜,再进步到单结晶铜,大大提升了传导讯号量。表面处理层级也有镀金、镀银、镀铑之分,抗氧化、美观、耐磨各为其诉求。1. 讯号线接头(端子):有传统焊接式、锁紧式。接头中心导体的设计也由单点接触进步到多点接触,增加了数倍的接触面积,也大大提升了传导讯号量。2. 喇叭线接头(端子):有传统焊接式、锁紧式。接头中心导体的设计也由多点接触进步到面接触。3. 电源线接头:从一般工业级的电源插头进步到医院级HOSPITAL GRADE(医院级),再进步到可听得出音效差异的AUDIO GRADE(音响级)产品,一直到有绝佳音质的HI-END GRADE(HI-END级)产品。三、各式影音升级配件(影音改善小道具)的流行处理讯号源部份:如处理CD、VCD、DVD印刷面资料聚磁"的消磁器;清洁CD、VCD、DVD资料面"氧化"的光盘动力水" 改善室内声音反射的调音板。改善电源品质方面之插座/插头类产品。善用以上所述各类HI-END ACCESSORY (HI-END 级发烧配件),可以有小兵立大功的效果。更可以大大提升影音系统的效果,值得大家一试。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