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神经线之神话(二)避震梁 [复制链接]

查看: 2005|回复: 3
1#
雷明大师专栏精选                                                                                             转录自 香港HiFi音响杂志 20051

愈粗相位漂移值愈大;愈幼则电流负载量愈低

既知电缆(Cable)是由多股单枝线芯(Wire)绕成,如果每枝线芯都有独立绝缘包装的话,绕制形式被称为李兹线(Litz wire)或俗称漆包线 [避震梁按:例如MonsterMITTransparent]。若线芯不经绝缘处理,那末多股导线的导电效果在理论上便和同样粗度(口径)的单枝线(Solid core)无分别,只是线身更柔软,易于屈曲而已。因为,电子的运行喜欢走快捷方式,按「集肤」效应,高频会在绕为一起的线芯表面「跳越」而过。遇到线芯表皮长出氧化铜二极管薄膜层的情况,高频之运行遭受阻力更大。故此,粗口径单枝导线虽然具有高周滚降特性,但有时它的耐用程度却比多芯线更胜一筹。

银和金是制造高档神经线的极级原料,至今仍未有人摆卖纯金神经线,但纯银线就有多种。电学上,银是导电性能最强的已知金属,提炼纯银的科技,比炼铜难度更高,纯银的状态至不稳定,防氧化的处理更要加倍考究。此外,银的「集肤」系数与铜颇有差异,低频潜进银线芯运行遭受的AC(交流)阻力相对地大,比起铜芯,同口径的银芯具较高相位移。所以,银线芯的幼度一定要比铜线芯更细。但另一方面,线芯愈幼则总的电阻会提升,银线大师所要克服的难题比铜线大师更多吧。

既然口径愈粗的线芯所含相位漂移值愈大,但线芯愈幼则电流负载量越低,这矛盾尤其呈现在须要传送庞大电流的扬声器上发烧友的「象形」推理,人说粗线声粗,幼线声幼,对喇叭线来讲确实有点准则。声粗皆因相位移,声幼皆因电流不足。怎样做到大电流及齐相位二者兼得?有人混合粗幼线 [按:避震梁的选择] 。 这设计有它的优点,但问题一捆粗幼芯混合的导体亦只拥有一个混合的磁场,最终令粗幼芯混合体的特性比相同的口径的单枝线好不了几多。

较进步的办法,是分层绕制技术,线芯分内外二层绕制。例如12芯导线,先用6芯绕成内层,然后在它外皮再包线其它6[避震梁按:我选择7+12]。这方式提供2群时间参差的相位移,分布于较广阔的时域(Time domain)中,对听觉的干扰较轻微。成本较高的办法:是把线芯绕作「过山车」形,每股线芯在缆中的走势不断地由里层钻出表层之后又潜入里层。据说这绕法可令线芯的相位移自动产生抵消作用,这理论在多无前已由一位日本专家实践过,那款喇叭线绕得像松糕、像脆麻花,音色清爽透明。可惜的是,采用合金原料的导体,负载电流不足。打孖用就有靓声,不过稳定性能仍然稍逊。

屏蔽网/绝缘体/导线是个电容器
构成导线的任何物料及其绕制方法,以至焊接方法,插头和电缆的外皮,都影响音色。一般传输低电势讯号的导线,大多采用一层金属屏蔽网包裹电缆,以杜绝无线电波及哼声(磁场及电场)的干扰。但不可不知,屏蔽网是具有一定程度破坏性和耗损性的东西,幸勿以为它与导体之间完全隔绝而忽视。讲到尾都是电容效应(capacitiveeffects)和电容的放电效应(discharge effects)在作业。须记大凡两个导体夹着一个绝缘体的三文治就构成一个电容。屏蔽网属导体,而包裹导线的绝缘物便是介于屏蔽与导线之问的电介质(dielectric)。因此,屏蔽/绝缘体/导线这片三文治是个不折不扣的电容器。发烧友大多知道用屏蔽线做喇叭线是撞板多过吃饭的「吃高音」行为[避震梁按:我的设计例外],此非屏蔽线令高周滚降,而是电容效应及放电效应在搞搞震。多年前,发烧圈曾经兴过用「裸线」传输低电平讯号之勇举。音色无疑是通透了,可惜好难避得过哼声。但,在不少接线网络较为简单的场合里,采用特别绕制的无屏蔽讯号线不虞有哼。市上几款无屏蔽银芯平衡式讯号线,售价不贵而音质上乘,值得一试。就算非平衡式传输,只要绞绕得法,每只「脚」都是另一只「脚」的屏蔽,亦具半屏蔽效能。自20年代开始,电声玩家已懂得如此做。在很多情况下,例如高湿、高温气候及挤迫的空间,是不用屏蔽线不可。这样的话,屏蔽网的构造就必须留意。绝大部份导线,是把屏蔽网的终端焊接在插头的「负」极上,目的是将屏蔽网沿途所搜集到的噪声杂物倾倒于控音系统的接地点。理论上这做法有不妥之处。首先,杂音及垃圾会被倾回至讯号里。其次,屏蔽网也变成了传输「负」讯号的导体,会令导线的结构转为非对称式,两极的电容、电阻、电抗等特性都不相同。较精密的处理,是屏蔽网终端另接独立输出叉头,把叉头接在控音器的「地」上。屏蔽网除了搜集噪声垃圾之外,又背负了导线「电场倒塌」(Field-Collapse)的感生电流,这东西也不应被回馈至原讯号里。

(未完待续) 欢迎前往 避震梁 的BLOGhttp://blog.sina.com.cn/alberthk

插图:

经冷凍處理(Crypton)的孖線分音MagicLink(1994)
biwire-cable treated under absolute 0.jpg (, 下载次数:402)

jpg(2009/1/26 9:59:33 上传)

biwire-cable treated under absolute 0.jpg

最后编辑避震梁 最后编辑于 2009-01-26 10:01:25
分享 转发
TOP
2#

写的好,泄露天机了!
TOP
3#

�ѫe���g���ܴΡC

����z�״ΦӥB�S������h���H����R�h�����q(�έӤH�u�@��)�W�߬�s���ߦ嵲���A�B�����q����bí�w���D�����o�N�O�ǰݡC
◎請多用夏威夷自古流傳下來的「荷歐波諾波回歸自性法」--對不起、請原諒我、謝謝你、我愛你,這四句話來靜心以及和人分享,一定會讓你富在工作。
◎「張明彰博士的故事」局部內文—
「.....華人是一個很奇怪的族群,他們可以為自己的汽車添上最好的汽油,為房子做最好的護理,可是對自己的身體健康就不捨得投資。」
TOP
4#

回复 3# abrams 的帖子

照片不错啊!有许多构图都很好!有国际沙龙参赛水平!
大家也许不知道,我还是个摄影发烧友,曾在国际沙龙比赛获奖不少(自吹自擂,勿怪)。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