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积极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升学生的思想品格修养
一个思想品格修养低的人。他的情感一定也是匮乏的。我们说过音乐是一门情感的艺术。情感是音乐的本源,精神的感染,要通过情感体验而转化。因此在音乐教育中,关注学生的思想品格,须先培养其丰富的情感体验,这是引导学习音乐的原则,也是以音乐提升思想品格修养的基础。音乐究竟表达什么,正如歌德所说“音乐的基本任务不在于反映出客观事物而在于反映出最内在的自我,按照它的最深刻的主体性和观念性的灵魂进行自我运动的性质和方式……”。通过音乐来打动的就是最深刻的主体内心生活。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创建情感的音乐生活,体会音乐所具有的强烈的情感力量,在音乐中发现自我、寻找自我。学会让音乐融入自己的生活,并以此作为支持,调整自己的情感情绪。让学生述说自己的音乐故事,在音乐中表露自己的情感世界等等。以此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在教学中,通过介绍艺术大师们生动的人物故事、创作背景等,使学生在丰富的情感体验中了解音乐作品。如:开辟以人物、故事、作品为线索的“艺术人生”和大师的对话,诸多的音乐大师,都有一种对事业执著追求,勤奋学习和坚韧不拨的精神。他们有的不顾家庭的反对,有的宁可忍受艰苦的物质生活,有的长期受病痛的折磨等等,但他们从不放弃对音乐执著的追求和勤奋的学习等等。和学生一起走进音乐大师的情感、思想生活中。通过对作品创作背景、社会背景的生动介绍,使学生体验内含旋律其间的特殊情感。让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和作曲家,演奏家感情共鸣的纽带,体验他们在创作中所倾注的情感,感受作为人的最纯洁,最高尚和最质朴的情怀。在丰富的情感体验中,聆听音乐、感悟思考人生。在学生逐渐丰富的音乐情感的体验中,其思想品格修养得以升华。
3 注重情与理的统一,提升思想品格修养与艺术鉴赏能力并行
我们说音乐是一门审美艺术,也就是说在良好的艺术审美中,才能更好提升思想品格修养。因此,我们主张在学习音乐中,应注重情与理的统一,倡导提升思想品格修养与提高艺术鉴赏能力并行。任何一个完整而优秀的音乐作品都是其艺术形式与深刻思想性的完美结合。理想的音乐鉴赏须结合着感性和理性进行。在实际的教学中,存在着两种倾向。一种是过于注重思想情感分析,忽略作品的音乐特征。曾经听过几次音乐欣赏课,其中有两次介绍我国民族器乐曲《二泉映月》和《化碟》,老师深入挖掘其中的人文内容,对每段乐曲加以文图说明,介绍其中的思想发展变化。对音乐自身所具的特点却介绍甚少,令人感觉无异于一堂语文课。还有一种则相反,侧重于对音乐作品结构、旋律发展、技能的分析,缺少人文思想的介绍。音乐的艺术特征与其思想内容是相辅相承的关系,只求其思想意识是不得其艺术的思想,只求其知识技能是不得其思想的艺术。
我们听一首乐曲,不仅是感受其带来的感官的愉悦与思想的提炼,还有对音乐的作品自律美的体味。音乐具有着非具象性的特点,但其乐思发展,音乐的结构特点等是有定性的。我们在欣赏贝多芬的交响曲《命运》,尤其对于交响曲这种结构复杂,规模宏大的器乐曲,(它不同于歌曲,有着歌词的导向)如果不从了解其曲式结构,不从融入其音乐思维中出发。欣赏将陷入盲目混沌之中,更难以体会其深层的哲理性思想。因此应对音乐语言的了解中认识音乐作品,如《命运》呈示部中,其主部主题、副部主题分别是什么?具有什么样的象征意义?如何发展,如何交织,又是如何解决?配器有什么样的特点等。在不断塑造音乐思维中,我们更好地体验出其中的思想内涵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对命运不屈的抗争,及从中彰显出普遍的人生意义和无限的生命价值……因此只有在注重情与理的相互统一中,才能提高艺术鉴赏水平,掌握其思想精神内涵,真正意义上的提高思想品格修养。
4 在对音乐的表现、创造中提升思想品格修养
对于音乐中一些本质特征,古人有过精彩的描绘“……长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这说明,音乐作为人类表达情感方式是一种参与性很强的艺术活动。在早期社会中,音乐的创作,表演与欣赏是不可分的。孔子所以阐言“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是与他切实的学习、掌握音乐的体验分不开的。他的音乐人格升华主要靠他自己在学习演奏乐器的过程中去体会。只用集欣赏、创作与表演于一身,置身于对音乐作品的体验过程,这样对于作曲家创作的音乐珍品的艺术风格、思想内涵的真正理解也才成为可能。
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积极的参与到音乐实践活动中,来表现、创造音乐,更真切的感悟音乐之精神力量。组织一些演唱的活动,对唱,合唱、重唱等:一些简单器乐的合奏活动;一些集体歌舞表演等。如在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中<欢乐颂>的演唱或演奏中,学生更真切的感受到光明、团结、和平这些光辉的思想,在《月芽五更调》、《十送红军》、《乌苏里船歌》等的合唱中,充分感受了我国民歌的独特魅力,体会到一种深厚的民族情怀。在《大中国》的集体歌舞编创表演中,感受着一种跳跃的爱国情怀在心中激荡。在合唱、合奏、集体舞这种形式中并培养了学生的群体意识。增强了集体主义观念。在欣赏一些复杂的器乐曲时,要求学生能够哼唱其主题旋律和部分重要旋律,增强其对音乐的表现能力,这样,在对音乐的表现和二度创作中,学生的思想情感得到更大的感染,思想品格也得以提升。
优秀、高雅的音乐蕴涵丰富的人文、哲理思想,而目前我们的广大学生对其了解甚少。在教学中,我们教师要能够运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循循善诱,将高雅的音乐介绍给学生,让学生学会欣赏音乐,并吸纳其思想内涵。在音乐中提升思想品格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