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1000度的热情淬练金与银——siltech原厂专访(一)转载 [复制链接]

1#
文‧郭漢丞

Siltech的公司名稱,就是銀(Silver)與科技(Technology)兩個字結合起來,顧名思義,公司一開始是打著純銀做為招牌。1983年開始研究銀作為導體的效果,並在1984年正式以Siltech對外營業,不過目前的經營者Edwin並不是創始成員之一,而是在1992年加入公司成為合夥人之一。Edwin本身學的是電子,畢業以後在荷蘭Philips工作,直到1992年加入Siltech經營團隊,電子技術背景加上生意頭腦靈活的Edwin,開始對產品進行分類規劃,成功的讓Siltech的品牌在全球音響市場上發光發熱。

客觀數據是研發基礎

  
在訪談當中,Edwin告訴我們,荷蘭並不是資源豐富的國家,加上歐洲工資、勞工法規、稅制等等都很嚴格,他們不能往低價走,和勞力密集的國家競爭,所以Siltech必須從技術面出發,並且讓消費者瞭解,他們所購買的Siltech產品物有所值,甚至物超所值。為了清楚的與消費者溝通,Edwin表示,音響線材有很多人都說聽了就知道好處,但他卻認為如果不能讓消費者先知道產品有多好,怎麼邀請消費者試聽?所以Edwin大手筆斥資購買各種高階的測量儀器,用數據證明Siltech的線材在客觀測量表現上就是高人一等,而親身聆聽更能體會高級線材的好處。

G3奠定金銀合金的地位

訪問Siltech的過程從Edwin的簡報開始,或許兩年前在台北有過合作的經驗,這次在荷蘭原廠我也是擔任現場口譯。Edwin簡單地介紹Siltech的歷史,關於所謂Generation的說法,其實代表Siltech的冶金技術演進,目前發展到Generation 6(簡稱G6)。Siltech最早在1984年推出G1,而1992年則發展到G2,G1和G2都是純銀線,但冶金純度與結晶都隨著時間而進步。1993年推出的FTM 4 Gold,首度混入純金,受到市場極大的迴響,即使在2000年時FTM4停產,到現在依然會收到少量訂單,得要特別為客戶訂做。

 
一旁的古董收音機還能用,參考系統使用Pass前級、Theta後級與Audio Physics喇叭,線材當然全套Siltech簽名系列。 

1997年推出G3,奠定了Siletch金銀合金導體的領導地位。很多人說他們都聽過銀線,細節很多,但是高頻總是顯得很銳利,不耐聽,但是1997年的G 3,改變了音響迷對於銀線的看法。Edwin表示,G3具備銀線應有的豐富音樂細節與極佳的高頻泛音表現,但聲底卻非常飽滿、厚實、耐聽。

G6加SATT是Siltech最高成就

後來陸續在2000年與2003年分別推出了G5和G6,同樣是金銀合金,但是製程更加進步,在金屬結晶的阻隔(Crystal Boundary Error)更上層樓。至於G4則是工業用產品,沒有應用在音響線材領域。標示G5與G6的線材,都是Siltech的高價系列,而Edwin並沒有忘記平價消費族群的需求,2002年MXT系列提供中低價位的優質選擇,主要材料是銅線,外表包覆少量的銀與金,讓MXT在有限的預算中,獲得Siltech的優質聲音品質。另外同時期的平價產品還有iQ系列,但是Edwin說現在看起來似乎不太有iQ,因為當年的算盤打錯了,沒有算到這一兩年來原物料突然大漲,所以現在暫時不能出貨,等精算出成本調整售價之後,才能重新供應市場。

  
工廠距離辦公室大約15分鐘車程,佔地1,500平方公尺。 
至於老婆Gabi van Kley所經營的Crystal線材,冶金配方則沒有第幾代的區別,而是特別為Crystal量身訂做的新配方,針對超細線材(Micro wire)製作的導體,稱為Generation Crystal,可以承受8000W的輸入,在簡報之餘,Edwin還不忘為老婆的公司加把勁。

2004年推出Generation 6,是目前他們可以製作失真最低的線材。從第一代到第六代,或許有新的讀者想問,那麼Siltech是不是還在研發Gerenation 7?Edwin說,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第七代的計畫,因為G6的性能實在太好了,連Edwin都說要再突破非常困難。但是今年他們發展出了「SATT」的處理程序,是冶金製程的後段再加工,以1000度的溫差,讓金屬分子重新緊密排列,達到最佳傳導性能。他們發現SATT處理對於聲音產生顯著的影響,表現更好,2006年開始正式為Siltech線材掛上「SATT」招牌。

廣告
 

第一家通過歐洲認證的HDMI

Siltech的公司位於安恆市中心的世界貿易大樓,這裡只有辦公室,負責全球銷售與服務,而研發與製造中心則距離辦公室約15分鐘車程。Edwin強調,絕大部分的Siltech產品都在廠內自製,只有少部分連接頭元件,則是由Siltech提供設計圖,在瑞典或德國找合適的協力廠商製作。冶金技術的基礎技術由母公司STC提供,尤其是冶金技術和基礎原料支援,不過在本次參訪過程,則沒有安排冶金工廠。

  
在產品介紹中,Edwin表示,Siltech主要的產品線集中在純音響的領域,但同時也跨足多聲道領域,包括視訊專用的線材,其中在2004年推出HDMI線,是第一款獲得歐洲認證的HDMI線,當年度僅有Siltech一家通過,而且到目前為止也沒有幾家能夠做出符合認證規格的HDMI線,這是因為Siltech擁有許多先進的測試儀器,所以在工廠內他們就已經測量過,早已經超越標準許多。此外,Siltech還提供許多特殊的產品,譬如McIntosh的擴大機,常常有小型的短路環(Short Bridge),但隨機出廠的小接頭品質通常不太好,而Siltech的製品則能夠補足這些大廠疏忽的細節,大幅提昇器材的聲音表現。

