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HIFI产品有一点非常重要,那就是功耗效率。众所周知,hi-end 对电源要求非常极端,动不动近10倍的余量且要求低噪声非常正常,这对于消费类是不敢想象的。
这也是为何高端的HIFI用极致的线性电源,甚至超级电容以及大量并联的超低内阻电池的原因。从享声的产品来看,越高端的产品,尽管功耗变化不大,但是电源越来越极端,比如真实功耗才不到10W的D300REF,理论最大瞬间放电电流可以达到200A,这对于一般的HIFI产品是不敢想象的。
但就是因为D300REF功耗很低,所以在巨大的放电电流下,它能达到极宽频的低噪声。如果REF是一台后级,那 5V*200A=1000W, 这个瞬态放电往往又是一般的,毕竟才几倍的余量,太少了。
所以如果一个产品要好声,一定要看它的瞬态余量比(瞬态功率/实际稳定功率)。D300REF达到了100倍(1000/10),这也是它身为参考级产品的原因。
如果要达到如此的瞬态余量比,一个方法就是加大超低噪声的电源成本,这个直接跟功率相当,也是产品的最核心的成本之一。另一方面,就是降低产品的实际功耗,如果D300REF不需要为屏幕以及USB硬盘供电,D300REF功耗将会降低5W左右,此时的声音会更好,这时就是瞬态余量比提升了一倍的好处。
像A1Pro 这个定位于A1系列旗舰,我们并不盲目的追求,更多的通道以及更大功耗的产品,每增加两个通道,功耗会增加一倍,如果还要保持相同的瞬态余量比,那电源成本会增加一倍。增加通道有意义吗?确实有一定意义,比如增加在24bit下的动态比(略微提升2~3db),但是带来的负作用就是功耗增加一倍。如果连两通道的指标都无法榨干,4通道,8通道就更谈不上榨上,更没有意义了。
从声音角度出发,我们认为,能把两通道榨干,同时在二通道下,功耗最低,这样可以最优的提升瞬态余量比,从而达到一个无法更为理想的声音,综合成本反而能够控制,从而使得最终的声音更加的理想。
事实证明也是如此,AKM芯片对电源要求极高,特别是瞬态余量比,除了影响听感,而且影响失真。所以我们通过对模拟电源功耗提升30%功率,同时对滤波电路增加10倍的电容容量,从而达到了整机非常好的失真指标,听感上也完全体现出AKM芯片好声的一面,真实,饱满,富有感情!
从一块AKM4497的开发版开始
2016年,AKM4497 刚发布时,我们拿到了AKM4497 开发版,并第一次被AKM厂家开发板震惊了---原厂开发板,竟然进行了细致的调音,这是其它厂家DA开发板所极少有的!!!!拿到后就开始了AKM的深度分析,相对于ESS9018合作来说,还是晚了些,但我们还是兴趣满满。
拿到时我们就进行了各种详细的测试,因为时间较长了,所以发帖前又测试了一遍,同轴输入,AKM4497 XLR输出,DS3 因为THD 限制(THD+N <0.0004%, <108db)是难以测到AKM4497 本底极限的,但是实际发现,AKM一个通道在24bit下确实达到了DS3的极限(实际值可能更好),另一个通道仍然不知原因(可能时间长了),失真略高。
###大家可以思考一下,这是单片AKM4497,5V正常供电的指标(AKM4497还可以更高的模拟供电以及单声道模式来提高性能),市场有几个AKM4497芯片的产品,整机线路输出做到了开发板的失真水平??注意我们的测试失是THD+N (1khz 24bit 44.1khz, 更高码率以及THD(也叫失真度)指标比这个更好,相信厂家会用更高码率数据进行测试获得更好的数据)。我们认为,不管做什么产品,只要是中高端产品,无论什么型号,已经有充足预算,应该要发挥出芯片的最好水平,而不是为了吸引眼球,用多片,每片只发挥个6成,7成。事实上,每片6成,声音就是6成,不会用了2片,4片就会 6+6+6+6=24成,完全不是的,音响是木桶短板原理。为何连开发板的指标水平都有较大差距,里面有很多的原因与故事的,这也是我这边要讲的。
先放个结论,收尾再讲,其实这个开发板仍然有很多可以提高与优化的地方!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