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推荐给各位发烧友一篇好文章 [复制链接]

查看: 4978|回复: 13
1#
                 [发烧天碟]带给我们什么?   作者: 李宇凡
    我突然发现:“靓声”原来可以“造”出来的,由此引发我对某职“发烧唱片”商业价值的质疑。
    事情缘于国内某音响杂志上一篇对发烧老厂DECCA历史回顾的文章。文章中特别提到DECCA经典录---------phase 4 stereo[四相位立体声]系列唱片。如文中所述, phase 4 stereo录音技术是DECCA独家开发的一贴“音响灵药”。它主要体现在刻意凸现的左右两侧极端音场定位距离与前、后方纵深感。是经过“美丽染色”后的产物。在录制时,DECCA将先前早已制作编辑好的录音母带经过“特别定制”的10路混音器以求得到“良好”的分离度与声音厚度。这样一来,强劲的低频效果就显现出来了,乐器的结像似乎“胖”了不少。后期又改用20路混音器从求达到声音表现的极致。该系列的LP面市后,便立刻受到音响迷的欢迎。原因很简单: phase 4 stereo这种夸张的声音在大部份发烧友所拥有的低价音响系统播放时,四相位本身的肥厚的声音与播放系统的损耗、失真互抵消,声音反而变得好听起来!
       回到我们现实生活中来,某些唱片商正是把握了发烧友这种追求效果的心理,在麦克风调音台上大做手指,“调配”出一张张蕴合Hi-Fi元素的“发烧天碟”来。这调音台真的厉害,它几乎可以弄出所有发烧友梦寐以求的东西------醇暖昏黄的音色?没问题!清晰浮凸的音像定位?小菜一碟!还要什么?------具侵略性的动态?抑或纤毫毕现的细节?统统没有问题,只管提出要求好了……所以,如今在市面上这种只重效果而不重内容的唱片相当不少,都冠以“发烧天碟”的美名卖个好价钱。问题是,部分发烧发对这类玩艺儿兴趣颇浓,不惜破财以换CD中那若干次的兴奋!
       我忽然异想天开-------“如果我掌握了发烧友的心理,自己也弄张唱片出街如何?”。在这张唱片中一定得有若干噱头,能引发起发烧友的兴趣。有噱头作基础,管它内容、演奏技巧怎样,照样能卖它个满堂红!各位看看可是好玩、过瘾?!
        噱头一: 开头几秒种寂静无声,恍似全没开机一般,惟求制造悬念,迫使你竖起耳朵!接着来几声铙、钹,若隐若现,你的器材如“不够级数”肯定听不出。希望由此在发烧友中引起有关这几声铙、钹的定位实际上有“多深”的争论,倘若能作为测试器材音场的“指定片断”便已算成功了一大半。
    噱头二: 猛然间,一阵令人窒息的铜管齐奏铺天盖地涌出来,那辉煌的效果瞬间充满整个房间!该片断的泡制要点是电平过渡一定要大,如果有能吓出心脏病的能量当是最高境界。记得在唱片标上一行小字-------“动态庞大,谨防烧机!”如果真有那么几个倒霉蛋烧了机的话,我这片CD可算出了名啦!
        噱头三: 人声是必不可少的,发烧友如今都喜欢女声,想必是异性相吸的缘故,就来段女声吧,这演唱者不必有太大的名气,关键是要弄出清亮、透明的效果,再加上一大堆齿音、吸气声、口水吞咽声作铺垫,我这张“人声天碟”就算大功告成。
    噱头四: 该伴奏乐器上场了。这小提琴声得在咪头上做些手脚,听得你是酥软难耐,谓之“松香味”够足!吉它声充满金属色彩、线条毕路的,谓之“质感”突出!当然,嗷嗷叫之大提琴“牛筋味”是必不可少的,色士风以能听出口水哗哗作响者为佳!
       噱头五: 低频、还有低频,发烧友就喜欢这个,又怎能漏掉呢?不管是鼓还是贝司,先让它震天动地在前后左右轰上一阵子,直听得在座的每一位都热血沸腾、心花怒放!以后试机这碟必定一播再播,同时,记得加大100-200Hz段的能量,让所有的发烧友都觉得自己对箱低频“够劲”,即使5英寸低音单元的喇叭仔也能播得“似模似样”……忠告:能让大多数音箱出低频是泡制“天碟”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噱头六: 制造高潮。在结尾处让乐队来个大合奏吧,声势一定要如滔滔大海,最大声压绝对要在110dB以上,而且最强音持续时面不能太短,烧坏几只音箱后这一track必成经典之作!最后,突然在高潮处嘎然而止,一切归于平静……发烧友似有“意犹未尽”之感。OK,这已足够-------此乃高风亮节之招,吊住你瘾,就等你买我第二张专辑吧!
       由于商业上的原因,恕笔者不便再透露其它招数。不过,我想若是有唱片商即使用上“六大噱头”的一半,恐怕在媒介的推波助澜之下,又一个“天碟神话”从此诞生,引得众发烧人手一张,让唱片商赚个盘满钵满。
    到这时,我真的不知你所听的音响效果还是音乐内容!只是,对那些用很“鸡”器材也能品味音乐的朋友,敬佩之情又添了一分……
分享 转发
TOP
2#