簡報最後,Edwin強調四大特點,是Siltech與眾不同之處,也是消費者選購Siltech的價值所在。Edwin說,Siltech擁有自己的冶金技術、專門為音響設計的特製端子、完整的研發實驗室,還為消費者提供長達三十年的終身保固。在參訪過程中,Edwin在每一個環節為我們說明Siltech的專精之處,證明線材設計不是隨興而為,全部都有硬底子的技術支撐,加上反覆試聽,讓技術為音樂重播服務。

噪訊與失真是線材大敵

在工廠裡面,Edwin以實際的操作說明Siltech的技術精華。音響線材的目的,就是要傳輸音樂訊號,但是一般的線材存在著許多失真與噪訊干擾,所以Siltech的線材在設計時,第一要務就是要徹底消除失真與噪訊干擾。

  
在線材失真上,Edwin說一般線材廠商多半使用電壓測量失真,所以看起來失真數據不高,但是Siltech卻發現電流引起的失真更大,所以他們與大學的研究中心合作,設計出特殊的失真分析儀器,分別測量電壓與電流所引起的各種失真。他們所使用的金銀合金,以純金填補純銀結晶的縫隙,在儀器測量上,證實可以有效的降低電壓與電流引起的失真。

絕對45度絞繞

  
除了導體本身必須具備優秀的傳導特性,有效降低失真之外,Edwin還解釋當電流通過時,會產生磁場,這是基本電學,從教科書上面大家都讀過,只要把線材採45度對稱絞繞,就可以完全抵消磁場的影響。理論很簡單,但是在實際的應用上卻非常困難。絕對45度角的緊密絞繞,是抵消噪訊的關鍵,Edwin表示目前僅有Siltech可以精確地達到45度對稱絞繞,而其他一般的線材廠商很難模仿。

為何絕對45度絞繞這麼難做?因為音響線材本身都有絕緣層,絕緣層的厚度會讓線材非常不容易採取45度絞繞,即使其他的廠商可以模仿Siltech的絕緣材質,但是一樣無法把線材絞繞做到絕對的45度夾角。此外,在線材絞繞的過程當中,用力擠壓線材會讓導體與絕緣體之間產生若干氣泡,導致阻抗與容抗的變化,這些都是Siltech從儀器上測試所發現的事實。

 
線材的絞繞採用特殊的機器,機器剛剛工作時,最前面絞繞出來的線材還不是百分之百45度角,所以每一個批次製作的前段都會產生若干損耗。怎麼確定線材已經到達準確的45度角絞繞?必須把機器停下來,以檢驗的圖卡對照,確定無誤才會繼續製作下去。 

Kapton與Peek提供最佳屏蔽

所以多年以來Siltech應用Kapton和Peek的絕緣(視訊線則採用GoreTex),但這兩種材質都非常堅硬,如果絞繞的力量過大,屏蔽會裂開,而用力不夠,又無法正確絞繞出45度角。Silteh和柏林Froitzheim und Rudert實驗室合作,設計特殊的絞線機器,以適當的力量進行絞繞,所以Edwin自豪地說其他廠商模仿不來,除非他們能做出絕對45度角的絞線機。

  
全手工製作,來自香港的移民Yuki直接用普通話,向本次鈦孚參訪團員解釋箇中巧妙。 
現場有經銷商問起集膚效應的影響,Edwin說集膚效應影響並不大,不如外界的干擾影響大,所以Siltech發展出Kapton與Peek的絕緣,完全隔絕外界的EMI、RFI的侵入。從Edwin的解說中,可以瞭解Siltech線材強調的超低訊噪比,結構上就是完全抵消與阻隔外界雜訊干擾,達到最純淨的音樂訊號傳遞。抵消磁場靠45度角絞繞,而屏蔽則使用比鐵弗龍更好的Kapton與Peek。

Edwin以兩張實際的測試圖表對照說明,在Siltech的測試圖表當中,以SQ-88和另一家線材大廠的高級品做比較,即使競爭對手的產品價位高出數倍,但是訊噪比測試數據卻比Siltech差很多。所以在實際聆聽時,用家都說Siltech線材聽起來背景特別安靜,細節特別清晰,就是因為Siltech具備高度的噪訊抵抗能力,沒有任何噪訊混入音樂訊號當中。在今年慕尼黑音響展當中,Siltech特別展示了這兩張測試圖表,告訴消費者Siltech如何在技術上證明他們的線材聲音比人家還要好。

Siltech簡史

 

年代 產品大事記 
1983 Siltech開始研發音響與視訊專用線材。 
1984 經過反覆試驗,研究第一代純銀導線Siltech Generation 1,Siltech公司正式成立。 
1985 Siltech音響線材首度出口。 
1990 發表高速扁平純銀線材FTM-3與FT-12。 
1992 推出Generation 2純銀導線冶金技術。 
1993 發表全球第一款金銀混合線材。 
1997 冶金技術推展至Generation 3。 
2000 發表Generation 5,同時發表限量版Siltech參考後級擴大機。 
2002 與柏林Froitzheim und Rudert實驗室合作開發高精度線材絞繞機。 
2003 冶金技術再突破,發表Generation 6。同年推出Classic與Signature系列,達到接近零磁場感應,技術領先全球。 
2004 推出平價iQ系列線材。 
2004 首款獲得歐洲認證之HDMI數位線,獨家採用四層屏蔽隔絕干擾。 
2006 SATT(Siltech Advanced Thermo Treatment)。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