李宇凡这个超级大枪手。
TOP
3#

那种碟已经是CAV的演示碟啦。这种文章过时啦。我觉得你关心太多你搞懂什么是动态了吗?
最后编辑ggyy76911
TOP
4#

为什么就一定要把音响效果和音乐内容分开来说呢?
楼主如果有常常听现场音乐会的话,就会知道好的音乐内容很多时候都需要好的音响效果才能表达出来的
TOP
5#

碳纤维 在 2005-1-17 14:49:19 发表的内容
[ ggyy76911 ] 在 2005-1-17 11:58 说到:
--- 那种碟已经是CAV的演示碟啦。这种文章过时啦。我觉得你关心太多你搞懂什么是动态了吗?
      


      请教,你所理解的动态是什么? 本人洗耳恭听!


不好意思我说话都有些急。得罪之处还望见晾。不过你确实没理解动态的意思
TOP
6#

superfish 在 2005-1-17 17:41:56 发表的内容
我曾经不止一次听人说“人声低音炮”是电脑做的,有一个发烧友言之凿凿地说:我们不听这种“合成器做出来的声音”(我这里顺便笑一下他居然说得出“合成器”这样的专业名词),如果您能亲眼见到赵鹏本人,就知道他唱歌的声音有多低,不用多说。
很多发烧友基本上没去过音乐厅(星海的票其实很便宜),很多人自吹他们的音响系统比去音乐厅还好听——不好意思,这种人的钱不赚那赚谁的阿?整天在研究涂唱片的边可以改变声音,却从来没有人知道交响乐团是什么声音,这也算发烧态度?


有理
TOP
7#

[ ggyy76911 ] 在 2005-1-17 11:58 说到:
--- 那种碟已经是CAV的演示碟啦。这种文章过时啦。我觉得你关心太多你搞懂什么是动态了吗?
      


      请教,你所理解的动态是什么? 本人洗耳恭听!
TOP
8#

我曾经不止一次听人说“人声低音炮”是电脑做的,有一个发烧友言之凿凿地说:我们不听这种“合成器做出来的声音”(我这里顺便笑一下他居然说得出“合成器”这样的专业名词),如果您能亲眼见到赵鹏本人,就知道他唱歌的声音有多低,不用多说。
很多发烧友基本上没去过音乐厅(星海的票其实很便宜),很多人自吹他们的音响系统比去音乐厅还好听——不好意思,这种人的钱不赚那赚谁的阿?整天在研究涂唱片的边可以改变声音,却从来没有人知道交响乐团是什么声音,这也算发烧态度?
TOP
9#

我很烦的就是这种碟,没什么可听性,很少买,如果下载下来,也是听一遍就删掉。
TOP
10#

“如今在市面上这种只重效果而不重内容的唱片相当不少,都冠以“发烧天碟”的美名卖个好价钱......"

“人声低音炮”不知算不算此类?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